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解决:理论、制度与技能》为了适应法学院教育和实务部门培训的需求,汕头大学长江谈判与争议解决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心共同编写这套纠纷解决原理与实务系列教材,它适用于法律院校学生和实务工作者(调解员、仲裁员、法官)等。
《纠纷解决——理论、制度与技能》由三编组成。第一编:纠纷解决原理,阐述了纠纷解决的基本原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的类型及其起源与发展;第二编:纠纷解决制度与程序,介绍分析了我国民间性、行政性、司法性以及专门性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制度和程序;第三编:纠纷解决实务技能,重点介绍了现代协商、调解和仲裁的基本理念、方法、技能以及有关参与者的行为规范,旨在训练纠纷解决专业人员、律师提高纠纷解决的实际操作能力。
范愉,女,日本名古屋大学法学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比较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研究会理事,著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集团诉讼问题研究》《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等多部专著和教材,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近百篇,曾获钱端升法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当代法学名家等多种学术奖项。
李浩,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著有《举证责任研究》,合著《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理论与实际》,《中国民事诉讼法学专论》、《司法的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构建》等著作,在《法学研究》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参加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民事诉讼法》编写,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指定用书《诉讼法与律师制度》的编写,曾获司法部优秀教材与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学术奖项。
绪论 纠纷解决研究与实务培训
第一编 纠纷解决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基本理论
第一章 纠纷解决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第一节 纠纷解决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第二节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概念与类型
第三节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与价值
第二章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ADR运动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
第三节 当代各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格局与模式
第二编 当代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制度与程序
第三章 当代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与制度
第一节 当代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与制度
第二节 专门性纠纷解决机制
第三节 ADR立法与非诉讼程序法
第四节 非诉讼程序与司法程序的衔接
第五节 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与现状
第四章 我国民间性纠纷解决机制
第一节 商事仲裁与商事调解
第二节 人民调解制度
第三节 其他民间性纠纷解决机制
第五章 我国行政性纠纷解决机制
第一节 我国行政性纠纷解决机制概况
第二节 我国主要行政性纠纷解决机制
第三节 信访制度
第六章 我国主要专门性纠纷解决机制
第一节 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制度
第二节 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
第三节 交通事故处理机制
第四节 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第三编 纠纷解决实务技能
第七章 非诉讼程序与纠纷解决实务
第一节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多种模式
第二节 谈判(协商,negotiation)
第三节 调解(mediation;conciliation)
参考文献
附录: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2100433B
《大设计》无所不在。在会议室和战场上;在工厂车间中也在超市货架上;在自家的汽车和厨房中;在广告牌和食品包装上;甚至还出现在电影道具和电脑图标中。然而,设计却并非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
本书分为上篇“平面构成”和下篇“色彩构成”两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最后章节选编了一些本校历年来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参考,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此外,本书最后部分附有构成运用范例及题型练习,可供自考学生参考。本...
本书从招贴的起源、发展到现代招贴设计的运用,阐述了招贴的分类、功能及设计形式等基本知识。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招贴设计中。全文内容基础,表述深度恰当,以简单的理论知识引领...
<正>本书主编王双亭,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专业,主要从事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信息提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最新成果。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及所面临的问题;第二章介绍了摄影像片的获取原理与技术;第三章介绍了中心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科研经验及工程实践,较系统地介绍了地下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帮助读者提高分析和解决地下工程领域测绘的能力。本修订版在传统测量技术的基础上,新增测绘新技术元素,操作适用性更强,新的地铁工程测量一章更具有针对性。全书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反映了地下工程测量最新技术及其应用。
不同类的土地纠纷依不同途径解决:
土地确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以作出处理决定的人民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土地侵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行政调处。当事人对行政调处不服的,可以以对方当事人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当事人也可不经行政调处直接提起民事诉讼。
土地行政争议,按一般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程序处理。2100433B
质量纠纷和解决途径,是指质量造成人身、财产损害时当事人可以采取的救济方式,以及义务人应当承担的责任。通过诉讼解决产品质量纠纷是各国通用做法。诉讼解决产品质量纠纷最具权威性。如当事人各方不愿协商、调解和仲裁,或者仲裁又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质量纠纷和解决途径,是指质量造成人身、财产损害时当事人可以采取的救济方式,以及义务人应当承担的责任。产品质量纠纷是指因产品质量而引起的有关当事人之间的争执,包括经济合同中的质量纠纷;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引起行政机关处理的争议等。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产品质量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四种,即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2100433B
内容简介
本书即是通过对于目前区业纠纷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总结,向读者介绍物业管理纠纷各当事人是如何选择和使用纠纷解决途径的,为广大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以及有关物业管理参与各方,提供可资参考的模式和样本。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