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就是说,如果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当然也不存在审计风险和检查风险,即审计风险=0×检查风险=0;如果尽管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包括该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要的,下同),审计检查时均已发现并按审计准则作了适当处理,当然也就排除了审计风险,这时检查风险为0,代人模型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0=0。
2、审计失败是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在财务报表整体上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未发现或者虽已发现但未按规定作适当处理,才可能导致由审计风险转化为审计失败。这时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都是正数(存在),代入模型:审计风险=正数×正数=正数。
3、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是指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报表错报的可能性则越大,确定的检查风险水平就越低;反之,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报表错报的可能性则越小,确定的检查风险水平应越高。比如对一个内部控制规范不存在或不完善、或者内控制度没有有效执行,且会计核算很不规范的A企业而言,其重大错报风险很高,因此其可接收的检查风险应很低,其他同类企业某项目可接收检查风险水平的绝对数假定为10万元,A企业该项目的可接收检查风险水平则应确定为5万元,甚至3万元、1万元;相反,如果经测试A企业控制规范完善,足以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重大错报,且该控制规范已得到有效执行,会计核算规范程度也较高,这时A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则低,可接收检查风险水平应适当提高,比如一般同类企业该项目可接受的检查风险确定为10万元,该企业则可适当提高到15万元或20万元。
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
1101号审计准则及其指南指出:(1)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者之间关系用数学模型表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2)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成反向关系。解读以上规范:
不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预售商品房 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商品房,必须向房地...
《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是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允许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商品房的批准文件。建设部《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商品房预售实行许可制度。开发企业进行商品房预售,应当向房地产管...
综合单价里边的“一定范围内风险 ”,是要求投标时要考虑合同期内材料变化在常规考虑或一般合同约定幅度内的风险,如5%,即这部分风险在报价时应考虑,结算时只有超出了5%,对超出部分的材料差价才进行调整。 ...
交强险条例实施细则全文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 国保险法》、《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等法律、行政法规, 制定本条款。 第二条交强险费率实行与被保险机动车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交通事故记录相联系的浮动机制。 签订交强险合同时, 投保人应当一 次支付全部保险费。保险费按照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 保监会 )批准的交强险费率计算。 第三条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以下简称交强险 )合同由本 条款与投保单、保险单、批单和特别约定共同组成。凡与交强险合同 有关的约定,都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定义 : 第四条交强险合同中的被保险人是指投保人及其允许的合法驾 驶人。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交强险合同, 并按照合同负有支付保 险费义务的机动车的所有人、管理人。 第五条交强险合同中的受害人是指因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 故遭受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
植物检疫条例 (1983 年 1 月 3 日国务院发布 根据 1992 年 5 月 13 日《国务院关于修改<植 物检疫条例>的决定》修订发布) 第一条 为了防止为害植物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保护农业、 林 业生产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 林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植物检疫工作, 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地区的植物检疫工作。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 林业主管部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 构,负责执行国家的植物检疫任务。 植物检疫人员进入车站、 机场、港口、仓库以及其他有关场所执行植物检疫 任务,应穿着检疫制服和佩带检疫标志。 第四条 凡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大、 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的病、 虫、杂 草,应定为植物检疫对象。 农业、林业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 植物产品名 单,由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制定。各省、
由于控制风险与固有风险相互联检查风险的评估基础由于控制风险与固有风险相互联系,应当对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据以作为检查风险的评估基础。鉴于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评估对检查风险有直接影响,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水平越高,就应实施越详细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例如,针对存货和产品销售成本项目,应对其余额进行实质性测试,并对实质性测试的时间(如在接近会计期间结束时)、范围(如抽取较大样本)加以关注,以使检查风险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1)它独立地存在于整个审计过程中。不受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影响。
(2)检查风险与注册会计师工作直接相关。是审计程序的有效性和注册会计师运用审计程序的有效性的函数。其实际水平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有关。它直接影响最终的审计风险。在实践中注册会计师就是通过收集充分的证据来降低检查风险,从而把总审计风险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上。检查风险水平和重要性水平一道决定了审计人员需要实施的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及所需收集证据的数量。
在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评估后,按照审计风险模型中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关系就可以确定检查风险了。由于在特定的风险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评估水平成反比,因此,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评估水平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就越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评估水平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就越高。检查风险水平是以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评估水平为基础确定的。
在审计准备阶段,审计人员可运用审计风险模型确定每项重大认定检查风险的计划可接受水平,在以后的审计实施过程,如有必要,要根据符合性测试后确定的控制风险水平,对计划的检查风险水平加以修正。不论根据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确定的检查风险是高还是低,审计人员都要执行实质性测试程序。而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就是由检查风险确定的,检查风险水平低,就要执行更有效和成本往往比较高的实质性测试程序;检查风险高,就可以执行成本较低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有效性是由其性质、时间和范围决定的。
所谓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是指所执行实质性测试的种类,包括分析性复核、交易测试和余额测试。如果检查风险很高,审计人员只进行分析性复核这种成本较低的程序可能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检查风险可接受的水平较低,就必须以余额测试为主,比如:应收账款函证、存货监盘。实质性测试的时间是指实质性测试在何时进行。如果检查风险高,审计人员可能在会计年度结束前几个月进行实质性测试;反之,如果检查风险低,那么通常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或接近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实质性测试。另外,检查风险还影响实质性测试的范围,达到一个较低的检查风险比达到一个较高的检查风险所需的证据要多一些,因而审计的范围就要大一些。
检查风险不仅影响注册会计师所实旌的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而且影响注会计师所发表的审计意见的类型。如果经过实施有关审计程序后,注册会计师仍然认为与某一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认定有关的检查风险不能降到可接受的水平,那么,应当视程度轻重发表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因为,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检查风险不能降到可接受的水平,说明注册会计师因审计范围受限而难以确定有多少重大错报或漏报,也难以确定相关的认定是否真实、公允,因此,注册会计师不能发表无保留意见。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