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竹(学名:Sinobambusa seminuda)为禾本科唐竹属下的一个种。秆高4m,径1.5cm,节间长40cm,半圆形或扁平,屈曲,幼秆节下被白粉,箨环木栓质,初被细绒毛与较长茸毛。箨鞘绿色被较厚白粉,光滑雹毛,边缘具白色纤毛,基部边缘有棕色长茸毛密生;箨耳发达,箨耳及遂毛基部均有短粗毛(上部秆箨箨耳微弱);箨舌弓状,高2mm,先端有细纤毛;箨叶绿色,狭三角形,直立或外翻,基部不收缩。每节分枝3枚,小枝具叶5~6枚,叶通常为披针形至阔披针形,长9~18cm,宽1,1~2.3cm叶耳不发达或较发达,遂毛少许,新生叶甚至大,长达25cm。秆材易割裂,可供篾用。
中文名称 | 胶南竹 | 拉丁学名 | Sinobambusa seminuda Wen |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亚科 | 竹亚科 |
族 | 簕竹超族·倭竹族·刚竹亚族 | 属 | 唐竹属 |
分布区域 | 产浙江、福建、广西、云南。 |
产浙江、福建、广西、云南。模式标本采自福建松溪县潘墩大桥附近。
笋苦不堪食用,竹材易割裂,可供篾用,据说其竹黄可充药用。
胶南竹形态特征
竿高4-5米,直径1-2厘米,幼竹绿色,被薄白粉并具脱落性白色细柔毛,后变无毛,具纵肋;节间长40厘米,互相屈曲,分枝一侧扁平乃至呈半圆形,节下方有白粉环;箨环木栓质,初被细绒毛与刚毛;竿环隆起而具脊;节内长3毫米。箨鞘脱落性,革质,较短于节间,背面初呈绿色,被较厚白粉,不久粉脱落,即光滑无毛,具纵肋,边缘生白色纤毛,基部边缘密生有棕色长茸毛;箨耳发达;淡紫色,呈牛角状起立或镰刀状,直立或上举,长3-4毫米,宽1毫米许,左右不均齐;箨耳表面有短糙毛,近竿梢的箨耳微弱,边缘生有四射的繸毛,繸毛基部还有短糙毛;箨舌拱形,高2毫米,全缘,先端有细纤毛;箨片绿色,狭三角形至披针形,直立或外翻,无毛,边缘光滑无毛,基部向内收窄,先端渐尖。竿每节通常分3 枝,开展或斜举,彼此粗细近相等,次级分枝1-3枚。末级小枝具5-6叶;叶鞘长40-45毫米,黄绿色,纵肋甚为隆起,并具小横脉,背面无毛,边缘生棕色纤毛;叶耳通常不发达,或偶见较为发达者,卵状至镰刀状,边缘有粗繸毛少许;叶舌截平或卵状隆起,高1-2毫米,被绒毛,边缘平滑或具粗毛;叶片形态多变化,通常为披针形至阔披针形,长9-18厘米,宽11-23毫米,先端渐尖,延伸成锐尖头,基部钝圆,两边具小锯齿,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具白色细毛,次脉5或6对,小横脉明显;叶柄长2-3毫米,无毛或下表面被细柔毛(一年生植株的新叶特大,长25厘米,宽达45毫米,基部钝圆,先端急尖,呈椭圆形,次脉9对)。花枝未见。笋期5-6月。
首先,结合复合锚杆的特殊性,对复合锚杆的锚固机制进行简要分析,获取其界面剪应力与轴向应力分布理论解;其次,在充分认识研究区概况、崖体破坏形式及复合锚杆锚固机制的基础上,结合交河故城崖体锚固工程,对其施工工艺进行系统地总结优化,分别从布孔定位、钻进成孔、上锚杆、安设锚杆、注浆、安设锚具、锚孔封堵、表面作旧、锚杆养护等多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土遗址高陡边坡复合锚杆加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对类似的锚固工程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
1 胶南市城乡建设局文件 南建字[ 2006]24号 签发人:毕维准 胶南市城乡建设局 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 施工措施费监督管理及审核工作的意见 各建设、施工、监理、招标代理机构及造价咨询单位,各有关单位: 根据青岛市建设委员会 《转发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山东省 <建筑工 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 >实施细则的通知的 通知》(青建管字 [2006]2 号)、青岛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关于做好我 市建筑安装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审核工作的通知》 (青建 管标定字 [2006]1 号)及《胶南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 <胶南市建筑工 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使用管理及施工合同履约管理规定 >的 通知》(南建字 [2005]133 号)要求,现就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 工措施费监督管理及审核工作意见规定如下: 一、招投标管理 建设单位确定拟招标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