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吉林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学校特色 | 土木工程 |
---|---|---|---|
国家重点学科 | 吉林省高校重中之重立项建设学科 | 所属学校 | 吉林建筑大学 |
吉林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1956年学校建立伊始就设立的教学单位之一,始称建筑工程系,2001年更名为土木工程系,2006年4月更名为土木工程学院。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从单一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发展具有土木工程、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四个本科专业,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学院设有建筑结构、新型结构、力学、建筑施工、机械工程和房屋建筑六个教研室;结构实验中心、力学等两个实验室;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工程力学和基础工程等四个研究所;2012年投入使用的结构实验中心现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仪器设备先进的实践教学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可承担各类土木工程结构构件、模型、实体建筑结构、桥梁结构等静力、动力、振动台模拟实验。土木工程专业于2006年和2011年两次通过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结构工程学科2003年被评为吉林省重点建设学科,2006年被评为吉林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一级学科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013年吉林省结构与抗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批准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土木工程专业2007年被评为吉林省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土木工程“三实”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于2012年10月正式获得吉林省教育厅批准立项,2014年土木工程专业被批准为第一批吉林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同时土木工程学科被批准为吉林省高校重中之重立项建设学科。
学院现有一支基础雄厚、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整体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截止2015年9月底,学院有教职工101人。学院在校本科生2550人,专科生96人,硕士研究生125人,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优秀的“三实”型土木人才,高质量的毕业生受到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建筑设计及相关专业领域企事业单位广泛欢迎和认可,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土木工程学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进取、不懈努力,取得了突出成绩。近五年学院正在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建设部、国家经贸委、吉林省科技厅等科研项目共100余项,科研经费近1800万元,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6项,吉林省教学成果奖2项,获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13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教材及工具书13部。拥有省级精品课4门、省级优秀课10门、校级精品课和优秀课多门。
学院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通过专家互访、合作研究等形式,与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如今,吉林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将继续发扬光荣传统,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努力拼搏,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1.本科生全部在江宁九龙湖校区,研究生与博士生在四牌楼校区2..土木工程学院是在创立于1923年的土木工程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著名专家学者茅以升、金保帧、徐百川、梁治明、刘树勋、丁大钧、方福森、方...
在河西新校区,现在的湖南工大正在崛起哦!详细地址是: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路88号!
梁治明,1949年任南京大学土木系主任。1946年8月起任中央大学土木系教授,直至1990年病逝。刘树勋,曾担任南京工学院土木系教授、副院长,中国农工党第八、九届中央委员副主席。丁大钧,国务院首批博士...
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为一身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近2千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目前有教职工1180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30余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11人,各类在校生近2万人。下设15个学院,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0个硕士点,本科教育包括六大学科门类的34个专业。
<正>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为一身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近2千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目前有教职工1180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30余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11人,各类在校生近2万人。下设15个学院,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0个硕士点,本科教育包括六大学科门类的34个专业。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学校建立伊始就设立的教学单位之一,经过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发展成为具有6个系、9个教研室、6个实验室、10个
吉林建筑大学测绘与勘查工程学院成立于2009年2月27日。现设有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勘查技术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到698人。学院拥有测绘工程、地理信息及岩土工程3个专业教研室;拥有测量实验室与土工实验室两个省级示范双基专业实验室。
吉林建筑大学测绘与勘查工程学院成立于2009年2月27日。学院现有教职工3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3人,讲师(实验师)22人。其中硕士学位拥有者20人,博士学位拥有者及博士生15人,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90% 。
百余年的风雨,百余年的磨砺,测绘与勘查工程学院将会秉承优良的教学与学术传统,在学院规划及发展中,注意发挥自身的发展条件,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综合的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和教学科研资源的重组和最优配置。测绘与勘查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满怀信心,以新学院成立为契机,高起点出发,努力将学院建成一个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中心。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主持下,在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具有光荣传统的测绘与勘查工程学院会再创辉煌、越办越好,在国家建设和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100433B
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2006年3月(材料专业创建于1995年),有30个本科教学班,研究生、本科生1000余名,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3个本科专业,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点(建筑工程材料方向)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为校级重点学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省级优势特色品牌专业。以材料学科为主要依托的吉林省建筑节能技术工程实验室为省级工程实验室、寒地绿色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被评为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是吉林省新型建材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平台依托单位之一。是吉林省硅酸盐学会秘书处单位,吉林省硅藻土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国家村镇建筑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单位,吉林省新型墙材与建筑节能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吉林省建筑材料学会副会长单位,吉林省建筑节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吉林省油页岩勘探开发利用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土木工程材料》课为省级精品课,《建筑材料》课为建设部优秀课、《材料研究方法》、《高分子化学》课为省级优秀课、《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和《材料学概论》、《材料物理》为校级精品课和优秀课程。学院建筑工程材料教学团队是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是吉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43人,外聘教师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1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25人。教师队伍中包括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长白山学者、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人选和第三层次人选、吉林省高校教学名师、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吉林省创业先锋、长春市创业先锋、吉林省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先进个人、吉林省高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学校优秀教师等。专业教师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影响力日益提高,教师的学术兼职逐年增加。担任的学术兼职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屋建材学会理事,全国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评审专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吉林省建设厅专家委员会专家、吉林省科技厅科技评估专家、吉林省教育厅专家库专家、国家村镇建筑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专家组成员、吉林省新型墙材与建筑节能协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建筑材料学会副会长,吉林省建筑节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吉林省油页岩勘探开发利用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吉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硅藻土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秘书长、全国节能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新型建材网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
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设备、测试仪器和研究条件,现有实验设备2000余万元,19个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建立了5个教学科研实践战略合作基地和产学研联合研发中心。近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国家专利30余项,获得包括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18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学院在建筑节能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新型建筑胶凝材料、环境生态建材、高性能混凝土、先进高分子材料、先进无机材料、纳米材料、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聚合物混凝土、纤维水泥制品、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等方面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独到特点和优势,具有本研究领域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特别是在实际应用方面成果显著,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行业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些科研成果作为课堂案例在本科教学中广泛应用,有力促进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班导师培养制度,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好,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作风积极向上,学习风气优良,几年来,学院在大学生“挑战杯”学术竞赛、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竞赛、职业规划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市级学术竞赛以及“高校文明杯”等省市级先进集体、优秀个人等方面获得各种奖励百余项、数百人次。我院毕业生综合素质较高,具有“理论基础坚实,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的“三实型”人才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就业率94%,就业层次高。
学院全体师生正满怀信心,为实现学校发展规划不懈努力,为学校各项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2100433B
学院前身名为交通工程系,2006年更名为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前它是吉林建筑大学最具办学实力的学院之一。
学院目前现有教职工 2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 人,讲师11人,实验师2人,博士学位拥有者11人。学院学科优势明显,现设有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等本科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到1000人左右;现有桥梁与隧道工程硕士授权点,招收桥隧工程、道路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拥有桥梁、道路、交通 3 个专业教研室;拥有桥梁实验室、道路实验室、交通实验室 3 个专业实验室。
学院始终坚持以“团结、务实、进取、开拓”为指导思想,着力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二十多年来,学院为交通战线培养了 2000 多名优秀毕业生,为国家公路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广大毕业生以爱岗敬业、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综合素质高、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等特点广受社会赞誉,形成了交通领域人才品牌。学院力争未来十年内建成在国内有着较大影响,学术力量较强,集科学研究、高等交通教育于一体的先进学院。同时,也竭诚希望有志于献身交通事业的学子报考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将为您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天空。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