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槐 Sophora japonica L.
蝶形花科 槐属 树龄:1300年
此树位于河北省三河市新集镇行仁庄村。
中文名称 | 槐抱椿 | 外文名称 | Huai hold Tsubaki |
---|---|---|---|
英文 | 科目 | 蝶形花科 |
槐里香椿是正宗紫芽香椿,已有2000余年栽培历史,主要分布于神头镇驻地及其以北方圆7华里的槐里、南街、高庄、李家楼、王良家等村庄,犹以槐里村的香椿为佳,仍有几株百年香椿茁壮生长。其主要特征是:嫩芽紫红,粗壮肥嫩,香味浓郁,口感美妙,营养丰富。古时神头香椿曾是贡品,仍广受青睐,每到采摘季节,天南地北的经销商蜂拥而至、争相抢购。
神头香椿还有一个闻名遐迩响亮美妙的名字——“厌次春龙”。此名由来当与神头厌次古城的名字以及东方朔思维敏捷、才智过人息息相关。
相传当年东方朔从长安回家探亲,3个月假期已满,正发愁给皇上捎什么东西作为贡品,正好孩子们摘香椿回来,一股浓郁的香味溢满整个房间——有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家乡的香椿呢?这可是正宗的紫芽香椿,此时正香嫩可口,皇上还没有见过,就是它了!回到长安,汉武帝正在猜想东方朔能给他捎什么特殊的贡品,见是些树叶子,便不高兴地说:“又拿些树叶子来糊弄朕,你倒是说说它的特殊之处!”东方朔急忙辩解说:“这可不是一般的树叶子,这是‘厌次春龙’,是最美味的菜肴。你尝过就知道了。”汉武帝赶忙叫人去做了一道香椿菜。果然,未见佳肴,先闻其香,沁人心脾;口感脆嫩,妙不可言,回味无穷;并且名字也响亮好听,富有诗意。汉武帝龙颜大悦,大加赞赏。从此,神头香椿便有了“厌次春龙”的美称,成为贡品,名声远扬。
抱娘蒿,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像针开黄绿色小花,叶嫩时可吃。
又称:播娘蒿,十字花科播娘蒿属植物。别称莪蒿、麦蒿、萝蒿、抱娘蒿。野菜之一种,口感佳。明代杰出的诗人和画家王西楼作过有诗有画有真相的《野菜谱》,收野菜52种,其中就有抱襄(娘)蒿——“抱襄蒿,结根牢,解不散,如漆胶。君不见昨朝儿卖客船上,儿抱娘哭不肯放。”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莪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娘蒿。” 中国植物志定名为播娘蒿。有些让人莫名其妙。本来抱娘蒿这名字挺好的,特别中国,且有来龙有去脉。
臭椿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原名樗(chū),又名椿树和木砻树。原产于中国东北部、中部和台湾,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小编记得以前的老家院子里有一棵树,不过不是臭椿,而是与它很相似的香椿树。
那时候一到春天香椿发芽,就会摘一点蒸着或拌面吃,但很可惜的是后来把那棵香椿树给砍了。虽然香椿与臭椿形态相似,容易弄混,但他们属于两个不同的科,那小编说一下自己知道的区别方法,如果你有不同的方法,也可以说一说哦!
首先最不同的就是味道了,听名字就知道,一个臭一个香(当然对于不喜欢香椿树人来说,它的味道也不好闻);再有就是树干了,臭椿树干与平常树一样,表面比较光滑,不裂,但是香椿树干则是条块状剥落;还有一个是叶子不同,臭椿是奇数羽状复叶,而香椿则是偶数(稀为奇数)羽状复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