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镍矿的冶炼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冶金领域国内外研究重点,同时也是研究难点,本书的研究对象为红土镍矿,围绕红土镍矿流态化干燥及预还原的新工艺,对红土镍矿干燥与预还原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红土镍矿的物理化学性质、干燥特性及力学性能、红土镍矿中镍和铁的还原效果、预还原热力学和动力学以及还原产物中金属镍的分析方法,确定了红土镍矿干燥、预还原的技术参数,分析了干燥机理及预还原的反应机制,获得了良好的干燥效果,提高了红土镍矿中有价金属的预还原率,对红土镍矿干燥和预还原的工业化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书名 | 红土镍矿干燥与预还原技术 | 类型 | 科技 |
---|---|---|---|
出版日期 | 2012年8月1日 | 语种 | 简体中文 |
ISBN | 9787030354518 | 作者 | 王华 李博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页数 | 128页 |
开本 | 5 | 品牌 | 科学出版社 |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镍的性质及用途
1.2.1 镍的性质
1.2.2 镍的用途
1.3 红土镍矿资源及利用
1.3.1 红土镍矿的资源概况
1.3.2 红土镍矿的利用现状
1.4 红土镍矿处理工艺
1.4.1 火法工艺
1.4.2 湿法工艺
1.4.3 火湿法结合工艺
1.4.4 其他处理工艺
1.5 小结
第2章 实验综述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与设备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研究方法
2.3.1 红土镍矿干燥特性及力学性能研究
2.3.2 红土镍矿预还原研究
2.3.3 红土镍矿预还原动力学及反应机理研究
2.3.4 红土镍矿还原产物中金属镍的分析方法研究
2.4 小结
第3章 红土镍矿干燥特性及力学性能
3.1 引言
3.2 红土镍矿干燥特性
3.2.1 红土镍矿中水分存在形式
3.2.2 红土镍矿的干燥过程
3.3 红土镍矿力学性能
3.3.1 红土镍矿的真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
3.3.2 红土镍矿的休止角
3.3.3 红土镍矿的摩擦角
3.4 小结
3.4.1 干燥特性的研究
3.4.2 力学性能的研究
第4章 红土镍矿预还原技术
4.1 引言
4.2 预还原热力学分析
4.2.1 氧化镍还原热力学
4.2.2 氧化铁还原热力学
4.2.3 红土镍矿还原热力学
4.3 红土镍矿中镍预还原分析
4.3.1 还原理论分析
4.3.2 气体还原剂预还原实验
4.3.3 固体还原剂预还原实验
4.4 红土镍矿中铁预还原分析
4.4.1 还原理论分析
4.4.2 气体还原剂预还原实验
4.4.3 固体还原剂预还原实验
4.5 还原后红土镍矿的物相分析
4.6 小结
4.6.1 镍预还原的研究
4.6.2 铁预还原的研究
第5章 红土镍矿预还原动力学及反应机理
5.1 引言
5.2 固体还原剂还原红土镍矿动力学
5.2.1 实验结果
5.2.2 还原动力学方程
5.2.3 动力学模型
5.2.4 反应机理分析
5.3 气体还原剂还原红土镍矿动力学
5.3.1 动力学分析
5.3.2 实验数据分析
5.3.3 数学模型的验证
5.3.4 动力学模型
5.3.5 反应机理分析
5.4 小结
5.4.1 固定碳还原红土镍矿动力学研究
5.4.2 CO还原红土镍矿动力学研究
第6章 红土镍矿还原产物中金属镍的分析
6.1 引言
6.2 实验原理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光谱线的校正与选择
6.3.2 萃取剂的选择
6.3.3 样品粒度的影响
6.3.4 萃取时间的影响
6.3.5 萃取剂中溴浓度的影响
6.3.6 溴-甲醇用量的影响
6.3.7 共存元素的影响
6.3.8 校准曲线与方法检出限
6.4 样品分析
6.4.1 样品分析
6.4.2 回收率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红土镍矿干燥与预还原技术》是由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
湿法工艺 (1)氨浸法(Caron法) 湿法工艺处理氧化镍矿的工业始于上世纪40年代。最早采用的是氨浸工艺,即氧化镍矿经干燥和还原焙烧后进行多段常压氨浸出,其代表性的工厂是美国建设的古巴尼加罗镍厂。氨...
闪急干燥纸浆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瑞典某浆厂用闪急干燥工艺干燥白度92%的全漂浆,加拿大和欧洲很多纸厂多用于未漂浆或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或白度低于85%的浆。林区用枝桠材制浆亦多采用这一技...
镍的提炼与回收 1、棒状金属镍粉的制备方法 2、超微球形金属镍粉的制造方法 3、处理含镍废水的铁氧体法 4、处理含镍刻蚀废流体的方法 5、磁化电极法回收铝镍钴磁钢废料 6、从废铝镍合金粉提炼氧化镍的工...
红土镍矿生产镍工艺 红土镍矿生产镍工艺可以简单地分为火法和湿法。 火法工艺由于冶炼过程中 能耗高、成本高等原因, 所以目前主要用于处理高品位的红土镍矿。 湿法工艺虽 然存在着工艺复杂、流程长、对设备要求高等问题,但它与火法相比,具有能耗 低、金属回收率高等优势。 特别是湿法工艺发展的几十年来, 加压浸出技术的进 步和新的湿法流程的出现,使红土镍矿开发利用重心由火法转为湿法。 一、世界红土镍矿资源分类和特点 氧化镍矿床的上部为褐铁型红土矿, 适合于湿法工艺处理; 下部为镁质硅酸 镍矿 (蛇纹岩为主 ),适合用火法工艺处理。 中间过渡段同时适于两种方法。 据估 计,适合用湿法处理的红土镍矿储量 (褐铁矿、绿脱石、蒙脱石 )是适合火法 (硅 镁镍矿、腐植矿)的两倍多。 随着红土镍矿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 人们对其利用性能和类型又有了新的认 识:一类称为“湿型”,主要分布于近赤道地区,如新喀里多尼亚
1 1. 采用红土镍矿及电炉生产镍铁技术 由于炼钢技术的进步,,原来采用纯镍类原料冶炼合金钢和不锈钢的钢厂, , 从经济角度考虑已改用非纯镍类,因此,火法冶炼发展很快。处理红土镍矿 的火法冶炼有两种冶炼方法,一种方法是用鼓风炉生产,另一种方法是电炉 还原熔炼得到镍铁。由于鼓风炉冶炼是最早的炼镍方法之一,随着生产规模 扩大、冶炼技术进步、炼钢厂对镍类原料要求的提高,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的 提高,这一方法已逐步被淘汰。采用电炉熔炼: (1)熔池温度易于控制,可以 达到较高的温度,可处理含难熔物较多的原料,炉渣易于过热,有利于四氧 化三铁的还原,渣含有价金属较少; (2)炉气量较少,含尘量较低; (3)生产容 易控制,便于操作, 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因此,电炉熔炼是发展趋势。。 由于红土镍矿熔点在 1600~1700K 之间,组成红土镍矿的矿物氧化物稳 定性依次为: CaO>SiO 2>FeO
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分子筛预干燥采用的是转鼓干燥,这种干燥机由于自身结构的原因,无法达到预期的干燥要求,相当一部分干燥过程必须由焙烧炉来完成,造成焙烧炉长度增加,有时还会因前段工艺波动造成焙烧时间不足,从而影响到产品质量。分子筛预干燥技术的滞后,已成为国内分子筛产品质量提高的瓶颈。
旋转闪蒸干燥是以空气为热载体,热空气与湿物料直接接触进行对流传热的一种干燥方式。其可选择的操作弹性较宽,热空气入风温度可以从150℃到1000℃以上(具体根据设备本体材质的耐温性能和被干燥物料的热敏性要求而定);空气加热方式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被干燥物料对空气质量和温度的要求而定的,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空气加热方式有:电加热、蒸汽换热、燃料油或燃料气直接加热(即烟气发生炉)、燃料油或燃料气或燃煤间接加热(使用换热器)等。旋转闪蒸干燥系统具有设备体积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的特点,而且集干燥与破碎于一体,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好的干燥方式。
如图1所示,旋转闪蒸干燥器主机内的工作原理如下:需要被干燥的湿物料经由加料设备从旋转闪蒸干燥主机的顶部或侧面中部送入干燥室内;热空气则从旋转闪蒸干燥干燥主机的底部经过一个特殊流道设计的环隙口进入干燥室内,受环隙口尺寸和形状的影响,热风在干燥室内形成一股高速螺旋的上升气流;需要被干燥的湿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朝旋转闪蒸干燥器的底部下落,与高速螺旋的上升热气流相接触,同时,干燥室内的数组破料刀片高速旋转,对较大、较湿的物料颗粒进行机械破碎;物料在干燥室内由于高速螺旋的热气流和高速旋转的刀片的双重作用而受到强烈的离心力、剪切力的作用,物料颗粒与颗粒、颗粒与容器内壁、颗粒与破料刀片之间不断地进行碰撞和摩擦而被迅速微粒化;被粉碎后的物料传热面积大大增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与热空气之间完成热交换,因此湿物料在干燥室内只需要很短的停留时间就能被干燥。旋转闪蒸干燥器主机内一般都设有分级环,其作用是防止未被破碎和干燥的大颗粒物料随上升气流逸出干燥室,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已经被破碎和干燥的细粉处于螺旋上升气流的内圈,可以顺利地从分级环中穿过而离开干燥室,大颗粒的物料则处于螺旋上升气流的外圈,在上升过程中被分级环截留,然后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干燥器内壁又向干燥器底部回落,重新进行破碎和干燥。
旋转闪蒸干燥机是为了解决高粘性膏状、糊状以及滤饼状物料的直接干燥问题而开发的产品。它是利用流态化原理,通过搅拌器的机械力和热气流的剪切、吹浮、旋转湍动作用使没有流动性的颗粒能像流体一样呈现快速流动状态,气体一固体两相流动时,相间发生高速传热和传质现象,物料因此得到干燥。由于流态化技术很复杂,干燥操作条件(如气速、温度、压力)差别大,物料性质(如粒度、粒度分布、重度等)各式各样,因此,关于旋转闪蒸干燥的流态化文献很少,放大设计仍旧依靠实验和经验。目前,需要闪蒸干燥的行业已达到十几个,相应地,需要干燥的物料产量、质量、种类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企业对设备的实际需求,也迫使旋转闪蒸干燥技术进一步提高。
对于旋转闪蒸干燥机来说,影响流态化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个:物料颗粒、气流、热风分布器、搅拌器、干燥室的形状尺寸。后三个都是结构因素,因此,分析和改进结构是加强流化干燥的主要途径。旋转闪蒸干燥从最初投入市场开始,其主机的结构形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从最初的直筒锥体结构形式变化到直筒平底的外形结构再变化到直筒倒锥体底。其使用性能也越来越理想,在热气流分布、物料干燥、破碎效果和物料在干燥器内壁的粘结情况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因此旋转闪蒸干燥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其工作原理如下:需要被干燥的湿物料在加料器(3)内被机械搅拌初步破碎后,由螺旋输送器(4)输送到旋转闪蒸干燥器主机(5)内;作为热载体的空气经鼓风机(1)进入加热器(2)加热到所需温度后,以一定的喷动速度进入旋转闪蒸干燥器主机(5)底部的空气分布器中,从分布器环隙口进入干燥室,对干燥室内的湿物料进行干燥。由于气流和干燥室内高速旋转刀片的联合作用,物料在干燥室内受到离心力、剪切力和碰撞的影响而被微粒化;被粉碎后的物料传热面积大大增加,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热空气干燥,然后随气流进入旋风分离器中(6)内进行干品捕集;经过旋风分离后的气体中仍含有一定量的物料颗粒,再经过布袋除尘器(7)的进一步气固分离后由引风机(8)抽出排大气。
我国分子筛预干燥技术还处于研究开发阶段,近些年随着国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不断进行的理论和工业应用研究,旋转闪蒸干燥技术比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进步,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工艺设计、自控设计、关键部件的专有技术和机械制造水平等多方面。
《红土镍矿冶炼镍铁新技术:原理与应用》对镍资源及红土镍矿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综述,详细阐述了红土镍矿冶炼镍铁流程中的选择性固态还原技术、熔炼渣系调控技术、软熔性能调控技术、冶炼渣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原理与工业生产应用新进展。
《红土镍矿冶炼镍铁新技术:原理与应用》可供冶金工程、矿业工程、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科研、生产、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预还原装置为加压循环流化床,压力达0.5MPa,工作温度为950-1000℃,流化气速度达2m/s。循环煤气从流化床底部送入,以促成底部流态化。煤粉和顶热空气从流化床中部送入,精矿粉从顶部加入。煤粉和预热空气在不完全燃烧下产生还原气和细焦粒,对流化状态的矿粉进行还原。矿粉随还原气一起离开流化床迸入旋流器,将矿粉与还原气分离。矿粉返回流化床底部,煤气经除尘、脱除CO2和H2O后,30%-50%返回系统重新利用,其余煤气用于发电。预还原系统还包括连续装、卸料和精矿预热设备。通过调整炉料在流化床内的停留时间和温度可以控制预还原矿粉的全属化率,一般控制在60%-70%。流化床内因气流速度高和有过剩碳存在,可以防止粘结与失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