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环境结构 | 外文名 | Environment structure |
---|---|---|---|
领 域 | 地理 | 分 类 | 自然环境结构等 |
作 用 | 维持生态平衡 | 学 科 | 生态工程 |
自然是人类生息劳作的舞台,人类的社会、经济、政治等聚居活动无一不是在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中产生并发展着。聚落形态涉及人类适应、改造自然的全过程,其空问特征更是直接受到地形、气候、水文、资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除了物质形态与自然环境的衔接与融合之外,聚落形态的每一项内容都是与自然进行能量交换的过程,不同的聚落形态发展阶段对应于不同的环境关系。
从全球的自然环境看,自然环境结构可分为大气、陆地和海洋三大部分。聚集在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总质量约为5×1015吨,约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大气的密度、温度、化学组成等都随着距地表的高度而变化。按大气温度随着距地表高度的分布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等。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地球上的天气变化多发生在对流层内。
陆地是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浸没的部分,总面积约为149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 29.2%左右。其中面积广大的称为大陆。全球有六块大陆,按面积大小依次为欧亚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总面积约为 13910万平方公里。散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陆地称为岛屿,按成因分为大陆岛、海洋岛(火山岛、珊瑚岛和冲积岛)。全球岛屿面积约为 97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环境的次级结构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河流、湖泊、沼泽和冰川;还有森林、草原和荒漠。
海洋是地球上广大连续水体的总称。其中,广阔的水域称为洋,大洋边缘部分称为海。海洋的面积有361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 70.8%左右。海与洋沟通组成了统一的世界大洋。全球有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海洋的次级结构为海岸(包括潮间带、海滨、海滩)、海峡、海湾,在海洋底部有大陆架、大陆坡、海台、海盆、海沟、海槽、礁石(岩礁和珊瑚礁)等。
可分为城市、工矿区、村落、道路、桥梁、农田、牧场、林场、港口、旅游胜地及其他人工构筑物。
环境结构是指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地理环境单元的综合体。环境结构有如下特点:垂直方向上的圈层性、水平方向上的地带性(如赤道到两极)、时间上的周期性(如昼夜、四季交替)、生物群落的等级性、绝对变异性和相对稳定性。在系统内部各环境因素之间、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都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物质和能量的输人和输出又把相邻的环境结构单元联系起来,形成更大的环境结构单元(又名环境链或景观),弄清一个地域地理环境的结构特性,对于因地制宜地进行环境保护一作有重要意义 。
环境管理、环境工程、环境法学、环境经济、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环评教材。可购买到
卓越 当当都可以买到这些书籍
环境科学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
第一,绿化是“氧气厂”——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供人们呼吸。 第二,绿化是“吸尘器”——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和有害物质,并且可以防风固沙,提高空气质量。 第三,绿化是“消声...
环境结构及要素就像一个生物机体,环境也是由不同的功能结构单位构成的。我们把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因素称为环境要素。环境要素可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两大类,一般是指自然环境要素。它包括水、大气、岩石、生物、阳光和土壤等。环境要素是组成环境的结构单位,环境的结构单位又组成环境整体或环境系统。
就地球环境而言,环境结构的配置及其相互关系具有圈层性、地带性、节律性、等级性、稳定性和变异性的特点:
在垂直方向上,整个地球环境的结构具有同心圆状的圈层性。在地壳表面分布着土壤-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在这种格局的支配下,地球上的环境系统,与这种圈层性相适应。地球表面是土壤-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交会之处。这个无机界和有机界交互作用的最集中的区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适宜的环境。另外,地球表面各处的重力作用相差无几,所获得的能量以及向外释放的能量处于同一数量级,因此使地球表面处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被耦合在一处的特殊位置上。这对于植物的引种和传播,动物的活动和迁徙,环境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均产生积极的作用。
在水平方向上,从赤道到两极,整个地球表面具有过渡状的分带性。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地球表面,由于球面各处的位置、曲率和方向的不同,造成能量密度在地表分布的差异,因而产生了与纬线相平行的地带性结构格局。这种地带性分布的界线是模糊的、过渡状的。陆地和海洋,对于太阳辐射能量的吸收、反射、发射、贮存、转化等的方式和速率都有很大差异,这就引起地带性的畸变和扭曲。从赤道到两极的气候带依次为:赤道带(跨两个半球)、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寒带。其相应的土壤和植被带为:砖红壤赤道雨林带,红壤热带雨林带,棕色森林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灰化棕色森林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棕色灰化土温带针林和落叶林混交林带,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带。高山-深谷地区的地带性表现为随高度递变的规律性,这是因为温度随高度迅速降低,而降水和湿度在一定条件下随高度增加。在不同纬度中,垂直带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在极地,冰雪带降到海平面;在赤道带内的高山,自山麓赤道雨林带到山巅的冰雪带可分为若干个垂直带。
在时间上,地球表面任何环境结构都具有谐波状的节律性。地球上的各个环境系统,由于地球形状和运动的固有性质,在随着时间变化的过程中,都具有明显的周期节律性,这是环境结构叠加上时间因素的四维空间的表现。地表上无论何处都有昼夜交替。这种往复过程的影响,是到处可见的。如白日生物量增加,夜晚减少;白日近地面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夜晚增加。太阳辐射能、空气温度、水分蒸发、土壤呼吸强度、生物活动、风化强度、成土作用的日变化等,都受这种节律性的控制。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上,有一年四季的交替变化。对于更长时段而言,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冰期间冰期的反复,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地球自转速度的快慢交替等,都隐含着环境结构的节律性。
在有机界的组成中,依照食物摄取关系,在生物群落的结构中具有阶梯状的等级性。地球表面的绿色植物利用环境中的光、热、水、气、土、矿物元素等无机成分,通过复杂的光合作用过程,形成碳水化合物;这种有机物质的生产者被高一级的消费者草食动物所取食;而草食动物又被更高一级的消费者肉食动物所取食;动植物死亡后,又由数量众多的各类微生物分解成为无机成分,形成了一条严格有序的食物链结构。这种结构制约并调节生物的数量和品种,影响生物的进化以及环境结构的形态和组成方式。这种在非同一水平上进行的物质能量的统一传递过程,使环境结构表现出等级性的特点。
环境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永久的变异性以及有限的调节能力。任何一个地区的环境结构,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在人类出现以前,只要环境中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整个环境结构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并在一定限度内自行调节,在新条件下达到平衡。人类出现以后,尤其是在现代生产活动日益发展,人口压力急剧增长的条件下,对于环境结构的变动,无论在深度上、广度上,还是在速度上、强度上,都是空前的。从环境结构本身来看,虽然具有自发的趋稳性,但是环境结构总是处于变化之中。2100433B
以福建省为例,以遥感影像、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方法论,运用最小方差法和GIS技术进行生态环境结构类型的划分,最终确立一个由3个生态环境结构系列和10个结构类型构成的福建省生态环境信息图谱结构类型分类系统。最后对福建省的生态环境结构类型的地理分布、区域分异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针对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利通大厦核心筒混凝土整体变形监测体系,分析了超高层风环境下结构的风振动及其动力特性,建立了监测变形体的模型,并根据理论模型设置监测点并计算其理论数据和理论监测周期。通过记录翔实的科学数据,为设计、施工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志阐述了西安市地理环境结构的特征以及气候,河流,土壤,植被等自然资源的构成及分布状况。
C. 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美国建筑师协会颁发的最高研究勋章的获得者,是一位有实践经验的建筑师和营造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学教授,环境结构中心的负责人。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美国建筑师协会颁发的研究一等奖的获得者,从业建筑师和营造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学教授,环境结构研究中心主任。他的作品还有《形式合成简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