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生草本,植株高约30-50公分,叶对生,阔披针形或长卵形,先端渐尖,锯齿缘,春至秋季开花,头状花序顶生,星状、花径约2公分,舌状花金黄色,管状花黄褐色,花后结瘦果。原产地为中美洲。
中文名称 | 美兰菊 | 分布区域 | 中、南美洲 |
---|---|---|---|
别 称 | 美兰菊、皇帝菊 | 界 | 植物界 |
科 | 菊科 | 拉丁学名 | MelampodiumLemonDelight |
原产地为中美洲 。现中国多地有栽培。
'德比'系列:株高约20厘米,株形与'天星'系列相比,更为紧凑,花金黄色,花色艳丽,花径约4厘米,开花密集,小叶,是理想的盆栽品种。
'金球'系列:株高约15至20厘米,整齐性佳,株形紧密,呈圆球状丛生,花金黄色。
黄帝菊形态特征
为一年生草木,株高20-30cm。叶对生,下缘具疏锯齿。茎圆形,无毛直立,二歧分叉,分叉点处抽生花梗。头状花序,总苞黄褐色,半球状,周边花舌状,金黄色,花直径约3cm。株型紧凑,不断分枝,不断抽生花序,故花多繁盛,开花不绝。
涩脉像刀刮竹,此脉象意味体内有淤积,比如内伤积聚等,滑脉流走如珠,相当顺畅,正常人也有此脉,患者得此脉多为痰饮,成年女子得此脉多为有身孕。
黄帝统治时期曾经到各地去宣传教化,并任命官吏帮助自己治理国家。请问谁知道黄帝所宣传的教化的具体内...
根据史书记载炎帝统各部落推算历;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纪:帝使挠作甲十干配合十二支纪沿用至今农历(甲、乙丑至癸亥共六十周期)即道教六十元辰 《黄帝内经》 数:隶首作数定度量衡制 军...
二者各有其功效: 贡菊的营养价值更高,其实胎菊都是浙江那边的一些商家炒作出来的!就跟姜还是老的辣一个道理,新生的胎菊喝起来味道非常淡,美其名曰清淡,其实就是没什么营养-比如庐山金丝菊就非常不错的,古时...
黄帝菊性强健,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忌积水,适应性强,不择土质,容易栽培,在稍阴处亦能生长。花期特别长且花朵多,具有耐热、耐干旱、耐瘠薄的能力。在40℃高温酷暑下亦生长良好。特别耐干旱,在华北地区干旱季节,基本上无需浇水。生长适温为15-30℃。
黄帝菊栽培技术
育苗
多用播种繁殖。因其发育适温15℃~20℃,故一般在春季4月初播种,亦可在塑料太棚内行小拱棚早播,可提早到3月上中旬,用浅盆或浅箱播,介质要求疏松,保水性良好,无毒等,撒播后需盖介质,以增加小苗稳定性。出苗后应注意通风,以适当降低水分,当苗长至2对真叶时,可假植一次,无需摘心,让其自然分 枝。
定植及养护
当苗长至5对叶(一般5月中下旬)时可定植。定植间距20cm~20cm。黄帝菊对土质要求不严,盆土以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对土壤酸碱性反应不敏感,定植时尽量少伤根,多带土,如用穴盘苗则最佳。黄帝菊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忌渍水,在稍阴处亦能生长。生育期间一般少施或不施氮肥,以免徒长,而以多施磷钾肥为主。
穴盘育苗
第一阶段:胚根萌发至子叶出现
此阶段需要7至10天,温度以20℃为宜,于2至5月份播种,使用200孔的穴盘,每孔穴盘均匀地点播1至2粒种子。基质中保持较低的可溶性盐含量,且ph值控制在5.5至6.2之间。通常在播种后覆盖一层薄 薄的介质,这样即能遮光,又有利于保持育苗初期介质的湿润,建议以粗片蛭石为佳,以避免过湿。
第二阶段:子叶生长至第一对真叶出现
一旦胚根显露,温度可降低至15℃至17℃,同时也需开始降低栽培介质的相对湿度,一般在介质略干后再浇水,以利于根部的生长,但应避免介质过干。同时不能使可溶性盐的含量增加,保持介质ph值在5.8至6.5之间,ec值在0.5左右。此阶段可开始喷施20:20:20的水溶性复合肥,浓度以50ppm为宜。
第三阶段:真叶生长和发育阶段
种苗快速生长,该阶段应适当控制水分,防止湿度过高,因此在两次浇水之间要让基质有个干透的过程,形成干湿循环,但要以植株的叶片不出现萎蔫现象为基准。施肥浓度可增加到150ppm,每隔7至10天交替施用20:20:20和14:0:14水溶性复合肥,以利于种苗健康成长。
第四阶段:炼苗阶段本阶段根系已经形成完好,有3对以上真叶,种苗基本上可以出售。有时为了延长其销售期,温度可降低到12℃至14℃进行炼苗。 较不耐霜冻,温度应避免低于10℃。与第三阶段一样,在两次浇水间要让介质干透,并加强通风,防止徒长。每隔5至7天交替施用150ppm的20:20:20和14:0:14水溶性复合肥。炼苗后应及时上盆。
栽培管理
1.移植上盆待幼苗在穴盘里生长至5至6厘米高(萌芽后3至4周左右)即可移植上盆,此时幼苗根系发达,生长旺盛。以9至11厘米口径的花盆为宜。栽培基质应事先准备好。栽培基质需排水良好,基质中粘土含量为20%至30%,每立方米基质中施加1.5千克的完全平衡肥料,基质中应含有铁螯合物和微量营养元素,ph值以中性至微酸性为宜,最好在5.8至6.5之间。上盆后浇透水,移植时间宜在下午进行。地栽时株行距为30厘米。苗长满钵后即可直接于花坛地栽。
2.定植植株长到6至8片叶时可定植。
3.温度生长适温为16℃至18℃。温度较低则栽培时间延长。销售前为了提高植株的耐寒性,需将温度降低到12℃至14℃进行炼苗。黄帝菊不耐10℃以下的低温。
4.水分管理黄帝菊生长迅速,对水分的要求较高,白天应尽早浇水,特别是7至9月天气炎热时,浇水最好在上午10:00前进行,应浇透土壤,下午如果部分土壤干燥,最好补浇一次水分。
5.肥料管理黄帝菊需肥量中等。可施用浓度为100ppm至150ppm的完全平衡氮肥,每周一次。避免高铵和高氮水平。为了防止镁和铁缺乏,可分别喷施浓度为0.025%的硫化镁1至2次,及铁螯合物1至2次。
6.病虫害黄帝菊常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枯萎病和蚜虫。
炭疽病表现为叶片上出现近圆形病斑,湿度大时,病斑呈湿润状,干燥时,中央裂开成穿孔状。防止方法有:铲除田间杂草,减少病原;增施有机肥,降低氮肥施用量;在田间看见发病应立即施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60升,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40%灭病威300至400倍喷施,隔7天一次,连续2至3次。
枯萎病表现为被害植株底叶或植株一侧叶片边缘变黄,然后萎蔫,直至整株枯死。防治方法为种植前对土壤消毒;定植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作定根水灌根;发病后用敌克松1000倍液淋透土壤。
蚜虫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杀。
7.栽培提示黄帝菊可作为沼泽植物,需高湿水平,栽培基质过分干燥会导致叶缘坏疽。室外栽培应避免夜温过低而造成植株冻害。
生长期管理
①施肥管理:黄帝菊移植后5-10天,开始追肥,一般选用氮、磷、钾为2:1:1的肥料(通常是复合肥十尿素)以及叶面肥,在l周内轮流喷施一次。 随苗的生长,浓度逐渐从800倍增加到500倍。黄帝菊的分枝能力很强,一般不用打顶。
②水分管理:黄帝菊生长迅速,对肥水的要求较高,白天尽早浇水,特别是7-9月天气非常炎热,浇水最好在上午10点前浇透土壤,下午如果部分土壤干燥,最好补浇一次水份。
③病害防治:黄帝菊在高温高湿的天气下易发生病害,如炭疽病和枯萎病。
炭疽病表现为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湿度大时,病斑呈深褐色湿润状,干燥时,中央裂开成穿孔状。防治方法:
A.铲除田间杂草,减少病原。
B.增施有机肥,降低氮肥施用量。
C.在田间初见发病应立即施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克,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60升,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40%灭病威300-400倍喷施,隔7天1次,连续2-3次。
枯萎病表现为被害植株底叶或植株一侧叶片边缘变黄,后萎蔫,最后整株枯死,防治方法:
A.种植前土壤消毒处理。
B.定植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作定根水灌根。
C.发病后敌克松1000倍液淋透土壤。
开花期管理
开花前期,适当调节氮、磷、钾比例,将其比例改为l:l:l,同时配施促进开花的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和其它微量元素肥料。黄帝菊的开花特性是连续不断的,在南方,该品种除冬天外,其它时间都可开花。
黄帝菊生性强健,抗病虫性强,生长期间少有病虫侵害。偶有蜗牛取食叶片,可在发现蜗牛取食时撒施蜗牛诱杀药物嘧达颗粒剂,每亩撒施0.425kg,一般施一次即可,如是幼螺取食,补施一次即可完全控制。病害主要是9、10月份发生的疫病,一般由叶片开始发病,继而扩展到基部,再扩展到根部引起植株死亡。如发现有疫病发生,可及时剪去枯叶和枯枝条,喷施瑞毒霉或敌克松等杀菌剂来加以控制。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桥山黄帝陵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拜谒、祭奠共同始祖的圣地。历史上历代昌平盛世曾多次修整。当今改革、开放,国力日昌,民思安定团结,共图“四化”大业,在此形势下国家决定再次重修黄帝陵实为弘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振奋民族精神、激励爱国热情的仁明之举,反映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第一部分 一、二年生花卉
裂叶荆芥
黄蜀葵
翠菊
夏堇
尾穗苋
紫苏
毛蕊花
千日红
水蓼
毛曼陀罗
红蓼
月见草
波斯菊
半支莲
五星花
风铃草
红果蓖麻
四季秋海棠
非洲凤仙
矮牵牛
百日草
万寿菊
孔雀草
美女樱
鸡冠花
桂圆菊
醉蝶花
矢车菊
观赏椒
长春花
堆心菊
香彩雀
黄帝菊
矮生重瓣天人菊
观赏谷子
大丽花
一串红
矮生向日葵
彩叶草
银叶菊
霍香蓟
鼠尾草
兰花鼠尾草
薏苡
茑萝
旱金莲
大花牵牛
圆叶牵牛
硫华菊
红花烟草
第二部分 多年生花卉
夏菊
东北婆婆纳
细叶婆婆纳
轮叶婆婆纳
甘野菊
甘菊
射干
白屈菜
黄芩
大花旋覆花
牛扁
菊蒿
珠光香青
大花剪秋萝
华北蓝盆花
狼尾花
蓝刺头
黄花龙芽
八宝
垂盆草
景天三七
荠苊
大马齿苋
重瓣萱草
金娃娃萱草
直立黄耆
大口十铁线莲
长叶车前
松果菊
落新妇
矮生重瓣金鸡菊
蛇鞭菊
宿根天人菊
矮生黑心菊
矮生重瓣黑心菊
假龙头
福禄考
一支黄花
串叶松香草
芸香
滨菊
肥皂花
毛地黄
宿根月见草
美国薄荷
花叶薄荷
马利筋
钓钟柳
小冠花
矮芙蓉
红花酢浆草
紫叶酢浆草
勋章花
黄花酢浆草
韭菜
蕨叶蓍
干叶蓍
大花蓍草
花叶香茶菜
香茶菜
花叶芦竹
芒
苔草
玉带草
银边芒
狼尾草
蓝羊茅
血草
金叶过路黄
绵毛水苏
到手香
吊竹梅
莲子草
金叶薯(花叶薯、紫叶薯)
红苋
五色草
美人蕉
魁蓟
芋头
地涌金莲
彩色马蹄莲
朱顶红
紫甘蔗
晚香玉
龙翅海棠
蓝雪花
金鱼藤
马蹄金
蔓生天竺葵
天竺葵
萝蘼
第三部分 阴生花卉
玉簪
狭苞橐吾
北乌头
荚果蕨
华北鳞毛蕨
蛇莓
沙参
紫花地丁
紫露草
连钱草
花叶芋
常春藤
第四部分 木本花卉
月季
四季玫瑰
欧李
荆条
重瓣棣棠
华北香薷
金叶莸
糯米条
胡枝子
歪头菜
东陵八仙花
接骨木
滇丁香
凤尾兰
柱花醉鱼草
大叶醉鱼草
木芙蓉
五色梅
三角花
四季桂花
扶桑
龙船花
黄蝉
山荞麦
金银花
贯月忍冬
美国凌霄
夹竹桃
树状月季
紫玉兰
木槿
栾树
紫薇
合欢
黄槐
第五部分 水生花卉
荷花
睡莲
水葱
千屈菜
泽泻
慈姑
梭鱼草
凤眼莲
荇菜
再力花
王莲
芡实
芦苇
黄菖蒲
石莒蒲
茭白
蒲草
第六部分 应用景观
第七部分 附表
附表1 130种夏季乡土花卉
附表2 90种药用花卉
附表3 28种食用花卉
附表4 9种饲用花卉
附表5 8种芳香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