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家装设计学 | 作 者 | 刘超英 |
---|---|---|---|
ISBN | 9787111240150 [1] | 页 数 | 365 [1]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8-8-1 |
装 帧 | 平装 | 开 本 | 16开 |
字 数 | 583000 |
前言
1 热点透视家装及家装业
1.1 家装及家装业
l.1.1 家装的概念
1.1.2 家装的基本原则
1.1.3 家装的操作流程
1.1.4 家装的类型和运作模式
1.1.5 目前家装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1.2 家装设计
1.2.1 家装没汁的概念
1.2.2 家装没计文件
1.2.3 家装没计的流程
1.3 家装设计师
1.3.1 家装设计师的工作方式
1.3.2 家装设计师的工作内容
1.3.3 家装没汁师的收益
1.3.4 家装设计师的地位和作用
1.3.5 家装设计师如何实现设计理念
1.3.6 家装没计师的能力和素质
1.3.7 家装设汁师的职业前景
2 察言观色了解家装业主
2.1 获取足够的业主信自
2.2 正确判断业主的类型
2.2.1 观察业主外表--“人可以貌相”
2.2.2 观察业主房子所处的小区--“什么人住什么房”
2.2.3 观察业主的车子--“什么人开什么”
2.2.4 制作“业主情况分析表”
2.3 摸清业主家装目的与心理
2.3.1 业主的家装目的
2.3.2 业主的家装心理
2.4 家庭的类型与居住形态
2.4.1 家庭的类型
2.4.2 家庭的居住形态与家装策略
2.5 判断业主的属性
2.5.1 年龄属性
2.5.2 社会属性
2.S.3 文化属性
2.5.4 经济属性
2.5.5 其他属性
2.6 如何与业主交流沟通
2.6.1 沟通的方法
2.6.2 与业主初次见面的沟通和交流
2.6.3 没计过程巾的沟通和交流
2.6.4 成交阶段的沟通和交流
3 火眼金睛 看清业主房屋
3.1 居住空间的类型及特点
3.1.1 别墅
3.1.2 成套住宅
3.1.3 公寓
3.1.4 老房子
3.1.5 二手房
3.2 住宅的空间展开形式
3.2.1 平层住宅
3.2.2 复式住宅
3.2.3 错层住宅
3.2.4 多层通贯住宅
4 胸有成竹 把握市场动向
5 打开锦囊 平面规划原则
6 捕捉灵感 家装创意设计
7 家之核心 起居室
8 温馨港湾 卧室
9 事业领地 书房
10 厨餐乐趣 厨房与餐厅
11 净身享受 卫生间
12 不可或缺 辅助空间
13 把握关键 实现设计效果
14 依法行事 家装设计师的法规意识
参考文献
后记2100433B
《家装设计学》分14章,从家装及家装设计的概念到家装设计师的职业特点;从家装业主的属性到家装意愿的判断;从房屋的结构类型到户型分析;从家装市场的竞争格局到流行动向的把握;从功能的配置到平面设计;从家装创意的切入点到家装风格的选择;从家装工程的实施到关键的把握;从家装相关法规到设计师的法制意识,分别对家装设计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尽的理论阐述和概念定义,就各类房间的设计提出了需要把握的要点。《家装设计学》用大量的案例对理论进行演绎,使读者既能全面掌握家装设计理论的概念和原理,又能打开设计思路,启发创意灵感,还有翔实的设计数据和要点提示,是想成为家装设计师以及关心家装业、家装市场和需要家装的各类人士的理想读物,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使用。
设计学派(Design School)——认为战略制定是个确切定义的过程
设计学派发展于20世纪50、60年代,在整个发展过程比较波折,到20世纪80年代仅剩下哈佛大学为代表的设计学派,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哈佛战略思想”。它是以SWOT分析为基础,倡导“企业内外匹配”为座右铭的。
1962年,钱德勒(Chandler)在其所著的《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指出,企业的经营战略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形成必须随企业的战略需求的变化而改变。根据这一观点,设计学派的代表人—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安德鲁斯在1965年编写哈佛教科书时,提出了如前所述的战略的四种构成要素,充分考虑了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对制定战略的影响。此外,他还把战略分为制定和实施两个阶段,认为制定战略就是围绕发展核心能力,在内外部进行平衡,实现匹配的过程。
设计学派对于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SWOT模型的建立充分体现了组织内外部关系对制定战略的重要性。但是,设计学派将战略管理静态地划分为两个阶段,从而割裂了战略形成和实施间的动态联系,只能是对管理现实的初步反映。
培养既有扎实科学技术基础又有艺术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设计学学科正创造和引导人类健康工作与生活,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在充分满足产品使用功能和人的个体审美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该学科的研究强调工程与艺术的结合,与国家当前倡导的创新教育、人类舒适的生活方式、社会的发展、制造大国向设计大国的转变等国策紧密相连,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众多的研究内容。这些研究领域为设计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关注进而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并最终使设计学成为一门真正承载教育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落实的学科。
(一)设计专业需要有美感训练,而不是美学训练。 学院里的设计课,往往都会教很多所谓美学原理。例如:平衡定律、比例、对比、许多老师与学生往往将这些原理以范例,特别是对外国作品的案例学习,而忽略了两点。第一是忽略了作业练习时自己的作品会不会令自己感动。第二忽略了自己从小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其实也是充满美感。如果我们设计学习过程中,只以日常少见认识不多的外国作品案例,并养成我们美感的训练,那么这种美感训练是不可能成熟,也不可能有生命的,也不可能有创意的。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个人的设计风格。
(二)设计需要创意训练,而不只是设计程序、工序训练。
(三)各个分科设计之间是相通的。 所有的设计专业,不管是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美术工作、广告设计、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包装设计、景观设计、插花设计、美容设计等等,可以说所有的设计都是以造形美感的形成为基础,在设计学科或术科上,这些细分的设计其实是相通的,并没有所谓建筑设计专属的基本设计,或产品设计专属的基本设计这样的说法。
(四)设计与日常生活中的美感不可分离。 如果设计学习过程中,所学的”技术,观念,知识”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无关,或是无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也不想用到日常生活中,那 "para" label-module="para">
(五)学习设计会练好脑筋,但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敬业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