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基础地质学教程 | 作 者 | 钱建平 |
---|---|---|---|
出版社 | 地质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4年6月 |
页 数 | 425 页 | 定 价 | 58 元 |
装 帧 | 彩色铜版纸 | ISBN | 9787116088436 |
第1章 绪论
第一节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第二节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地质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如何学好地质学
第2章 地球的物理性质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地球的几何特征
第三节 地球的物理性质
第3章 地球的物质组成
第一节 元素
第二节 矿物
第三节 岩石
第4章 地球的圈层构造、能量系统和地质作用
第一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
第二节 地球的能量系统
第三节 地质作用
第5章 风化作用
第一节 风化作用的类型
第二节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第三节 风化作用的产物
第6章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第一节 河流要素和河水运动
第二节 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
第三节 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第7章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第一节 地下水的来源、赋存和性质
第二节 地下水的类型和运动
第三节 地下水的剥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第8章 海洋的地质作用
第一节 海洋环境
第二节 海水的运动
第三节 海洋的剥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第9章 湖泊的地质作用
第一节 湖泊概述和湖水的运动
第二节 湖泊的剥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第三节 沼泽的地质作用
第10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
第一节 冰川的形成、类型和运动
第二节 冰川的剥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第三节 冰期及其原因
第11章 风的地质作用
第一节 风的概念、分级和类型
第二节 风的剥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第三节 荒漠及荒漠化问题
第12章 成岩作用与沉积岩
第一节 成岩作用
第二节 沉积岩的特征和类型
第13章 古生物、地层和地质年代学
第一节 古生物学基础
第二节 地层学基础
第三节 地质年代学
第14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第一节 构造运动
第二节 岩层的产状
第三节 褶皱构造
第四节 断裂构造
第15章 地震作用
第一节 地震作用的概念
第二节 地震的类型和分布
第三节 地震作用过程和地震预报
第16章 岩浆作用及岩浆岩
第一节 岩浆的概念
第二节 火山作用
第三节 侵入作用
第四节 岩浆的形成与演化
第五节 岩浆岩的特征和类型
第17章 变质作用和变质岩
第一节 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和变质作用方式
第二节 变质作用的类型和演化规律
第三节 变质岩的特征和类型
第18章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
第一节 大陆漂移
第二节 海底扩张
第三节 板块构造
第19章 地球的演化历史
第一节 太古宙
第二节 元古宙
第三节 早古生代
第四节 晚古生代
第五节 中生代
第六节 新生代
第20章 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
第一节 地质资源
第二节 地质环境
参考文献 2100433B
《基础地质学教程》为《基础地质学》国家精品课程、《基础地质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基础地质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成果。
本教材为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及与地学有关专业的教材,其与作者等人出版《基础地质学实验教程》(地质出版社,钱建平等,2012)和《基础地质学实习教程》(冶金工业出版社,钱建平等,2009)构成系列教材。
教材内容主要有地球的物质成分和物理性质,地球能量系统和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其产物,矿物、岩石和地层古生物知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地球的演化历史,地球资源与环境等。
教材力图融时代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一体。教材中所有图件均经矢量化处理并赋色,彩色照片地质现象丰富典型,质量精美,具有很高的鉴赏性和实用性。
该教材既可供地学大学生的《普通地质学》、《地质学基础》和《基础地质学》理论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地学爱好者的业余自学教程。
工程地质学孕育、萌芽于地质学的发展和人类工程活动经验的积累中。17世纪以前,许多国家成功地建成了至今仍享有盛名的伟大建筑物,但人们在建筑实践中对地质环境的考虑,完全依赖于建筑者个人的感性认识。17世纪...
现代地质学把地球作为一次整体来研究,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板块构造说,就是吸收了地震研究、海洋地质调查和古地碰研究等方面的最新科学成果,较好地解释了全球构造问题。 至20世纪80年代,地质学已发展成为...
探 索 ? 发现 之 旅 2010年地质学基础野外实习报告 1 . 地质实习之动员 首先,由汪永进老师向我们解释地 质实习的意义,再由陈仕涛老师向我们 介绍地质实习的内容和安排。 1.1 实习目的 实习是地质学基础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地质实习 能直观地反映课堂所讲的内容, 使我们直接观察和了解一些野外地质 现象,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实习安排实习人员及时间 (1)人员: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09级地理(师范)班 (2)时间: 2010年 8月 30日—— 2010年 9月 4日 1.3 准备工作 (1)为了保证野外地质工作的顺利进行,每次出发前,都要进行 大量的技术性、事务性的准备工作,筹备充足的工作、交通 和生活需要的装备和用具。工作内容不同,要求也不尽相同。 (2)工作: 地质包、地质锤、罗盘、放大镜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基础工程地质学讲义——第1节 概述 引入—岩溶问题可以说是各类工程动力地质问题中最复杂、最难的。岩溶广泛分布,问题无法回避。 问题的特殊性--岩溶空间分布不均,地下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多变,对于工程而言是个隐函数。
基础地质学学习教程,ISBN:9787502253219,作者:张树明
2100433B
《基础地质学实验教程》是为我校国家级精品课程《基础地质学》编写系列配套教材之一,亦是作者等人编写的《基础地质学实习教程》(冶金工业出版社)的姊妹篇。应该指出,由于地质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相对其他专业,地质类专业大学生的地质实践环节训练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加强地质类专业大学生地质实践环节训练亦是地质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作者认为一本好的实验教材不能简单视为理论教材的附本,而应该体现一定的实践教学目标,能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主动地进行科学实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基于上述考虑,教材力图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一体。教材中实验大纲的编写、教材内容的厘定、教学图表的选择、相关文字的说明和鉴定经验的总结都尽可能体现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要求。为增加实验教材的可读性,本教材通篇采用彩色制版。
本实验教程共有十五个实验。包括矿物的形态与物理性质识别(1个);常见矿物和造岩矿物肉眼鉴定(3个);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大岩类岩石肉眼鉴定(3个);三大岩类的综合鉴定(1个);常见古生物化石的观察和鉴定(1个);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现象的识读与分析(2个);地质图阅读(1个);此外现场教学有地质罗盘的使用(1个),参观地质博物馆(1个)和屏风山现场实践教学(1个)。
每个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基础知识准备、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实验仪器及材料、注意事项及鉴定经验五项。其中实验目的是本次实验课的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基础知识准备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复习;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是本次实验具体要学习的内容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实验仪器及材料是本次实验课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注意事项及鉴定经验是实验过程中具体操作时的注意的问题和前人鉴定经验的总结,以期对学生有所帮助。
本实验教程内容包括常见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标本的鉴定,典型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现象的认识,地质图的阅读,地质罗盘的使用及野外地质考察等方面的地质入门知识。编写过程中力图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一体,所选标本和地质现象照片涵盖了矿物、岩石、古生物、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等各个部分,照片丰富典型,质量精美,具有很好的鉴赏性和实用性。该实验教程既可供大学生课堂实验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地学爱好者的业余自学教程。该实验教程紧扣课程教学大纲,安排实验15个,实验作业作为附录,用骑缝线连接,方便学生实用,又不破坏教材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