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九江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 简 称 | 机材学院 |
---|---|---|---|
组建时间 | 2008年7月 | 院 长 | 张德勤 |
学院建立了一支合理并且完善的行政管理队伍,在建设过程中本着选调适 应教学管理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充实教学管理队伍,通过座谈交流、信息反馈等各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学管理 人员管理能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能力强、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教学管理队伍。学院现在设有办公室,教务科,实验室,学生科,团委等五个职能科室。我院基本上从学历、 职称、专业结构、年龄等方面逐步完善了教学管理队伍。
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王玉伟
教务教研科科长:欧阳卫强
实验管理科负责人:董增祥
学 生 科 科长:王结选 副科长:邹传平
团 委 负责人:彭西峰
材 料 系 主任:李世斌 副主任:李养良
机 械 系 主任:王英惠 副主任:黄 强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1.专业适用范围:
能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检测、维护、科技开发和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专业主干课程:
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实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传动、微机原理及应用、自控原理、机械检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产品及系统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二: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
1. 专业适用范围:
具有精密仪器设计制造和测量与控制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专业主干课程:
计算机基础及高级语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自控原理及工程检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床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精密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三:车辆工程(本科)
1. 专业适用范围:
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汽车、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进行机械、汽车图样处理的基本能力;具有汽车、机电产品和系统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具有汽车与机电设备调试和检测的基本能力;具有汽车维护与驾驶的基本能力;具有汽车市场营销及贸易方面的理论知识。
2.专业主干课程:
计算机基础及高级语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传动、工程热力学、汽车检测技术、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电控技术、汽车理论、汽车构造、车身造型与结构设计、汽车应用与维护、汽车营销等。
四: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科)
1.主干课程:
专业英语、机械制图及公差、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汽车构造、机械设计基础、 工程力学、工厂热力学、液压与传动、汽车制造工艺学、发动机、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控技术、汽车检测技术、汽车运用与维护、汽车营销等
2.课时:
总课时 2316
3.专业服务方向:
能从事汽车、机械制造领域内的汽车、机电产品和系统的检测与维护、使用与管理、安装与调试、销售等方面工作的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
五:数控技术(专科)
1.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和技术测量、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床电气控制技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微机原理及应用、数控机床与操作、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可编程控制器、数控设备维修、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2. 课时:
总课时 2306
3.专业服务方向:
能从事机械零件的数控加工,数控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检测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六: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科)
1.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互换性和技术测量、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CAD/CAM概论、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微机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C语言程序设计、Pro/E、机械优化设计、有限元法、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等。
2. 课时:
总课时 2306
3.专业服务方向:
面向企事业单位生产第一线,能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和机械零件的加工、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制造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七:机电一体化(专科)
1.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和技术测量、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电传动与控制、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机械检测技术、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设计、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2. 课时:
总课时 2306
3.专业服务方向:
面向企事业单位生产第一线,能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安装与调试、检测与维护等工作地高级应用性人才。
八: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工程传热学、金属材料学、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研究方法、热处理原理及工艺、粉末冶金原理、计算机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等课程。
就业形式: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于2003年第一届招生。第一届学生已顺利毕业,就业率100%,其中8人次考取硕士研究生,考研率达33%。
九: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科研、生产及管理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学习材料加工成型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材料成型工艺、工装和设备,具备材料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材料成型生产过程及制品质量控制、成型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能力。毕业生主要工作在钢铁冶金、船舶舰艇、汽车农机、压力容器、五金化工、桥梁制造、电子仪器、日用家电等行业。
主要课程:
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学及热处理、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成型基础、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塑料成型工艺、塑料成型模具、材料成型机械设备与模具设计、微机原理与计算机应用、成型模具设计用AutoCAD、Pro/E、UG等工具软件。
就业形势: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就业市场上形势非常好的专业之一,就业需求量非常大,就业前景非常好。我院根据市场需要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十: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专科)
培养目标: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九江学院十大热门专业之一,全国就业形式最好的十大学科专业之一,也是材料学院示范性教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金属冲压和塑料成型等各类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应用型能力、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重点突出职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提高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强化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加工工艺规程制定、产品质量检测及控制的技能训练,重点学习先进的AutoCAD、Pro/E、UG NX等现代模具设计软件及数控NC编程技术。
主课课程:
模具绘图及公差、计算机辅助设计、C程序高级语言设计、机械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钳工工艺学、数控机床及编程技术、现代模具设计方法、模具CAD/CAM、快速原型及模具技术、橡胶模具设计、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特种加工工艺、模具价格估算、材料成型设备与工艺等。
就业形势: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在模具、汽车、航空航天、压力容器、五金化工、电子仪器、日用家电、玻璃灯饰等行业,人才市场需求广阔,就业形势良好,多年来经教育部人才就业中心统计,本专业就业需求名列前十位。
十一:焊接工艺及其自动化专业(专科)
培养目标: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毕业生面向各行业,从事焊接结构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焊接质量检验与分析、焊接工艺实验等工作,可从事焊接车间的一般生产与技术管理和焊接操作。毕业生主要工作在船舶舰艇、汽车农机、压力容器、五金化工、桥梁制造、金属结构等行业,该专业就业面广,就业形势好。
主要课程:
计算机基础、大学物理、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及电子技术、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金属学及热处理、电弧焊及电渣焊、弧焊电源、焊接冶金和金属焊接性、焊接检验、焊接方法与机电一体化等。
就业形势:
焊接专业是沿海地区和内地地区的紧缺专业之一,需求量非常大,学生就业容易,工作好找。我院焊接专科的培养方式是以本科模式培养焊接专科,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满足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从2007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就业形式供不应求,毕业生对就业单位都比较满意。
十二:材料工程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包装系统设计、包装制造工艺、包装结构及装潢设计、包装质量检验测试、包装材料加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现代化设计和制作手段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注重培养学生在包装新材料、复合软包装材料、包装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生产、管理等综合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相关包装产品检验的知识。毕业生主要可在电子仪器、日用家电、轻工食品、外贸商检等相关行业工作。
主要课程:
包装工程学、材料加工工艺、机械设计基础、包装工艺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基础、包装计算机辅助设计、包装测试技术、运输包装、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测试、包装自动控制等。
就业形势:
包装专业是21世纪新型边缘型交叉学科,学生就业范围广,就业形势良好。我院包装专科的培养方式是以本科模式培养包装专科,从目前的包装专业的需求出发培养学生提高综合能力,适应就业单位的需要,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学院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加速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和青年教师硕士、博士化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培养与外聘相结合,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提升教师学历学位层次和业务水平,形成合理梯队。现有教职工109人,专任教师79人,有博士10人,占专任教师12.6%,硕士51人,占专任教师65.4%;教授6人,占专任教师7.6%,副教授14人,占专任教师17.7%;讲师53人,占专任教师67%;学院另有在读博士5人,在读硕士教师12人。为了加强科技合作及学术交流,充实师资队伍,我院还聘请了兼职教师30余人。
在主校区。专科、本科都在一个校区,主校区在九江前进东路,但是如果是体育师范类就不在主校区,在其他校区。主校区建设的很牛逼,2700多亩地,风景好的没法说,你去了不会后悔,专科和本科是同样的宿舍,有六人...
工程造价专业的就业前景2006-08-09 22:10我毕业八年了,学的也是土木,从网上看到一稿,挺好的,你可以看看,不过内容挺多的. 仅以此文献给土木行业中的年轻人 注明本贴为转贴 应广大网友的要求...
你可以去学校的官网、相关网站的论坛、贴吧等去查查看的,那里一般都会及时的更新出来让考生了解相关信息的。
张德勤 |
院长 |
燕红波 |
党委书记 |
游世辉 |
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
李世斌 |
副院长 |
王英惠 |
副院长 |
李养良 |
副院长 |
黄 强 |
副院长 |
本院建有实验教学与实习培训、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孵化三功能为一体的实验中心,包含材料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包装材料工程、数控技术与应用、机械基础、车辆工程、机械检测及仪器仪表七大类实验室和全校热加工实习、金工实习、数控实训、汽车实训四个实习、实训基地,拥有中央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3个,江西省数控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江西省机械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各1个,九江市数控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九江市绿色制造重点实验室和九江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单位和培训基地各1个,校重点实验室1个。
毕业生可通过考研深造,在高校或科研单位从事工程材料、新型材料及其加工技术,数控技术与应用、机械基础、车辆工程、机械检测及仪器仪表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也可在机械、冶金、化工、能源、电子、汽车制造、轻纺、军工等工业生产一线从事材料制备、材料选择与应用、材料质量与性能检测及先进材料开发、材料成型、先进连接技术、粉末冶金、数控技术及应用、机械基础、车辆维修美容、机械检测及仪器仪表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和产品质量管理工作。
材料、信息与能源一起构成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是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与技术先导;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与进步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国防实力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热诚欢迎同学们到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学习,发愤图强,立志成才,寒窗磨志,求知丰羽,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共同奋斗。2100433B
-------------------------------------------------- ------------------------------------------------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关于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 熟悉专业文献资料查找和资料积 累方法,提高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运用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 研能力,并为科研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 根据学校要求, 毕业设计必须查阅一定 的文献资料实施文献综述写作制度。 为了进一步规范文献综述的写作, 现将文献 综述写作要求明确如下: 一、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就国内外 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 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 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 前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介绍 院系调整合并, 是学校党委和行政审时度势, 为提高学校办学实力和突出办学特色, 适 应学校转型的一个重大举措, 将为学校发展提供巨大动力, 是北京工商大学发展历史上重要 的一笔。 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组建后, 学院将按照跨越式发展要求,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实事求是 作风,合理规划发展目标,充分把握“十二五” 良好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两个院系各自的 优势,共享资源,促进相关学科的融合, 尽快形成学院的特色和优势, 进一步增进和行业协 会和主管部门的联系,不断进行内涵建设,逐渐完善自我,争创一流业绩。 学院的产业方向将定位于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配方、塑料成型机械和模具、成型工艺、 检验和标准化、 缝制机械和食品机械设计与研制等, 充分发挥轻工行业联系优势, 联合学科 力量,更加注重提升国家级机构的品牌效应, 提升为行业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在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两个一级学科下属二级学科方向硕士研究生招生资质。下属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具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包装工程、工业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
机械工程学科于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全日制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已培养27届工学硕士研究生。经过50多年不懈努力,在轻工及食品机械及缝制机械研究领域形成了复合材料构件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工程、食品加工技术及其机械设计、先进传动技术与机器人学、精密加工与测量、模具数字化及检测、缝制与塑料机械机电系统及其检测、汽车模拟仿真与电子控制技术7个行业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于1998年获得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2008年“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10年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同年获得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在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聚合物成型新技术及装备、聚合物成型工艺及模具、聚合物的环境行为、聚合物的表面与界面6个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逐步确立了 “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突出工程化实践能力人才的专业特色。
学院教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考研率保持在20%左右,居全校各学院前列,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毕业生保送本校研究生。
机械工程系始建于2008年,下设力学教研室、机械基础教研室、机械设计、制造与食品机械教研室、机电与汽电教研室和机械教学实验中心。现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专业(含 5 个专业方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4个专业方向,即: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和车辆工程),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截止2011年,有教职工 33名,其中教授9 人,副教授 10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3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生导师10人,博导1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 700 人,研究生50 余人。
工业工程专业于2003年获批增设,2008年开始筹建工业工程系。
截止2011年,有教师5名,其中副教授3名,讲师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硕士学位的2人,在读博士1人。其中2人曾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3人曾获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承担校定必修课程《工程制图》、机械类的学科基础课程《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此两门课程均为校优质课程。另开设有校公选课程《计算机绘图》和《三维创新设计实践》。
教师们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教委及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以高分子材料加工应用为特色,始建于1991年,同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开始招生,1997年取得“材料加工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10年取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截止至2011年,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8人,实验师1名,现有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该系是教育部“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的试点单位,曾荣获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1等奖,从1997年起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在全国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中,实践教学门类多、内容丰富,学生动手能力强。2009年“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2等奖。
该系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加工方面的教学实验仪器和设备齐全,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优势地位,已经建成的用于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实验室包括:高分子化学实验室、高分子物理实验室、基础性能实验室、结构与性能表征实验室、制品实验室、聚合物加工性能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实验室,阻燃实验室,生物降解材料实验室,轻量化材料实验室等,实验室内绝大多数设备从国外进口的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为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坚实的设备保障。自成立以来,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承担了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军工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此外还承担了包括日本、台湾和大陆地区企业委托的大量横向研究项目,科研经费充足。系内与行业联系紧密,形成教学与科研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
电子工程学院拥有一支研究领域广泛、中青年相结合、勇于创新的教学和科研队伍。有专任教师50余名,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9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14人,所学专业包括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讯、应用电子技术等方面。
作为工科院系,电子工程学院特别注重培养本科生坚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牢固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学院历届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西省电子设计竞赛、江西省现场电子制作赛等赛事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在培养专科生方面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组建课程结构,改革教育方法,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育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制度,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术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该院毕业生历来以作风踏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