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景观生态调控:概念提出与方法研究 | 作 者 | 谢晨岚 朱晓东 李杨帆 |
---|---|---|---|
分类号 | Q149S966.5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 |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环境保护局,江苏,常州,213161[1]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2]
【期 刊】《生态经济》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5年第11期34-36,共3页
【关 键 词】景观生态调控概念方法景观生态学生态控制生态调控景观生态规划循环利用生态适应性景观多样性2100433B
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和生态控制的原理,提出以景观格局、景观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为核心的"景观生态调控"的概念.景观生态调控的基本原理可归纳为:竞争和共生、正负反馈、增殖和自我补偿、废物循环利用、最小风险、生态适应性、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多样性和稳定性、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等.景观
1.微景观生态瓶需要注意通风 2.微景观生态瓶需要散光照射 3.微景观生态瓶要定期浇水 4.浇水不能过量 5.不要用自来水养护生态瓶
一、压限器的具体调整方法:噪声门的调整方法:(1)阈值(THRESHOLD):调整时把调音台总音量拉下,系统中不要有一点人为的音频信号,转动此调节旋钮,看到噪声门指示红灯亮后再开大一点即可,但不能调太...
生态设计是一种将人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具体的物理形式或表达方式的过程。它是人类有意识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以满足预想的需要与欲望心。著名景观设计师斯图亚特•考恩认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
随着全球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我们将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各界的社会人士关注了,本文论述了景观生态的相关理论及其生态修复的设计方法,根据不同景观的角度进行修复,以及不同景观元素(景观、水体、滨水、棕地)理论来进行设计。并对修复手段以及景观设计与生态修复相结合进行研究。
随着全球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我们将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各界的社会人士关注了,本文论述了景观生态的相关理论及其生态修复的设计方法,根据不同景观的角度进行修复,以及不同景观元素(景观、水体、滨水、棕地)理论来进行设计.并对修复手段以及景观设计与生态修复相结合进行研究.
第一章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第一节 景观
一、景观的概念
二、景观要素和景观结构成分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
一、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二、景观生态学的学科地位
第三节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现状
一、景观生态学发展简史
二、景观生态学的主要流派
第四节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一、三个研究方向
二、整合的景观生态学
第五节 森林景观生态研究及其现状
一、森林景观生态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美国森林景观生态研究概况
三、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第二章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
一、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理论
二、等级系统理论
三、空间异质性与景观格局
四、时空尺度
五、空间镶嵌与生态交错带
六、景观连接度与渗透理论
七、岛屿生动地理学理论
八、复合种群理论与源汇模型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一、景观的系统整体性原理
二、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尺度性原理
三、景观生态流与空间再分配原理
四、景观结构镶嵌性原理
五、景观的文化性原理
六、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原理
七、景观多重价值原理
第三章 景观生态研究信息系统
第一节 景观生态研究数据
一、景观生态研究数据类型
二、森林景观生态研究数据的收集
第二节 景观生态研究数据的处理
一、研究地区景观要素类型的划分
二、景观要素生态潜力评定
三、航片判读与景观图的绘制
四、景观数字图层的生成
第三节 地理信息系统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二、常用商业化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三、ARC/INFO的基本功能
四、ARC/INFO的两个属性表
第四章 景观结构与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第一节 景观格局分析空间取样方法
一、统一网格样方取样法
二、样方取值的计算方法
三、统一网格样点取样法
第二节 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分析
一、景观要素斑块规模
二、景观要素斑块形状
第三节 景观异质性分析
一、景观斑块密度和景观边缘密度
二、景观多样性
三、景观镶嵌度
第四节 景观要素空间相互关系分析
一、最小距离指数
二、同质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
三、异质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第五节 景观总体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一、景观要素空间分布随机性判定
二、景观要素空间分布趋势面分析
第六节 景观动态模拟预测模型
一、马尔可夫模型概述
二、转移概率矩阵的确定
第五章 关帝山林区概况
第六章 关帝山林林景观现状
第七章 关帝山林区森林景观动态
第八章 森林景观规划
参考文献2100433B
景观生态学 (landscape ecology)是在1939 年由德国地理学家C. 特洛尔提出的。它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交叉学科,主体是生态学和地理学。
如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焦点是在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Risser等(1984)认为景观生态学研究具体包括:景观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动态;异质性景观的相互作用和变化;空间异质性对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的影响;空间异质性的管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发展突出体现其对异质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相互作用的研究。理论研究还包括探讨生态过程是否存在控制景观动态及干扰的临界值;不同景观指数与不同时空尺度对生态过程的影间扩散响;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可预测性;以及等级结构和跨尺度外推。尽管这些都仅是理论雏形,但它们确实给生态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Paradigm)。按照Kuhn(1970)的科学哲学思想,科学的发展总是不断地以新的范式替代旧的范式。新范式提出新的理论、新的概念、新的构架、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景观理论是生态系统理论的新发展。它的新颖之处主要在于景观理论强调系统的等级结构、空间异质性、时间和空间尺度效应、干扰作用、人类对景观的影响以及景观管理。景观生态学的生命力也在于它直接涉足于城市景观、农业景观等人类景观课题。Naveh和Lieberman(1984)指出:景观生态学是生物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的桥梁。此外,跨尺度上推(Scaling Up)景观生态学是环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的重要一环。
本书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上对桂林山水进行景观与生态的研究,论述了桂林景观的生态艺术化历程、桂林景观生态的超循环发展、桂林景观理想、桂林景观生态比较、桂林景观生境、桂北生态环境与桂林景观生态的对应性生成、桂林景观与桂北生态耦合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桂林景观与桂北生态耦合发展模式及发展机制。该书突破了传统的学科视野,运用全面、科学而辩证的综合研究方法促使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美学、生态批评等融合共生,生发出更为中和的生态审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