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景观格局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 | 作 者 | 范钦栋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7年8月 |
前言
第1章绪论
第2章研究区概况
第3章研究方法
第4章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第5章景观格局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第6章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研究
第7章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对应关系研究
第8章结论、讨论和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2100433B
近几十年来,全球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地表景观变化日新月异。城市化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书以景观格局变化来量化城市化进程,以生态系统服务来量化环境的变化,首先对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介绍,随后以案例形式对景观格局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响应进行了研究。本书选取的案例研究区属于中国城市化的代表区域,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和开封市的城市对接区,著者以景观生态学为主、多学科融合的方法,对郑汴一体化核心区域的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响应进行了研究,有助于读者理解城市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并为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的分类研究和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的多时段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本书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基础上也给出了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的具体建议,可以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本书内容丰富、新颖,是一本值得学习和研究的著作。
河让鱼活,鱼让猫活,猫让肉食动物活, 鱼让人活,人让所有东西活。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自主学习设计及实施作者[breath] 发表于[2006-11-3 17:26:29]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 倪 ...
不对其进行开发,不在湿地50公里内进行人工干预就是保护了。
以1975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图为基础图件,以各个县市为研究单位,提取各个县市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三峡库区近30年来土地利用动态度的变化、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然后接合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引入了斑块平均面积、景观的多样性与景观破碎度,寻找分异特征。研究表明,三峡库区近30年各类建设用地的变化速度>河流水域的变化速度>林地、草地的变化速度>耕地的变化速度;各县市土地利用程度在增加;各个景观指数的变化在各个地域分布上的变化趋势是不一样的,土地利用对景观格局的影响比较和缓,三峡库区景观的多样性在减少。
第 25 卷 第 5 期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Vol .25 No.5 2011 年 5 月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and Environment May.2011 文章编号 :1003 -7578(2011)05 -008 -06 黄土高原 1990- 2000年间的 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 * 刘琳,刘雪华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北京 100084) 提 要:景观格局演变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有助于区域的规划和管理 。文中以 1990 和 2000 年的 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 ,以 ArcGIS和 Fragstats软件为平台 ,分析了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迁 ,并选 取了多样性 、均匀度 、连通性和破碎度等指标 ,研究了黄土高原 1990-2000 的景观格局演变 。结果表明 :1)研 究区域内以林地 、草
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协同与权衡作用在全球具有普遍性和明显的差异性。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研究已成为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以及全球变化等众多领域的研究热点。本书以陕西省榆林市、渭南市和安康市为主要研究区域,定量评估不同土地利用转移流下初级生产力、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以及水土保持等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权衡和此消彼长关系,并对其生态服务的权衡与协同效应进行对比分析。本书可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决策制定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深化人地关系研究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14
2.1 研究区的选择 14
2.2 榆林市概况 16
2.3 渭南市概况 17
2.4 安康市概况 19
第3章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21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
3.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 23
3.3 土地分类指数 27
3.4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 31
3.5 土地利用动态度 34
3.6 土地利用转移速率 39
3.7 土地利用转移流 41
第4章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 56
4.1 土地利用分布格局 56
4.2 植被覆盖的变化 60
4.3 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 63
4.4 土地利用空间转移特征分析 69
第5章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 74
5.1 景观格局指数 74
5.2 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指数对比 76
5.3 景观水平上景观格局指数对比 81
第6章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88
6.1 数据来源 88
6.2 生态服务价值计量模型 88
6.3 NPP价值变化 95
6.4 固碳释氧价值变化 102
6.5 涵养水源价值变化 111
6.6 水土保持价值变化 118
6.7 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125
第7章 生态系统服务响应 135
7.1 NPP价值对土地转移流的响应 135
7.2 固碳释氧价值对土地转移流的响应 142
7.3 涵养水源价值对土地转移流的响应 150
7.4 水土保持价值对土地转移流的响应 158
7.5 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转移流的响应 167
第8章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分析 176
8.1 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识别 176
8.2 生态服务权衡与协同定量分析 181
8.3 区域生态服务权衡与协同效应评估 188
第9章 对策与建议 192
9.1 土地利用调控的原则 192
9.2 土地转移流调控思路 193
9.3 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提升建议 194
9.4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195
参考文献 1992100433B
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为人类提供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