桕子树又名乌桕,别名:水白蜡、黄家榆,拉丁文名:Ligustrum molliculum Hance. 木犀科、女贞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5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通常呈水平开展,被硬毛、柔毛、短柔毛至无毛。叶片纸质或厚纸质,椭圆形、椭圆状长圆形至狭披针形、宽披针形,或为椭圆状卵形,大小较不一致,先端锐尖、短渐尖而具微凸头,或钝,基部楔形、宽楔形至近圆形,上面疏被短柔毛至无毛,或仅沿中脉被短柔毛,下面疏被柔毛或硬毛至无毛,常沿中脉被硬毛或柔毛,果近球形至宽长圆形,呈蓝黑色。花期6-7月,果期8-11月。
中文名称 | 桕子树 | 拉丁学名 | Ligustrum molliculum Hance |
---|---|---|---|
别称 | 乌桕、腊子树、桕子树、木子树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 大戟目 | 属 | 乌桕属 |
种 | 乌桕 |
垂直分布范围,在东部盆地为海拔80~900m,在川西南山地为海拔1000~1800m。四川自然分布,北止于龙门山南坡,西北止于邛崃山东南段,西南止于锦屏山、白灵山东坡。地理位置为北纬32°30′以南,东经101°40′以东,为全国乌桕分布的西北沿四川的集中分布区,是在长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其中以长江河谷巫山-万县段,乌江流域涪陵-酉阳段,金沙江河谷宜宾-雷波段,岷江流域的宜宾-仁寿段最为集中。
这些地段中的巫山、酉阳、彭水、黔江、屏山、犍为、古蔺、荣县、仁寿、井研等10县,桕籽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57.2%,是全省乌桕的主要栽培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各省区,北达陕西、甘肃。日本、越南、印度也有;此外,欧洲、美洲和非洲亦有栽培。其中以中国浙江为最多。
桕子树栽培技术
母树选择:为确保所采种子的质量,应选择树龄在20年以上,所在立地条件良好、生长旺盛、树干通直、无病虫害、结实量大、采光较好的优良母株作为采种母树。
采种时间:采种时间通常在11月中旬,当70~80%果实完全裂开,露出种子时为最佳采种期。过早采收,果实未裂,
种子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过迟采收,会因鸟类食用而采不到种子,所以时机一旦成熟,选择晴天立即采种。
采种方法:一是种子自然脱落,组织人员地面拾;二是待充分成熟后用雨布等材料铺在树冠下的地面上,用高枝剪采摘或用竹竿人为敲打树枝,种子落地后集中收取。
种子处理与储藏:种子采收后,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及劣质种子,将好种子摊于干燥的室内阴干。
一般用播种法,优良品种用嫁接法。也可用埋根法繁殖。乌桕移栽宜在萌芽前春暖时进行,如果苗木较大,最好带土球移栽。栽后2、3年内要注意抚育管理工作。虫害主要有樗蚕、刺蛾、大蓑蛾等幼虫吃树叶和嫩枝,要注意及时防治。培育一棵优秀的乌桕树,需要6~10年的时间,越是精品的苗木,越需要长期的培育,而精品也会有很高的回报。
乌桕树苗在苗圃培育3至4年,一米高处直径达6厘米左右可出圃用于园林绿化,规格不可太小,否则难以产生较好的景观效果。乌桕的移栽宜在春季(4至5月)进行,萌芽前和萌芽后都可栽植,但在实践中萌芽时移栽的成活率相对于萌芽前、后移栽要低。
移栽时须带土球,土球直径35至50厘米。因城市中土壤条件较差,栽植时要坚持大塘浅栽,挖1米×1米×1米的大塘,清除塘内建筑碴土等杂物,在塘底部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回填入好土,再放入苗木,栽植深度掌握在表层覆土距苗木根际处5至10厘米。栽后上好支撑架,再浇一次透水,三天后再浇一次水,以后视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确定浇水次数一般10天左右浇一次水。乌桕喜水喜肥,生长期如遇干旱,就要及时浇水,否则生长不良。
乌桕树形优美,叶色鲜艳。
间苗:待苗高达5~8cm时,开始第一次间苗,按10~15cm间距留苗,去劣留优。当苗高达20cm左右时,结合除草进行第二次间苗,使苗的株行距约为20cm x30cm,每亩保留大苗壮苗7000株。适度密植有利于干形培养和高生长。
追肥及锄草:第二次间苗结束后,即可对苗木追肥,4~7月间利用雨前或雨中追施4次尿素,分别为5kg/667平方米、7.5kg/667平方米、10kg/667平方米、15kg/667平方米。适时锄草,本着除草要"除小、除 了"的原则,保持苗床无草、土疏松、沟沥水。
修剪及病虫害防治:修剪主要是抹芽和摘除新梢。自主干开始出现分枝时起,就采取抹去开始抽梢的腋芽或摘除已抽出的侧枝新梢,一个生长周期需修剪2~3次,目的是抑制侧枝产生和生长,促进主干新梢的顶端生长优势,促进高生长。乌桕是乡土树种,病虫害较少,主要是早期的地老虎和后期的刺蛾类会造成一定危害,采用清早人工捕捉消灭地老虎;发生刺蛾类为害时,可用800倍40%的乐果乳剂或800倍80%敌敌畏乳油进行叶面喷洒,效果显著。
危害乌桕的虫害有樗蚕、刺蛾、柳兰叶甲、大蓑蛾等。如有发生,可用20%除虫脲8000倍液、0.5%蔬果净(楝素)乳油600倍液、Bt乳剂50倍液或灭幼脲3号悬浮剂2000至2500倍液喷洒防治。发生大蓑蛾,可用人工摘除结合剪枝的方法防治。
桕子树生长习性
桕子树喜光,不耐阴。喜温暖环境,不甚耐寒。
乌桕的叶和花序适生于深厚肥沃、含水丰富的土壤,对酸性、钙质土、盐碱土均能适应。主根发达,抗风力强,耐水湿。寿命较长。年平均温度15℃以上,年降雨量750mm以上地区都可生长。
对土壤适应性较强,沿河两岸冲积土、平原水稻土,低山丘陵粘质红壤、山地红黄壤都能生长。以深厚湿润肥沃的冲积土生长最好。土壤水分条件好生长旺盛。能耐短期积水,亦耐旱,含盐量在0.3%以正气。
一看到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最近推出的一套长篇儿童小说“鸽子树丛书”,我立即被她那精致、温馨、大方的设计所吸引。鸽子树,又名珙桐,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人们甚至称她为“中国鸽子树”。这是一种落叶乔木,分布于湖北西部、四川、贵州及云南北部。花开之时,远远望去。乳白色的花朵宛如白鹊栖枝。景色十分瑰丽。选择她作为这个儿童长篇小说系列的名字,显然,策划者是想营造出一种欢乐,纯洁、友爱的气氛,这正是鸽子树给人的美好联想。
第2章涂料中常用的高分子树脂(1)
桕子树简介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5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通常呈水平开展,被硬毛、柔毛、短柔毛至无毛。叶片纸质或厚纸质,椭圆形、椭圆状长圆形至狭披针形、宽披针形,或为椭圆状卵形,大小较不一致,小的长2.5-6厘米,宽1.5-2.5厘米,大的长6-10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锐尖、短渐尖而具微凸头,或钝,基部楔形、 宽楔形至近圆形,上面疏被短柔毛至无毛,或仅沿中脉被短柔毛,下面疏被柔毛或硬毛至无毛,常沿中脉被硬毛或柔毛,侧脉4-9对,在下面略凸起,近叶缘处不明显网结;叶柄长1-3毫米,被硬毛、柔毛或无毛。圆锥花序着生于小枝顶端,长1.5-4厘米,宽1.5-2.5厘米;花序轴被硬毛、柔毛、短柔毛至无毛;花梗长0-2毫米,被微柔毛或无毛;花萼被微柔毛或无毛,长1.5-2毫米,截形或萼齿呈宽三角形,先端尖或钝;花冠管长4-7毫米,裂片卵形,长2-4毫米,稀具睫毛,近直立;花药宽披针形,长约3毫米,达花冠裂片1/2-2/3处。果近球形至宽长圆形,长0.5-1厘米,径5-8毫米,呈蓝黑色。花期6-7月,果期8-11月。
巾子峰头乌臼树,微霜未落已先红。凭栏高看复下看,半在石池波影中。 ——宋.林逋《水亭秋日偶成》
乌桕为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别名:腊子树、桕子树、木子树、乌桖、洋辣子树等。原产中国,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各省区,北达陕西、甘肃。乌桕树型优美,叶形秀丽,秋季叶色红艳夺目,十分美观,有“乌桕赤于枫,园林二月中”之赞名。在园林绿化中可栽作护堤树、庭荫树及行道树。
乌桕高可达15m,各部具乳状汁液,树皮暗灰色,有纵裂纹。叶互生,纸质,菱形、菱状卵形或稀有菱状倒卵形。总状花序聚集成顶生,花单性,雌雄同株。蒴果梨状球形,成熟时黑色,种子扁球形,黑色,外被白色、蜡质的假种皮。花期4~8月,果期10~12月。乌桕喜光,不耐阴,稍耐寒,耐旱,耐水湿,主根发达,抗风力强。在深厚肥沃、含水丰富的酸性、钙质土、盐碱土壤均能生长。乌桕根皮、树皮、叶可入药,有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的功效。种子外被之蜡质称为“桕蜡”,可提制“皮油”,供制高级香皂、蜡纸、蜡烛等。 种仁榨取的油称“桕油”或“青油”,供油漆、油墨等用。乌桕叶子可以做黑色染料。乌桕木材白色,材质坚韧,纹理细致,可作车辆、家具和雕刻等用材。
乌桕的栽培技术
(1)育苗技术:于10~11月采集成熟种子贮藏 ,翌年春季播种,播前用草木灰温水浸种搓洗,进行去蜡处理。选择在肥沃深厚、排灌良好的沙壤地作苗圃地,在地面上施一层腐熟有机肥,细致整地做床,床高500px,宽1.2m,按500px行距开3~125px的条形播种沟,沟宽30厘米,然后条播,播后覆土50px,浇水,增加苗床湿度。 幼苗高12~15 cm时须间苗,保留苗木株距8厘米左右,6月苗木速生阶段,要及时除草松土,每月追肥1~2次。苗高1m时即可移栽。
(2)栽植技术:在苗木萌芽前带土球移栽,进行穴状整地,按3×4m挖50×50×1250px的栽植穴,栽后填土踏实,上好支撑架,浇一次透水,三天后再浇一次水,生长期如遇干旱,就要及时浇水,否则生长不良。每月施肥一次,9月份施肥以后停止喷水,以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增强苗木的抗寒能力,有利于苗木过冬。及时整形修剪,剪去病虫枝,过密枝,保持良好树型。
文章来源:中国农林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