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 外文名 | Jilin Engineering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
简 称 | 吉林工师电气学院 | 创办时间 | 2009年6月 |
办学性质 | 二级学院 | 学校类别 | 师范、理工 |
学校特色 | 省属本科师范类院校 | 主管部门 | 吉林省教育厅 |
高职专业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本科专业 | 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器人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校 歌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校歌 | 地 址 |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米沙子镇 |
院校代码 | 10204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比较重视师资队伍的科研、教研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承担国家级教研项目二项,省级科研项目十余项,省级教研项目十余项;现有一项科研成果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共发表科研、教研论文共一百二十余篇。
自动化专业为教育部批准卓越职教师资培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教育部批准中韩合作办学专业。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吉林省教学成果奖5项。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1个,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4门,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1个。省级示范教学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技术联合创新实验室1个,省级“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学科研究室3个。2019年成立机器人产业学院,实践“1 1 1 X”办学模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高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学院现有省级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各1个,省级人才培养实验区1个,学院积极推进应用型转型,构建“3 1"协同育人模式,先后与世界500强企业昌硕(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关系,着力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工程师。学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学院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打造“科技研发、技术转化、人才培养、成果服务”四大平台。电气工程学院课程建设成绩显著,现有省级优秀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和校级优秀课程3门。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方向:智能仪器仪表、计算机测控技术。
培养目标:
能够胜任中等职业学校相应专业教学工作岗位,“热爱职教、教学过硬、技能突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双师型”人才;或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技术研究、应用维护、运行管理、市场营销等工作,“工程意识强、职业技能好、创新能力高”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
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采用校企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教学技能和工程实践技能”双师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将学术性、职业性、师范性培养紧密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教育教师师能、职业实践技能及创新创业能力,注重智能仪器仪表制造及设计技能的培养,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主干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
核心课程:
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及仿真、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接口技术、测控电路及装置、智能仪器仪表设计、计算机测控技术与系统、虚拟仪器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方向:电力系统方向
培养目标:
能够面向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施工;电力传动与运行;电气工程设计、装配与运行;高低压电器设备安装及调试等工作岗位。
专业特色:
为企业和国家电网培养“供配电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工程师和“电气及自动化设备设计开发”工程师。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
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绝缘技术及应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及PLC应用、供配电技术、建筑配电工程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方向:过程控制系统应用、运动控制系统应用
培养目标:
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气控制技术、电气运行与控制等相关专业从事教学工作的“双师型”人才。
专业特色:
卓越职教师资人才 培养建立在校-企-校教师教育协同体背景下,形成了“政府统筹、协商决策、责利驱动、资源共享、协同育人”运行机制。提出“校-企-校互融,工-学-教结合”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三平台 九模块 三课堂”立体化课程体系,落实“四导师”全面教育作用,突出“四证书”培养规格,形成“品德高尚、素质全面、教学过硬、技能突出、注重创新”的职教师资培养特色。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
电路、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及仿真、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电机及拖动技术、PLC控制技术及应用、工业网络技术及系统集成、过程控制技术及系统集成、运动控制技术及系统集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方向: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维护与设计。
培养目标: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设计、机器人控制和应用能力,能在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机器人技术相关领域,面向机器人系统工程师岗位,从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自动生产线和智能工业系统的设计、制造、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
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突出机器人工程专业职业技能及创新能力。实施“3 1”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的专业发展定位与地方优势产业:汽车和轨道交通产业紧密结合,满足区域产业发展、岗位任职要求,实现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紧密对接。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
机器人机械基础与机构学、机器人学导论、工业机器人编程与仿真、检测与机器人传感器技术、液压与气动、运动控制系统、工业现场总线技术和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方向:飞行器设计、无人机控制技术、飞机维修。
专业特色:贯彻“面向工程、拓宽基础、强化能力、侧重应用”的培养方针,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结合电气工程学院的优势与特色,着力培养品德高尚、专业面宽、技能突出的专业人才,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创新创业能力,注重实践实训技能培养,使学生掌握飞行器总体、结构、气动、弹道、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全面提升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飞行器构造设计、飞行器制造工艺学、飞行器空气动力学、无人机装配与调试、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等。
专业方向:电气维护与应用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解决电气工程相关技术问题的能力, 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理念和能力,能够胜任电气安装、电气调试、电气检测、电气维修维护等电气工程领域工作,专业技能突出、适应能力强的工程应用技能人才。
专业特色: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电气类专科专业,采用2 1培养模式(两年校内培养,一年企业实践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专门为电气自动化领域的企业,输送应用技术突出的工程技能型人才。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
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电力拖动基础、供配电技术、电气控制及PLC应用。
从这个学校毕业的人告诉你:千万别来这个学校,哪怕去吉大读专科也别来这里。针对你的提问,友情告诉你:1、校区规模很小,散步的话,从校区最北到最南,不会超过15分钟哦。从东到西10分钟。2、校舍有贵的12...
重大电气现在综合排名是第五,仅次于清华、西交、华科和浙大(今年新来了一个加拿大工程院全职院士李文沅,搞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的)。重大相对于其他电气工程强校还是很容易考的。初始电路只要认真复习130+没问...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位于武汉大学工学部,在工学部主教(俗称变形金刚楼)的旁边。如果从校内走:可以在武大正门(珞珈山站)进去约50米的马路右手边坐到工学部的车(还有一趟到文理学部的车,不要坐错),让司机...
现有教职员工40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博士学位(含在读)教师17人,教授7人,副教授11人,高级实验师2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人,“双师型” 教师达85%。
电气工程学院设有综合自动化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室、工业控制实验室、检测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电机实验室、电工实验室等8个实验室和电工工艺室、电工实训室及专业技能培训室。实验室设有专职实验员5人。实验设备总额达到25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2000余平方米,现拥有教学仪器设备五百余件,实验设备总值三百五十余万元。现有电气基础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验室、测控技术与仪器实验室、机器人工程实验室5个专业实验室。建成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重点实验室1个。
分团委副书记:苑杨天
组织委员:朱广寿
宣传委员:李金东
学生会主席:段佳昕、袁嘉骏
社团指导中心主任:刘义纬
分团委副书记:张博
组织委员、 宣传委员:于佳鑫
学生会主席:赵勐
副主席:肖鹏博、王枭棋、刘丽波
社团联合会主席:刘鑫宇
副主席:汤钧涵 王润森
分团委副书记:龙玥彤
组织委员:张博
宣传委员:于佳鑫
学生会主席:孙佳磊
副主席:翁拓、曲禹璇
社团联合会主席:芦茜
副主席:张天齐、孙越
分团委副书记:于俊
学生会主席:黄洋 副主席:刘峥
社团联合会主席:程海洋 副主席:李星池
学院在学校应用型办学思想指导下,坚持弘扬学院专业与企业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技术与服务融合、应用与创新融合的办学理念,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工程实践过程系统化”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倡导知行合一、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努力为吉林省智能制造装备类企业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同时为中、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电气工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突出创新精神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了大量掌握专业知识扎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毕业生,成绩显著。自动化专业为教育部批准卓越职教师资培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教育部批准中韩合作办学专业。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吉林省教学成果奖5项。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1个,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4门,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1个。省级示范教学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技术联合创新实验室1个,省级“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学科研究室3个。2019年成立机器人产业学院,实践“1 1 1 X”办学模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高新兴产业创新能力。
与中科院、中国服务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达成框架协议,共建机器人产业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将采取1 1 X办学模式,既我校、中科院与多家优质企业,整合资源,为学生创业、就业、教师科研、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提供平台和服务。
学院承担国家级 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建设项目,井成立自动化专业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实验班,旨在将那些具有教师潜质、乐于从教、适合从教的学生选拔出来,采用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独特的管理方式,培养作为职业教育教师的卓越特质,缩短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时间,使学生在毕业后若干年内能够成为职业教育战线上的卓越教师或领军人物。学院首个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国家教育部批准。
班级 |
职务 |
姓名 |
班级 |
职务 |
姓名 |
班级 |
职务 |
姓名 |
---|---|---|---|---|---|---|---|---|
测控1641班 |
班长 |
翁拓 |
测控1741班 |
班长 |
杨舒淋 |
测控1841班 |
班长 |
朱广寿 |
自动化1641班 |
班长 |
王定邦 |
自动化1741班 |
班长 |
赵勐 |
自动化1841班 |
班长 |
杨浈 |
自动化1642班 |
班长 |
孙佳磊 |
自动化1742班 |
班长 |
贺彪 |
机器人1841班 |
班长 |
李金东 |
电自动化1641班 |
班长 |
张家源 |
电自动化1741班 |
班长 |
王乐升 |
电自动化1841班 |
班长 |
王明睿 |
电自动化1642班 |
班长 |
张睿 |
电自动化1742班 |
班长 |
王志宇 |
电自动化1842班 |
班长 |
陈雷放 |
电自技术1631班 |
班长 |
焦凯旋 |
电自动化1743班 |
班长 |
肖鹏博 |
电自动化1843班 |
班长 |
袁嘉骏 |
电自技术1632班 |
班长 |
耿泽 |
电自动化1744班 |
班长 |
陈洪印 |
电自动化1844班 |
班长 |
李相南 |
电自技术1731班 |
班长 |
许小刚 |
电自动化1845班 |
班长 |
黄俊伟 |
|||
自动化1853班 |
班长 |
单熤博 |
||||||
电自动化1831班 |
班长 |
何阳 |
班级 |
职务 |
姓名 |
职务 |
姓名 |
---|---|---|---|---|
测控1941班 |
班长 |
于漫滢 |
团支书 |
姜悦 |
自动化1941班 |
班长 |
王帅 |
团支书 |
李安然 |
机器人1941班 |
班长 |
秦钰胜 |
团支书 |
孙照媛 |
机器人1942班 |
班长 |
俞家甫 |
团支书 |
王鑫淼 |
电自动化1941班 |
班长 |
杨明旺 |
团支书 |
程彦豪 |
电自动化1942班 |
班长 |
冯师榕 |
团支书 |
吴奇 |
电自动化1943班 |
班长 |
方梓鉴 |
团支书 |
刘明旺 |
电自动化1944班 |
班长 |
李相博 |
团支书 |
王天洋 |
电自动化1945班 |
班长 |
杨文正 |
团支书 |
林宇灏 |
自动化1952班 |
班长 |
徐宁 |
团支书 |
陈增灏 |
电自动化1931班 |
班长 |
谭支豪 |
团支书 |
崔少茹 |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专业 2002 级电力电子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审表 题目性质 与上届题目比较 序
1 / 5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本期目录 ▲ 学院开展系(教研室)及系(教研室)主任 2009 年度 工作业绩综合测评暨奖项评选工作 ▲ 学院召开 “十二五 ”专业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 学院举行 2009年度自考班“三好学生” 、“优秀班干部” 表彰大会 ▲ 学院举办“庆元旦 迎新春”教职工联谊会 ▲ 学院召开 2009年度教职工代表大会 ▲ 学院召开 2009年度总结表彰奖励大会 ▲ 学院召开离退休老教师座谈会 ▲ 学院举办通用公文与新闻写作培训 ▲ 学院举办职工乒乓球比赛 ▲ 学院邀请北京铁路信号厂总工刘睦作学术报告 ▲ 兰州铁路局职工培训站领导来学院参观交流 ▲ 学院团学活动集锦 ▲ 技术培训简讯 2010年 3月 30日总第 11期 学院开展系(教研室)及系(教研室)主任 2009年度工作业绩综合测评暨奖项评选工作 根据《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系(教研室)工作业绩综合评价办法》和
今后一个阶段,图书馆将始终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办馆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紧紧围绕“资源、管理和服务”三个方面深入开展工作。通过提高文献资源建设水平满足我校的教学和科研的文献资源需求,通过加强管理和服务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主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努力将图书馆建成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学习资源中心和知识管理中心,将图书馆办成集服务、研究、开放于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
多年来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图工委,省高校图工委的指导下,我馆 的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与发展。2005年我校图书馆成为CASHL成员馆;2006年成为CALIS成员馆,并开展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2007年加入了吉林省高校图书馆联盟;2013年加入吉林省图书馆联盟;2009年12月,我馆与长春市图书馆铁北分馆达成 “资源共建共享协议”,并携手举办了“倡导全民读书 共享文化资源”等系列活动,为广大读者开辟了更广阔的信息资源天地。
内江师范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为内江师范学院的二级学院,其前身为内江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2008年更名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正式更名为工程技术学院。
廊坊师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农业部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学院工程系,该系于2003年与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合并成立建筑工程系,并于2005年与廊坊师范学院合并成立建筑工程学院。
学院现设土木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工程实践教学中心三个教学单位,下设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历史建筑工程保护专业三个本科专业以及建筑工程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方向)、古建筑工程技术两个专科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内涵建设与外延拓展并举,全力实施“质量立院、人才兴院、特色强院”的发展战略;在推进全面内涵建设的基础上,以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为特色专业和土木工程为重点发展专业,紧紧围绕“提高办学质量,推动学科发展,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定位,积极探索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开展与行业单位业务对接,进一步实现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并被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确定为“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在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学院与中太建设集团合作共建的“建筑工程实践教育基地”被河北省教育厅批准为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和河北省“十二五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在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学院一直秉承实验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层级目标,在获批2015年土木工程材料性能检测重点实验室第一批市级研发平台的基础上,学院励精图治,分别获得2016年土工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实验室市级研发平台以及2017年建筑工程测量重点实验室市级研发平台。为更好推动科研建设,促进学院专业化发展,学院于2016年5月成立历史建筑保护研究所和建筑信息化研究所,同年12月成立施工教研室、土力学教研室、制图与房建教研室、工程造价教研室和项目管理教研室,并于2017年12月4日增设道桥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