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吉安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考核检查办法 | 实施地区 | 吉安市 |
---|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精神,打造“清、净、整洁,精、细、秀美”的城乡环境,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巩固和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检查原则
检查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奖惩分明、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做到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全面反映被检查对象工作成效。
二、检查对象
对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吉州区、青原区、井冈山市、吉安县、新干县、永丰县、峡江县、吉水县、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安福县、永新县、庐陵新区进行考核。其中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庐陵新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检查年度得分以吉安市中心城区城市管理常态长效考核年度得分为准,吉州区、青原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检查年度得分以吉安市中心城区城市管理常态长效考核占70%、乡镇考核占30%为准。
三、检查范围
各县(市、区)城区建成区范围;圩镇、乡村环境整治情况。
四、检查内容
(一)日常检查。包括各级督办问题整改情况,材料、资料、宣传信息报送,日常督查情况和问题整改回复情况。
(二)专项检查。检查县(市、区)城区市容环境整治工作成效,主要包括:
县城:市容环境秩序、环境污染治理、交通秩序、市政公用设施、“两违”治理(含蓝皮棚)。
圩镇:环境卫生、圩容圩貌、公共设施、“两违”治理(含蓝皮棚)。
村庄:生活垃圾治理、违章建筑整治(含蓝皮棚)、农村建房管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五、检查方式
一是日常检查的内容由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联席会议办公室(下称办公室)根据各地上报的情况进行评比,需实地检查的内容纳入每季度明查暗访中。
二是专项检查由办公室牵头,市直各相关单位参与,每季度分组对全市各县(市、区)开展明查暗访并通报。
六、检查标准
具体见《吉安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考核检查内容及评分标准》。
七、计分方法
依照《吉安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考核检查内容及评分标准》打分。
年终总评分=一季度得分*20% 二季度得分*20% 三季度得分*20% 四季度得分*40%。
八、组织实施
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由办公室牵头组织,专项检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检查方案。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由办公室反馈给被检查对象限期整改,重大问题列入下次专项检查复查范围,逾期未整改到位的加倍扣分。
九、结果运用
检查结果报市委、市政府,各地年度得分排位情况在全市范围内通报,并评选出5个工作先进单位进行奖励。县(市、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检查达标分为150分,低于达标分且年度得分排名最后一位的,按有关规定由市委、市政府约谈当地党政负责人,并与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挂钩。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责任机制二、广泛宣传发动,着力提高治理工作知晓率和参与度三、深入开展“五乱”治理,不断改善城乡面貌;一是切实加强清扫保洁,二是大力实施各类专项治理,三是狠抓重...
包括治理垃圾、厕所粪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村庄规划建、设和管护机制。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二、重点任务(一)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处理...
1、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但随之而来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环境面貌和城镇秩序“脏乱差”等问题日益突出。2、大量流动人口的急剧涌入与城镇环境承载力之间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
**镇 2012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汇报 全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动员大会召开后,我镇按照区 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把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主 要任务来抓,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和“落实责任、齐抓 共管、城乡联动、整体推进”的原则,精心组织,加强领导,落 实举措,着力打造人居新环境,建设优美新村镇,城乡面貌不断 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初步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整治情况汇 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 、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形成城乡上下联动、 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我镇将环境 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党委、 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 程,力求抓紧抓好。 专门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 长,各村、各社区及辖区各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 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各村、社区也相应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 小组和工作机构。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各办所主 任及村干部包抓村,包村干部包
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优秀 按照开发区商贸园管委会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的文件要求, 白云台社区结合工作实际, 及时召开党员干部、 代表大会, 针对几个阶段的工作目标, 制定措施, 落实责任, 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巩固整治成果,城乡环境综 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工作总结 一、高度重视见成效。 自开展整治工作以来,白云台社区组织党员干部、居民 代表发放宣传资料 1200 份,下大力气清理辖区卫生盲点, 彻底整治脏、乱、差清理场所 35 多处,参加人数达 350 人 次,清理死角卫生 15处,清理卫生垃圾 120余车。 二、有规可依建机制。 1)成立以“两委”为核心,小组干部、住宅小区物管 (保安)员为成员的整治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 2)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白云台社区居民自治 公约》,用规章约束居民,树新风教育居民,讲文明感化居 民。 3)抓好公岗保洁员队
江苏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考核办法
为科学评价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效果,推进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深入开展,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努力创造整洁、舒适、健康的城乡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根据《关于开展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2010-2012年)实施意见的通知》和《2010-2012年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督查考核评估办法》,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
二、考核内容
重点考核各地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目标完成、行动内容开展和保障措施落实等情况。
(一)保障措施落实情况
政府重视。制定实施方案和年度目标,召开工作会议,纳入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和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部门配合。爱卫会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落实资金。有专项经费、工作经费和奖励经费,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广泛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营造社会氛围,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加强督查。各市组织对所辖县(市、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进行日常督查和年度检查,并进行排序通报。
完善制度。各市要建立工作档案,建立健全信息传递、上报反馈和通报制度。
(二)行动开展情况
1、集中开展清理整治情况
整治城市环境卫生。包括整治城市卫生死角,治理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卫生,清理城市“牛皮癣”,规范城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摊点摆设、车辆停放和农贸市场管理等。
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包括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建设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清除垃圾,治理污水,整治河道,清理乱堆乱放,规范家禽、牲畜饲养等情况。
整治重点场所卫生。包括对交通沿线、公共场所、建设工地、农民工聚集地、农村餐饮业周边等环境整治和管理等。
2、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城市农贸市场比例等是否达标。
农村改水改厕。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是否达标;乡镇公共场所、集贸市场、农村卫生院及中小学、公路沿线加油站等场所是否建有无害化卫生公厕。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收集处置。是否已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和村庄保洁长效管理制度,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是否达标等。
(三)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情况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制定和完善各项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工作督查和执法检查,实现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等。
公民健康素养。包括组织实施“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行动”等。
培育先进典型。包括建成的省级卫生镇、国家生态县(市、区)、省级生态镇的比例是否达标及园林小城镇建设情况。
病媒生物防制。包括是否定期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活动,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完善防制设施和组织药物消杀,城乡病媒生物密度是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等。
(四)群众满意度
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建立群众参与监督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梳理和整改,群众对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满意度达90%以上。
三、考核方法
采取各市自查和省级督导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一)各市自查:各省辖市组织相关部门,对辖县(市、区)的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进行日常督查和年度检查,每次督查、检查都打分排序,结果通报给各县(市、区)政府,并于每年12月31日前,将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自查总结和辖县(市、区)得分排序报省爱卫办。
(二)省级督导和考核:每年年底至次年第一季度,省爱卫会牵头组织省卫生、农林、建设、水利、环保、工商等相关部门对各省辖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考核。省督导考核组每市抽查2-3个县(市、区),进行打分排序,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通报。
四、奖惩
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各市自查和省督导考核的结果作为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省爱卫会将对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成绩优异的市、县(市、区)授予“江苏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先进市、县(市、区)”称号;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市及县(市、区)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附件:江苏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考核评分细则
项 目
考核内容
年度指标(%)
考核方法及评分
分值
评分结果
2010
2011
2012
苏南
苏中
苏北
苏南
苏中
苏北
苏南
苏中
苏北
组织领导(18分)
1.1政府重视。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工作会议、纳入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
4
3
3
3
3
2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23分)
8
10
5
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39分)
5
5
5
6
5
5
5
3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20分)
4.1发现1处不符合要求的扣0.5分,扣完为止;
3
2
3
3
2
2
5
注:90分为优秀,80分为良好,70分为合格。
近日,彬县以改善人居环境、增进人民福祉为目的,以治理城乡“脏、乱、差”为重点,开展为期一月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坚持标本兼治,全面“治脏”。搞好城乡道路、房前屋后、背街小巷清扫保洁,全面清理积存垃圾、杂草、杂物,清洗刷新建筑立面、设施表面,刷白树干、刷新交通标线;全力抓好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死角部位的整治工作;加强对城区建筑工地、市政工地、拆迁工地施工现场卫生和建筑垃圾处置、运输监管,从严打击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超速、超载、抛撒等违法行为;加强广场、商业街区、公厕等重点区域卫生管理。完善落实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城乡环境管理向规范化、常态化迈进。
坚持规范管理,彻底“治乱”。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市场内的活禽宰杀、销售及食品经营管理,完善“三防”设施,保证卫生达标;抓好市场内“六小”行业整治达标工作,从严查处无证照经营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取缔各类出店经营、占道经营和市场外延现象;疏导结合,扎实开展进市场、进社区、进门店“三进”工作。加大交通执法力度,依法取缔各类马路市场、流动摊点、占道修车洗车、车辆乱停乱放等违规行为,确保公路安全畅通;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路段路面管控,合理安排警力,强化路面保障,确保重点区域交通秩序良好。
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治差”。对照创建工作标准,找问题查不足、找差距补短板,坚持对标管理,城区向先进县城看齐,乡村向县城看齐,全力查找管理、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差距尤其是长效机制和投入方面的差距,重点解决市政、绿化等硬件设施建设方面的短板和不足,提升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城乡环境面貌有新的提升。
江苏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考核办法
医疗卫生
苏爱卫9号
江苏省爱卫会
20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