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砚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以山东天然的红丝石为原料制作的石砚,早在唐宋即负盛名誉为诸砚之首。原砚材出自青州"黑山红丝石洞",后因其原料枯竭清后以临朐老崖崮为主产区。
中文名称 | 红丝砚 | 类型 | 手工艺品 |
---|---|---|---|
国家 | 中国 | 原料 | 山东天然的红丝石 |
还是不错的,技术很好,造型美观
、、、易水砚石茶盘没有假的,你首先看雕工,好的师傅雕刻的刀法细腻,形象逼真,普通的学徒雕刻的很粗糙,你要辨别,然后看颜色,石皮的贵些,水纹的也是上品
据我了解到的价格如下:1、茶锦记家居旗舰店的肇庆绿端砚茶盘的价格是:8000元;2、郭傅砚艺数码旗舰店的肇庆绿端砚茶盘的价格是:2999元;3、端砚茶盘店的肇庆绿端砚茶盘的价格是:2800元。价格来源...
砚起源于研磨器,目前已知最早的研磨器是距今7000—8000年的磁山、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图1)。这些长过半米的大石器,是用来加工粮食的。到了距今5000-7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那些神奇的彩绘陶器显示:那时已经有了用来研磨颜料的研磨器——石研。商代以后,随着文字的出现,书写需求增加,周宣王时期"刑夷始制墨"(见《述古书法纂》),出现了颗粒状人工墨。此后,用于
端砚、歙砚尚在悄然掘起时,唐代发现在青州(今临驹县)沂山北麓老崖固的红丝石已成为制砚良材,在宋代曾长时间独领风骚,被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列为天下名砚之首。
红丝砚其料取于山东青州黑山,为鲁砚代表。因其“资质润美发墨,久为水所浸渍,即有膏液出焉”,且文采鲜丽,曾受到柳公权的盛赞,宋时因石脉采尽而停止。解放后又发现了新的石脉,红丝砚重又出于世,只是资源不丰。
红丝石砚之所以称为红丝砚,是因为石中见红丝多者达十多层,或紫地,或橘黄地,华丽和谐,十分悦人眼目。红丝砚不但美轮美奂,且质地优良,研墨液如油,蓄墨色似漆,匣藏不干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红丝砚内蕴天然的纹埋和色彩,千姿百态,独具特色,或似山水云雾,或如阳光月晕,或类人物兽禽,有的像裂而不断的冰痕,有的则是旋转不绝但又层次分明的丝纹。其色泽品种也是多种多样,有紫红地中灰黄丝纹、黄丝纹、红丝纹等。
红丝石的形成原因是受沉积环境不断变化的影响,其沉淀物发生频繁交替,然后在一定地质条件下而形成,属泥质灰岩。
砚的发墨快慢主要取决于砚石中所含的成分,红丝石中既含有质硬锋利的二氧化硅,又含有质细润泽的钙、镁等物质,所以红丝砚发墨既快又细腻且润笔护毫。
红丝砚简介; 红丝砚是以山东天然的红丝石为原料制作的石砚,早在唐宋即负盛名誉为诸砚之首。原砚材出自青州“黑山红丝石洞”,后因其原料枯竭清后以临朐老崖崮为主产区。唐柳公权在他的[砚论] 中说;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论端、歙。宋代诸家多有论述;苏易简[文房四谱] 云:….天下之砚四十余品,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端州斧柯山石第二,歙州龙尾石第三,余皆在中下…。唐询在知青州任时曾亲率石工以厚资勉其行,得方四五寸者二,其[砚录] 曰:…. 红丝石华缛密致,皆极其妍,既加镌凿,则其声清越,锵若金石,殆非耳目之所闻见。亟命裁而为砚,以墨试之,其异乎他石有三;他石不过取其温润滑莹,此乃渍之以水,而有滋液出于其间,以手磨拭之,久粘着如膏,一也;他石与墨色相发,不过以其体质坚美,此乃常有膏润浮泛,墨色相凝若纯漆,二也;他石用讫,甚者不过顷刻,其次止终食之间,墨即干矣。此若复之以匣,数日墨色不干,经夜即其气上下蒸濡,着于匣中,有如雨露三也。….. 自得兹石,而端歙皆置于衍中不复视也。红丝石其外有表皮,或白或赤,纹如林木之状,理红黄相参,理黄者其丝红,理红者其丝黄,若黄红相杂而不成纹此其下也。纹之美者,则有凝转连接团圆,方二三寸而其丝凡十余重,或如山石尖峰,或如禽鱼云霞花卉,纹彩不一,资质润美。…. 凡自红丝石以下可为砚者共十五品,而石之品十有一;青州红丝石一,端州斧柯石二,歙州婺源石三,归州大沱石四,淄州金雀山石五,淄州青金石六,万州悬金崖石七,戎泸试金石八,青州紫金石九,吉州永福县石十,登州驼基岛石十一。欧阳修的[砚谱]、蔡襄、王辟之、米芾[砚史]、杜绾的[云林石谱] 、李之彦[砚谱]、高似孙[砚笺]、都记述。苏轼在[东坡集]、[东坡志林] 分别说;红丝砚发墨谓胜端则过。唐彦猷以青州红丝砚为甲。或云;“堪作骰盆,盖亦不见佳者”。 今观雪庵所藏,乃知前人不妄许尔。
一、红丝石之青州;黑山地处青州西40余里王家辇村山路崎岖蜿蜒至山中上部,沿途偶见红丝石苗夹杂于青石断裂层中,红丝石洞口淤满泥土碎石,洞口狭小仅容一人头部探入,原洞口正面上方崖壁刻有“大元至正二年”、“洪武二年”、“弘治士年”、“大清乾隆….”、“道光二年”、“同治三年”、“光绪三十四年”、“民国十四年”、为历年采石所留,洞口右侧石壁刻有“黑山”、“红丝石洞” 及“大唐中” 三残字。洞口上方岩壁现存的上;“红丝石洞”、 下;“天下之砚四十余品青州红丝砚第一”。 当为近代后刻,原古迹不复现矣,甚为憾事。可见历年好砚者探采不断,而流传有续的古砚藏品少之又少。仅一九二六年青州出土了一方唐代箕形红丝砚,现存于山东省博物馆。故历朝虽有探采其所得砚材必定了了,由此可见黑山之红丝石藏量。(照片;石坑、)
近几年有青州同好者在黑山之阳试采砚材难度颇大,石料纹理颜色俱佳者少,多姜黄斑块纹少无旋花纹,色泽红中带黄偏暖色系多石英线,但有厚者达数十厘米,硬度略低发墨好于临朐石料。以上特征颇于现有可见资料和实物中的清代藏品相近,但于唐宋砚谱所述之纹理色彩相去甚远。
二、红丝石之临朐;[临朐红丝石早在清代己有历史记载;高凤翰清山东胶州人,字西园,号南村,南阜山人,归云老人。扬州八怪之一,曾任歙县丞,一生爱砚,藏砚逾千。皆自为铭词手镌之。著有[砚史]、[南阜集]。[砚史] 中有“芙蓉井” 红丝砚一方,铭;“芙蓉井,红丝影,汲古之绠。南阜老人铭”。 砚背刻隶书铭;“美不美,乡中水,何必乎歙之黟、端之紫。珠道人铭”。 又草书铭;“我老在乡,空负墨庄,尔曹勿荒。南村同日又铭留家塾”。 砚之右侧有石帆铭;“青州红丝之砚,得自其乡前辈冯求海先生家。石帆。”砚之左侧有冯北海先生铭;“禹贡怪石,自我青州,尔出其乡,毋乃其俦,是宜昭文明于东国,而封即墨之侯。”“北海冯琦铭于冶源别墅。”[注;冯琦,山东临朐人,冶源即临朐红丝石坑侧,现存有故居]。清乾隆四十三年于敏中等奉敕撰写[西清砚谱]。收红丝砚三方,有乾隆帝御题;一、红丝石鹦鹉砚,御制诗;“鸿渐不羡用为仪,石亦能言制亦奇。疑是祢衡成赋后,镂肝吐出一丝丝。”钤宝二,曰“会心不远”, 曰,“德充符”。 匣盖并镌,钤宝一,“几暇怡情”。考高似孙砚笺载,红丝石出临朐县,其色红黄相间,佳者绝不易得,故世罕流传。是砚红丝映带,鲜艳逾常,而质古如玉,旬为佳品。二、红丝石风字砚,钤宝一曰;“太朴”, 匣盖并镌,钤宝二曰;“比德”、“ 朗润”。 御制砚铭;“石出临朐,红丝组绵,制为风字,宣和式审,既坚以润,腴发墨汁,虽逊旧端,足备一品。”三、红丝石四直砚,御题诗一首,“红丝鹦鹉昨曾吟,小式直方兹盍簪。未识拔茅声应处,能如斯惕予心”。钤宝二曰;“比德”, 、“朗润”。 匣盖并镌,钤宝二曰;“会心不远”、“ 德充符”。…. 是砚虽非旧石,久润宜墨,文彩焕发,真文房佳器也。清沈心[怪石录]、盛百二[淄砚录]。亦有记述。光绪临朐县志卷八,“蟠红丝之灵采;红丝石产老崖崮黄质红纹,时作山水、草木、人物、云龙、鸟兽诸状,制砚微滑,其温润者不减端溪。砚谱载,天下之石四十余品,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此其类也”。评价颇为中肯。民国二十四年临朐续志卷六之七;“老崖崮…. 山产红丝石,数年前曾有日本商人驻冶源收买,居民纷往采堀,抱王璞竞售辄得善价,不数月售者日多,日人辇运所得以去逐不复来”。 友人藏有一方民国二十五年的红丝砚匣盖并镌砚背隶书铭;“石号红丝,骈邑特产,质羡泽润,多工黄相参,其形如龟,其明如鉴,侯封即墨,比於玉焉”。并记此石曾为日商购获。此砚的出现恰好以实物印证了临朐载续的记载志。(照片;县志、砚谱、实物、中、外题字、)临朐;位于青州以南二十余里属古青州府所辖之地 ,老崖崮位临朐西南青州黑山的南略偏东距青州黑山直线相距不过三十余里,其地势因为北临勃海南面沂山山麓而成北底南高之势。黑山中上部的红丝石洞与临朐老崖崮的红丝石的层高度大致相近,且在两地间亦偶有红丝石苗发现故两地应属同一地质结构下的不同坑口。
临朐红丝石开采情况;临朐老崖崮位于沂山西麓脚下丘岭地带,地表多卧牛状青石块连片良田少见,历史上干旱缺水地下水位极深故又名;“老牛哭”, 石坑位于村西延绵至西,西南、几个相邻村庄均有开采。属露天开采方式,红丝石分布在红土表层以下数米至几十米深的青石夹层中,可作砚材的石层较薄一般在10厘米以下多为1-3厘米4-5厘米以上可称厚料了,且无大面积的联片间有石英杂质伴生其中,较大而厚的砚料十分难得,临朐的红丝石目前可以说分为二层,第一层存于红土表层下数米青石表层较薄多有全自然边的独块仔石,但是这一层早在二十年前就已开采殆净,现在开采的属第二层;生成于10余米下的青石夹层中断断续续时有时无,挖掘数日所得少者数块多者10余块,每坑表面积几平方至十余平方米间甚至一无所获,产量极不稳定加之近年开采深度难度增加资源稀缺及市场等因素影响价格涨幅较大。(照片;石坑、原料)2100433B
文化遗产名称:潍坊红丝砚制作工艺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潍坊市
遗产级别: 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