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淮水北调工程开工。
2013年2月,淮水北调工程项目建设书通过水利部审查,并将审查意见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7年1月淮水北调工程通过投入使用验收。
2017年底淮水北调工程全面建成。
2019年1月24日至25日,淮水北调工程竣工验收会议在安徽蚌埠召开。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工程沿线市(县、区)人民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质量和安全监督、运行管理等单位,以及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设备供应商等近60家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竣工验收委员会通过查看部分工程现场,听取建设管理和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查阅项目建设有关资料,经过讨论审查,同意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2020年2月,宿州市委编委下发《关于设立宿州市淮水北调管理中心的批复》,同意撤销原宿州市水利局机电排灌管理站,设立宿州市淮水北调管理中心,3月机构正式挂牌成立,负责制定宿州市年度调水总量和分期、分区域调水计划、优化水资源配置;负责淮水北调工程宿州段调水期间输水工程的统一调度和监管;负责娄宋站、宿州闸翻水站、濉河引河闸的运行管理、维修养护及供水计量、水质监测;负责向受水区收取水费;指导萧县贾窝站、岱山口站运行管理工作。同时,宿州市水利部门同步推进淮水北调工程宿州段运行管理制度建设,重点对工程管理考核、泵站运营维护等职责归属、技术要求、工程安全作出明确规定,确保工程效益有效发挥。
2020年4月,淮水北调工程首次调水工作圆满完成,本次调水取用怀洪新河河道蓄水和蚌埠闸上引水,逐级输送直至末端萧县,总抽水量近2000万立方米,宿州境内河道存水量近90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宿州市水资源短缺现状。
淮水北调工程主要保障宿州市、淮北市工农业生产用水。淮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淮北市年均可调水2.5亿立方,切实解决淮北市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同时还可与今后实施的“引江济淮”工程相连通,形成“以南济北、以西补东、东西共保、南北互利”安全可靠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为淮北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100433B
水泥生产自 1824 年诞生以来, 生产技术历经了多次变革。 从间歇作业的土立窑到 1885年出 现回转窑;从 1930年德国伯力鸠斯的立波尔窑到 1950年联邦德国洪堡公司的悬浮预热器窑; 1971 年日本石川岛公司和秩父水泥公司在悬浮预热技术的基础上研究成功了预分解法,即 预分解窑。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 是以悬浮预热和预分解技术为核心, 利用现代流体力学、 燃烧动力学、 热工学、粉体工程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 并采用计算机及其网络化信息技 术进行水泥工业生产的综合技术。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具有高效、 优质、节能、节约资源、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充分体现了现代水泥工业生产大型化、自动化的特征。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出现, 彻底改变了水泥生产技术的格局和发展进程, 它采用现 代最新的水泥生产工艺和装备, 逐步取代了立窑生产技术、 湿法窑生产技术、 干法中空窑生 产技术以及半干法
国内防水行业的发展历程 范艳 陈殷平 建筑史上,渗漏是建筑物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不仅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 活,经常引起各种矛盾和纠纷, 工业建筑的渗漏还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 造成 经济损失,因此建筑物的渗漏是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中国建筑防水史长达上万年, 是辉煌的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人 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建筑防水经验, 创造了良好的防水材料。 比如,“以排 为主,以防为辅”, “多道设防,刚柔并济”等等延续至今仍是经典的优秀建筑 防水理念。 一、古代建筑的防水原理: 建筑防水是以排为主,防水为辅,放排结合的原则,以构造防水为主,材料 防水为辅,构造防水与材料防水相结合的办法, 双管齐下,兼使并用,多种途径, 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瓦为例,叠搭与屋面,雨水直泻下而不存蓄,这是排水,瓦 瓦搭接,阴阳二瓦仰覆相合,水流逝而不入瓦缝,这是构造防水。瓦结成片,鳞 次栉比,随屋面
笔者日前从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获悉,“十三五”期间南水北调河南段将建设6座调蓄工程,进一步扩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范围,提高受水能力。
按照工程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多年平均调水量为95亿立方米,其中年均向河南省供水约37.7亿立方米。但通水一年来,南水北调中线总调水量约22亿立方米,河南省实际受水8亿多立方米。
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十三五”期间,河南段将在许昌、郑州、新乡、安阳等地建设沙陀湖、观音寺、薄壁、洪洲湖、石佛寺和宝莲湖6座调蓄工程;建设调蓄池,按7天供水量确定工程规模,在总干渠及配套工程正常检修维护或发生突发事件时,保障受水城市供水安全,提升受水能力。
据了解,截至2015年年底,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已覆盖河南省10个省辖市,南水北调水源为各受水区压采地下水提供了条件,河南全省已有14座城镇地下水水源得到涵养,地下水位明显提升,南水北调供水生态效益得到凸显。
为缓解地区缺水状况,合理配置水资源,从50年代开始,省水利厅先后提出“淮水北调,分淮入沂”和“引江济淮,江水北调”的跨流域调水计划。江水北调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以长江水补充淮沂沭泗水水量之不足和协调来水与需水在时空分布上的矛盾,为苏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航运和生态提供水源,并承担苏北地区部分泄洪排涝任务。
江水北调工程是一项扎根长江、实现江淮沂沭泗统一调度、综合治理、综合利用工程。工程体系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抽引江水规模达400m3/s。通过由南至北布置的9个梯级泵站及总长404km干线输水河道,工程可覆盖保障苏中、苏北7市50县(市、区)、6.3万平方公里、4500万亩耕地、4000万人口,向北最远可送水至徐州丰沛地区,向东北最远可补水至连云港石梁河水库。
江水北调工程以江都站为起点、京杭运河为输水骨干河道,经过洪泽湖、骆马湖调蓄,可将江水送到南四湖下级湖,沿途已建成江都、淮安、淮阴、泗阳、刘老涧、皂河、刘山、解台、沿湖等9级抽水泵站(见表1)。
表1 江水北调泵站基本情况
梯级 |
站名 |
抽水流量( m 3 /s ) ) |
装机容量( kw ) |
一 |
江都一站 |
81.6 |
8000 |
江都二站 |
81.6 |
6400 |
|
江都三站 |
135 |
16000 |
|
江都四站 |
210 |
21000 |
|
二 |
淮安一站 |
64 |
6400 |
淮安二站 |
120 |
10000 |
|
淮安三站 |
66 |
3400 |
|
石港站 |
120 |
13200 |
|
三 |
淮阴一站 |
120 |
8000 |
淮阴二站 |
100 |
||
高良涧越闸站 |
110 |
15880 |
|
蒋坝站 |
100 |
14300 |
|
四 |
泗阳一站 |
100 |
10000 |
泗阳二站 |
66 |
5600 |
|
五 |
刘老涧站 |
150 |
8800 |
沙集站 |
50 |
8000 |
|
六 |
皂河站 |
195 |
14000 |
刘集站 |
33 |
3630 |
|
七 |
刘山北站 |
50 |
6160 |
刘山南站 |
30 |
3300 |
|
单集站 |
20 |
2240 |
|
八 |
解台站 |
50 |
6160 |
大庙站 |
20 |
2240 |
|
九 |
沿湖站 |
30 |
2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