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是指通过某种方法(如投加化学药剂)使水中胶体粒子和微小悬浮物聚集的过程,是水和废水处理工艺中的一种单元操作。凝聚和絮凝总称为混凝。混凝则包括凝聚与絮凝两种过程。把能起凝聚与絮凝作用的药剂统称为混凝剂。凝聚主要指胶体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的过程,絮凝主要指脱稳的胶体或微小悬浮物聚结成大的絮凝体的过程。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1)水温:水温对混凝效果有明显的影响。(2)pH:对混凝的影响程度,视混凝剂的品种而异。(3)水中杂质的成分、性质和浓度。(4)水力条件。
中文名称 | 混凝 | 外文名称 | coagulation |
---|---|---|---|
含义 | 水中微粒聚集的过程 | 分类 | 凝聚和絮凝 |
主要因素 | 水温、PH、碱度、水力条件 |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1)水温:水温对混凝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2)pH:对混凝的影响程度,视混凝剂的品种而异。
(3)水中杂质的成分、性质和浓度。
(4)水力条件。
混凝则包括凝聚与絮凝两种过程。把能起凝聚与絮凝作用的药剂统称为混凝剂。
混凝机理:(1)双电层压缩机理 当向溶液中投入加电解质,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高,则扩散层的厚度将减小。当两个胶粒互相接近时,由于扩散层厚度减小,ζ电位降低,因此它们互相排斥的力就减小了,胶粒得以迅速凝聚。(2)吸附电中和作用机理 吸附电中和作用指胶粒表面对带异号电荷的部分有强烈的吸附作用,由于这种吸附作用中和了它的部分电荷,减少了静电斥力,因而容易 与其他颗粒接近而互相吸附。(3)吸附架桥作用原理 吸附架桥作用主要是指高分子物质与胶粒相互吸附,但胶粒与胶粒本身并不直接接触,而使胶粒凝聚为大的絮凝体。(4)沉淀物网捕机理 当金属盐或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作混凝剂,投加量大得足以迅速形成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碳酸盐沉淀物时,水中的胶粒可被这些沉淀物在形成时所网捕。当沉淀物带正电荷时,沉淀速度可因溶液中存在阳离子而加快,此外,水中胶粒本身可作为这些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物形成的核心,所以混凝剂最佳投加量与被除去物质的浓度成反比,即胶粒越多,金属混凝剂投加量越少。
是废水化学处理法之一种。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其中的胶粒物质发生凝聚和絮凝而分离出来,以净化废水的方法。混凝系凝聚作用与絮凝作用的合称。前者系因投加电解质,使胶粒电动电势降低或消除,以致胶体颗粒失去稳定性,脱稳胶粒相互聚结而产生;后者系由高分子物质吸附搭桥,使胶体颗粒相互聚结而产生。混凝剂可归纳为两类;①无机盐类,有铝盐(硫酸铝、硫酸铝钾、铝酸钾等)、铁盐(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硫酸铁等)和碳酸镁等;②高分子物质,有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处理时,向废水中加入混凝剂,消除或降低水中胶体颗粒间的相互排斥力,使水中胶体颗粒易于相互碰撞和附聚搭接而形成较大颗粒或絮凝体,进而从水中分离出来。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有:水温、pH值、浊度、硬度及混凝剂的投放量等。
微粒凝结现象--凝聚和絮凝总称为混凝。
影响凝聚效果的主要因素:
(1)水温:水温对混凝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2)pH:对混凝的影响程度,视混凝剂的品种而异。
(3)水中杂质的成分、性质和浓度。
(4)水力条件。
忠岭装饰工队对现浇清水混凝土出现的如:蜂窝、麻面、露筋、露震、涨模、凹凸不平、色差不均匀等、等,缺陷提供修补工人和修补技术 百度 忠岭装饰有更多资料 。。。。。 忠岭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
就是轻质骨料混凝土
根据成都信息价,抗渗混凝土要比普通混凝土贵14-24元。材料价是需要自己调的,不是按定额里的你商品混凝土的单价颜色变了,证明是自己调过的。而抗渗的是定额单价,需要自己调整
采用坍落度法进行工作性检测的主 要操作步骤? 1、试验前将坍落度筒内外洗净,放 在经水润湿过的平板上, 踏紧踏脚板 2)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 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 1/3。用捣棒 在每一层的横截面均匀插捣 25次, 插捣在全部面积上进行, 沿螺旋线边 缘至中心,插捣底层时插至底部,插 捣其他两层时, 应插透本层并插入下 层约 20~30mm,插捣须垂直压下。插 捣顶层时,将捣棒用锯和滚的动作。 清除多余的混凝土,抹平筒口,垂直 提起坍落筒, 5~10s 内完成。 3、将坍 落放在锥体混凝土式样一旁,筒顶 [平放木尺,用小钢尺量出木尺底面 至试样顶面最高点距离, 为该拌和物 的坍落度。 4]混凝土发生崩坍,重新 取样另测。 5)大于 220mm,用钢尺测 量混凝土展后的最终的最大直径和 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 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 坍落扩展度值。 6)拌和物的
1、水泥的选用 1)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条件确定; 2)处于潮湿环境的混凝土结构,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宜采用低碱水泥; 2、粗骨料的选用 1)粗骨料宜选用粒行良好、质地坚硬的洁净碎石或卵石; 2)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 1/4 ,且不得超过钢 筋最小净间距的 3/4; 3)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 1/3 ,且不得超过 40mm。 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粒级,也可用单粒级组合满足要求的连续粒级 4)含泥量。泥块含量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3、细骨料宜选用 1)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天然砂或机制砂 2)混凝土细骨料中氯离子含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钢筋混凝土,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 0.06%; (2)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 0.02%; 4、对于有抗渗、抗冻融或其他特
混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颗粒中较大的粗粒悬浮物可以利用自然沉淀去除,但是更微小的悬浮物,甚至是某些有害的化学离子,特别是胶体粒子沉降得很慢,甚至能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的悬浮状态而不能自然下沉,难以用自然沉淀的方法从水中分离除去。混凝剂的原理是破坏这些细小颗粒的稳定性,使其互相接触而凝聚在一起,形成絮状物,并下沉分离。
利用混凝剂治理污水综合了混合、反应、凝聚、絮凝等九个过程。由于混凝剂投入水中,大多可以提供大量的正离子。正离子能把胶体颗粒表面所带的负电中和掉,使其颗粒间排斥力减小,从而容易靠近并凝聚成絮状细粒,实现了使水中细小胶体颗粒脱稳并凝聚成微小细粒的过程。微小的细粒通过吸附、卷带和架桥形成更大的絮体沉淀下来,达到了可从水中分离出来的目的。
污水治理中常用的混凝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有机混凝剂、无机混凝剂和高分子混凝剂。有机混凝剂有阴阳离子型之分;无机混凝剂有无机类、碱类、固体细粉类等区别;高分子混凝剂根据聚合度的不同可分为高聚合度混凝剂和低聚合度混凝剂,不同聚合度下又有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高分子混凝剂也有有机与无机类之分。选用混凝剂的品种、数量应根据处理对象,即不同的废水的试验资料和条件而定,必须从价廉、易得、投用量少、处理效率高且生成的絮状物容易沉淀分离等方面考虑。当投加单个混凝剂处理效果不理想时,还可以投加助凝剂或者可以考虑两种混凝剂按比例混合投加。
本项目优化了分级混凝系统的除污染效能,解析了分级混凝作用机制,确定了分级混凝的动力学控制参数,建立了基于水力条件、水质特性及混凝剂特性的分级混凝系统;研究了分级混凝过程中混凝剂与混凝过程、水力条件及投加方式的适配性,研究了不同混凝阶段的协同性;建立了分级混凝过程控制方式。 研究结果表明,分级混凝除浊效果更佳、絮体沉降速率更快、高效除浊范围更宽。混凝剂投量相同时,分级混凝效能更佳,絮体沉降性能更加、结构更密实、强度更高、抗剪切能力更强。延长混合时间可提高胶体颗粒去除率,较短混合时间和较低絮凝搅拌强度有利于有机物的去除。混凝剂特性、投药量及投药间隔是分级混凝效能的关键因素。分级混凝的凝聚和絮凝阶段具有相互补偿作用和协同性,凝聚过程欠佳时可通过絮凝阶段的优化得到改善。混凝剂和磁种投量分别是除浊和絮体强度的关键因素,磁种应先于混凝剂0.5 min投加;回流污泥可改善絮凝效果,降低沉后水中溶解性铝和胶体态铝含量。PAM宜投加于絮凝反应的7.5min;壳聚糖的选择应参照絮凝搅拌强度,在低搅拌强度下壳聚糖分子量对絮体特性无明显影响,高分子量壳聚糖适用于低絮凝搅拌强度。混凝剂特性是决定分级投加比的关键因素,不同混凝剂的最佳投加比有显著差异,具有明显的混凝剂适配特性;第一级混凝剂投加应使胶体充分脱稳,第二级混凝剂投加点宜在絮凝阶段初期(1 min内);絮凝阶段宜采用逐级降速的搅拌方式。锆盐对小分子有机物(< 10 kDa)去除效果更佳,絮体大且密实,与铝盐复配或分级投加可优化锆盐投量适用范围。分级混凝的混合强度和混合时间调控范围较宽,胶体脱稳程度更高,絮体沉降性能更稳定;混凝剂分级投加比调控在4/8−2/10,絮体特性取决于分级投药间隔调控范围(30−60s)。絮凝反应阶段初期提高搅拌强度可改善絮体结构,最佳搅拌转速100~150rpm,第二级投药可显著提高混凝效果,分级混凝投药量减少了32.3%。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为混凝机制的发展以及混凝过程的优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2100433B
混凝过程是给水处理工艺中的关键环节,决定了后续处理单元的效能和运行工况。本课题针对传统混凝过程中存在的凝聚阶段和絮凝阶段重叠、絮体形成与破碎过程共存、混凝过程与混凝剂特性不协调等问题,提出分级混凝作用机制,建立基于水力条件和混凝剂特性的分级混凝系统,通过调节快速混合强度和混合时间的水力分级方式将凝聚过程和絮凝过程分离为相对独立的阶段,采用混凝剂分级投加方式研究不同特性混凝剂在凝聚和絮凝阶段的混凝特性,分别强化凝聚作用和絮凝作用,改善絮体的形态和沉降分离性能、以及混凝过程的除污染效能;开展基于分级混凝机制的混凝剂适配性研究,对比不同特性混凝剂在分级混凝过程中的效能和影响因素;研究凝聚过程与絮凝过程的协同性,确定凝聚过程对絮凝过程的影响因素,从水力条件、水质条件、混凝剂特性方面进行分级混凝过程控制研究,提出分级混凝过程的调控方法与技术参数,为分级混凝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