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基础工程测试技术与案例分析 | 作 者 | 张季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2年6月 |
页 数 | 445 页 | 定 价 | 68 元 |
ISBN | 9787030345431 |
第一章 绪论
1.1 基础工程测试的任务
1.2 基础工程测试的意义
1.3 基础工程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
1.4 基础工程检测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1.5 基础工程测试工作程序
1.6 基础工程测试技术的目的
1.7 基础工程测试技术成果的分析与评价
1.8 建筑地基基础测试基本规定
第二章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2.1 概述
2.2 试验设备及安装
2.3 试验方法
2.4 检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5 检测报告内容
2.6 工程实录1:广东科学中心桩基抗压静载试验
2.7 工程实录2:河南发展大厦钻孔灌注桩抗压静载试验
2.8 工程实录3:郑州金博大城桩基抗压静载试验
2.9 工程实录4:上海恒隆广场钻孔灌注桩抗压静载试验
2.10 工程实录5:某中学5层教学楼静载试验
第三章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3.1 概述
3.2 试验设备及安装
3.3 现场检测
3.4 检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5 检测报告内容
3.6 工程实录6:河南王鼎国贸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3.7 工程实录7:郑州市图书馆新馆工程桩抗拔静载试验
3.8 工程实录8:郑州财富广场地下车库锚管抗拔静载试验
第四章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4.1 概述
4.2 试验设备及安装.
4.3 现场检测
4.4 检狈0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4.5 检测报告内容
4.6 工程实录9:广东科学中心主楼桩基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4.7 工程实录10:河南中原14万吨乙烯工程桩基水平静载试验
第五章 低应变法
5.1 概述
5.2 试验设备及安装
5.3 现场检测
5.4 检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5.5 检测报告内容
5.6 工程实录11:茂名30万吨乙烯工程合成橡胶成品库桩基低应变动测试验
5.7 工程实录12:郑州裕达国贸桩基低应变动测试验
5.8 工程实录13:郑州安置小区姚-6-a楼桩基低应变动测试验
5.9 工程实录14:河南移动通信生产指挥调度中心桩基低应变动测试验
5.10 工程实录15:郑州市广电中心(a区)工程桩基低应变动测试验
5.11 工程实录16:各种工程桩低应变动测试验
第六章 高应变法
6.1 概述
6.2 试验设备及安装
6.3 现场检测
6.4 检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6.5 检测报告内容
6.6 工程实录17:河南移动通信生产指挥调度中心桩基高应变动测试验
6.7 工程实录18:郑州市广电中心(a区)桩基高应变动测试验
6.8 工程实录19: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厂房桩基高应变动测试验
6.9 工程实录20:某废弃物处理现场办公楼桩基高应变动测试验
第七章 钻芯法检测
7.1 概述
7.2 钻芯法设备及安装
7.3 现场检测
7.4 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试验
7.5 检测资料的分析判定及检测报告编写
7.6 工程实录21:广东科学中心主楼基桩钻芯法检测
第八章 声波透射法检测
8.1 概述
8.2 试验设备
8.3 现场检测
8.4 检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8.5 声波透射法检测的特点
8.6 体外声波透射法测桩长
8.7 工程实录22:郑州裕达国贸桩基声波透射法检测
第九章 基桩自平衡法承载力检测
9.1 概述
9.2 自平衡法原理
9.3 荷载箱埋设位置
9.4 现场测试技术
9.5 工程实录23:南京金奥大厦钻孔灌注桩工程基桩自平衡法承载力检测
9.6 工程实录24:北京西直门交通枢纽立交工程基桩自平衡法承载力检测
第十章 基坑工程监测
10.1 概述
10.2 基坑监测的目的
10.3 基坑监测的内容及要求
10.4 监测点布置
10.5 监测设备及其功能、使用方法
10.6 维护与支撑结构监测
10.7 周围环境的监测.
10.8 基坑工程监测预警及信息反馈
10.9 工程实录25:广川-莱茵达大厦基坑监测分析
10.10 工程实录26:广州地铁琶州塔站工程基坑监测分析
第十一章 地基处理工程检测
11.1 地基处理概念和分类
11.2 复合地基的概念与分类
11.3 地基检测方法理论
11.4 高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与检测
11.5 工程实录33:河北钢铁集团舞钢冶金有限公司附属原料场地基处理检测
11.6 工程实录34: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南沙分局综合服务中心场地软基处理监测及检测
11.7 工程实录35:某5层框架结构办公楼和3层食堂静载试验
第十二章 远程无线监测
12.1 概述
12.2 远程无线监测设备
12.3 工程实录36: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南沙分局综合服务中心场地软基处理施工无线监测
主要参考文献
《21世纪技术与工程著作系列·土木工程:基础工程测试技术与案例分析》结合诸位作者20多年来长期从事的基础工程测试实践,对基础工程测试技术理论、技术和工程案例进行了系统探讨,旨在为推动我国的基础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借鉴。《21世纪技术与工程著作系列·土木工程:基础工程测试技术与案例分析》可供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研究与实践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工作者及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师生参考。2100433B
《21世纪技术与工程著作系列·土木工程:基础工程测试技术与案例分析》结合最新的土木建筑工程规范中有关基础工程检测的内容,以及国内外近年来在该领域所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撰写而成。《21世纪技术与工程著作系列·土木工程:基础工程测试技术与案例分析》在理论及其方法方面具体论述了基础工程检测的基本原理、检测手段以及数据处理的具体方法;在实践方面主要介绍作者多年来所完成的一些具体工程应用实例,并基本保持了工程总结或检测报告的原貌。主要介绍桩基础工程检测理论与实践、基坑工程监测理论、复合地基检测理论与实践、地基处理检测理论与实践、远程无线监测理论与实践,以及36项基础工程检测实例。
张季超
1 www.hirain.com 车联网 - Telematics测试技术及应用案例分析 【摘要】 文章系统阐述了车联网( Telematics)系统测试的一般流程及主要测试 方法。通过具体 Telematics系统测试实例详细介绍测试过程中关键技术应用、主 要测试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并取得了较好的测试结果。 Telematics后台信息应用服 务平台为问题高发区, 车载终端问题主要为本地功能无法实现, 无线通信网络问 题为小概率事件。另外,在测试过程及时截取并准确分析 log 文件可以高效定位 问题根源,提高测试效率。 1 车联网 Telematics概念 1.1 定义 车联网是以车内网、 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 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 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 -X(X: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 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 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
新课程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卷一 《新课程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卷一 一、名词解释( 4 题,每题 6 分,共 24分) 1、联想记忆 2、情感态度 3、即时反馈 4、马蹄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简答题( 5 题,每题 6 分,共 30分) 1、阅读理解部分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任务设计要有合适的情景和语境? 3、一份教案通常有哪几部分组成? 4、在设计板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形成性评价方式有哪些? 三、辨析题( 2 题,每题 6 分,共 12分) 1、“把戏不可久玩” ,英语课堂游戏的形式应该常玩常新。 2、任务设计越难越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 四、观点论述题( 2题,每题 7 分,共 14分) 1、教师可教给学生哪些记忆单词的方法?请例举并分析 2-3 种。 2.谈谈游戏教学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请从任务设
据2020年8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计量与测试技术》共出版文献10725篇 。
据2020年8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计量与测试技术》共载文 9348篇、基金论文量为392篇 。
《计量与测试技术》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选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源期刊 。
据2020年8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计量与测试技术》总被下载802602次、总被引18516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130、(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082 。
据2020年8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计量与测试技术》被引量为17378次、下载量为198737次;据201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31(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刊均影响因子为0.54),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19种)中排第5187名 。
《计量与测试技术》的办刊宗旨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坚持实用第一、基层第一,竭诚为提高中国的计测技术水平服务;力求全方位展示计量测试技术学术特色和水平,打造一流计量专业学术期刊 。
1、所投稿件请使用电子文档格式发往该刊编辑部投稿系统,有插图请一律放入文章当中。
2、一审,收录或退稿,该刊将在一周以内给予作者回复;一审通过后,作者的论文将进入专家二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该刊将在两周的时间内告知作者,作者需在一周之内对文稿进行修改并反馈该刊。
3、凡投入该刊之稿件(无论何种途径),均为作者自愿,并同意将在著作权保护期内的以下权利授权给该刊: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在该刊刊用后该刊可将上述权利转授权给第三方使用。不再许可他人以任何形式使用该篇论文,但作者本人可以在其后继的作品中引用(或翻译)该论文中部分内容。
4、凡该刊刊登的论文,均统一编入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数据库。
5、文章著作权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该刊不承担由于作者原因产生的著作权纠纷的任何连带责任。
6、该刊编辑部保留对文章作文字及内容删改的权利 。
1974年,《计量与测试技术》创刊。
2004年,该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 。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