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能符合人们视觉生理习惯,恢复地形和地物真实世界的表示方法,先后出现过写景法、地貌晕染法、分层设色法等诸多方法。这些方法由于缺乏数学上的严密性、绘制复杂且不具有可量测性因而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十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图形学和相关理论的建立和广泛应用,使得在二维平面上表示三维现实世界成为可能,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制作出具有高度真实性和可测量性的地图三维模型,实现三维现实世界的逼真还原。
三维电子地图的出现使得人们对地图的阅读更加方便,更加直观、形象,三维电子地图实现的关键技术是数据的获取、模型的生成以及虚拟三维场景地图的显示。传统的纸质地图和数字地图的理论和应用己经非常成熟,能完全满足人们对二维信息的需求,虽然近年来三维景观电子地图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目前的应用还不能满足人们对三维空间信息的表达和获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三维地形的建模和可视化技术比较成熟,基于建筑设计的三维地物建模和可视化技术也比较成熟,而基于三维地形与地物的模型整合和可视化枝术目前还不太成熟。
2、基于三维地形的分析方法比较成熟,而基于地物空间特性、地物内部对象、地物属性信息的分析还不太成熟。 2100433B
到目前为止对于网络景观电子地图还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概念,我们把它认为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WEBGIS、计算机图形学等技术,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将现实世界中的地理实体转化成虚拟世界的三维模型,并渲染生成具有固定视角的栅格图片,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显示,从而使浏览者能够产生三维立体视觉的一种新型地图形式。由于最后所生成的是具有固定视角的二维栅格图片,因而浏览者所产生的三维立体视觉并非来自真正的三维实体,而是介于2.5维和三维之间的一种地图形式。
网络景观地图将计算机图形学、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进行结合,使其与传统的电子地图相比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1、直观性,与二维地图相比,网络景观地图对现实世界的抽象比重减少,所呈现的地物及其周围环境与现实中的基本一致,模拟效果更加逼真,使用户在使用地图时仿若身处现实世界中,对周边一目了然,对于地物能够有更为直观的了解,有助于帮助用户查询和认知。
2、信息丰富性,在网络电子地图中,地理信表达,所表现的信息有限,而在网络景观地图中息主要是通过地图符号来进行通过对现实世界进行三维建模来表达地理实体,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准确地反映地物的位置坐标等信息,还包含了地物的高度、形状、大小、色调等属性信息;另外,网络景观地图由于对现实世界的描述比网络二维电子地图更为详细,很多地物属性信息可以可视化地进行显示,因而在大比例尺条件下,间接信息的负载量更多;再加上音频、视频、网络技术的使用,使得网络景观地图还能够包含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并可以根据用户的偏好从网络中进行信息定制,最终将各种类型的信息通过不同的形式在网络景观地图中进行整合,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地图对信息的负载和浏览者对信息的获取量。
随着网络景观地图的发展,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不仅为用户提供更加直观的地图浏览功能,还逐步向着专题网络地图方向发展,在更着重于分析应用的专题地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景观地图的图型主要有组合图型和合成图型。
组合图型是同时把各种不同地理要素表示在一幅图上。
合成图型所表示的是地理综合体本身,即在不同比例尺的景观图上可以表示出不同等级的地理综合体,实际上就是景观类型图。
绍兴会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游区 王献之舍宅为寺,有“越山千万云门绝”美誉,王献之、智永在此苦练书法,兰亭集序在此珍藏几百年,浙东唐诗之路重要组成部分,寺前有若耶诗溪,寺后有中国佛教三论宗祖庭嘉祥寺与秦...
我想在一张电子地图上做几个标记,然后连成一个路线图,用什么软件可以做到?
把需要做线路图的位置整理到EXCEL,在地图者里可以进行标记,并形成路线的
重庆纬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挺好的,设计师给我的感觉是很专业呢,设计风格严格按照户主的要求,空间利用的很合理,而且施工人员都挺耐心的,会考录到我们户主的感受,工作场地挺整齐的,质量也是很好的,一年多了没有...
反映地理景观的空间结构、区域分异、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专题地图,简称景观图。它于20世纪初在苏联首先出现。代表作有伊萨琴科领导编制的俄罗斯平原和苏联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景观图。80年代初期,中国科学院腾冲遥感试验组用航空遥感技术编制了腾冲自然景观图(1:10万,1981)等。
大比例尺景观图(大于1:10万),可以表示相和限区,它对县以下单位制订农业技术措施,如土地规划和管理、合理排灌和农业用地的合理利用、土壤改良等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中比例尺景观图(1:10万~1:100万),以表示限区为主。小比例尺景观图(小于1:100万),只表示景观。中、小比例尺景观图是制博省(区)和全国性农业规划和自然区划的重要依据。
实用文案 文案大全 电子地图数据处理及配图流程 一,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主要有数据提取、 数据格式转换、 数据组织重构、 分类代码转化、 数据实体处理 其中基础的数据有河流编码数据、 综合电子地图数据, 实体化处理政区、 境 界、道路、铁路、河流、地名 由于数据是分比例尺等级显示的, 13级的肯定比 12级的显示的数据多,所 以数据还要增加属性字段,将每一层要显示的地物等要素 二, 配图说明 如果有字体首先安装字体和插件,在 arcgis9.3 版本环境以上,开启 maplax lable engine 功能(标注用) 将数据添加进来,分析数据各层的内容,结合各层数据的内容,进行分类,并且 将要素名称标上,如图 没有字体要设计符号,按照行业标准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规范最新 版本上面的符号说明,结合自己数据的要素内容,设计符号,如果规范中没有的,可 以自己做,但是要和规范的颜
比例尺是地图必须标示的符号,它是显示地表实际距离与地图显示之距离的比例相关性,例如十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一公分计即实际距离为一公里,五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一公分,即实际距离为五百公尺。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换算表地图比例实地距离(公尺)地图距离(公分)1:25,0001,00041:50,0001,00021:100,0001,0001。
是代表地图名称的编号,不同比例的地图均编订各自系统的代号,而它是以经纬度为单位制定,如此每幅地图就能紧密接合。
是表示正北(地球北极),磁北(磁针显示北方),方格北(地图指示北方)之间的关系与彼此偏差的角度,同时图下方并注有该逐年磁变数值,当我们使用指北针指示自身位置再对照地图就能很快知道自己身处何地且知道下一步往何方向去与周遭的地形变化。
是说明地图各种符号的意义,一般登山者较会注意的符号为三角点、崩壁、河流、湖泊与坡度。
秋海棠地图中国地图
秋海棠地图是指20世纪初台湾出版的中华民国地图,或者是中国1947年以前出版的中国地图。秋海棠地图就主要是包括外蒙古在内,连江东六十四屯、乌梁海、江心坡、新疆最西边的一段全都算在内的中国地图。
秋海棠地图以山东半岛和塔里木盆地中轴为中心线,左右对称,是一片美丽的秋海棠树叶。缺少了外蒙古,就成了雄鸡状。
外蒙古有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辽阔广袤的土地,人口仅二百万,地广人稀,矿产丰富。外蒙人与中国的内蒙人更是近亲。自从外蒙古于“辛亥革命” 后宣布“ 独立” 后,历届中国政府,北洋政府,国民党中华民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都力图收回外蒙古,但最终都功亏一篑。二十世纪中国有报负的政治家,不论是“ 左、中、右”,都对原本“秋海棠”形的中国地图被狠狠地挖去了一大块——外蒙古而报憾终生。外蒙古的地理位置对中国非常重要,它的分裂形同把中国拦腰斩断。
在秋海棠般的美丽版图上,有着让我们魂牵梦萦的外蒙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着200多万成吉思汗的子孙,他们是我们骨肉相连的同胞兄弟。
研究人类如何通过地图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和信息加工,并弄清地图设计制作的思维过程描述的理论。随着人工智能在地图学中的应用,学者可以了解地图的认知特点,以改善和增加地图信息的传递效果。
进行数字制图时,要使电脑模仿人脑制作出优秀地图,就要让数字制图的过程模仿人类制图的思维过程通过模型来研究系统,是系统论的一个重要方法。模型论在地图学中的应用有两方面:一是将地图作为现实世界的模型来研究,在模型上阐述地理环境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一是将地图制作和使用所形成的人(包括制图者和用图者)一图系统作为一个模型来研究,以对地图信息传递模型进行探讨。前者是关于地图应用基础问题,后者是对地图学实质的认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