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菜又叫基荬菜,是人们喜食的一种多年生野生蔬菜,它不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有清热解毒等医疗作用。苦菜适应性很强,在田间、路旁均能生长。若塑料大棚人工栽培,比露地早上市40--50天,亩产可达1000公斤以上。其栽培技术如下:
1、播种时间大棚栽培苦菜的播种适应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过晚苗小,抗寒、抗旱能力低,产量下降。由于苦菜种子没有休眠期,采种当年即可播种生产。首次种植可以采野生苦菜种子。
2、播种方法为利于苦菜的生长,要选择疏松肥沃的地块播种,播前深翻细耕,结合整地每亩地施有机肥3000公斤,然后按扣棚面积做畦,一般畦宽1米,畦面开8厘米深小沟7条,沟距12厘米。浇透底水,水渗后将种子播于沟内,用细土将沟覆平。畦面加盖塑料薄膜保温,并在膜上加盖草苫,以防日晒高温影响发芽。一般每平方来播种量为3克。
3、田间管理播种后7--8天即可出苗,刚出土的幼苗根系细弱,要通过喷水保持土壤湿润,以防干旱苗枯浇水2--3天后及时松土,既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又能促进根系生长。杂草是影响幼苗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所以要随时拔除。立秋后,天气凉爽,苦菜生长比较旺盛,为促其根系粗壮,积累更多养分,需结合灌水追一次稀大粪,每亩1000公斤。
4、第二年管理
扣棚:为使苦菜及早上市,又不致遭受冻害,一般要在3月上、中旬和上棚膜。土壤化冻后,搂去地面的枯叶杂草。当地下5厘米土壤达到4--5℃时,苦菜便开始发新芽返青。
肥水:如果冬季积雪少,土壤墒情不好,要在返青后3--5天灌一次水,以能湿透15厘米土层为准,水量过大会降低地温,影响生长,以后根据土壤情况,到收获前灌1--2次水即可满足需要。苦菜以食叶为主,需氮较多。为了获得高产,需在2--3叶期进行一次叶面追肥,喷施0.5%的尿素溶液。
湿度:苦菜喜欢冷凉的气候条件,棚内温度过高不利于生长,所以当棚温达到25℃时要及时通风降温,保证气温在20℃左右。当叶生长到4厘米以上时,便可收获上市。
分布于中国北部、东部和南部。
生长于山地及荒野,为田间杂草。
选择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光线适量、排水通畅、管理方便的灵芝大棚,棚内要求地面清洁,墙壁光洁,耐潮湿。灵芝棚的大小视培养料的多少而定,一般建在树林、房前屋后林阴处,靠近水源的位置最合适。培养料入棚前菇棚...
一、栽培材料 草菇生产用的原料主要是农作物的草秆,称碳源,一般以棉籽壳为原料的产量较高,稻草次之,甘蔗渣较差;辅料麦麸、米糠、玉米粉等作氮源。 二、栽培方式与栽培场所 根据栽培场地的不同,草菇栽...
紫露草的栽培较易,管理简单,两周施用一次复合肥即可,保证生长期肥力,浇水及时,避免烧根。同时要及时去除开败的残花和枯枝叶可促进新花叶的发育。 紫露草既喜水又怕涝,生长期应及时浇水并注意排除积水。为确保...
介绍了粉萼鼠尾草在设施内的栽培技术。重点探讨了在高温高湿的设施条件下粉萼鼠尾草繁殖、移栽、促花等技术措施,以及常见病虫害的控制方法。
根据大棚的建造情况,栽培环境中的温度,浇水情况,对草莓叶子的防护,以及防治虫害等相关情况采取了总结的形式,大体介绍了塑料大棚草莓栽培技术。
无毛毛地黄鼠尾草形态特征
茎黄绿色,下部近无毛或仅被极疏的短贴毛,上部及总苞被疏长节毛,杂有具柄腺毛;叶全缘,两面无毛或近无毛,与上面两个变种都不同。
(多年生直立草本。茎高30-60厘米,密被长柔毛。叶通常为基出叶,间有茎生叶,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3.5-11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或圆形,基部圆形,边缘具圆齿,坚纸质,上面深绿色,被疏柔毛,下面微皱,密被白色短绒毛;基出叶叶柄长6-8厘米,茎生叶具短柄或至无柄。轮伞花序4-6花,3-8组成长13厘米顶生的总状花序,有时由于此花序下部分枝而成圆锥花序;苞片倒卵圆形或卵圆形,全缘,被长柔毛;花梗长3-4毫米,与序轴密被长柔毛。花萼钟形,长10-12毫米,展开后先端宽10毫米,鲜绿色,外面被长柔毛,具紫脉,内面被小粗伏毛,二唇形,上唇宽三角形,长2-2.5毫米,宽5.6毫米,边缘被长柔毛,先端有靠近的三尖突,下唇较上唇稍大,半裂成2齿,齿宽三角形,先端锐尖。花冠黄色,有淡紫色的斑点,长3.3-3.5厘米,外面被小疏柔毛,内面离基部5毫米有斜向小疏柔毛毛环,冠筒伸出萼外,长约2.4厘米,基部宽约2.5毫米,渐向上弯曲,并渐膨大,至喉部宽达1厘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形,长8毫米,宽7毫米,先端圆形或微凹,下唇较上唇大,长12毫米,宽13毫米,3裂,中裂片倒心形,宽达10毫米,侧裂片半圆形,宽约4毫米。能育雄蕊略伸出花冠,花丝扁平,水平状伸出,长7毫米,药隔长6毫米,弧形,上臂和下臂等长,二下臂有斜生的药室,并互相联合。花柱超出花冠很远,先端不相等2浅裂,后裂片极短。花盘前方稍膨大。子房裂片卵圆形。小坚果灰黑色,倒卵圆形,腹面具棱,长4毫米,宽2.5毫米,光滑。花期4-6月。)
主要生长于海拔2 300~2 500m的高山草地。
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中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