书 名 | 静力压入桩的研究与应用 | 作 者 | 张明义 |
---|---|---|---|
出版时间 | 2004年01月01日 | ISBN | 9787801597465 |
静压法施工是一种桩基础施工的方法,它具有无噪声、无振动、无泥浆及无油烟污染等优点。
本书介绍了静压桩时效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由最终压桩力推算桩的承载力的方法,并重点分析了静压桩在不同土层上的沉桩可能性。本书工程实例丰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2100433B
丛 书 名:出 版 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版 次:1 页 数:127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建筑 > 建筑施工与机械设备
一、液压静力压桩利用静压力(压桩机自重及配重)将预制桩逐节压入土中的压桩方法。这种方法节约钢筋和混凝土,降低工程造价,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降低1~2级,配筋比锤击法可节省钢筋40%左右,而且施工时无...
这个主要看地方经验呢,地方经验公式不一样,反推出来的结果不一样,不过可以参考,建议你看看《工程地质手册》相关内容。
静力压PHC管柱你套的定额子目是正确的。
静力压入沉桩法打桩施工组织设计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一 概 述 1、工程概况 1.1. 工程名称: 1.2. 工程地址: 1.3. 建设单位: 1.4. 设计单位: 1.5. 施工单位: 1.6. 工程内容:拟建 桩基工程,桩基础采用 PHC , 桩长 m,约17根。该工程由 公司投资兴建。 2、编制依据与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2.1. 编制依据: 2.1.1. 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地勘报告。 2.1.2. 我公司在上海地区大中型桩基工程的施工经验。 2.2. 本工程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2.2.1.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2.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2.2.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2.2.4.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2.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JGJ
压入桩托换亦称顶承静压桩托换,该方法是将建筑物本身的自重作为反力,用千斤顶将桩压入地基土中,凭借地基土对桩的支撑将建筑物托住。千斤顶上的反力梁可以利用原来基础下的基础梁或基础板。如果原基础没有基础梁或基础板,可以先加固建筑物的底层墙体,然后再进行压入桩托换。
该方法适用于条形基础的托换加固。托换桩的平面布置按墙体中心轴线或基础布置,根据被托换加固的建筑物的墙体形式及其荷载大小确定,而且每个托换坑的位置应避开门窗等墙体薄弱部位。
当地基中含有较多的大块石、坚硬黏性土或密实的砂土夹层时,由于桩压入时难度较大,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与否。
对于上硬下软的地层,会产生负摩阻力的欠固结土,不能提供千斤顶反力的或严重开裂的建筑物,不易压入的砂土地基以及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均不宜采用压入桩托换。
压入桩的施工步骤如下:
(1)在墙基或柱基下开挖竖向导坑和横向导坑。
(2)根据设计的压入桩所承受的荷载,使用直径300~450mm的开口钢管(或0.2m×0.2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用设置在基础底面下的液压千斤顶将其压入土层中。钢管可截成1.0m长的若干段,用特制的套筒接头将钢管段连接起来,当桩很长或者土中有障碍物时,应焊接上面的接头。
(3)当钢管顶入土层中时,每隔一定时间,根据土的性质,用合适的取土工具将土取出,但应避免坑周围土的软化。
(4)桩段经过交替顶进、清孔和接高后,直至桩尖到达设计深度。
(5)当桩已达到要求的设计深度并且清孔完毕后,可以在钢管中直接灌注混凝土(当钢管中无水时),或者先在管底用“砂浆塞”封闭,待其硬结后再抽干管中的水,然后灌注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6)将压入桩与原有基础梁浇灌在一起,形成整体连接以承受荷载。
静力压桩在一般情况下是分段预制,分段压入、逐段接长。每节桩长度取决于桩架高度,通常6m左右.压桩桩长可达30m以上,桩断面为400mm×400mm。接桩方法可采用焊接法、硫磺胶泥锚接法等。压桩一般是分节压入,逐段接长。为此,桩需分节预制。当第一节桩压入土中,其上端距地面2m 左右时将第二节桩接上,继续压入。对每一根桩的压入,各工序应连续。
压桩顺序宜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场地地层中局部含砂、碎石、卵石时,宜先对该区域进行压桩;
2.当持力层埋深或桩的入土深度差别较大时,宜先施压长桩后施压短桩。
压桩过程中应测量桩身的垂直度。当桩身垂直度偏差大于1%的时候,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较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机架等方法强行纠偏。
1、施工时无冲击力,噪声和振动较小。
2、桩顶不易损坏。
3、能在施工中测定沉桩阻力位设计施工提供参数。
4、较难压入30m以上的长桩,但可通过接桩,分节压入。
5、机械设备的拼装和移动耗时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