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加感线圈 | 外文名 | Loading coil |
---|---|---|---|
相 关 | 加感 | 应 用 | 电话通信等 |
加感线圈会导致信号的高频部分得到相应的补偿,从而提高长距离通话的质量。
使用加感线圈构成加感电缆已经是老技术了,为了降低音频频段的衰减,改善音频频段的衰减/频率特性,在线路中加入了加感线圈。加感线圈加剧了高频信号的衰减,无法传输DSL非话业务信号,应拆除加感线圈或调换线路。
所谓加感线圈可以理解为把全尺寸天线振子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绕成螺旋形状,这样从外观上天线就缩短(卷曲)起来,但是高频电流还是要沿着螺旋形状的振子跑完全程的,也就是说其电气长度是等效的。只不过由于螺旋形状的加感线圈会产生漏感和寄生电容等,对高频电流会产生一定的损耗,还有就是天线振子卷曲缩短以后和空气介质等的耦合条件也产生变化,因此,表现出来总的效果就是加感天线的辐射效率比全尺寸振子的天线要低,同时天线的谐振频带也会变窄。
电话通信质量是由线路的二次参数——传输常数
从传输原理分析,线路衰减最小的理想条件应该是:
电缆加感的方法,有均匀加感和集总加感两种形式。
(1)均匀加感:在电缆心线上均匀的包上一层强磁性材料,使回路增大电感,这种办法在电缆制造上有困难,所以不予采用。
(2)集总加感:在线路上每隔一定距离,接入一个加感线圈来加大回路的电感。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应用较广 。
(1)加感程式:我国采用加感线圈的程式,按电感量来分有70毫亨和100毫亨两种(在原有线路上使用的88毫亨加感线圈,仍可继续使用)。
(2)加感程式的应用:电缆是否需要加感,可用下式进行计算线路每公里衰减值
一般来讲,当市话局至长途局间中继线路超过3公里;市话分局问中继线路超过10公里;市话用户线路超过5公里时;采用电缆加感在技术和经济上是比较合理的。
电缆线路加感有全部加感和部分加感两种方式。从电话局至用户设备间的用户电缆或两个局间的中继电缆,如全部采用加感称全部加感;部分加感是在整条电缆线路上选取一段电缆(如电话局至交接间,交接间至交接箱,交接箱至用户设备等)进行加感。无论采用哪一种加感方式,加感点都不应少于3个。
采用全部加感或部分加感,均须依据传输衰减计算结果而定。计算某一条电缆线路的传输衰减后,如果不采用加感,线路衰减将超过限制值达不到要求;如果采用全部加感,线路衰减又远远小于限制值造成浪费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选择某一段电缆,进行部分加感。
部分加感一般由局方开始,并且多在用户电缆线路上进行。在用户线路上进行部分加感时,第一个加感点应与市话局保持半个节距(自机房算起,总配线架至机房一段电缆,一般按50米计算),然后再按最大容许节距,向用户方向顺序加感 。
锰锌铁氧体发明后不久,它优越的软磁性能,使它迅速取代了其他软磁材料成为加感线圈的磁芯,并使加感线圈的体积大大缩小。锰锌铁氧体是用氧化锰,氧化锌,和三氧化二铁,按一定比例精细拌和后,在压力下压成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然后在1000℃~1400℃的高温下,用氮气保护烧结而成。
锰锌铁氧体就机械加工性能来说,近似陶瓷,很脆,跌落在地上会开裂。很硬,不能用钻床钻孔,也不能用铣床或车床加工其外形。只能用砂轮在磨床上磨削到规定的外形尺寸和表面光洁度。就电特性来说,锰锌铁氧体是半导体,电阻系数大于
锰锌铁氧体磁芯,按外形分成O型、E型、和罐形三种。通常使用的是罐形磁芯。罐形磁芯按性能和用途的不同又有T型、K型、L型和Gu型四种。加感线圈采用牌号为
如图1所示,它用
每一个加感线圈由两个线圈组成,为了使它们的电感量和电阻相等,线圈分别绕在酚醛塑料压制的双格线圈架上,每个线圈占一格。
漆包线从线圈架引出时,套有内径为0.5毫米,长度为6厘米的塑料套管,使加感线圈能承受高压电的袭击。塑料套管外还留有5厘米左右的漆包线,漆层用砂纸磨去并沾锡,以便连接尾巴电缆芯线。
加感线圈中的两个线圈共同使用一个磁路,串联在电缆芯线上,使流过电流所产生的磁通量方向相同。加感线圈的总电感量中,包括互感的电感量,因此单独测量一个线圈的电感量仅为全部电感量的四分之一。两个线圈在电缆芯线上如果接反,则各自所产生的磁通量在磁路中方向相反,互相抵消,总电感量便等于零。
线圈骨架放在磁芯内的几何位置会影响每一线圈的电感量,因此在它的上部和下部与磁芯接触处,放有厚度为0.03mm~0.08mm的黄蜡绸或塑料薄膜经冲割而成的圆形调整垫片。改变上下两边调整垫片的数目,可以调整上下线圈的电感量使其相等。调整垫片不宜太多,多了会使磁芯上下两半个之间的外缘上产生空气隙,而使电感量下降;少了会使线圈在磁芯中摇动,使电感量不稳定。
线圈放进磁芯,调节调整垫片使两线圈的电感量达到要求后,可用白铁皮冲制的框架和磷铜皮冲制的压簧准确地夹紧。再调节调螺芯使电感量达到准确值。然后进行绝缘和耐压测试,合格后,再在上下铁氧体的接缝处用环氧树脂粘牢,然后烘干,进行蜡处理。
一条100对电缆在同一地点加感,要有100只单个的加感线圈。为避免线圈流过话音电流所产生的磁通量(虽然罐形磁芯本身是屏蔽的,但难免有些要泄漏出来)与其它线圈交链,把一对电话线的话音电流,感应到另一对电话线上去,造成串音。如图2所示,线圈在角铁上组成线圈组合时,相邻两线圈要互相垂直,使得一个线圈产生的磁通量方向和相邻两线圈的平面平行,不会穿过线圈发生交链,两个线圈即使紧紧靠在一起,串音防卫度也可达9奈培以上。图2所示的角铁可装十三个线圈。四根这样的角铁背靠背地用螺钉连接后,可装52只线圈,再用一根3公尺长的0.5毫米线径的150对电缆,将线圈引出线引出。线圈的引出线和电缆芯线用焊锡丝焊牢,再套上孔径为2.5毫米,长度5厘米的塑料套管,然后用黄蜡绸把钱圈组合包紧,放在大型铅套管内,再用填充物固定线圈。填充物为3:7的松香与石蜡混合溶液,溶液冷凝后,线圈即被固定。最后将铅套管与电缆铅皮焊牢 。
为了使检测器工作在最佳状下,线圈的电感量应保持在100uH-300uH之间。在线圈电感不变的情况下,线圈的匝数与周长有着重要关系。周长越小,匝数就越多。一般可参照下表:线圈周长 线圈匝数3米以下根据实...
是的
1.ab边、cd边切割磁感线。2.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时,如左边的图,如果转轴稍微转动一点,ab边、cd边的运动方向(画面上是水平方向)是与磁力线的方向一致的,所以不切割磁力线,因此也不会产生感应电势...
1、装在管道电缆上的加感线圈应安装在人孔内,安装的方法是将加感线圈竖直放在人孔角落里,加感线圈的尾巴电缆应与主干电缆扎牢,如图3所示。
2、架空电缆上的加感线圈,当容量不大于50对时,应安装在电杆上,安装方法是将加感线圈竖直装在电杆上。下面用3''的L型支架托住,并用管子夹头将加感线圈固定在电杆上,加感线圈的尾巴电缆要用扎线和主干电缆一起扎在钢绞线上,如图4所示,如果是水泥杆应用铁箍来固定3''L形支架,加感线圈要用塑料引入线和电杆扎牢。当容量是100对,或有两只以上加感线圈装于同一地点时,应将加感线圈埋设在靠近电杆的地下,加感线圈横卧在砖砌的长方形槽内,槽上有钢筋混凝土盖板,无冻土层时槽面离地约1米(冻土层厚度大于1米时,则应大于冻土层的深度)。在砖墙内加感线圈和尾巴电缆上应涂敷沥青,周围填充黄砂,以增大与大地的接触电阻,防止土壤腐蚀。
3、埋式电缆加感线圈一般是埋设在地下的,如图5所示。加感线圈尾巴电缆和埋式电缆的接头应放置在同深度的水平面上,周围应用砖砌墙,并需在加感线圈与尾巴电缆上涂敷沥青,周围再填充黄砂,砖墙上面盖以大小适合的钢筋混凝土盖板。
1、加感线圈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要小心轻放。严禁摔撞和猛烈冲击,要爱护尾巴电缆和铅套管,不使他们受伤。
2、安装地点一定要合乎设计图纸,以保证加感节距合乎设计规定。如要变动时,要征得设计者的同意。加感线圈运到工地后,先把它放在固定安装的位置。
3、把尾巴电缆头上的小铅套管取下(用喷灯熔化小铅套管上的焊锡),露出电缆芯线。在此过程中,注意检查尾巴电缆中有无气压。如无气压,应补作气压密闭试验,检查有无漏气点。
4、刮去芯线头上绝缘层,用500伏兆欧表测试加感线圈与铅皮之间的绝缘,一般要求在500兆欧以上。然后用蜂鸣器或万用电表(电阻测量档)对加感线圈的进线和出线进行有无故障线对的复测。加感线圈出厂时,尾巴电缆的芯线是用扎线编扎好的,用蜂鸣器测试是否符合编线规定。测试过程中,注意不要把编线弄乱。
5、根据电缆芯线接续要求,剖开一并用纱布条扎住铅皮口。
6、同样方法,用兆欧表、蜂鸣器、耳机对已敷设的电缆进行绝缘和故障线对的测试,并按电缆对数进行编号。当加感线圈和电缆线对都符合质量要求后,可以进行芯线与加感线圈的连接。
7、接续完毕,应仔细检查,芯线接头铜线是否露出纱(纸)套管,并应去潮,包扎,封焊套管,最后还要进行气密性的检查等,其操作程序同一般电缆的接续封焊程序。
8、捆扎固定加感线圈及尾巴电缆,使加感线圈固定,埋式加感线圈应把电缆接头和加感线圈放平,然后四面砌砖,在加感电缆及尾巴电缆上涂敷沥青,四周填以黄砂,上面覆盖预制混凝土板,再覆土到与路面齐平 。
目录 上页 下页 目录 上页 下页 目 录 实验目的1 3 实验仪器 4 实验原理 5 实验步骤 6 7 实验提示 8 实验报告 思 考 题 2 预习要求 目录 上页 下页 1 测量互感线圈的参数。 实验目的 3 学会用Multisim 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 2 测量铁芯变压器的参数,判断同名端。 目录 上页 下页 1. 详细说明判断变压器同名 端(用交流电压)所依据的原 理。 串联谐振电路 预 习 要 求 目录 上页 下页 预 习 要 求 2.在实验步骤(二)中,如果把信号源的 频率改为 200kHz,能否测得正确的 N值?为什么? 3.在实验步骤(二)中,为什么要把 VR改 为0.1×N(V)? 4.按照测量要求,准备好数据表格。 目录 上页 下页 互感线圈与变压器参数测定 函数信号发生器 交流毫伏表 万用表 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箱 实 验 仪 器 目录 上页 下页 实 验 仪 器 T
微型感应线圈车辆传感器
电缆线路发展简况
19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海底电缆,用以传送电报。1876年发明电话。随着市内电话用户日益增多,出现了可以容纳许多对导线的对称电话电缆。1899年,美国人M.I.普平发明电缆加感线圈,在对称电缆的芯线上每隔一定距离接入加感线圈,通话距离可增加3~4倍。1941年美国建成第一条 480路同轴电缆线路,此后,容量更大的同轴电缆载波电话系统得到迅速发展。
中国最早的通信电缆线路是沿海的海底电缆和大城市的市内电话电缆。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东北地区敷设了可以开通低频载波电话的长途对称电缆。1962年,中国设计制造的60路载波长途对称电缆,在北京和石家庄间投入使用。1976年,中国设计制造的1800路4管中同轴电缆在北京、上海、杭州间敷设成功并投入使用。
双绞线的传输特性是随着频率的升高其衰减量增大,使话音频带高频分量会有较大衰减,严重限制了其传输距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程中通常采用加感技术。
所谓加感,是指每隔一定距离在传输线路上串联一定大小的电感线圈,用以增加导线的分布电感。加感技术使得传输线的串联阻抗增加,这虽然使其电阻损耗减少,但却使其并联电导损耗变大。因此,要适当选择加感线圈的电感量,使传输线的电阻损耗和电导损耗都较小。在电阻损耗占主导地位的音频电缆中,加感技术可使传输线的总损耗明显减少。
虽然采用加感技术,可以使音频电缆的话带高频传输特性得到改善,使话带频率特性趋于平坦。但是,它却会妨碍频率高于话带频率的一次群数字信号的传输。因为一次群数字信号的频率较高,加载线路会使一次群数字信号传输通路的交流阻抗增加,从而使泄漏衰减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