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研究所 | 所属机构 | 华南理工大学 |
---|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是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防灾减灾子实验室的核心支持力量,也是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二级学科的的主要支撑力量。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研究所拥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3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结构抗震、结构抗火、结构抗风、再生混合结构、大跨空间结构、结构施工监控与健康监测。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研究所成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资助的项目和专题9项、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省部级项目15项、境外合作项目4项、其他纵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250余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5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其中2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均已授权)。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研究所研究成果先后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具体包括:94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98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95年山西省科技术进步二等奖、97年山西省科技术进步二等奖、98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0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02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04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研究成果先后在沈阳商业城、辽宁省邮政枢纽大厦、沈阳和泰大厦、沈阳方圆大厦、广州中华广场、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体育场等大型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主持了摩擦消能器在我国的首例工程应用,以及06年建成时世界规模最大的独立张拉索膜屋盖结构的施工监控工作。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研究所正在主持编写我国第一部混凝土结构抗火设计标准,并积极筹备09年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 2100433B
华南理工建筑学考研选哪个方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研究生的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区别是考试内容不同: 学术硕士初试考: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1中外建筑史,④504建筑设计2(做图)...
楼主太不专业了把,也不说清是什么方向。。。无语,招生学院、专业、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 招生人数 招生导师 考试科目 备注 005土木与交通学院 262 080102固体力学 14 01损伤...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名誉院长何镜堂院士被誉为: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他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被称作”中国馆之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历史悠久,前身为创建于1932年的襄勤大学以及1938年并入的...
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实业总厂
土木工程 Civil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0703 学 制:4年 培养目标 :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德智体全面发展, 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知识, 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从事土木 建筑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地下工程、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设 计、施工、管理、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 专业特色 :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土木工程领域的技术理论和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力学、 土木工 程结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 先进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知识, 并在计算机应用、 土木工程测 试与检测等方面具有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 : 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土力学、流体力学、混凝土结构理论、钢结构理论、 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施工、基础工程、土木工程项目管理。
华南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充分结合我国南方及沿海岩土工程的特点,突出亚热带地区的特色,积极参与各类大型工程实践及地区规范的编制,并致力于土力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已初步形成具有亚热带沿海特色,面向全国的软土工程、地基处理与地下结构理论与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该所成员先后主持承担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百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主要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近百篇,其中50余篇为EI光盘收录,10余篇为SCI收录。出版学术著作1部。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相应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广州地铁、广州新光大桥、广州龙头山隧道、南沙港、广州新烟草大厦等各类重点工程得到应用。
华南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在众多岩土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正积极开展沿海软土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如微细观土力学、真空预压加固大面积超软弱吹填淤泥土、珠江三角洲软土特性等。
华南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是一个富有活力、务实求新、成果累累的研究机构,愿与国内外岩土工程领域的政府管理部门、建筑、铁路、公路的研究院所、施工企业及其他相关部门精诚合作,共同促进岩土工程学科的快速发展。 2100433B
华南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高层建筑结构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工程设计和工程咨询等工作,成立以来与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以及建筑设计院合作,完成了多项大型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技术咨询工作。
华南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研究所通过不断努力,形成了以教授、副教授牵头,年轻的博士、硕士为骨干,博士生、硕士生为主力的工作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华南理工大学自然科学基金和横向科研基金资助下,完成了“基于性能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和“基于能力的转换层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等课题的研究,其成果已在十几栋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超限设计中得到应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华南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研究所于2005年获英联邦结构工程师学会优秀结构设计大奖(IStructE China Award 2005);2007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获由第14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组织的模拟真实结构强震作用下性能大赛3D科研组第三名;2008年获美国著名结构计算公司(CSI)组织的中国结构计算一等奖。
华南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研究所 “基于性能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研究”和“超高层建筑风振响应研究”可以为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超高建筑风振响应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华南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研究所工作范围:
1.基于性能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咨询;
2.基于性能的新建及既有建筑结构静力、动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及其抗震性能评价;
3.基于性能的“烂尾楼”续建、改建结构抗震性能评价;
4.高层建筑结构及大跨度结构方案咨询、优化;
5.结构试验研究;
6.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OpenSEES、PERFORM-3D、IDARC-2D的合作开发与技术支持。 2100433B
主要从事建筑结构理论研究、建筑工程新技术研究、建筑结构试验研究、建筑结构施工监控及健康监测、既有建筑寿命评估及改造设计咨询、危楼检测鉴定加固设计咨询等工作,成立十多年以来参与了十多项省市重大重点项目的新技术研发及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内外重要期刊杂志上发表了数百篇具有影响力的文章,多项成果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奖。新技术及专利项目在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建设方以及合作科研单位、设计单位的一致好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研究所通过多年来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以教授博导为科研核心,副教授为项目负责,博士讲师为项目骨干,博士生、硕士生为主力的科研团队。
科研项目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研究所 与其他单位共同承担了“重大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技术体系与决策基础研究”国家“973”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独立承担了“新型带约束拉杆异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在研项目;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独立完成了“新型钢管混凝土板柱节点的研究”、“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及节点的抗震性能和设计法的研究”、“钢骨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结构的力学性能及设计方法的研究”、“异形钢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设计法的研究”、“基于裂缝控制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深受弯构件力学性能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在省市教育及科技部门的资助下,完成了十多项新技术研发项目,重点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新型钢管混凝土节点、新型大跨度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带约束拉杆异形钢管混凝土结构以及新型内置钢构架型钢混凝土结构等,同时结合工程实践通过试验研究和计算机仿真分析对上述项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科研奖励简介:
1.采用约束混凝土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极限变形能力的研究,1986年,日本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协会优秀成果奖,第一完成人。
2.带约束拉杆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及节点的研究,1999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3.新型内置钢骨构架钢筋混凝土梁,2004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4.地下室逆作法新技术研究,2006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5.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大跨度悬挂结构新技术研究,2008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五完成人。
6.地下空间建筑结构新技术研究和应用,2008年,建设部华夏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
科研成果鉴定:
1.带约束拉杆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及节点的研究,1999年,广东省建委组织,第二完成人。
2.新型内置钢骨构架钢筋混凝土梁,2004年,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第二完成人。
3.地下室逆作法新技术研究,2006年,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第二完成人。
4.地下空间建筑结构新技术研究和应用,2008年1月,广东省建设厅组织,第三完成人。
5.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大跨度悬挂结构新技术研究,2008年4月,广东省建设厅组织,第五完成人。
6.大跨度复杂空间结构施工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研究,2008年3月7日,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第二完成人。
专利简介:
1.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楼盖梁连接处的节点结构,国内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420042885.3,2004年
2.钢管混凝土柱与楼盖梁连接处的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国内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49701.X, 2004年
3.节点区柱钢管不连通式钢管混凝土柱-平板节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O2 2 50546.6, 2003年
4.节点区柱钢管不连通式钢管混凝土柱一平板节点,,国内发明专利,专利号:ZL 02 1 49701.X,2005年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