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节理裂隙岩体随机特性分析及其工程应用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
项目负责人 | 贾超 | 依托单位 | 山东大学 |
本项目按计划完成了四部分内容, (1)开展了类岩石的含多裂隙岩块的抗压试验。试块中分别制作了多条贯通节理。求得随节理条数增加试件强度下降的曲线。在内置三维裂隙的试验中,配制成功了透明性很好的脆性度比前人大幅提高的新型树脂类材料,并创制了试件内可设置中空裂隙,且其中可注入有压水的工艺技术。成功地开展了试验,超出国内外前人的水平。 (2)基于其他学者的理论研究基础,考虑节理裂隙的隙宽,应用蒙特卡洛方法编制了可视化二维和三维随机节理裂隙网络模拟生成程序,并将模拟产生的随机节理裂隙导入到数值软件中建立相关数值模型。实现节理裂隙研究几何形态随机分析及展示。 (3)用数值分析模拟裂隙扩展,运用DDARF、Marc等软件分析了多裂隙试件受压后的力学效应,其中还研究裂隙组具有不同倾角等多因素的影响。在FLAC-3D软件基础上开发了新的弹脆性本构模型并采用超细单元划分法。成功地模拟了裂隙扩展过程,比前人成果好很多。还成功模拟了裂隙中有压水时裂隙扩展的工况。此外还对DDA和DDARF分析法的功能做了扩充和改进。比如划分单元可以采用多元尺度法等。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进展。并研究了锚杆加固裂隙体的效应等。 (4)研究随机节理岩体地下洞室及边坡稳定性,考虑岩体内节理分布的随机性及围岩力学参数的随机性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泰山抽水蓄能电站的具体工程中。 依托该基金共发表了12篇科学论文,其中8篇为SCI和EI收录6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2100433B
节理岩体的力学响应特性成为影响岩石地下工程安全稳定性的至关重要问题。岩体中节理裂隙分布的随机性、岩体力学强度参数及所遭受的外界荷载的不确定性等使得地下工程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对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风险越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课题运用随机力学理论,考虑节理岩体节理裂隙分布、岩体力学参数及外来荷载的随机性,研究节理岩体的随机力学响应问题,并用地质代表单元体的力学特性以随机分析法研究典型的大型地下洞室工程的安全稳定性,揭示典型地下洞室工程在随机因素作用下的失效破坏模式,并对洞室风险的时空响应问题进行探索,进行相应的洞室工程风险分级机制的研究,提出应对风险的措施。并拟开展一定的节理岩体单元体的块体模型试验,并与数值分析做对比。通过以上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为节理岩体地下洞室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案和参数的选取、支护加固措施的选择以及风险应对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推动岩石力学随机分析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这样输入 =RANDBETWEEN(-10,10)
是钙质薄膜,可溶性离子都溶于水后流走了,剩下不溶物离子就形成了这层薄膜
电梯的技术资料包括电梯随机资料、井道和机房土建图、安装调试记录、运行与维修保养记录、安全试验与检验记录等。主要包括下列资料: 1、产品出厂合格证书、装箱单、备品备件明细表。 2、机房与井道土建图。 3...
针对目前裂隙岩体灌浆数值模拟主要以单一裂隙或者二维裂隙网络为研究对象,且多未考虑隙宽随机性分布的现状,该文首先利用Monte-Carlo方法构建隙宽服从随机分布且耦合灌浆孔的三维随机裂隙网络灌浆模型;然后采用三维离散元软件(3DEC)模拟多级水灰比浆液在裂隙网络中的扩散过程,并分析压力场、单宽流量场的分布特征。运用该方法模拟某水电站灌浆孔基岩帷幕灌浆过程,结果表明:压力由灌浆孔壁向裂隙内呈非线性衰减,在灌浆孔附近压力衰减速率最快;浆液流量因水灰比的逐级变浓而随着灌浆时间的增加呈阶梯状下降;将模拟灌浆量和灌浆时间与实际值对比,相对误差分别为-17.11%和3.11%,模拟结果与实际值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用性。
针对目前裂隙岩体灌浆数值模拟主要以单一裂隙或者二维裂隙网络为研究对象,且多未考虑隙宽随机性分布的现状,该文首先利用Monte-Carlo方法构建隙宽服从随机分布且耦合灌浆孔的三维随机裂隙网络灌浆模型;然后采用三维离散元软件(30zc)模拟多级水灰比浆液在裂隙网络中的扩散过程,并分析压力场、单宽流量场的分布特征。运用该方法模拟某水电站灌浆孔基岩帷幕灌浆过程,结果表明:压力由灌浆孔壁向裂隙内呈非线性衰减,在灌浆孔附近压力衰减速率最快;浆液流量因水灰比的逐级变浓而随着灌浆时间的增加呈阶梯状下降;将模拟灌浆量和灌浆时间与实际值对比,相对误差分别为-17.11%和3.11%,模拟结果与实际值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用性。
批准号 |
19172076 |
项目名称 |
节理岩体动力稳定性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A1301 |
项目负责人 |
吴德伦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重庆大学 |
研究期限 |
1992-01-01 至 1994-12-31 |
支持经费 |
4(万元) |
张树光、李永靖编写的这本《裂隙岩体的流固耦合传热机理及其应用》针对高温矿井的工程实际,建立含水裂隙岩体的二维和三维传热模型,对裂隙岩体渗流-应力-温度三场耦合作用下的二维模型、渗流-温度耦合作用下的三维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和分析,获得岩体的流固耦合传热机理。基于信息元数据模型,选取影响岩土体导热能力的物理参数作为信息元,单独分析孔隙率、裂隙、裂隙水流速和流体黏性作为信息元对岩土体传热的不同作用,得出信息元和等效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及对岩体温度场的影响,建立深部岩体的流固耦合传热机理理论,为矿井热害治理提供基础。
《裂隙岩体的流固耦合传热机理及其应用》可供矿井高温治理和工程热物理等方面的科学技术与教学人员参考。
《节理岩体损伤本构模型及工程应用》系统介绍了节理岩体损伤力学试验、理论模型及其初步工程应用。全书共8章。分别介绍节理岩体损伤力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节理岩体的静态、动态试验研究,包括单轴压缩试验、SHPB试验及摆锤式冲击试验等;基于统计损伤模型的贯通节理岩体静态、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基于元件模型的贯通节理岩体静态、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基于TCK模型的贯通及非贯通节理岩体动态损伤本构模型;节理岩体静态损伤本构模型在边坡溃屈破坏分析及在岩体强度分析中的应用:非贯通节理岩体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在地下矿山矿柱尺寸设计中的应用等内容。
《节理岩体损伤本构模型及工程应用》可供具有一定力学基础且从事岩体力学研究工作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岩土工程相关专业的教师及研究生等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