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hallyl alcohol
[概 要]:
外观 无色透明液体
相对密度(g/cm3,25/4℃):0.857
沸点(℃,常压):114.5℃
折射率:1.425-1.427(n20:1.4255,n25:1.4232)
[规 格]:
含 量 ≥ 99.5%
水 分( wt% ) ≤ 0.5%
色度 ≤ 10
该产品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用于合成香料、树脂等 。
[包装、运输及储存事项]:
一、 本品采用 200L 聚乙烯桶 ( 或 200L 内衬 PVF 钢桶 ) 包装,净重 170 公斤 / 桶。
二、 运输时应防雨、防潮、防日光爆晒。
三、 应储藏在干燥凉爽处。
⒋熔 点: -59.0℃⒌.密 度: 相对密度(水=1)0.89⒎蒸汽压: 40℃⒍.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芳烃。 指标名称 质量指标 外观 (常温) 无色至微黄色透明液体 色泽 ...
[中文]: 甲基异丁基(甲)酮 、甲基异丁酮[英文]: methyl isobutyl ketone; MIBK [说明]: CH3COCH2CH(CH3)2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有令人愉快的酮样香味...
中文名称:甲基三甲氧基硅烷英文名称:methyltrimethoxysilane英文别名:Trimethoxy(methyl)silane; MethytrimethoxysilaneCAS号:118...
建筑物基本信息 参数名 必填 描述 项目实际情况 建筑代码 数据中心代码 建筑名称 必填 最多24个汉字 建筑字母别名 必填 建筑首字母大写 建筑业主 必填 有多位业主时存主要业主名称,外加 “等××位” 建筑监测状态 状态 1- 启用监测 0- 停用监测 所属行政区划 必填 6位行政区划代码 建筑地址 必填 最多40个汉字 建筑坐标 -经度 建筑坐标 -纬度 建设年代 必填 4位数字年份 地上建筑层数 必填 整数 地下建筑层数 整数 建筑功能 必填 A- 办公建筑 B- 商场建筑 C- 宾 馆饭店建筑 D- 文化教育建筑 E- 医疗卫生建筑 F- 体育建筑 G- 综 合建筑 H- 其它建筑 建筑总面积 必填 空调面积 必填 采暖面积 必填 建筑空调系统形式 必填 A- 集中式全空气系统 B- 风机盘管 +新风系统 C- 分体式空调或 VRV的 局部式机组系统 Z
一.塔吊的基本结构 塔吊从功能上看,可以分为七大部分:金属结构、零部件、工作 机构、电气设备、液压系统、安全装置和附着锚固。 塔吊金属结构由起重臂、塔身、转台、承座、平衡臂、底架、塔 尖等组成。 塔吊零部件则由钢丝绳(起吊的主要受力部件) 、变幅小车(车由 车架结构、钢丝绳、滑轮、行轮、导向轮、钢丝绳承托轮、钢丝绳防 脱辊、小车牵引张紧器及断绳保险器等组成) 、滑轮、回转支承、吊 钩和制动器组成。 塔吊工作机构有五种: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小车牵引机构、回 转机构和大车走行机构 (行走式的塔吊 )。 塔吊电气设备包括了液压泵、液压油缸、控制元件、油管和管接 头、油箱和液压油滤清器等主要元器件。 塔吊安全系统和附着锚固则有限位开关 (限位器 ),超负荷保险器 (超载断电装置 ),缓冲止挡装置,钢丝绳防脱装置 ;风速计,紧急安 全开关,安全保护音响信号。而一般来说,自升式塔吊在修筑楼房的 过程中
烯丙醇是生产甘油、医药、农药、香料和化妆品的中间体,也是生产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及双(2,3-二溴丙基)反丁烯二酸酯的原料。
1、生态毒理毒性:水中浓度19.5mg/L时,活性污泥对氨氮的硝化作用抑制75%。
2、生物降解性:接种生活污水沉降污泥20度,2.5ppm的烯丙醇可被降解9.1%/5天,55.0%/10天。
3、非生物降解性:可光降解。
4、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在水体中可被悬浮物和沉积物微弱吸附。在水体中可生物降解,大气中蒸气态时,可与羟基反应。
5、其他有害作用:空气中嗅觉阈浓度:2.28ppm; 33.35ppm(觉察阈)。 水中嗅觉阈浓度:水中浓度为 0.017mg/L时,有微臭。 BOD5(五天生化需氧量):0.2g(氧)/g(样品),1.66g(氧)/g(样品)。 COD(化学需氧量):2.11g(氧)/g(样品),2.10g(氧)/g(样品)。 ThOD:2.2g(氧)/g(样品)。
只需巧妙“拨动”一个烯烃的氢原子,烯丙醇类化合物高效绿色合成难题迎刃而解。记者日前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叶萌春团队借助廉价金属镍和苯基硼酸共催化的烯基化反应,克服传统生产过程中反应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大、反应产物不可控等问题,首次实现烯丙醇高效、绿色合成重大突破。这一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成果也在最新一期《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
据介绍,烯丙醇及其化合物可以合成用途广泛的下游产品,是甘油、医药、农药、香料和化妆品生产不可或缺的“中间原料”,玫瑰系香精、合成维生素E和K1以及优秀的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中都含有关键的烯丙醇结构。传统烯丙醇生产中通常需要镁、锂、锌等较为活泼的金属试剂,不仅容易产生大量废物,同时反应过程需要严格无水操作,大大增加了获取成本。
由于烯基金属试剂和烯基卤化物最初都是来源于烯烃化合物,从上游更为廉价的烯烃和醛酮直接偶联来合成烯丙醇理论上可行,而廉价易得的烯烃和醛酮类化合物合成烯丙醇的反应,只需要“拨动”一个烯烃的氢原子,将其转移到醛酮上就可以实现。可用什么来“拨动”,如何“拨动”这个氢原子?这成为化学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叶萌春团队经过实验找到了这根拨动氢原子的“魔法棒”,使用廉价的金属镍催化剂和苯基硼酸共催化芳基烯烃与醛的烯基化反应,“拨动”了烯烃氢原子,从烯烃和醛一步选择性合成烯丙醇化合物,反应中不需要外加试剂,不额外产生污染物,攻克了世界化学领域长期以来的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