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 地 区 | 河南省 |
---|---|---|---|
成立于 | 1998年12月 | 事业编制 | 500人 |
南省地质调查院拥有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甲级勘查资质10项:区域地质调查,液体矿产勘查,气体矿产勘查,固体矿产勘查,水文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
建院10年来,承担国家与地方公益性地质项目数百项,其中有6项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余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30余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专业领域包括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与环境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城市地质、遥感地质、信息技术、岩矿测试与方法技术研究等。工作区域分布在河南、西藏、新疆、内蒙等省区,以及非洲津巴布韦、塞拉里昂、刚果(金)和中亚塔吉克斯坦等国。累计向国家提交新发现矿产地30余处,控制矿产资源量:铁矿石1.95亿吨、铝土矿1.16亿吨、煤7.24亿吨、油页岩18亿吨、铅锌1800万吨、金红石1285万吨、铜90余万吨、银2.3万吨、金26 吨。累计完成1︰25万区调面积15.83万平方千米,1︰5万区调及矿调面积1.85万平方千米,1︰20万区域化探面积5.2万平方千米。提交一大批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成果。其中豫西南地区铅锌银找矿成果被列为2001年度“国家地质工作十大重要进展之一”;河南中东部煤铝铁等矿产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青藏铁路沿线及西昆仑地区铁铅锌多金属找矿成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雅鲁藏布大峡谷地质调查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青藏高原基础地质调查填补了一系列国家地质工作空白;焦作云台山、济源王屋山--洛阳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及郑州黄河、大连滨海、西藏羊八井等一批国家地质公园的成功申报与建设,为地方旅游发展创造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实施的黄淮平原农业地质调查和洁净水勘查工程,为农业大省的发展与饮用水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国土资源部、河南省政府高度评价我院为“全国最著名的地质劲旅之一”、“全国省级地质调查院的一面旗帜”。曾获得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功勋集体”、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称号。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了“以硕博计划为龙头,以学科建设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战略。2000年以来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办了3届在职地质工程硕士班,培养工程硕士104人;送培在职博士8人;接收博士、硕士毕业研究生42名;支持127名职工采用多种教育获得本、专科学历。为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编制了包括行政、人事、财务、后勤保障、安全生产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为规范地质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工作质量与成果水平,编制了项目管理、成果资料管理、项目经费细化预算等管理制度,运行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并于2001年5月首家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与时俱进,开创未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将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增强公益性地质工作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战略,继续加强地质找矿、地质服务和队伍建设工作,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创建全国一流地质调查院目标。
我建议你去地调院,单位以后发展会更好些,煤田地质局的单位现在是不错,可是谁不知道前些年地质单位不好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地调院是国家扶植的公益性单位,以后怎么也不可能黄,而别的地质单位现在都在改革,以后...
只要你学的是地质专业 那就以野外为主 办公室只是收队整资料的时候待的 甚至没有自己的办公桌
很不错,山东地矿系统这几年的改革带来了干部职工待遇的极大提高!
张古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三级)。1986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长期从事水工环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及技术管理工作。
李振国,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地质科研及地质技术管理工作。
冯翔,正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应用化学系,河南省生态学会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南省地质勘查标准委员会副秘书长,生态环境系统省部级专家
王世炎,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二级),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河南省“555人才工程”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地矿厅“跨世纪技术和学科带头人”、平顶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皇甫行丰,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二级)。1999年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2004年度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999年获得第二届新乡市青年科技奖,2003年获得第七届河南省青年科技奖。
姚新年,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三级)。长期从事地质找矿、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先后完成了多个矿种多个矿区的普查、详查、勘探、大比例尺成矿规律成矿预测研究及矿产调查评价工作。
朱学立,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三级)。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年任河南省职称评审工程系列高工、教授级高工评委和地勘项目监审专家,是河南省地矿局“拔尖人才”。
崔来运,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三级)。长期从事地质矿产勘查、科学研究和技术专业管理工作。先后主持过“河南省嵩县赵岭金矿区金矿普查”、“河南省济源市瓦庙坡地区铜矿普查”、“河南省铁矿资源潜力评价”等十多个重大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核心期刊独著3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篇,大会宣读论文1篇。
彭翼,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三级)。获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先进个人”和“河南省地矿系统‘十一五’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左景勋,理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河南省国土资源地质专家、学术带头人,中国矿业联合会矿业国际促进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澳大拉西亚矿业冶金学会院士(FAusIMM),国际矿业资本市场合资格人(CP) 。2100433B
2015年9月30日,河南省地质调查院燕长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荣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建院以来,始终坚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服务、为发展地质事业服务”的“三个服务”基本定位,充分发挥“在拓展服务领域方面的开路先锋作用、在推进地质科技进步方面的先导示范作用、在衔接各类地质工作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国土资源规划与管理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在扩大地质工作社会影响方面的宣传带动作用”等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五种作用”,积极实施“立足中原、开拓西部、走出国门”的发展战略,通过10年努力,已经形成以地质找矿为中心,基础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全面发展的公益性地质工作“1 6”专业服务体系,工作区域已由省内逐步扩展至省外、国外,全面增强了地质工作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
张古彬(院长、党委副书记) 。
李振国(党委书记、副院长)。
本刊讯4月29日,河南省地质勘查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各省辖市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重点县国土资源局、省厅有关处室及直属单位、省地矿局、省有色局、省煤田地质局及有关地勘单位负责同志270多人参加了会议。
本刊讯9月5日,河南省地质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对一年来全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表彰了一批
2016年2月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发布公告,招聘19名地质类专业博士毕业生。
2017年1月24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分布公告,招聘14名博士毕业生,涉及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理信息系统、地球化学和管理科学类专业,年龄要求35岁以下,本、硕与博士阶段专业相近或一致。
2018年6月,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公开招聘博士38名,专业包括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国际法、国际经济与贸易、地质工程等 。
王双明,男,1955年5月出生,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国伟、王成善、崔鹏、彭建兵、李佩成、武强、毛景文、王双明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
1 |
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 |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藏自治区调查矿产勘查开发局,……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第12完成单位),…… |
韩芳林 |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
2. |
鄂尔多斯盆地生态脆弱区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 |
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长安大学,等 |
王双明,范立民,黄庆享,王文科,王佟,石平五,侯恩科,王怀贤,王建利,马立强 |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
||||
2. |
陕西省系列瓦斯地质图、矿井瓦斯赋存规律及应用 |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西安科技大学,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陈家山煤矿,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
范立民,王 英,陈永昌,张晓团,屈永安,赵庆民,何万盈,师同民,钱建峰,孙相斌,于峰 |
2011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
3. |
黄土沟壑区煤油气共生矿井耦合灾害防治关键技术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等 |
王双明,闵龙,王苏健,虎维岳,邓军,谢文兵,邓增社,原德胜,师同民,唐恩贤,程建远 |
201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4. |
生态脆弱区矿井水资源及利用研究 |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五队 |
张晓团,蒋泽泉,申涛,张红强,马怀生,高佑民,刘社虎 |
201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5 |
矿产资源高强度开采区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 |
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陕西省煤田地质有限公司、山东大学、陕西天地地质有限责任公司和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五队 |
范立民、宁建民、蒋泽泉、李成、陈建平、刘辉、张廷会、杜江丽、郝业、郑苗苗、腾宏泉 |
2015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6 |
典型矿区地质灾害演变及防控技术 |
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西安捷达测控有限公司 |
李永红等 |
2017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
7 |
北山成矿带东段金钨多金属矿成矿规律研究与找矿突破 |
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 |
2017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
5. |
浅埋厚煤层开采水沙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
陕西汇森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
范立民,王建利,杨泽元,王水利,马雄德,蒋泽泉,董卫峰,张晓团,许召稳,孙澎涛 |
2011年度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6. |
黄陇侏罗纪煤田煤油气共生矿井耦合灾害防控关键技术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等 |
王双明,闵龙,王苏健,范立民,邓军,虎维岳,邓增社,原德胜,师同民,唐恩贤,程建远 |
2014年度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7. |
浅埋煤层开采覆岩破坏机理及对水资源影响研究 |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
张晓团,申涛,林平选,张红强,马怀生,刘社虎,高佑民 |
2014年度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
||||
1 |
汶川地震区重大地质灾害成生规律研究 |
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4) |
李芳(10) |
2018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
备注 |
黑体字加粗者为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科技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