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管部门 | 黄河水利委员会 |
---|
河南省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2007年10月经河南省科技厅批准组建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设计院),支撑单位有黄河设计院水生态与景观艺术设计院、规划研究院、环境与移民工程院等。 2100433B
城市水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
简介:北京市中环博业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9号P601工程技术咨询;工程造价咨询;技术推广服务;产品设计;销售机械设备、电子产品、五金交电、日用品、建材、化工产品经营状态:...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中心依托航天集团、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先进的空间光伏技术,将其在特殊用途设备电源系统,高能化学电源、物理电源和电子电源的设计、研究、生产和试验上的经验和优势运用于地面用(民用)太阳...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和环境工程技术有什么不同?就业方向有什么不同吗?
环工是设计为主监测与治理技术偏向于监测这两个专业都不是正八景的本科环境学专业正经的一个是环境科学,偏向于理论,一个是环境工程,偏向于工程设计。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或国家住宅工程中心)是国家在住宅领域科技攻关的主要依靠对象。中心于1999年12月正式挂牌运行。
1.中心简介
2016年6月,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授权组建行业中心,并纳入住建厅培育计划,2016年12月,由河南省科技厅授权组建 省级中心——“河南省海绵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心依托于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该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力量、突出的科研实力、优秀的人才队伍、广泛的国际交流、权威的国际认证以及深入的企业合作能力,是国内领先的科研企业。中心将充分利用这些研究优势,携手郑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和国内顶尖设计施工企业,致力于海绵城市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积极建立产学研为一体的资源优化与共享机制,构建国内一流的海绵城市管控技术平台,开展战略性、专业性的合作研究,同时也利用研究成果和理论创新为本土企业、政府部门提供全方位的管理咨询服务,为海绵城市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2.中心宗旨
海绵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宗旨是以国家和行业利益为出发点,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创新,国家政府相关政策和地方规范的研究以及海绵城市大数据的分析,建立海绵城市工程化示范基地,完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机制,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搭建产业与科研之间的桥梁,研究开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
(1)根据国家和行业发展需要,以及相关批复文件的要求,实现设定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目标;
(2)主动组织、参与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并为行业提供技术开发及成果工程化的试验、验证环境;
(3)承担国家和行业下达的科研开发及工程化研究任务,并依据合同按时完成任务;
(4)将承担国家和行业任务所形成的技术成果通过市场机制向行业转移和扩散,起到科研与产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中心职能
自我中心组建以来,致力于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研究,使之成为科学实验、技术攻关、技术转化、人才培养、标准生成、配套装备研制、学术交流、社会示范的基地。中心服务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事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技术研究、业务咨询、方案审查;
(2)运营海绵城市管控技术平台。通过“互联网 ”等现代科学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检测与评估;
(3)承担海绵城市相关技术政策研究。建立专家库,发挥专家在海绵城市建设领域中的作用,提升我省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4)编制海绵城市省级地方规范、标准、图集。开展海绵城市建设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5)为省内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示范区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
(6)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行业的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
(7)吸纳重点大学、国家级大型科研院所、企业的一批单位和专家学者,共同开展海绵城市相关课题研究。
同时,在人才培养、标准编制、示范工程建设和引进消化再创新方面取得成果。支撑河南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帮助河南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提高,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4.中心合作单位
郑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2100433B
《河南省水资源》是根据国家计委、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由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组织开展的河南省第二次水资源调查评价的专项科研成果。本次评价是以可持续发展水利的理念为指导,在明晰水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建立由水资源影响因素、水资源状态、水资源变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多项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方法,从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统一的角度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评价。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组建的国家级研发实体。
中心通过哈尔滨工业大学水资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运营,专业从事水环境综合整治及饮用水安全保障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在市场机制下为行业提供先进技术、工艺及产品。
中心建有6000平米的综合实验大楼,搭建了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技术、水污染综合防治技术、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水系统数字化与优化、水资源功能材料与设备等方面的5个研究开发平台和1个水质综合分析检测中心和1个技术成果转移中心。
其中水质综合分析检测中心具有CMA水质检测资质,围绕106项饮用水标准开展水质分析检测服务。
中心拥有由给排水领域3名工程院院士和1名俄罗斯院士等组成的专家技术委员会和工程经验丰富的技术研发与项目管理团队。
中心与哈工大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紧密合作,在寒冷地区地表水污染研究及治理、高寒地区乡村生产生活污染综合治理、城市污泥资源化等领域承揽了多项国家“水专项”及863课题、不断为原创性的应用技术成果实施工程化与产业化开发,在技术上形成了基于城市水健康循环的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体系和基于循环经济建设为核心的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体系,并在煤化工、印染等工业废水处理领域,拥有一整套适用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