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解读土楼 | 类 型 | 家居装修 |
---|---|---|---|
出版日期 | 2013年1月1日 | 语 种 | 简体中文 |
ISBN | 9787546132983 | 品 牌 | 黄山书社 |
作 者 | 廖冬 唐齐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页 数 | 150 页 | 开 本 | 16 开 |
定 价 | 35.00 |
第一章了不起的客家/1
1客从何处来/2
何谓客家人/2
向南再向南/4
为何要迁徙/9
2在异乡为异客/14
客家方言/14
客家传统服饰/15
日常用具/17
客家美食/18
客家民宅/20
3家谱述先祖/21
何谓家谱/21
客家人的家谱/22
廖氏家谱/24
第二章土楼是怎样建成的?/27
1走进上楼/28
2揭秘土楼“风水”/32
先看风水后建楼/32
承启楼的风水说/35
3图解建造用具/39
材料/39
工具/43
4细说建造流程/45
开工之前的准备/45
开地基/45
打石脚/46
夯筑土墙/46
立柱竖木(献架)/49
铺瓦封顶/49
装饰装修/51
5造楼要素与功能/54
安全防卫/54
防火/55
排水/56
抗震、防风/57
通风、采光/58
6土楼的装饰之美/59
质朴天然/59
雅致之美/65
第三章“活着”的士楼/71
1多变的肜制/72
2五凤楼:被放火的四合院/78
大夫第(裕隆楼)/81
3方形土楼:体量最大的民居/86
遗经楼/87
和贵楼/92
4圆形土楼:土楼的代表之作/98
初溪土楼群/101
5异形楼:因地制宜的特例/108
八卦形土楼/109
半月形土楼/112
椭圆形土楼/113
五角形土楼/114
第四章土楼就是“家”/117
1人楼不分家/118
2土楼的精神/121
尊崇祖先/121
宗教信仰/125
3客家人的一天/130
客家人的饮食和生活/130
红白喜事/132
又到赶集日/136
4土楼人生/137
楼长的使命/138
尊师重教/139
土楼的经济支柱/143
客家人的节庆日/146
倘若你未曾来过这里,仅是通过想象去勾勒土楼的面目,则无异于妄想。那些静默的土楼,悠然伫立于崇山峻岭之中,守护着世世代代生长于斯、生活于斯的客家人,将刀光剑影阻挡于大门之外……土楼,有着父亲般的身躯,却有着母亲般的柔情。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又怎能体会到人与建筑之间相濡以沫的感情?
倘若你曾经来过这里,一定会惊叹土楼呈现出的种种不可思议的美:这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构筑成的最庞大的民居;这是用最朴素的原料,建造出的最实用的建筑;这是以最真挚的心情,护佑子孙万代延绵不息的堡垒。而几百年时间的历练,使这些质朴无华的土楼丝毫无愧于客家先人们的重托。
便是怀着这样一份心情,我们走近它,认识它,了解它,并试图去解读它。我们以平实的文字和图片,向读者描绘出土楼真实的面目。本书分为四个部分,介绍土楼的方方面面:首先是关于土楼存在与发展的历史渊源,土楼是客家人修建并赖以生活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客家人的坎坷历程,就没有土楼的诞生;再以“土楼之王”承启楼为例,详细描述一座土楼诞生的全过程,以及隐匿于土楼结构中的建造秘籍;其三,将土楼的形制流变,结合实例逐一呈现;最后再次回归客家人自身,以如今的客家人日常生活和土楼建筑文化相呼应,从土楼诞生的悠远历史中,走入客家人的现实生活。
我们希望摆脱文献的冰冷与疏离,跳出学术的刻板与教条,仅用平和委婉的叙述,讲述土楼的今日与往昔;我们想通过细致独特的视角和文本,描述被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土楼,是如何被客家人建造出来的。
土楼,并非是一张褪尽了颜色的老照片,仅供记忆和凭吊,保存至今的土楼,依然具有卓越超然的秉性。也许,学者眼中的土楼是砖木瓦顶,诗人眼中的土楼是乡愁音韵,住户眼中的土楼是家族老小,而本书中的土楼,则是可居、可观、可赏、可用的奇观。
感谢此行帮助过和关心过我们的人们!2100433B
《解读土楼:客家土楼的历史和建筑》摆脱文献的冰冷与疏离,跳出学术的刻板与教条,仅用平和委婉的叙述,讲述了土楼的今日与往昔;《解读土楼:客家土楼的历史和建筑》想通过细致独特的视角和文本,描述了被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土楼,是如何被客家人建造出来的。
版权页:
插图:
婚俗
客家聚集的地区分散,分居各省的客家人婚俗也不尽相同。最早,土楼客家沿袭了古中原一带的“六礼”遗风,男女若非完成“三书六礼”的过程,他们的婚姻便不被承认是明媒正娶。嫁娶仪节的完备与否,直接影响婚姻的吉利。所谓“六礼”,即男女结婚必须经历的六个程序:
纳采:由男方家长请媒人向物色好的女方家提亲。男方应该送饰物、银币这样的礼物给女方。女方也在这个时候向媒人询问男方家的情况。
问名:在女方家长接纳提亲后,媒婆将女方家女儿的生辰八字带返给男家,以备配合两人的庚辰来占卜吉凶。
纳吉(又称过文定):收到庚帖后,男家会将庚帖置于神前或祖先案上请示吉凶,以确定双方的年庚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如果占卜者没有提出异议,那么婚事就能初步议定。
纳征(又称过大礼):即男方家把聘书和礼书(也就是缔结婚约的正式文本)送到女方家。在婚礼前一个月到两周,男方家会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需是全福之人,即父母儿孙全)约同媒人,带备聘金、礼金及聘礼到女方家中。女方家则需回赠礼物。
请期(又称乞日):由男方家选定成婚的良辰吉日,并征求女方家的同意。
迎亲(或出阁):到结婚的大喜之日,身穿礼服的新郎偕同媒人、亲友亲自往女方家迎娶新娘。新郎在到女方家前,需先到女方家的祖庙行礼,然后用花轿将新娘接到自家。在男方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仪式后,方可进入洞房。
经过以上步骤,才算完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以上这些礼节都传自中原,但在时下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礼俗已经大大简化,青年男女多是自由恋爱,而非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了。但“六礼”中有些风俗仍有保留。比如问名,也就是问生辰八字,依然在一些人谈婚论嫁时被提到。如果男女两方八字不合,多少会引起长辈的忧虑,有的家长依然会对婚事加以阻挠。但大多数时候,父母亲更愿意听从子女的意愿,而对问名这样的程序也只是走个形式。请期和迎亲,则无论是哪里的婚礼都免除不掉的,新郎和新娘总是希望在自己完成人生大事的时候,能得到亲朋好友的祝福。至于在哪天结婚,现在的年轻人也都有自己的打算,虽然很多人家里还备着老皇历,可是现在更多的是年轻人与家中的长辈商量婚事的繁简。有很多出外谋生的客家年轻人,就选择在工作的地方完成法律程序的婚姻,再等到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前后回家乡补办隆重的婚礼。各家根据经济能力,设上繁简不一的婚宴,请来宾和乡亲一起共庆人生喜事。
丧俗
旧时,在《福建史志》中有载:“永人吊死问疾,有相关之谊”。这里讲,永定的客家人如果知道有谁家办丧事,特别是老人过世,则不分亲疏,不计报酬,不用通知,就会主动前去吊唁并帮助料理丧事,丝毫不会懈怠。远房的亲戚或亲家至少会派一名代表来灵堂焚香祭拜。
永定客家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居建筑奇葩.文章拟从土楼建筑的施工用料、结构布局、功能设置着手,细致深入地探讨土楼这一客家民居的建筑艺术特点.
从传统建筑到现代摩天大楼,无数的人工建筑就象一部部历史书卷,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人们的智慧、才能和审美理想。色彩作为建筑物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却和其它形式美的因素一样,以其强大的表现力而成为建筑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建筑增添生机、注入活力。综观客家土楼民居建筑中的色彩,可以说,从其外观造型色彩到室内外环境色彩的匹配上,无不反映出客家人在建筑色彩方面具有很高的协调能力和鉴赏能力,也无不体现客家人运用自然色彩艺术地再现自然界原有的、外在的形象美,而且借助这些景物形象来表现自己的生活情感、志向,抒发人的情趣,表达一种意愿和理想与自然环境以“和”为美的人的友情协调能力。
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的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它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形成圆形、方形、椭圆形、弧形等多种形状,既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的特点,又极富美感。
前言
第一章 了不起的客家
一 客从何处来
何谓客家人
向南再向南
为何要迁徙
二 在异乡为异客
客家方言
客家传统服饰
日常用具
客家美食
客家民宅
三 家谱述先祖
何谓家谱
客家人的家谱
廖氏家谱
第二章 土楼是怎样建成的?
一 走进土楼
二 揭秘土楼“风水”
先看风水后建楼
承启楼的风水说
三 图解建造用具
材料
工具
四 细说建造流程
开工之前的准备
开地基
打石脚
夯筑土墙
立柱竖木(献架)
铺瓦封顶
装饰装修
五 造楼要素与功能
安全防卫
防火
排水
抗震、防风
通风采光
六 土楼的装饰之美
质朴天然
雅致之美
第三章 “活着”的福建土楼
一 多变的形制
二 五凤楼:被放大的四合院
大夫第(裕隆楼)
三 方形土楼:体量最大的民居
遗经楼
和贵楼
四 圆形土楼:土楼的代表之作
初溪土楼群
五 异形楼:因地制宜的特例
八卦形土楼
半月形土楼
椭圆形土楼
五角形士楼
第四章 土楼就是“家”
一 人楼不分家
二 土楼的精神
尊崇祖先
宗教信仰
三 客家人的一天
客家人的饮食和生活
红白喜事
又到赶集日
四 土楼人生
楼长的使命
尊师重教
土楼的经济支柱
客家人的节庆日
参考文献2100433B
《解读徽州祠堂·徽州祠堂的历史和建筑》讲述了:分布在徽州境内大大小小、风格各异的古祠堂,是独特的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的祠堂与民居、牌坊并称“徽州三绝”,这里的每一座祠堂都是当时徽州经济、文化以及建筑艺术的具体体现,也是徽州历史的浓缩。《解读徽州祠堂·徽州祠堂的历史和建筑》分寻根徽州、望族之乡、天下第一祠和物化宗法的殿堂四章,详细介绍了徽州祠堂的外部结构、内部装修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并全面系统地解读了徽州祠堂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