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柏栽培技术
卷柏为孢子繁殖,或从产地采挖自生苗盆栽。盆土要求轻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后放置在阴湿,无直射阳光的地方。卷柏的孢子繁殖选取叶腑中长有成熟孢子囊的茎段,自枝顶切下1.5cm,置于排水良好的洁净土壤表面,土壤常用1份泥土加4份细砂混合而成,在茎段切口上洒些过筛的细土,保持切口的湿度,用玻璃加盖,防止失水,常保持潮湿,置于20℃左右温度条件下,约9个月后就能长出新株。
1.在温度20℃左右潮湿的地方生长正常。
2.栽培技术分茎繁殖,有些种类可用叶片繁殖及孢子繁殖。分茎繁殖是将匍匐茎切成3-6cm长的茎段,放在细砂土上,每日浇水3-4次,保持湿润,即可成活。有些种类可将小叶片插到泥土中,浇水保湿,就能生根发出新叶。一些直立茎的种类,可用孢子繁殖,选取叶腑中长有成熟孢子囊的茎段,自枝顶切下1.5cm。
1、摆放位置
卷柏适宜在荫蔽处生长,应全年放在柔和光照下。
2、温度
适宜生长在温暖的房间内。冬季最低气温为0℃。
3、浇水
植株抗旱力极强.但生长期间需要大量浇水,保持盆土充分湿润。植株喜潮湿,每天都要用温水喷洒叶丛。不要用凉水喷洒,否则对叶丛不利。
4、施肥
生长期间每半个月施30%浓度的标推液肥一次。
5、栽培和换盆
用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壤土栽种,还可以养在小水杯中。盆栽时浅盆最适宜。春季换盆,若无须换盆,则用新鲜的土壤翻盆。
分布中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和菲律宾。多生于向阳的山坡岩石上,或干旱的岩石缝中。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山东、辽宁、河北。
卷柏生长习性
卷柏又叫九死还魂草是因为它可以“死”而复生,这正是它的奇特之处。它的生长环境却很特殊,干燥的岩石缝隙中或荒石坡上往往可以寻到它的踪迹。在水分供应充足时,卷柏吸水后枝叶舒展,翠绿可人。一旦失去水分供应,就将枝叶失绿蜷曲抱团,像枯死了一样。但卷柏凭借着有水则生、无水则“死”的生存绝技,不但旱不死,反而代代相传繁衍生息。
选择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光线适量、排水通畅、管理方便的灵芝大棚,棚内要求地面清洁,墙壁光洁,耐潮湿。灵芝棚的大小视培养料的多少而定,一般建在树林、房前屋后林阴处,靠近水源的位置最合适。培养料入棚前菇棚...
阳台黄瓜种植技术及注意事项1、阳台黄瓜的播种时间一般是在早春1-3月时进行,当然在夏秋6-8月也可进行播种。春播的话就采用浸种催芽后育苗或地膜覆盖直播,而夏秋季播种则可选择浸种直播或干种直播两种方法。...
在食用菌栽培技术中,菌种生产技术难度大,要求高,且需要专门的设备和用品,适宜于专业菌种厂生产。平菇属木腐菌,凡是适合于木生食用菌的培养基,也都适合平菇菌丝的生长。本节仅对平菇的菌种分离和一些平菇专用的...
卷柏形态特征
土生或石生,复苏植物,呈垫状。
根托只生于茎的基部,长0.5-3厘米,直径0. 3-1.8毫米,根多分叉,密被毛,和茎及分枝密集形成树状主干,有时高达数十厘米。主茎自中部开始羽状分枝或不等二叉分枝,不呈“之”字形,无关节,禾秆色或棕色,不分枝的主茎高10-20 (-35)厘米,茎卵圆柱状,不具沟槽,光滑,维管束1条;侧枝2-5对,2-3回羽状分枝,小枝稀疏,规则,分枝无毛,背腹压扁,末回分枝连叶宽1.4-3.3毫米。
叶全部交互排列,二形。叶质厚,表面光滑,边缘不为全缘,具白边,主茎上的叶较小枝上的略大,覆瓦状排列,绿色或棕色,边缘有细齿。分枝上的腋叶对称,卵形,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0.8-2.6毫米×0.4-1.3毫米,边缘有细齿,黑褐色。中叶不对称,小枝上的椭圆形,1.5-2.5毫米×0.3-0.9毫米,覆瓦状排列,背部不呈龙骨状,先端具芒,外展或与轴平行,基部平截,边缘有细齿(基部有短睫毛) ,不外卷,不内卷。侧叶不对称,小枝上的侧叶卵形到三角形或距圆状卵形,略斜升,相互重叠,1.5-2.5毫米×0.5-1.2毫米,先端具芒,基部上侧扩大,加宽,覆盖小枝,基部上侧边缘不为全缘,呈撕裂状或具细齿,下侧边近全缘,基部有细齿或具睫毛,反卷。
孢子叶穗紧密,四棱柱形,单生于小枝末端,12-15毫米×1.2-2.6毫米;孢子叶一形,卵状三角形,边缘有细齿,具白边(膜质透明) ,先端有尖头或具芒;大孢子叶在孢子叶穗上下两面不规则排列。大孢子浅黄色,小孢子橘黄色。
卷柏病虫防治
叶斑病:叶斑病多发于梅雨天气,一般湿度大的天气易发病,因为湿度大的天气易使病菌繁殖。刚发病时为褐色的小斑,叶斑的边缘呈现出水浸状褪绿,并且呈轮纹状向外扩展。后期病斑中心会出现黑褐色霉斑,潮湿条件下变成黑褐色霉层。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叶,发病期间可用稀释100倍的多菌灵喷洒。
炭疽病:炭疽病起初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会蔓延到叶柄上。病斑初期呈水浸状的小黄斑,逐渐蔓延为轮纹状,后期病斑连成一片造成叶片干枯,并且会产生轮纹排列的小黑点。
防治方法:加强养护,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发病初期可用稀释1000倍的等量式波尔多液或稀释1500倍的托布津溶液喷洒。
褐软蚧:褐软蚧能危害很多种植物,在卷柏上多发。褐软蚧一般群集在叶面或嫩叶上,通过刺吸式口器吸食植株汁液,容易诱发煤污病,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最终造成生长势弱,叶片枯黄。
防治方法:虫数不多的情况下,可以用毛笔或竹片等物将虫体刮除;在若虫孵化期可以用稀释100倍的乐果乳油或氧化乐果乳油喷洒。
木棉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向阳的、土层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 2. 繁殖方法 木棉主要用种子繁殖。每年 10月,果实成串聚生,采回堆放在阴凉处。过 数天,摊开晾晒,果裂种脱,除去絮毛杂物,阴干后贮存。早春 2-3 月间播种,播前催芽, 用条播或撒播均可。每公顷用种量 45-60kg。播后按一般育苗的措施,加强管理,待幼苗长 至 5-6cm时,可进行移栽分床培育。 一年生的苗木高达 50cm以上,秋后或次年春季出圃定植。 每年 3-4月份先开花,后长叶。花冠五瓣,橙黄或橙红色。花萼黑褐色,革质。花后结椭圆 形硕果,内为卵圆形的种子和白色的棉絮。 栽培技术 用播种、 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开裂前采集, 种子发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随采随播,也可用湿沙短期贮藏,条播,覆土 2cm,平均气 温 20℃以上,一般 4-5d 可出齐苗;扦插多在 2-3 月或雨季进行, 用长 80-10
朴树栽植技术 一、朴树概述 朴树,别名有沙朴、朴子树、朴仔树。落叶乔木,高达 20m,胸 径 1m;树冠扁球形。小枝幼时有毛,后渐脱落。叶卵状椭圆形,长 4-8cm,先端短尖,基部不对称,锯齿钝,表面有光泽,背脉隆起并 疏生毛。果熟时橙红色,径 4-5mm, 果柄与叶柄近等长,果核表面有凹 点及棱脊。花期 4月;果 9-10 月成 熟。 二、生态习性 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气候及 肥沃、湿润、深厚之中性粘质壤土, 能耐轻盐碱土。 深根性,抗风力强。 寿命较长,在中心分布区常见 200-300 年生的老树。抗烟尘及有毒气 体。 三、朴树的主要品种 在四川地区,朴树主要品种为小叶朴 、大叶朴、珊瑚朴、西川 朴。 (一)小叶朴 别名:黑弹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 20米,树冠倒广卵形至扁球形。 树皮灰褐色 ,平滑 .当年生小枝淡 棕色,老后色较深,无毛,散生 椭圆形皮孔,去年生小枝灰褐色;冬芽
卷柏活血通经;卷柏炭化瘀止血。
序号 | 中文名称 | 拉丁文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 西伯利亚卷柏 细瘦卷柏 印度卷柏 红枝卷柏 白边卷柏 卷柏 垫状卷柏 二歧卷柏 毛枝卷柏 毛枝攀援卷柏 布朗卷柏 二形卷柏 粗茎卷柏 旱生卷柏 兖州卷柏 狭叶卷柏 江南卷柏 薄叶卷柏 瓦氏卷柏 黑顶卷柏 长芒卷柏 海南卷柏 深绿卷柏 粗叶卷柏 糙叶卷柏 藤卷柏 攀缘卷柏 耳基卷柏 翠云草 泰国卷柏 蔓出卷柏 澜沧卷柏 疏叶卷柏 小翠云 鹿角卷柏 中华卷柏 钱叶卷柏 拟大叶卷柏 大叶卷柏 拟双沟卷柏 膜叶卷柏 疏松卷柏 细叶卷柏 高雄卷柏 块茎卷柏 双沟卷柏 长叶卷柏 微齿钝叶卷柏 钝叶卷柏 秦氏卷柏 单子卷柏 毛叶卷柏 缘毛卷柏 贵州卷柏 小笠原卷柏 异穗卷柏 剑叶卷柏 鞘舌卷柏 缅甸卷柏 镰叶卷柏 白毛卷柏 毛边卷柏 地卷柏 平卷柏 松穗卷柏 伏地卷柏 拟伏地卷柏 小卷柏 睫毛卷柏 | Selaginella sibirica Selaginella vardei Selaginella indica Selaginella sanguinolenta Selaginella albocincta 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elaginella pulvinata Selaginella pubescens Selaginella trichoclada Selaginella pseudopaleifera Selaginella braunii Selaginella biformis Selaginella frondosa Selaginella stauntoniana Selaginella involvens Selaginella mairei 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 Selaginella delicatula Selaginella wallichii Selaginella picta Selaginella commutata Selaginella rolandi-principis 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subsp. trachyphylla 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subsp. scabrifolia Selaginella willdenowii Selaginella helferi Selaginella limbata Selaginella uncinata Selaginella siamensis Selaginella davidii Selaginella davidii subsp. gebaueriana Selaginella remotifolia Selaginella kraussiana Selaginella rossii Selaginella sinensis Selaginella nummularifolia Selaginella decipiens Selaginella bodinieri Selaginella pennata Selaginella leptophylla Selaginella effusa Selaginella labordei Selaginella repanda Selaginella chrysocaulos Selaginella bisulcata Selaginella megaphylla Selaginella ornata Selaginella amblyphylla Selaginella chingii Selaginella monospora Selaginella monospora subsp. trichophylla Selaginella ciliaris Selaginella kouycheensis Selaginella boninensis Selaginella heterostachys Selaginella xipholepis Selaginella vaginata Selaginella kurzii Selaginella drepanophylla Selaginella albociliata Selaginella chaetoloma Selaginella prostrata Selaginella pallidissima Selaginella laxistrobila Selaginella nipponica Selaginella pseudonipponica Selaginella helvetica Selaginella jugorum |
全年均可采收,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1、卷柏:除去残留须根及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2、卷柏炭:取净卷柏,照炒炭法(附录ⅡD)炒至表面显焦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