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麻(学名:Musa textilis Nee)是芭蕉科芭蕉属的植物。株高5~8米,须根浅生。真茎细小、丛生,12~30条为一丛,由种子或吸芽萌发而成。假茎由15~20个叶鞘互卷组成。叶片长1.2~2.4米,宽24~36厘米,基部心脏形,不对称,全缘、绿色,表面有光泽,穗状花序,花单性。浆果三棱状弯曲,似芭蕉,长5~9厘米,直径2~3厘米;果皮厚,肉不可食。种子黑色,坚硬。可从叶中获得纤维。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中文名称 | 蕉麻 | 拉丁学名 | Musa textilis Nee |
---|---|---|---|
二名法 | Musa textilis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 藤黄目 | 科 | 芭蕉科 |
属 | 芭蕉属 | 种 | 蕉麻 |
分布区域 | 菲律宾,厄瓜多尔、危地马拉等国。中国台湾、广东等省部分地区。 |
蕉麻分布范围
原产菲律宾。主产国为菲律宾 ,厄瓜多尔、危地马拉等国有少量种植。中国台湾、广东等省部分地区曾引入栽培。
蕉麻硬质
纤维从叶鞘抽取,呈乳黄色或淡黄色,有光泽,耐水浸;拉力大于90千克,在热带硬质纤维中居首位。主要用以制造渔用绳索及织网,也可用以织麻布;废乱纤维可制厚韧纸袋,用以包装水泥、面粉等物品。
芭蕉科芭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马尼拉麻。热带纤维作物。原产菲律宾。厄瓜多尔和危地马拉等国有少量种植。中国台湾、广东曾引种。蕉麻是年生草本植物,由于茎和叶子跟芭蕉树相似,故名蕉麻。花黄色,叶柄内有纤维,其纤维细长、坚韧、质轻,在海水中浸泡不易腐烂,是做渔网和船用缆绳的优质原料,还可编织席子和地毯及优质麻织衣料,蕉麻产在热带和亚热带,菲律宾的吕宋岛和棉兰老岛是主要产地。在马尼拉港出口,所以又被称为马尼拉麻。株高5~8米,须根浅生。真茎丛生,由种子或吸芽萌发而成。假茎由叶鞘互卷而成。叶长大。穗状花序,单性花。浆果似芭蕉,肉不可食。种子黑色。蕉麻要求高温、高湿,适宜生长于温度27~29℃,年降水量2500~2800 毫米的环境。要求土层深厚,排水好的肥沃土壤。用种子或吸芽繁殖。定植一年后割叶,连割10年。主要病虫害有树冠萎缩病、蕉麻萎缩病和茎腐病。从叶鞘中取纤维。硬质纤维,耐水浸,拉力大。用于织鱼网、绳索、麻布或包装袋等。
蕉麻植株和香蕉树相似,从根茎生长出可多至25个不含有纤维的肉质枝茎,丛生成圆形,枝茎直径约5公分(2吋),长有约12~25个叶柄,交叠包覆在直径约30~40公分(12~16吋)的非木质的假主茎上。叶柄上的长圆形叶片,上面呈鲜绿色,下面呈黄绿色,长约1~2.5公尺(3~8呎),最宽处约20~30公分(8~12吋)。第一批叶柄从主茎的底部长出,其馀顺序从主茎上较高部位长出,因而最老的叶片在外面,新的叶片包在里面,顶端可达4.5~7.5公尺(15~25呎)。叶柄和纤维的颜色,随生长的位置而异,外部最深,里层最浅。当叶柄长齐后,顶部会开出一长串奶油色到深玫瑰色丛生小花朵,不能食用的香蕉状果实,长约8公分(3吋),直径 2公分(3/4~1吋),皮绿,果肉白色,种籽粒大,呈黑色。
蕉麻形态特征
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多年生草本。热带叶纤维作物。又名马尼拉麻(Manila hemp)。
株高5~8米,须根浅生。真茎细小、丛生,12~30条为一丛,由种子或吸芽萌发而成。假茎由15~20个叶鞘互卷组成。叶片长1.2~2.4米,宽24~36厘米,基部心脏形,不对称,全缘、绿色,表 面有光泽,穗状花序,花单性。浆果三棱状弯曲,似芭蕉,长5~9厘米,直径2~3厘米;果皮厚,肉不可食。种子黑色,坚硬。
你妈的手脚麻木,是颈椎病对神经的压迫,还是末稍神经炎呢?很难定论。 建议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内科就诊,明确诊后针对性治疗。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诊疗范围: 病毒性脑炎、多发性硬化...
我首先想知道你说的是苎麻还是苎麻与棉混纺的衣服。 如果是苎麻的一般不会缩水,因为其纤维比较粗;如果是棉麻混纺的就有一定的程度缩水,主要看棉占的比例。
剑麻麻绳大约是30元一公斤的,一般情况下剑麻麻绳具有拉力强,耐酸碱、耐严寒等特点,可用于采矿,捆邦,起吊,及工艺品制作等。 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用到这个剑麻麻绳的,例如在建筑工程上...
蕉麻生长环境
蕉麻 要求高温、高湿,最适生长气温为27~29℃,适生年雨量为2500~28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80~90%。宜静风或微风环境。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适中、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生育良好。用种子或吸芽繁殖。吸芽繁殖生长较快,产量较高。3~4月份定植,1年后开始割叶,可连割10年。菲律宾每公顷产干纤维1000~1600千克。人工剥麻的纤维率为1.5~2.5%,机剥的为2~3%。主要病虫害有树冠萎缩病、蕉麻萎缩病和蕉麻茎腐病等。
蕉麻纤维
植株适宜在排水良好的肥沃松质沙土中生长,要求平均气温为27~29℃(不低于21℃),年平均降雨量为2,500~2,800公厘(100~110吋)。一般用成熟的根茎繁殖,在雨季开始时种植,间距为2.4~3公尺(8~10呎)。18~24个月后,每株有2~3个主茎可收割,此后每隔4~6个月收割2~4个主茎。 枝茎和周围的叶柄一般在盛花期从近地面处割下。叶柄的大小和数量随株龄而增加,第六年时最高,第八年开始减少。植株在10年后需重新种植。在菲律宾,含有纤维的外层从叶柄一端割开剥下成条状,用手工或机械挤去肉汁,分离出纤维,然后晒乾。中美洲则广泛采用机械方法制麻。纤维束的平均长度为1~3公尺(3~9呎),随叶柄的大小和加工方法而异。纤维色泽有白、棕、红、紫或黑色,因植株品种和枝梗位置而不同,外层叶鞘的纤维强度最大。
蕉麻由于强度大、柔软、有浮力和抗海水侵蚀性好,主要用作船用的绳缆、钓鱼线、吊车绳索和渔网。有些蕉麻可用来制地毯、桌垫和纸。内层纤维可不经纺线而制造出耐穿的细布,主要被当地人用来做衣服和鞋帽。
麻潭山之麻石风情 吾道南来,生生不息爱国情,湘江北去,源源不断湘江情。在湘江的下游,湘江之滨,有一座山, 山体独具一格的是山石浑然一体,那山石叫花岗岩,俗称麻石,这座山因麻石而命名为麻潭山。 ———— 题记 麻潭山的麻石,五百年长一寸。足见这座山上的麻石的质地是何等的坚韧。对于生长在湘江之滨 的丁字人来讲,这麻石是他们引以为荣的自然资源。正是由于这麻石的弥足珍贵,麻潭山下人以这里麻石 为麻潭山之一绝,麻潭山也因麻石而闻名于世界。 麻潭山周围的人家、小镇,最特别的风景是:用麻石砌成的护坡,用麻石精雕细刻成的各种工艺品 装饰着人们的豪华住宅,周围小镇大街小巷的古老的街道,大都是麻石板铺砌的,丁字人习惯地称这样的 小巷为麻石街。 用丁字镇麻潭山上的麻石来铺麻石街是由来已久的。据史料记载,自清雍正年间,与丁字镇相邻的省会 长沙城就开始用麻石板铺砌街道,至清光绪元年左右,全城的大街小巷,均满铺了麻石
麻纺及麻棉混纺除尘技术的探讨——分析了麻纺及麻棉混纺的原料特点、生产工艺流程中纤尘的产生及特点,着重探讨了麻纺及麻棉混纺除尘系统的设计、除尘设备的选配、蜂窝式除尘机组的选用,对蜂窝式除尘机组应用于麻纺及麻棉混纺除尘时一级滤料、二级滤料的配置提...
阿宽蕉
阿希蕉
芭蕉
岛山芭蕉
红蕉
蕉麻
树头芭蕉
台湾芭蕉
香蕉
小果野蕉
野蕉.
种子纤维:是指一些植物种子表皮细胞生长成的单细胞纤维。如棉、木棉。
韧皮纤维:是从一些植物韧皮部取得的单纤维或工艺纤维。如:亚麻、苎麻、黄麻、竹纤维。
叶纤维:是从一些植物的叶子或叶鞘取得的工艺纤维。如:剑麻、蕉麻。
果实纤维:是从一些植物的果实取得的纤维。如:椰子纤维。
纤维分类
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存在的,可以直接取得纤维,根据其来源分成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三类。
植物纤维
植物纤维是由植物的种籽、果实、茎、叶等处得到的纤维,是天然 纤维素纤维。从植物韧皮得到的纤维如亚麻、黄麻、罗布麻等;从植物叶上得到的纤维如剑麻、蕉麻等。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故也称纤维素纤维。
植物纤维包括:种子纤维、韧皮纤维、叶纤维、果实纤维。
种子纤维:是指一些植物种子表皮细胞生长成的单细胞纤维。如棉、木棉。
韧皮纤维:是从一些植物韧皮部取得的单纤维或工艺纤维。如:亚麻、苎麻、黄麻、竹纤维。
叶纤维:是从一些植物的叶子或叶鞘取得的工艺纤维。如:剑麻、蕉麻。
果实纤维:是从一些植物的果实取得的纤维。如:椰子纤维。
动物纤维
动物纤维是由动物的毛或昆虫的腺分泌物中得到的纤维。从动物毛 发得到的纤维有羊毛、兔毛、骆驼毛、山羊毛、牦牛绒等;从动物腺分泌物得到的纤维有蚕丝等。动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故也称蛋白质纤维。
动物纤维 (天然蛋白质纤维) 包括:毛发纤维和腺体纤维。
毛发纤维:动物毛囊生长具有多细胞结构由角蛋白组成的纤维。 如:绵羊毛、山羊绒、骆驼毛、兔毛、马海毛。
丝纤维:由一些昆虫丝腺所分泌的,特别是由鳞翅目幼虫所分泌的物质形成的纤维,此外还有由一些软体动物的分泌物形成的纤维。如:蚕丝。
矿物纤维
矿物纤维是从纤维状结构的矿物岩石中获得的纤维,主要组成物质为各种氧化物,如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等,其主要来源为各类石棉,如温石棉,青石棉等。
化学纤维是经过化学处理加工而制成的纤维。可分为人造纤维(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和无机纤维。
人造纤维
人造纤维也称再生纤维。
人造纤维是用含有天然纤维或蛋白纤维的物质,如木材、甘蔗、芦苇、大豆蛋白质纤维等及其他失去纺织加工价值的纤维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后制成的纺织纤维。主要用于纺织的人造纤维有:黏胶纤维、醋酸纤维、铜氨纤维。
再生纤维是指将天然高聚物制成的浆液高度纯净化后制成的纤维,如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再生淀粉纤维以及再生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的化学组成和天然纤维完全不同,是从一些本身并不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的物质如石油、煤、天然气、石灰石或农副产品,先合成单位,再用化学合成与机械加工的方法制成纤维。如聚酯纤维(涤纶)、聚酰胺纤维(锦纶或尼龙)、聚乙烯醇纤维(维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丙烯纤维(丙纶)、聚氯乙烯纤维(氯纶)等。
无机纤维
无机纤维是以天然无机物或含碳高聚物纤维为原料,经人工抽丝或直接碳化制成。包括玻璃纤维,金属纤维和碳纤维。
度与细度有棉型(38 ~ 51mm)、毛型(64 ~ 114mm)、丝型(长丝)、中长型(51 ~ 76mm)、超细型(<0.9dtex)之分。
面形态有普通圆形、中空和异形纤维以及环状或皮芯纤维。
曲有高卷曲、低卷曲、异卷曲、无卷曲之分。
化纤维;高性能纤维;功能或智能纤维。
工方式对天然纤维有不同初加工和改性的纤维。
纤维有高速纺丝、牵伸丝(DTY)、预或全取向丝(POY或FOY)、变形丝等。
维资源状态可分为大宗纤维和特种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