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是指结构因偶然荷载造成结构局部破坏失效,继而引起失效破坏构件相连的构件连续破坏,最终导致相对于初始局部破坏更大范围的倒塌破坏。
作用
对于某些比较重要的建筑结构,工程师在建筑结构设计时有责任防止结构连续性倒塌的发生,对其进行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保证结构在一定安全可靠度之下具有抵抗连续性倒塌的能力,当偶然荷载造成结构局部破坏时,结构能够通过多种荷载路径内力重分布阻止破坏过大范围的蔓延,尽可能减少人员的伤亡和结构的破坏程度。 2100433B
本人对防潮没有太多的接触,可以说不了解 不过看到一份关于防潮的文献,非常好,上传给你做一个参考。
地震有两个指标衡量,以上地震级别,二是地震烈度。房屋倒塌用烈度形容比较准确。一般的房屋抗震级别为7级,国家对各地区有不同的规定。地震烈度:即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是地面及...
1、要选择可靠的仓储货架厂家,其产品是获得专业机构认可的,如符合货架结构设计原则EN,欧洲机械搬运协会标准FEM,澳大利亚钢制仓储货架标准AS等;采购组件要选择同一厂家,不同的厂家生产出来的货架尽不相...
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理论 ——拆除构件法——本资料为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理论(拆除构件法),PPT格式,39页核心问题: 什么是拆除构件法(备用荷载路径法)? 如何拆除关键构件? 倒塌准则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破坏机制 荷载组合相关图片:结构抗连续倒塌设...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许多建筑物发生了连续倒塌。本文结合该次地震造成的建筑物连续倒塌震害,介绍分析了建筑结构连续倒塌的定义、原因以及抗连续倒塌主要设计方法,并对我国抗连续倒塌设计研究提出建议,为我国深入研究和尽快完善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提供参考。
结构连续倒塌是指结构因突发事件或严重超载而造成局部结构破坏失效,继而引起与失效破坏构件相连的构件连续破坏,最终导致相对于初始局部破坏更大范围的、不成比例的倒塌破坏。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近年来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关注,并颁布了相关的设计标准。我国迄今还没有制定有关结构抗连续倒塌的标准。鉴于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国内许多有关国计民生重大建筑有待建设,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更显迫切和重要。本项目拟通过归纳、总结各种结构构件在各种偶然荷载作用下失效全过程,通过动力非线性计算分析摸清失效后剩余结构的工作性能与机理,提出结构抗连续倒塌相关设计理论和结合我国特色的计算方法、构造措施。本项目研究成果对我国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 2100433B
批准号 |
50778113 |
项目名称 |
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804 |
项目负责人 |
傅学怡 |
负责人职称 |
研究员 |
依托单位 |
深圳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8-01-01 至 2010-12-31 |
支持经费 |
30(万元) |
混凝土结构防连续倒塌设计宜符合哪些要求?
1 采取减小偶然作用效应的措施;
2 采取使重要构件及关键传力部位避免直接遭受偶然作用的措施;
3 在结构容易遭受偶然作用影响的区域增加冗余约束,布置备用的传力途径;
4 增强疏散通道、避难空间等重要结构构件及关键传力部位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
5 配置贯通水平、竖向构件的钢筋,并与周边构件可靠地锚固;
6 设置结构缝,控制可能发生连续倒塌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