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结构抗风分析原理及应用 | 作 者 | 黄本才 |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1年02月01日 |
ISBN | 9787560822389 |
《结构抗风分析原理及应用》共有九章和四个附录,内容包括大气边界层的风,结构上平均风和脉动风的基本概念,结构平均风荷载、风振动力荷载的计算原理和实用计算方法,《结构抗风分析原理及应用》还结合我国规范介绍和探讨了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静动力风荷载的分析方法和实际应用。第八章和第九章中大型悬挑屋盖上的风荷载和计算风工程是当前结构风工程中的两个热点。附录中列出的最新版的加拿大、日本和美国规范或建议的条文规定及注释,亦很有参考和应用价值。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1 绪言
1.1 自然界的风
1.2 结构风灾
1.3 风对结构的作用
2 大气边界层的平均风特性
2.1 大气边界层
2.2 平均风速剖面
2.3 台风(或飓风)风剖面
2.4 地面粗糙度类别划分的原理和方法
3 结构上的平均风荷载
3.1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
3.2 结构上的平均风荷载
3.3 山地(山丘、悬崖)风压修正
4 结构顺风向静动力风荷载
4.1 顺风向脉动风的准定常假定
4.2 脉动风的主要特性
4.3 顺风向结构风致响应一般计算方法
4.4 加拿大国家规范的阵风荷载因子方法
4.5 中国国家规范的惯性风荷载方法
5 结构横风向风振
5.1 主要横风向风振机理分析
5.2 涡激振动
5.3 横风向驰振
5.4 颤振
5.5 抖振
6 建筑模型风洞试验
6.1 风洞试验基础
6.2 建筑模型风洞试验
6.3 结构总体荷载及风效应风洞试验
7 计算风工程
7.1 纳维-斯托克(Navier—Stokes)方程
7.2 雷诺平均纳维一斯托克斯方程及湍流物理模型
7.3 钝体绕流稳态数值模拟的建议
7.4 计算风工程中湍流模型的改进与展望
7.5 大旋涡模拟、混合模型和分离涡模拟
7.6 计算风工程的实例与分析
8 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静动力风荷载
8.1 高层建筑的平均风力
8.2 高层建筑面上的脉动风压特性
8.3 高层建筑风致动力响应
8.4 高层建筑人体舒适度验算
8.5 高层建筑风振控制
8.6 我国计算高耸结构动力风荷载的规范方法
8.7 电视塔结构顺风向的动力风荷载
8.8 输电塔结构的风致响应
9 大跨屋盖结构的静动力风荷载
9.1 大跨屋盖抗风分析的特点
9.2 体育场悬挑屋盖静动风荷载
9.3 大跨屋盖上静力等效风荷载计算
9.4 大跨屋盖结构风振算例分析
附录A 风荷载体型系数(中国)
附录8 《加拿大国家建筑规范》(《NBC》)关于风荷载的条文及注解(1995)
A1 风荷载条文
A2 注解8:风荷载
丛 书 名: 版 次:1 页 数:301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建筑 > 建筑结构
PERFORM-3D三维结构非线性分析与性能评估,是一个致力于研究抗震设计的非线性工具。通过使用以变形为基础或者以强度为基础的极限状态来对复杂结构进行非线性分析。PERFORM-3D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复...
变频器工作原理 主电路是给异步电动机提供调压调频电源的电力变换部分,变频器的主电路大体上可分为两类[1]:电压型是将电压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的变频器,直流回路的滤波是电容。电流型是将电流源的直流变换为...
变频器工作原理 主电路是给异步电动机提供调压调频电源的电力变换部分,变频器的主电路大体上可分为两类[1]:电压型是将电压源的直流变换为交流的变频器,直流回路的滤波是电容。电流型是将电流源的直流变换为...
升降式高杆灯抗风分析和计算-周正明
郑州润田通风空调设备销售中心 www.rttfkt.com 集分水器 定压补水装置 风量调节阀 空调通风设备 风量调节阀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目前,在国内,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空调方式还是较普遍,尤 其是宾馆客房部分,大部分写字楼、 办公楼都采用这种方式。但在高 层建筑内居住、 办公的人常常抱怨新风量不足, 而设计师往往感到很 委屈。因为从图纸上看,新风量标准的取值并不低,但我们往往忽略 了一个问题,如何从设计角度来保证实际效果呢?通常做法是每层设 新风机组,走道敷设新风干管,几十根支管分别从总管上接入各房间。 但是如何做到风量一致呢?只需在每支新风支管上加设一只风量调 节阀,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 风量调节阀( www.rttfkt.com) 一个好的空调系统设计,它的排风系统必须很合理,而这一 点往往得不到重视。 在民用建筑特别是在高层建筑里, 围护结构的气 密性很好,只需较少的风量就可以
《结构抗风分析原理及应用(第2版)》共有九章和五个附录,内容包括大气边界层的风、结构上平均风和脉动风的基本概念以及结构平均风荷载、风致响应和风振动力荷载的计算原理和实用计算方法。书中还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规范介绍和探讨了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大跨屋盖结构静动力风荷载的分析方法及实际应用,并参考国内外文献和本课题组的研究。附录中列出的加拿大、日本和美国的规范或建议的条文规定及注解,亦很有参考和应用价值。附录五给出《结构抗风分析原理及应用(第2版)》中涉及到的随机振动基础内容,便于读者在阅读有关章节内容时查找。
《结构抗风分析原理及应用(第2版)》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土建类专业、工程力学专业等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设计单位和其他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1 绪言
1.1 自然界的风
1.2 结构风灾
1.3 风对结构的作用
2 大气边界层的平均风特性
2.1 大气边界层
2.2 平均风速剖面
2.3 台风(或飓风)风剖面
2.4 地面粗糙度类别划分的原理和方法
3 结构上的平均风荷载
3.1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
3.2 结构上的平均风荷载
3.3 山地(山丘、悬崖)风压修正
4 结构顺风向静动力风荷载
4.1 顺风向脉动风的准定常假定
4.2 脉动风的主要特性
4.3 顺风向结构风致响应一般计算方法
4.4 加拿大国家规范的阵风荷载因子方法
4.5 中国国家规范的惯性风荷载方法
5 结构横风向风振
5.1 主要横风向风振机理分析
5.2 涡激振动
5.3 横风向驰振
5.4 颤振
5.5 抖振
6 建筑模型风洞试验
6.1 风洞试验基础
6.2 建筑模型风洞试验
6.3 结构总体荷载及风效应风洞试验
7 计算风工程
7.1 纳维-斯托克(Navier—Stokes)方程
7.2 雷诺平均纳维一斯托克斯方程及湍流物理模型
7.3 钝体绕流稳态数值模拟的建议
7.4 计算风工程中湍流模型的改进与展望
7.5 大旋涡模拟、混合模型和分离涡模拟
7.6 计算风工程的实例与分析
8 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静动力风荷载
8.1 高层建筑的平均风力
8.2 高层建筑面上的脉动风压特性
8.3 高层建筑风致动力响应
8.4 高层建筑人体舒适度验算
8.5 高层建筑风振控制
8.6 我国计算高耸结构动力风荷载的规范方法
8.7 电视塔结构顺风向的动力风荷载
8.8 输电塔结构的风致响应
9 大跨屋盖结构的静动力风荷载
9.1 大跨屋盖抗风分析的特点
9.2 体育场悬挑屋盖静动风荷载
9.3 大跨屋盖上静力等效风荷载计算
9.4 大跨屋盖结构风振算例分析
附录A 风荷载体型系数(中国)
附录8 《加拿大国家建筑规范》(《NBC》)关于风荷载的条文及注解(1995)
A1 风荷载条文
A2 注解8:风荷载
……
附录C 《日本建筑学会对建筑物荷载建议》善于风荷载的条文和注解(1996)
附录D 美国规范《建筑物和其他结构最小设计荷载(ANSI/ASCEE7-995)》关于风荷载的条文和注解(1996)
附录E 随机振动基础
参考文献
内容简介
《建筑结构原理及应用》为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立体化系列规划教材之一,为新编教材。本书根据最新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以及最新《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和11G101-2)等国家标准设计图集编写。本书内容包括课程导入、钢筋和混凝土材料性能、建筑结构设计计算基本原则、肋梁楼盖荷载和内力、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楼梯、钢筋混凝土雨篷、混凝土耐久性和砌体结构11个项目。 《建筑结构原理及应用》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指导书,也可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学习参考书及职业资格考试参考用书,还可作为建筑工...(展开全部) 《建筑结构原理及应用》为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立体化系列规划教材之一,为新编教材。本书根据最新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以及最新《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和11G101-2)等国家标准设计图集编写。本书内容包括课程导入、钢筋和混凝土材料性能、建筑结构设计计算基本原则、肋梁楼盖荷载和内力、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楼梯、钢筋混凝土雨篷、混凝土耐久性和砌体结构11个项目。 《建筑结构原理及应用》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指导书,也可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学习参考书及职业资格考试参考用书,还可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理解新规范、新图集的参考用书。本书由史美东副教授编写全部内容。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