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胸径达50厘米;树皮粗糙,淡灰色或暗褐色;小枝通常近对生,稀互生,向上伸展,扁四棱形,平滑无毛。叶交叉对生,质地厚,排列紧密,有多数并列细脉,无中脉,窄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7厘米,宽0.7-1.5厘米,先端钝呈截状,基部楔形,窄成扁平的短柄。雌球花单生叶腋,基部有少数苞片,苞片不发育成肉质种托。种子圆球形,有白粉,径1.2-1.4厘米,梗长约1厘米,其上有苞片脱落的痕迹。
中文名称 | 花竹柏 | 界 | 植物界 |
---|---|---|---|
门 | 裸子植物门 | 纲 | 松杉纲 |
目 | 松柏目 | 科 | 罗汉松科 |
属 | 竹柏属 | 种 | 花竹柏 |
花竹柏生长环境
性 喜温热湿润气候,大概分布于年平均气温18~26℃,极端最低气温达-7℃,但1月平均气温在6~20℃地区。分布于东径105°~120°之间,北纬21°~29°之间的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常绿阔叶林中,最适宜的年平均气温在18~26℃;抗寒性弱,极端最低气温为-7℃,否则易遭受低温危害。
在平均降雨量1200~1800mm的地区生长良好,低于800mm降雨量,则生长不良,性喜湿润但无积水的地带。
属耐阴树种,常散生于中国亚热带东南部丘陵低山的常绿阔叶林中,阴坡比阳坡生长快5~6倍,在阳光强烈的阳坡,根颈会发生日灼或枯死的现象。年光照在500~800小时即可,在林冠下天然更新良好。
对土壤要求严格,在沙页岩、花岗岩、变质岩等母岩发育的深厚、疏松、湿润、腐殖质层厚、呈酸性的沙壤土至轻粘土较适宜。喜山地黄壤及棕色森林土壤,尤以沙质壤土生长迅速,在贫瘠的土壤上生长极为缓慢,石灰岩地不宜栽培,低洼积水地栽培亦生长不良。竹柏初生长期缓慢,4~5年后生长逐渐加快,6~10年生树高5m,胸径8~10cm,生长10年左右开始开花结实,15年生长的植株结实株产可达5~15kg左右,40年可高达500~650kg。
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大部、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甘肃、河南等地。
花竹柏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20-30米,胸径50-70厘米;树干通直,树皮褐色,平滑,薄片状脱落;小枝树生,灰褐色。叶子为变态的枝条,形状与大小很似竹叶,故名,交叉对生,质地厚,革质,宽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无中脉,有多数并列细脉,长8-18厘米,宽2.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窄成扁平短柄,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有多条气孔线。雌雄异株,雄球花柔荑状,常3-6穗簇生叶腋,有数枚苞片,上部苞腋着生1或2-3个胚株,仅一枚发育成种子,苞片不变成肉质种托。种子核果状,圆球形,为肉质假种皮所包,径1.5-1.8厘米;梗长2.3-2.8厘米。
目的:建立竹柏叶中穗花双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Agilent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乙腈-0.05%磷酸水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时间0~30 min,乙腈15%~10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40 nm。结果:穗花双黄酮在0.013~0.13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34%,RSD为1.4%(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竹柏叶中穗花双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并为其开发应用提供基础。
竹柏为罗汉松科常绿植物 ,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省份 ,在日本也有分布。我们对通道县南部地区竹柏分布区自然条件、群落植物区系、群落成层结构、群落结构与演替及竹柏群落的价值与开发利用等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 ,为我国植物区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