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现场试验、数据统计、电镜扫描等方法对钢板边部黑线裂纹进行了研究,认为边部黑线裂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钢板在轧制过程中发生单鼓变形造成的,最有效的技术措施是控制合理的轧机压下量。
上层高程 本层高程 设计铺料厚度 实测铺料厚度 压实后铺料厚度 设计铺料边线 实测铺料边线 (m) (m) 30(cm) (cm) (cm) (m) (m) 土 方 填 筑 铺 料 检 测 记 录 表 备注 终检人: 桩号
决定船体型线空间位置的各点的坐标值称为型值。型值表是记录型线图上各型线交点型值的一种表格。根据型值表中提供的型值,就能定出船体各型线上点的位置,从而画出船体型线的投影。型值表分为两部分:
①表的左边部分(半宽值):表中的横栏表示每根横剖线与各水线、甲板边线、外板顶线、舷墙顶线交点的半宽值(毫米),纵栏则表示了每根水线、甲板边线、外板顶线、舷墙顶线与各横剖线交点的半宽值。
②表的右边部分(高度值):表中的横栏表示每根横剖线与各纵剖线、甲板边线、外板顶线、舷墙顶线的交点的高度值(毫米),纵栏则表示每根纵剖线及甲板边线、外板顶线、舷墙顶线与各横剖线交点的高度值。
型线图是根据标高投影的原理绘制的,即用一系列离开基本投影面不同距离的平面去剖截物体后获得交线,这些平面离开基本投影面的距离(标高),是预先已经确定的。根据这个特点,型值表中没有记录的其他型值是由型线图中的格子线来确定的。就是说,横剖线与纵剖线交点的半宽值以及横剖线与水线交点的高度值已由纵剖线距中线面的距离以及水线距基平面的距离确定,型值表中不再提供。型值表提供的只是横剖线与其他型线交点的半宽值和高度值,而其长度值则由横剖线编号即站号确定,因为某一站离中站面的距离是确定的。
综上所述,型值表左、右两部分的横栏可在横剖线图中画出各横剖线的投影;表左的纵栏可在半宽图中画出各水线及甲板边线、外板顶线、舷墙顶线的投影;表右的纵栏就可以在纵剖线图上画出各纵剖线及甲板边线、外板顶线、舷墙顶线的投影;表左和表右的甲板边线、外板顶线和舷墙顶线的纵栏可在横剖线图中画出甲板边线、外板顶线和舷墙顶线的投影。
船舶实际舷弧值为从甲板边线量至通过舷弧线船长中点处所作的龙骨平行线的距离。公约中首先定义了标准舷弧剖面形状,然后将需计算的船舶实际舷弧面积与标准面积相比较,根据首尾面积差的多寡而对干舷进行一定的增减,得到船舶经舷弧修正后的所需干舷值。
如图1《首部标准舷弧剖面》和图2《尾部标准舷弧剖面》所示。
其中,a=L/3 10,首部抛物线方程可表达为:y=7.2a/L3x3 194.4a/L2x2 a/Lx(原点为船中),舷弧面积为8.3375aL(133.4/16aL),沿整个船长的贡献为133.4/16a;尾部抛物线方程可表达为:y=3.6a/L3x3 97.2a/L2x2 0.5a/Lx(原点为船中),舷弧面积为4.16875aL(66.7/16aL),沿整个船长的贡献为66.7/6a。
一般地,被核定干舷的船舶实际舷弧与标准舷弧总会有所不同,并非标准的抛物线,此时可根据公约第38条,遵循辛普森面积计算法,对图1和图2已知首尾部各既定坐标处舷弧值分别乘以1、3、3、1,再除以16,即得到实际船舶的首尾舷弧面面积沿整个船长的贡献,也就是公约中用于修正干舷的舷弧(如表1《公约中用于修正干舷的舷弧》所示)。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