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与规范 | 作 者 | 戴(Ken W. Day) |
---|---|---|---|
译 者 | 曾力 | 出版社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1年10月1日 | 页 数 | 309 页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516000458 | 纸 张 | 胶版纸 |
第1章 建议指南
第2章 混凝土性能
第3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4章 质量控制
第5章 22世纪的混凝土
第6章 混凝土质量规范
第7章 骨料
第8章 胶凝材料
第9章 外加剂
第10章 统计分析
第11章 试验
第12章 不变的观念
第13章 疑难问题诊断
结语
附录 2100433B
Ken W. Day教授一生大部分时间致力于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在该领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及规范》是Ken W.Day教授在该领域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不仅对现今混凝土技术,而且对未来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书中所持的许多观点对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发展具有很好地帮助和启发。本书经过作者的不断完善已是第三次出版,涉及内容丰富、新颖,可供从事混凝土行业工作的广大读者参阅。
(1) 7d强度=F/N *0.95 (此0.95是换算系数,因为100*100*100非标准试件.) 求得三个试件的平均值为结果=13.3 MPa (结...
刚改的标准gjg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里面有很多规范。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体积法(又称绝对体积法);二是重量法(又称假定表观密度法),基本原理如下:1. 体积法基本原理。体积法的基本原理为混凝土的总体积等于砂...
通过对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矿料设计级配、毛体积相对密度、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稳定度、流值、最佳沥青用量等关键检测参数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总结了评价配合比设计结果准确性的方法,提出了控制质量的技术指标,以确保配合比设计结果的准确、可靠。
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与生产质量、施工质量控制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 1、混凝土强度等级 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采用设计规定 的强 度等级。(不是按强度等级,是按使用年限来确定的) 。 2、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参数 掌握设计文件中有关对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要求, 并参照《铁路混凝 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选用。 ⑴ . 基本规定 ① C30及以下的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 400kg/m3, C35~C40混凝土不宜高于 450kg/m3,C50及以上混凝土不宜高于 500kg/m3。 ②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合料掺量不宜小于 20%。 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大于 30%时,混凝土水胶比不宜大于 0.45。 预应力混凝土以及处于冻融环境的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 于 30%。 ③ 选用多功能复合外加剂。 ⑵ . 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有耐久性
第1章 建议指南
第2章 混凝土性能
第3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4章 质量控制
第5章 22世纪的混凝土
第6章 混凝土质量规范
第7章 骨料
第8章 胶凝材料
第9章 外加剂
第10章 统计分析
第11章 试验
第12章 不变的观念
第13章 疑难问题诊断
结语
附录2100433B
Ken W. Day教授一生大部分时间致力于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在该领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及规范》是Ken W. Day教授在该领域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不仅对现今混凝土技术,而且对未来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书中所持的许多观点对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发展具有很好地帮助和启发。本书经过作者的不断完善已是第三次出版,涉及内容丰富、新颖,可供从事混凝土行业工作的广大读者参阅。
【学员问题】对设计质量控制和评定的依据?
【解答】(1)有关工程建设及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例如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市政管理、环境保护、“三废”治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2)有关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如各种设计规范、规程、标准;设计参数的定额、指标等。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估报告及选址报告。
(4)体现建设单位建设意图的设计规划大纲、设计纲要和设计合同等。
(5)反映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所需要的有关技术、资源、经济、社会协作等方面的协议、数据和资料。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