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量(下册) | 作 者 | 屠成松 |
---|---|---|---|
ISBN | 9787560810676 | 页 数 | 240 |
定 价 | 17.00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1993-03 | 装 帧 | 平装 |
作品目录
目 录
第九章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选型和设计原则
9.1多层与高层民用房屋
9.1.1多层民用房屋的竖向承重结构体系
9.1.2高层民用房屋的竖向承重结构体系类型及其选择
9.1.3多层与高层民用房屋楼(屋)面承重结构体系
9.1.4多层与高层民用房屋的基础
9.2多层厂房
9.2.1多层厂房的竖向承重结构体系
9.2.2多层厂房的楼(屋)面承重结构体系
9.2.3多层厂房的基础
9.3单层厂房
9.3.1单层厂房的上部承重结构
9.3.2单层厂房的基础
9.4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设计方法
9.5结构上的作用
9.5.1结构上作用的分类
9.5.2楼面和屋面活荷载
9.5.3吊车荷载
9.5.4雪荷载
9.5.5风荷载
9.6构造的一般原则
9.6.1配筋的目的
9.6.2变形缝
9.6.3钢筋的锚固与接头
9.6.4预埋件与吊环
第十章 梁板结构
10.1梁板结构的受力特征
10.2梁板结构的内力分析
10.2.1板的内力分析原理
10.2.2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内力分析
10.2.3双向板肋梁楼盖的内力分析
10.2.4平板与密肋板的内力分析
10.2.5楼梯的内力分析
10.3梁板结构设计
10.3.1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要点
10.3.2双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要点
10.3.3无梁楼盖的设计要点
10.3.4楼梯与雨篷的设计要点
10.4梁板结构设计示例
第十一章 单层排架结构
11.1单层排架结构的受力特征
11.2单层排架的结构体系与荷载
11.2.1纵向结构体系
11.2.2横向结构体系
11.2.3排架结构的荷载
11.3单层排架的内力分析
11.3.1阶梯形柱的位移计算
11.3.2力法分析单跨排架内力
11.3.3用剪力分配法计算等高排架
11.3.4不等高排架内力分析
11.3.5排架内力组合
11.3.6排架考虑整体空间作用的计算
11.4单层排架结构设计
11.4.1排架结构布置要点
11.4.2屋盖系统设计要点
11.4.3吊车梁的设计要点
11.4.4柱的设计要点
11.5柱下单独基础设计要点
11.5.1普通平板式单独基础
11.5.2带短柱的平板式单独基础
11.6单层厂房设计示例
第十二章 多、高层框架与剪力墙结构
12.1框架与剪力墙的受力特征
12.2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抗侧力体系
12.3框架的内力分析
12.3.1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
12.3.2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
12.4剪力墙的内力分析
12.4.1单肢墙与小开口墙的内力分析
12.4.2双肢墙的内力分析
12.4.3多肢墙的内力分析
12.5框架剪力墙体系的内力分析
12.6框架与剪力墙的结构设计
12.6.1多、高层房屋结构体系布置要点
12.6.2框架的设计要点
12.6.3叠合式受弯构件的设计要点
12.6.4剪力墙的设计要点
12.6.5条形、片筏与箱形基础的设计要点
第十三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原理
13.1加固与修复概述
13.2钢筋混凝土加固方法
13.2.1直接加固
13.2.2间接加固
13.3钢筋混凝土梁的加固
13.3.1同种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
13.3.2同种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
13.3.3异种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
13.3.4异种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
13.4钢筋混凝土柱的加固
13.4.1同种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柱
13.4.2异种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柱
13.5钢筋混凝土桁架加固
13.5.1钢筋混凝土桁架个别杆件加固
13.5.2钢筋混凝土桁架整体加固
附表9-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准永久值系数
附表9-2活荷载按楼层数的折减系数
附表9-3吊车规格
附表9-4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附表9-5高层建筑的脉动影响系数υ
附表9-6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附表9-7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
附表9-8接头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允许百分率
附录10-1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
附录10-2双向板计算系数表
附录10-3等跨梁中升差引起的弯矩与支座反力系数k
附录10-4带刚域杆件的线刚度修正系数
附录11-1单阶柱柱顶反力与位移系数表
附录11-2常用屋面梁与屋架(6m桩距)
附录12-1框架反弯点高度比n1值
附录12-2梁线刚度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η刚
附录12-3上下层高不等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η上和η下
附录12-4箱形基础基底反力系数一般第四纪粘性土基底反力系数
2100433B
一、验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二、计算信息1. 几何参数截面类型: 矩形截面宽度: b=300mm截面高度: h=500mm2. 材料信息混凝土等级: C40 fc=1...
一、验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二、计算信息1. 几何参数截面类型: 矩形截面宽度: b=300mm截面高度: h=500mm2. 材料信息混凝土等级: C40 fc=1...
钢结构或许比混凝土结构要吃香.两种结构的用途是不一样的.大学应该学过钢结构也学过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比混凝土结构要难学,如果你有信心.那就选钢结构吧.必竟是新兴结构.学的人.会的人一定会比混凝土结构吃香...
混凝土结构设计 (专升本 )阶段性作业 1 总分 : 100 分 考试时间 :分钟 单选题 1. 五跨等跨连续梁,现求第二跨跨中最大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 _______ 跨。 (5 分 ) (A) 1,2,3 (B) 2,4 (C) 2,4,5 (D) 1,3,5 参考答案: B 2. 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横向抗侧刚度最大的梁布置形式是 _______ 。 (5 分) (A) 主梁纵向布置,次梁横向布置 (B) 主梁横向布置,次梁纵向布置 (C) 只设次梁,不设主梁 (D) 只设主梁,不设次梁 参考答案: B 3. 五跨等跨连续梁,现求第三跨跨中最大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 _______ 跨。 (5 分 ) (A) 1,2,3 (B) 1,2,4 (C) 2,4,5 (D) 1,3,5 参考答案: D 4. 工程实践表明,次梁常用的跨度为 _______ 。(5 分 ) (A)
全国 2011 年 10 月 1. 简述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及框架—剪力墙结构水平位移曲线的特点。 答: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水平位移曲线为剪切型 , 其层间水平位移是上小下大。剪力墙为弯曲型,其层间 水平位移是上大下小。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水平位移曲线是弯剪型,即水平位移曲线的底下大部分是弯曲型,顶上 少部分是剪切型的。 2. 抗震设计时,框架柱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包括哪些方面 ? 答:①箍筋最大间距。②箍筋最小直径。③箍筋加密区长度。④箍筋肢距。⑤体积配筋率。 3. 水平荷载作用下,用反弯点法计算多层框架结构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改进反弯点法”的基本计算要点有哪些 ? 答:反弯点法的适用条件是:当框架结构布置比较规则均匀,层高与跨度变化不大,层数不多时,才可使用。改 进反弯点法的基本计算要点:①求修正后的柱侧向刚度。②求反弯点的位置。 4. 剪力墙斜截面受剪破坏的主要形态有哪些 ?如
《混凝土结构(下册):混凝土结构设计》可作为高等学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广大从事土建工作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控制测量学》分上、下两册,《控制测量学.下册(第2版)》是下册。下册共七章。系统介绍了测量控制网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内容包括:地球椭球几何性质,观测值量算及椭球面上的基本计算,高斯投影及控制网概算,国家及工程坐标系建产概念及应用,控制的网的条件平差、间接平差及近代平差理论及应用等。《控制测量学.下册(第2版)》不仅概括了有关的传统理论,而且也反映了现代发展成就,理论联系实际,以典型实例说明具体应用。
《控制测量学.下册(第2版)》为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包括日校和成人教育)教材,也可供其他测绘专业师生及科研和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受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影响,草原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劣化,导致生产力下降的现象或过程。草原退化活动主要包括:草原沙化、草原盐渍化以及草原污染等。草原退化的自然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和水文动态变化,如降水减少、风沙活动加强、地表水和地下水减少等。
草原退化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超载放牧、采樵伐木、不合理开发利用草原资源和土地资源以及采矿、修路等工程活动。草原退化的主要危害是:产草量下降,特别是优质草大量减少,杂草等劣质草比例增加,牧畜供养量下降;与此同时,风沙及沙尘暴等灾害加剧,对更广大地区产生危害。防治草原退化的基本途径和措施是合理开发草原地区的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维持草畜平衡,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草原退化是全球性的环境生态问题之一。在我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草原生态系统普遍出现了草原退化现场,约有90%以上草原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之中。
导致草原退化的原因有自然的因素,如长期干旱,风蚀,水蚀,火灾,沙尘暴,鼠、虫害等。但主要的是人为因素,如过牧,滥垦,过伐等。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利用甚至掠夺式利用,从草原不断带走大量的物质,得不到补偿,违背了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平衡的基本原理,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紊乱、失调和衰退,使草原的生态与生产力不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