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的装饰方法,除了彩绘,还有雕、嵌、描、刻、填、堆、戗等百余种,主要称有“脱胎漆”、“螺甸漆”、“彩漆雕填”等类。脱胎漆又叫“夹综脱胎”,是最早发展的漆器之一。
它精致光滑,在漆器上画有花草和诗句,同时可以制作古庙中大型的脱胎佛像。
螺甸漆亦称“嵌螺甸”,是用螺甸嵌入漆器,有人物、山水、花木和鸟兽等图形,五光十色。
彩漆雕填即刻漆,它是在制作成功的漆器上填上彩色花纹,然后再进行极细致的雕刻,代表这类产品的有屏风,其雕刻的景物细腻动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徽州漆器是徽州地区的传统工艺名品。漆器的主色是外墨内朱,高艳度,强对比,朴素中显现华美,典雅卓绝。
漆胎主要有木胎、夹纻胎、竹胎、皮胎等。漆器品种繁多,不但应用于装饰家具、容器、日用品、文具和艺术品,而且还应用于髹饰乐器、丧葬用具、兵器等。
文化遗产名称:徽州漆器制作技艺
所属地区:
遗产编号:Ⅷ—11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黄山市屯溪区
遗产级别: 国家
第一步:首先是选择用材,般漆器家具的用材和生产工艺与其它木器家具生产工艺基本相同。高档漆器产品的框架需采用楠木、红木、紫檀等名贵材种,雕刻以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 第二步:涂灰。涂灰是进行装饰工艺和增加...
1959年著名艺人梁国海、王国治选用了画家陈之佛的画稿,和一些青年艺人精心制作了"和平之春"、"喜鹊登梅"大挂屏,至今仍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内。1983年...
从制作流程说起:内部镀锌管骨架和铜皮下料成形→铜皮上色(氧化、着色、喷漆、烘干)→铜皮的拼接。大体是这样,具体的还有一些其他的工艺。
早在宋代,徽州细嵌螺甸漆器即以誉满全国,有“宋嵌”之称。
出生在徽州区岩寺镇的漆器艺人赵千里,便是宋代徽州漆器的创始人,他手艺高超,四海扬名,很快传播到福州,扬州等地。
明代隆庆年间,徽州人黄成著《髹饰录》,提出“巧法造化,质则人事,文象阴阳”等美学法则,至今对漆器工艺的发展还有参照意义。
建国后,徽州漆器不断发展和创新,漆器工艺品逐渐增多。制作的品种有镶嵌、刻漆、描金彩绘、蘑漆、堆漆五大类、产品有单幅挂屏、排屏、围屏、炕几、书橱、果盘、果盒、花瓶、笔筒、茶叶盒、床头柜、电视机柜,啤酒橱等等。
漆器的色泽由过去的黑色,增至现今的天蓝、墨绿、淡绿、奶油、铁锈红、朱砂红以及淡紫、洁白等颜色。漆器工艺品装饰画画面不仅有四季花卉、黄山风光、飞禽走兽、神话故事,而且有《红楼梦》、《西厢记》、《甘露寺》、《百花亭》等古代故事的人物群像。
1959年至1960年,著名漆器工艺美术师俞金海参加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内部装饰设计和制作,著名的“迎客松”、“佛子岭水库”、“屏风刻漆百子图”等大型工艺制品以及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屯溪戴震纪念馆、程大位故居、龙山寺等名联挂匾都留下了他熠熠生辉的漆迹。
他还在我国漆器工艺的瀚海中挖掘出了失传的汉代珍品漆砂砚和南宋名贵工艺品菠萝漆这两颗明珠,为我国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78年,俞金海研究复制出失传已久的“漆砂砚”,赖少其称赞其“功同天造”,作家端木蕻良则尊俞金海为“楚漆国手”。
菠萝漆砂砚在1984年获省“轻工旅游优秀新产品”称号。骨石镶嵌屏风、四大美人屏风在1986年分别获省“优质产品”、国家轻工业部“百花奖”。
1989年,徽州漆器老艺人徐天华,运用六朝技艺创作现代漆器,利用两年时间制作一对夹纻胎绿沉漆《坐狮》,高2米余,双狮威武,华彩熠熠,造型饱满逼真,如铜铸却轻巧似羽,令人折服。
在艺术创作中,任何一种画种都有其独特的技巧和表现技法,大漆艺术的技法多种多样,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内容。不同的技法和方式在作品中表现的效果和所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同的,漆画由于技法的多样性,有其独特性应用于现代漆器中。我国对于大漆的运用虽来源悠久,但是漆器装饰作为一个独立造型形式的产生时间不算长,作为一个独立画种表现技法的成熟性其技法的研究有利于加深。文章主要阐述了描饰技法的几种类型以及漆器装饰设计的应用,同时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研究,对这些作品运用的技法进行分析,整理出系统的论证,进而表达描饰技法对于现代漆器设计表现的重要性,希望能够深化大器描饰技法在设计领域的更多运用。
用螺壳、蚌壳、贝壳等材料经加工,镶嵌于漆器上,蚌壳的天然光彩加之漆器的光泽如锦如霞,人们称这种漆器为螺钿漆器。按镶嵌的材料,螺钿漆器可分为厚螺钿和薄螺钿两大类。两类的区分全在壳片的厚度,厚螺钿的螺片厚度一般在0.5至2毫米之间,薄螺钿则—般在0.5毫米以下。厚镙钿又称硬螺钿,薄螺钿又名软螺钿。中国早期螺钿漆器,都是厚螺钿即硬螺钿漆器。明代黄成的《髹饰录》"螺钿"条扬明注说:"壳片古者厚,而今渐薄也。"厚螺钿是中国螺钿漆器的主流,贯穿古今,由上古商周时代一直流传至今。本文所介绍的即是厚螺钿漆器。
徽州建筑技艺徽州建筑
徽州建筑是积淀了两千多年汉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朽丰碑,而徽州建筑传统技艺是铸就丰碑的关键所在。徽州建 筑传统技艺是一种传统的汉族民间技艺,融合了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与艺术成分,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是其他门类的技艺不可替代和比拟的,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堪称汉民族的艺术瑰宝。
徽州建筑传统技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那时流行的还是一种"穿斗式"建筑,发展到宋朝时,建筑技艺已发生了明显变化,融"穿斗式"与"抬梁式"于一体,建筑技艺有了较大的提升。到了明代形成了内设"天井"三间五架这种模式的建筑格局,并基本形成固定模式,徽州建筑传统技艺也基本趋于稳定,并按照以师带徒、口传手授的方式,代代相传。
徽州建筑传统技艺基本程序如下:
石匠施工程序:挖脚--采石--砌石基--制做安装细料等。
木匠施工程序:出山料--起工架马--画墨接--排料--竖屋请梁--理柱等。
砖匠施工程序:拌制灰泥--砌筑--抹灰--地面施工--屋面铺砖、盖瓦等。
徽州木雕、砖雕、石雕是徽州古建筑中的最精华的部分,彩画艺术也被很好地应用到了徽州建筑上面。
改革开放以后,建筑遗产资源受到了重视和保护。一批古建公司相继成立。一批民间老艺人被重新组织起来,并开始收徒传艺,徽州建筑传统技艺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大方县位于黔西北毕节地区中部,面积3544.7平方公里,人口97万,城区有326、321国道,贵毕高等级公路横穿,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漆树的生长,生漆资源丰富、质量优异,是我国六大产漆县之一。
史载,大方漆器制作始于东汉年间,彝族先民常以生漆涂髹马鞍、箭筒等物品,进而以牛皮制成胎坯,用生漆涂髹,制成酒、乳、茶具等革器,明洪武年间形成了一套以皮胎漆器为主的漆器制作工艺,成为了地方特色产品,向朝廷进贡,并有了木胎制品。清代,《乾隆通志》载:"黔之革器以大定(大方)为最佳", 大方皮胎漆器成为全国特色, 并独创了"隐纹"装饰技法,道光年间,家庭作坊遍及大街小巷,有"漆城"之称;光绪年间,漆器生产由家庭作坊开始向手工业工场发展;1915年大方漆器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银质奖章";1958年组建国营大方漆器厂,开始制作麻布脱胎漆器;1979年大方漆器获"省优质奖"称号,1986年获"黄果树杯"奖,现国营漆器厂停业,只剩一家私营企业和两家私营作坊,举步唯艰,传承困难。
大方漆器制作工艺独特,制作要求高,其工艺流程繁杂,主要有、制漆、胎胚、灰地、漆地、装饰五大工艺,50多道工序,82道生产环节,产品做工精细,品种齐全 ,造型生动。
漆器的制作大致分为胎体制作、髹漆、彩绘三个环节,但每个大的环节下小的工序特别多,及其复杂。对于每道工序的制作,师傅们多是凭借手上的经验来判断是否达标。因每道工序对制作及环境的要求不同,一般都是分房间制作。制作过程中多是师傅分工协作完成,一般师傅只做一个工序,但多数师傅兼具其他工序的技能,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来弥补人员不足。
(一)楚式漆器髹饰技艺胎体种类的丰富。邹氏家族楚式漆器制作中器物多以仿古漆器为主,这些仿古漆器制作以材料划分的胎体大致有以下几种:
(1)木胎胎体;木胎是现代楚式漆器制作中较常见的一种胎体,多以香樟木、楠木等成年老木为料,也经常选用阴沉木,雕刻技法有圆雕、透雕、浮雕等,榫卯结构制作胎体是较大的特色,如大型器物虎座鸟架鼓、虎座飞鸟都是通过榫卯结构来完成的。
(2)皮胎胎体;主要以牛皮为料,牛皮需经过特殊的处理进行使用。随着社会结构分工的明细,多以购买成品为主,如虎座鸟架鼓上的悬鼓就是牛皮翻制而成。
(3)夹纻胎胎体;夹纻胎俗称“脱胎”,髹饰录中将其记为“重布胎”,多以夏布为料,在制好的石膏模上先刮漆灰再贴夏布,在夏布上挂漆灰反复多遍成型,待干后,去掉石膏模,磨光表面,使器型标准,即成胎体。
(4)竹胎制作工艺;多以三年以上的南竹为料,经过蒸煮——晾干后使用,楚式漆器制作中多以竹的天然形态为基础经过加工处理后,直接髹涂彩绘,如:竹漆笔筒、竹饮水杯等。
(5)陶胎制作工艺;以泥为材料塑造成型烧制,然后髹涂彩绘纹样。
(6)葫芦胎制作工艺;多以成年葫芦,经过水煮——刮皮——晾干后使用,或镂空雕刻、或直接髹漆彩绘。楚式漆器髹饰制作中多采用直接髹涂彩绘纹样的形式进行制作。
(7)铜胎制作工艺;以铜为料,铸模成型,铜胎制作工艺复杂,楚式漆器髹饰制作中铜胎器物多是购买,然后髹饰彩绘,选择铜胎多以“壶”为主。
虽然这些胎体在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制作中都有出现,但楚式漆器制作中多以木胎、夹纻胎为主。
(二)漆绘
“以笔为文彩,其明媚如画工之装点于物,如春日映彩云也”《髹饰录》。漆绘,就是将彩色漆绘制于表面已经髹漆的漆器之上。几乎所有楚地漆器均使用漆绘的技法进行装饰。彩色漆的制作方法较为复杂,工序繁琐,需要将生漆过滤、加热、加油等再经过熬制。经过熬制成的漆干后无颜色,所以需要加入朱砂,红土等天然矿物质色料按比例配成有色漆。在楚地出土漆器中大量的色漆原料使用朱砂。
(三)雕刻
雕刻漆器即为先将木胎通过雕刻的手法处理后再髹漆的技法,属于一种制胎方法,这种技法的漆器至少在战国早期就已经成熟并广为使用。例如,在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中出使用雕刻技法的土龙纹漆豆盖与豆耳等。例在天星观2号墓出土 透雕凤鸟啄蛇座屏中就能看到其透雕与髹漆技法以相当成熟。整个作品不大但内容细节相当丰富,屏框内镂空刻有一个连续的凤鸟啄蛇的动物纹样,底座用浮雕法又刻动物纹样四个,以黑、红、黄三色大漆彩绘。但雕刻技法到了战国晚期后逐渐衰弱并让位于单纯的彩绘漆器,后世出土较少。
(四)扣器
扣器的出现目的是为了满足漆器口沿,边角等脆弱部强度而产生的。在战国中晚期,随着追求华丽轻薄等审美需要,漆胎逐渐开始追求轻薄。为了保证夹纻胎,竹胎或木胎在受力点或轻薄处的强度与耐用度发明了用金属扣在薄弱处的做法,类似于后世的镶边。这种既实用又带有装饰风格的方式很快在战国晚期流行开来,不仅出现铜扣器,还出现了实用金、银等贵金属修饰的漆器品。其制作方法大致为在器物胎体上事先凿出榫眼然后嵌入榫眼,再在需要的部位使用金属包边固定,由于漆器与金属光泽的交相呼应,扣器往往更具有华贵气质。这种做法在后来的两汉时期更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