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惠(来)高速公路路线全长71.791公里(含揭阳市区连接线8.5公里),采用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双向4车道,桥梁57座,互通立交10个,管理中心1处,收费站9处。该项目于2013年6月开工建设,计划2017年底竣工,2017年底通车运营。
中文名称 | 揭惠高速公路 | 高速公路编号 | S13 |
---|---|---|---|
规划总里程 | 71.791公里 | 设计行车速度 | 100公里/小时 |
地理位置 | 广东省揭阳市、汕头市 | 通车时间 | 2017年 |
揭惠高速揭阳市区连接线工程起点位于揭阳市榕城区莲花大道与进贤门大道交界处,对接揭阳榕城区莲花大道(近期与进贤门大道平交,远期主线采用跨线桥上跨进贤门大道),路线沿莲花大道往南设置莲花特大桥跨越榕江南河,同时上跨崇文路后路与紫泰路平交,经榕城区溪头、老太洞、东洋村、槎桥村,上跨仙桥河经汕头市何厝村,设置何厝简易立交连接汕头市金灶镇,后沿仙桥河西侧经榕城区篮头、下底、下曾村,终点在禄宜村附近与省道S234相交,设置仙桥互通立交,对接揭惠高速。全线设特大桥、大桥4666米/6座,互通立交3处,桥梁占路线总长的比例为53.1%。路线总长8.795公里。
因本项目是揭阳市规划的重要主干道,同时兼有城市道路功能,因此本项目采用一级公路兼城市道路标准,近期为双向六车道(远期改造为双向八车道),部分路段设置辅道。路基标准宽度35.5米,桥涵与路基同宽,采用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
地区 | 名称 | 连接道路 |
揭阳市榕城区 | 仙桥互通 | 234省道 |
揭阳市榕城区 | 湖心(枢纽)互通 | 潮莞高速 |
揭阳市 普宁市 | 麒麟互通 | 237省道 |
汕头市 潮阳区 | 铜贵互通 | 502县道 |
汕头市潮南区 | 司马浦北(枢纽)互通 | 汕湛高速 |
汕头市 潮南区 | 司马浦互通 | 324国道 |
汕头市 潮南区 | 两英互通 | 陈沙公路 |
汕头市潮南区 | 雷岭互通 | 235省道 |
揭阳市 惠来县 | 美园(枢纽)互通 | 沈海高速(深汕高速) |
揭阳市惠来县 | 华湖互通 | 337省道 |
揭惠高速公路主线在揭阳市湖心附近连接潮惠高速公路,经潮阳区金灶镇高斗谷地后设长3000米的小北山1号隧道穿小北山进入普宁市麒麟镇、南径镇境内,再由小北山2号隧道穿小北山老鼠尖进入汕头境内,路线自此进入练江平原。在贵屿镇西美右侧上跨省道237,在南阳西侧下穿过厦深铁路,沿北港南行跨县道059,再与草南公路相交设置铜贵互通立交。在潮南区司马浦镇的下底附近与规划的汕湛高速公路相交设置司马浦北枢纽立交,然后南行至司下,在司下与国道324相交。沿高压走廊继续南行,在潮南区两英镇的下坝附近与陈沙一级公路相交设置两英互通立交后进入大南山区段。在雷岭镇的龟山上跨省道235,继续南行至雷岭镇的龙坑,在龙坑附近与省道235相交设置雷岭互通立交,在前湖附近路线由潮南区进入揭阳市惠来县境,经过华湖、前詹、神泉等镇,终于前詹镇新陂村与拟建的惠来沿海一级公路相接。由于沿海一级公路建设条件尚不成熟,短期内无法开工建设。为避免揭惠项目一期工程(两英至惠来段)2017年通车后成为"断头路",揭惠管理中心与汕头市政府提出建设揭惠高速公路新芦连接线,对接揭惠高速公路终点,使揭惠高速公路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海港经济区建设。
惠州惠深沿海高速公路 先张法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黑龙江省华龙建设有限公司 惠深沿海高速公路项目部 2007年 12月 22日 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标段有先张拉法预制箱梁:20米预制空心板448片, 16米预制空心板 五座共 256片,13米预制空心板五座共324片,10预制空心板1座 26片; 非预应力空心板:6米预制空心板七座共170片,8米预制空心板六座共130 片。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表2。 表1 先张法预制板梁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细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光圆钢筋(Ⅰ级) kg 307305.1 2 带肋钢筋(Ⅱ级) kg 936457.6 3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 kg 302145 4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C40砼 m3 1717.03 5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C50砼 m3 8654.15 表2 非预应力空心板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细目名称 单位
喷射砼工艺在揭普惠高速公路拱涵加固中的技术应用——本文通过结合工程实例,从技术的角度,详细地阐述了喷射砼工艺在拱涵加固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工艺要求及工程特性进行介绍分析,以便业内同行日后在进行类似工程的施工控制时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5月12日,福建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境内的揭惠高速公路坝峰山隧道右线顺利贯通,这也是揭惠高速全线第一座安全顺利贯通的隧道工程。
据介绍,揭惠高速坝峰山隧道全长915米,由左右两线隧道组成,双向四车道。由于隧道所处山体属于花岗岩地质,岩性坚硬,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崩石现象,特别是洞口覆盖层薄而极为破碎,稳定性差,增加了施工难度。施工单位集中技术力量,采用三台阶分层人工开挖和爆破相结合的方法,安排多个工序班组24小时轮班作业,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在右线隧道成功打通后,施工人员正抓紧后续的结构稳定作业,目前隧道已经可以开车通过。
揭惠高速公路全线有6座隧道,其中汕头段有3座隧道。坝峰山隧道是汕头段最长的隧道,右线历时1年施工贯通后,左线已经开始掘进,将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实现贯通。此外,仙田特大桥也正抓紧下部工程施工,全线最大的制梁厂也满足其他标段的用梁需求,预计到年底完成项目部总工程量的70%,为明年完成建设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南方日报“行走东西北·公路上的广东”东行组从汕尾继续向东,汕潮揭是此行的最后一站。沿着广惠、深汕高速,东行组一路来到汕头、潮州、揭阳三市,路网延伸中感受粤东一股开放的新风。厦深高铁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潮汕三市与珠三角的时空距离,而就在今明两年内,汕湛高速公路、潮惠高速公路、揭惠高速公路、汕揭梅高速公路以及潮汕环线将全面开工,高度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紧密联接粤闽赣三地。
采访中,笔者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期盼:等到所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之后,潮汕地区每百平方公里的高速公路密度将比现在珠三角的还要高,到那时,无论是汕潮揭同城化还是粤东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均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鲜明特点
“老同志碰到新问题”
笔者驱车行走在沈海高速汕汾段,在外砂高架桥从外砂出口转入G324国道,来到汕头市澄海区。
沿着G324国道,从中心城区的凤翔、澄华、广益3个街道,延伸到莲下、莲上、东里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玩具礼品产业集群。澄海区5000多家玩具企业中,有80%以上集中在这里。
澄海人有一句骄傲的口头禅——中国玩具看广东,广东玩具看澄海。从这个中国玩具礼品之都,走出了20多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和上百家10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但在澄海区常务副区长黄常新看来,这些成绩并不是夸耀的资本。“过去澄海玩具业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环节,也就是俗称的‘会做不会卖’,只能通过外地展会、大型贸易商等渠道来销售产品,大部分利润被中间渠道赚取。”
“通常我们选择的产业,具备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老同志碰到新问题’。”广东宝奥现代物流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和跟笔者说道,澄海玩具只是粤东众多特色产业集群的缩影。
宝奥城位于金鸿公路莲上、莲下镇交界处,广东宝奥现代物流投资有限公司是其项目投资兴建方。
李小和对宝奥城的定位语是“国内首个玩具产业综合体”。在该项目的展示中心,笔者看到,其设计理念涵盖了办公、会展、原辅料采购、商品交易、加工仓储、物流配送、创意研发、商务服务八大功能。首期工程于2013年初动工,截至2014年6月底,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额约5.4亿元。
李小和介绍,玩具体验区、创意园、贸易区、展览中心的作用,是让研发和市场紧密对接,“让灵感快速变成钞票”;而仓储基地和货运基地,加上宝供物流在现代物流板块的优势,则可以“让物流带来更多的现金流”。又比如澄海玩具出口量大,宝奥城就设立联检大楼,把汕头海关安检中心、车检厂和商检部门引入宝奥城,研究货物分类监管模式,满足企业快速通关的需求。
如果说澄海正在努力盘活存量,那么汕头濠江区则是积极引入增量。
从澄海区进入沈海高速深汕段西行,通过汕头海湾大桥,来到汕头经济特区的另一个区——濠江区。汕头市南山湾科技产业园区就坐落在这里。
5月28日,2014中国计算机网络安全年会在汕头召开。据悉,这是这场国内网络安全领域的年度盛会首次在一个非省会城市举行。在行业人士看来,在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的时间点,选择汕头作为举办地,颇具意味。
“发展大数据产业,汕头有着外地难以比拟的独特优势。”汕头市南山湾科技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苏秋雄说,首先是电力供应保障优势,汕头是粤东电源基地;其次是运维服务和网络安全保障优势;第三是通信海底光缆资源优势,汕头国际海缆登陆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海底光缆登陆站,4条开通运营的国际海底光缆约占中国大陆国际海缆出口总带宽的45%;此外还有汕头作为经济特区享有特区立法权和实验权的法律优势。
千里帮扶
中山潮州互利共赢
而就在网络安全年会在汕头召开的两天前,5月26日,潮州—中山产业创新中心全面对外运营。
潮州—中山产业创新中心是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园的其中一个重要平台,依托潮州市高级技工学校部分校舍资源进行改建,由创新大厦、创意大厦、潮州菜创新基地、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绿色体验中心等组成。
中山—潮州对口帮扶指挥部总指挥、中山市委常委、潮州市副市长殷昭举把中山对口潮州的帮扶形容为“千里之外的帮扶”——中山与潮州之间是所有对口帮扶地市中距离最远的,超过一千里。但在调研中他们发现,中山、潮州的产业结构却具有高度相似性和互补性。
殷昭举说,中山有很多专业镇,潮州同样也是,而且省级专业镇比中山还要多,只是块头小。于是他们创造了一种“非诚勿扰模式”,让镇与镇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自由恋爱”,匹配上的,政府就给“嫁妆”,他们打趣道是“先生孩子再给奶粉”。在这种市场化的推动下,中山大涌镇的家具与潮州意溪镇的木雕工艺、中山黄圃镇与饶平县钱东镇的食品企业、中山卫浴与潮州陶瓷企业等纷纷结对,形成了互利共赢。
“潮州企业产业基础比较扎实,经济条件也有,和山区那种穷是不一样的。这里大大小小的企业很多,但是真正做强做大的不多。中山也经历过这么一个阶段。”殷昭举说,针对潮州企业普遍存在的在研发、融资、人才、管理、市场方面的五大瓶颈,中山把多年来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好经验移植到了潮州,建起了市区镇企四级创新平台。“我们是存量和增量两手抓,一方面是种新树,另一方面是把现有的这些树种大。”
笔者来到中德金属生态城时,施工工地上依然一派忙碌景象。工人正在路旁进行安装路灯和隔离带绿化的种植工作。其中,金属表面处理生态园和一期电镀厂房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装饰装修,预计8月份可投入使用。按照规划,中德金属生态城将打造成为中德合作的重要平台和传统优势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推进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的示范区。
打开中德金属生态城的规划图可以看到,南北向平行的珠江大道、莱茵大道与东西向主干道的中德大道,一横二纵,构成了中德金属生态城规划区域内的交通主干网。揭东区直工委副书记林汉亮介绍,该交通主干网建成后,将提升国道206线、汕梅高速公路和省道335线等揭阳市交通大动脉的连通度,同时成为玉滘镇和中德金属生态城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能快速连接揭阳市区、潮州市区、汕头市区、空港经济区及揭东经济开发区新区等重要区域,成为粤东发展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交通改善
粤东经济活力提升
其实不止德国,在揭阳,越来越多的“洋面孔”正在出现。
揭阳市政府副秘书长杨深向笔者透露,除了中德金属生态城与德国开展合作之外,普宁市正在推进中法纺织服装产业生态园建设,榕城区则在跟意大利推进中意鞋业科技园的合作,此外还有中委广东石化炼油项目、揭阳港与荷兰鹿特丹港口项目合作等。
“揭阳正变得越来越具有开放性,而这一切,与揭阳潮汕机场不无关系。”杨深认为,正是空港的出现,提高了揭阳整个产业和城市的层次以及技术人才的国际化程度,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
对此,揭阳潮汕机场副总经理郭大杰则用一组数据来向笔者解释揭阳潮汕机场的“一路向上”:2012年转场潮汕机场运营第一年,潮汕机场旅客吞吐量一举突破200万大关,达到210.3万人次;2013年继续快速增长,接送旅客268.6万人次,同比增长27.7%;运送货物和邮件17303吨,同比增长62.5%;今年前4个月,机场已完成旅客吞吐量96万人次,同比再增14.2%。
令郭大杰感到印象深刻的是,根据航空公司提供的数据,从潮汕机场到北京、上海中转的国际旅客增长迅速,去年的国际旅客中转数量比前年增长了17%。“从航空的角度来讲,一个看流量,一个看流向,还有看客人的含金量。航空的数据说明,国际商务交流已经起步,并且越来越频繁,也说明了经济发展活力的提升。”
而更直接的改变发生在揭阳空港经济区。作为揭阳新区的核心区和起步区,空港经济区已经成为推动揭阳加快发展的两大引擎之一,目前已形成石材、模具、家电、塑料、服装、金属制品等六大传统产业,并正在打造临空型产业集群,引进航空物流业、总部经济、金融服务、高端装备制造等临空相关产业。
而对于粤东民众来说,厦深高铁的开通,更是开启了潮汕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纪元。
潮汕站距离潮州市区约14公里,距离汕头市、揭阳市均约16公里,与潮汕机场相距仅10公里之遥,正好处在潮汕揭三市的地理中心。厦深高铁的开通,终结了粤东5县市“地无寸铁”的尴尬,助力汕潮揭及汕尾四市填补了自己的区位短板,大大缩短了珠三角经济区与海西经济区的时空距离,也把深圳、厦门、汕头三个经济特区紧紧连在一起。
早在2008年,潮安便围绕潮汕站的设立,规划设计了“潮汕站区商贸物流中心”,在厦深高铁开通后,潮州市在潮安规划建设占地226.8平方公里的高铁经济区,覆盖7个镇62万人口。
潮安区特色产业基地是高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园的潮安分园。潮安高铁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吴绍锦向笔者介绍,潮安区特色产业基地包含12个特色产业项目,涵盖了休闲生态旅游、特色工艺品、包装印刷产业、皮塑制鞋产业、机械制造产业、传统工艺陶瓷产业、五金不锈钢产业、食品产业、服装产业、陶瓷建筑产业等领域。
记者手记
打通的不仅是道路,更是思路
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在1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近1500万的人口,这样的高密度即使放在全世界也是罕见。正因为人多地少、资源贫乏,潮汕人种田如绣花,刻木石如微雕,这种精细文化造就了潮汕地区独特的优势传统产业集群和民营经济基础。
但受制于基础设施交通瓶颈,潮汕人长期以来自嘲为“省尾国角”,以偏居一隅的心态,固守着一种工夫茶般的发展节奏。
其实在外来人眼里,粤东各市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中山—潮州对口帮扶指挥部总指挥殷昭举就认为,潮州的面积比中山大一倍,海岸线也比较长,并拥有深水良港,这些都是中山所不具备的。如今海陆空交通基础设施已经大为改善,再加上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优势,还有潮汕人敢于干事创业的强烈市场意识和经商意识,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发展条件。
而“本土一个潮汕,国内一个潮汕,海外又一个潮汕”的说法长期流传,传递出的一个尴尬事实是:优秀人才大量往外走,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却遭遇人才瓶颈。
如今,交通基础设施大会战的推进,一下子拉近了潮汕地区与珠三角、长三角的时空距离,“省尾国角”跃升为交通枢纽,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将有望在这里交汇,人才流也将重新汇聚。
采访中,各地在谈及发展思路时,已经很少就本地发展论本地,而是立足于大潮汕,以及如何加快与珠三角、海西、长三角经济圈的深化融合,来谋划未来发展战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打通的不仅是硬件上的瓶颈,缩短了人们回乡探亲的旅途,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原有的思想意识上的禁锢和行为的惯性,敢于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更广的视野,去谋划更为宏伟的未来。
报道反响
加快路网建设,
舒缓深汕“独木桥”困局
南方日报讯 16日,本报刊登的《快速交通体系 改写经济版图》报道,在汕尾与惠东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
“感谢南方日报的大力呼吁,让汕尾的交通状况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汕尾交通局局长陈壮勇说。他提出,虽然目前汕尾高速公路的建设情况正在得到改善,但还是希望能加快建设速度,早日解决如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难题。按照计划,潮惠高速陆河段将于2015年内通车,往西边惠州、东莞方向的路段则要在2016年才能通车。“我们希望能够提前全线通车,向西方向的高速公路早点通车,就能够缓解深汕高速经常塞车的情况。”陈壮勇说,希望另一条计划于2015年动工的兴宁到汕尾的高速公路也能早日开工建设,改善汕尾交通现状。
报道中反映了厦深高铁汕尾站、鲘门站都存在“买票难”的问题。鲘门镇委书记李锦梅表示,希望这一问题能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我们鲘门的干部群众都希望能够解决‘买票难’问题,让大家都能早点方便、快捷地坐上厦深高铁。”
“自从园区——县城接驳车开通以后,我们企业员工去县城的班车增加了好几个班次,下班后出去县城逛商场、看电影、吃饭娱乐等都方便了很多,工作也更加高效了。”惠东产业转移园区华源轩企业的一名90后普工如是说,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园区很多企业的80后、90后新生代员工身上。该公司事业部经理汪建国说,园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方便了企业员工的生活,为他们解决了交通问题,缓解了企业用工流动性大的难题。同时,交通运输条件的便利,大大降低了产品运输物流成本,破除了物流运输的瓶颈。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赵刚 通讯员/粤高路宣)5月2日,在广惠高速南香山互通立交施工现场,20多台桩机正在进行桩基作业,南香山互通立交项目建设序幕已全面拉开。“南香山互通立交建成后,广惠高速和增城区沙宁公路、荔新大道可以直接对接了,上高速再也不用绕行了。”广州增城区市民朱先生大力支持南香山互通立交开工建设。
南香山互通立交位于增城区新塘镇,项目建设规模为改造广惠高速主线1.795 公里,新建互通立交匝道2.28 公里,改造被交路0.2 公里,新增收费站1处。概算总投资约2.59亿元,力争2019年6月底建成通车。
通过增设南香山互通立交,解决了广惠高速公路与沙宁公路之间的交通转换功能,同时兼顾荔新大道与上述两条道路的交通转换,去往增城开发区的车辆可以通过南香山互通出入口与沙宁公路连接,再也不用绕行仙村站、永和站。南香山互通立交将有效疏导增城区中心城区过境交通,实现广州东部、挂绿新城、增城开发区与高速公路网及周边城市无缝对接,更好地平衡和分流交通,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广惠高速公路作为广东省干线公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珠江三角洲与东翼经济带间的重要通道,在国家高速公路网和省高速公路网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穗莞深城际轨道,广汕铁路、京九客运专线支线、广州东北货运外绕线及配套的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等重大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增城区成为广州东部乃至珠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中心,广惠高速从增城区中南部穿过,横跨挂绿新城和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增城开发区”)两大核心区,是增城区内外交通重要通道。
除了南香山互通立交工程,广惠高速正在进行收费站扩建工程。目前正在扩建的收费站有永和站、仙村站和汝湖站,其中永和站由原来5条车道扩建为7条车道,主体工程已完工,“五一”前已运行通车;仙村站由原来4条车道扩建为7条车道,汝湖站由原来4条车道扩建为6条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