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能材料》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粉碎、结晶、分散、混合、包覆及微胶囊化等加工工艺,及其工艺参数对粒子质量和性能的影响;第二部分包括粒状含能材料的微观结构、晶型、粒度、润湿型、流变性、化学性能、热性能及爆炸性能等的理论分析和测定方法。书中还对有关加工工艺及性能预测的仿真和模型进行了精辟的述评。此外,书中还专门论述了含能纳米粒子,扼要介绍了近20年出现的几种新的含能化合物。
全书由40位全球含能材料领域的知名专家撰写,他们来自美、英、法、德、俄罗斯、意大利、荷兰、韩国及匈牙利。这些作者在书中阐述了他们对粒状含能材料加工工艺及性能表征的卓越的科学见解、精湛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结合了他们自身多年的科学研究成果。此书反映了含能材料某些领域理论和实践的现代水平,是一本能提供指导和非常实用的含能材料专著。
第1章 新含能材料
1.1 导论
1.2 应用要求
1.2.1 炸药
1.2.2 固体火箭推进剂
1.2.3 发射药
1.3 新含能材料
1.3.1 CL-20
1.3.2八硝基立方烷
1.3.3 TNAZ
1.3.4 1ADN
1.3.5 FOX-7(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
1.4 结论
1.5 感谢
1.6 参考文献
第2章 粉碎
2.1 粉碎的基本原理
2.1.1 材料性质和断裂行为
2.1.2 粉碎能量
2.1.3 选择粉碎工艺的原则
2.2 粉碎工艺
2.2.1 销式圆盘研磨机
2.2.2 喷射研磨机
2.2.3 胶体磨
2.2.4 超声波研磨
2.2.5 转子一定子分散系统
2.2.6 搅拌球磨机
2.3 参考文献
第3章 结晶
3.1 结晶基本原理
3.1.1 热力学和动力学
3.1.2 结晶设备和结晶工艺
3.1.3 结晶缺陷
3.2 含能材料结晶
3.2.1 导言
3.2.2 结晶和产品质
3.2.3 HMX和RDx的结晶
3.2.4 CL-20的结晶
3.2.5 NTO的结晶
3.2.6 相稳定化硝酸铵(PSAN)
3.2.7 ADN的结晶
3.3 模拟
3.3.1 导言
3.3.2 含能材料的分子模型
3.3.3 结晶过程的模拟
3.4 参考文献
第4章 压缩气体结晶
4.1 导论
4.2 超临界溶液的快速膨胀(RESS)
4.2.1 预膨胀的压力、温度和浓度对RESS的影响
4.2.2 后膨胀压力及温度对RESS的影响
4.2.3 喷管形状和尺寸对RESS的影响
4.2.4 RESS模型
4.3 超临界反溶剂沉淀(RESS)
4.3.1 压力和温度对SAS的影响
4.3.2 液体溶液的浓度对SAS的影响
4.3.3 液体溶剂和溶质的化学成分对SAS的影响
4.3.4 SAS模型
4.4 超临界流体沉析含能材料
4.5 结论和展望
4.6 参考文献
第5章 粒径增大
5.1 团聚
5.1.1 导言
5.1.2 粘结机理--粒子间力
5.1.3 生长机理及生长动力学
5.1.4 设备和过程
5.2 微胶囊化和包覆工艺
5.2.1 工艺的基本原理
5.2.2 前言
5.2.3 微胶囊制造方法
5.2.4 含能材料的微胶囊化
5.2.5 流化床超临界流体包覆法
5.3 参考文献
第6章 混合
6.1 导言
6.2 原理
6.3 混合机类型
6.4 混合时间及混合效率
6.5 添加剂添加次序
6.6 放大效应
6.7 结论
6.8 参考文献
第7章 纳米粒子
7.1 溶胶-凝胶化学法制备纳米含能材料
7.1.1 导言
7.1.2 溶胶-凝胶法
7.1.3 实验
7.1.4 含能纳米材料
7.1.5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
7.1.6 铁氧化物-铝纳米复合材料
7.1.7 可产生气体的含能纳米材料
7.1.8 碳氢化合物-高氯酸铵纳米复合材料
7.1.9 结论
7.2 炸药爆炸合成超细钻石
7.2.1 导言
7.2.2 超细钻石形成机理
7.2.3 外部条件对钻石产率的影响
7.2.4 超细钻石的性质与应用
7.2.5 结论
7.3 AIexR纳米铝在含能领域的应用
7.3.1 导言
7.3.2 工艺
7.3.3 铝粉的特征
7.3.4 作为固体推进剂组分及添加剂
7.3.5 用作液体燃料添加剂
7.3.6 用于炸药
7.3.7 用于发射药
7.3.8 结论
7.4 粉状含能材料的气动制备法
7.4.1 基本原理及优点
7.4.2 处理含能材料及亚微米级粉体的新型气动装置
7.4.3 粉体处理的研究结果
7.5 参考文献
第8章 粒子表征
8.1 粒径分析
8.1.1 单一粒子的尺寸和形状
8.1.2 粒子尺寸分布
8.1.3 取样和制样
8.1.4 粒径测试方法
8.2 粉末性能
8.2.1 密度
8.2.2 水含量
8.2.3 表面积
8.2.4 流动性能
8.3 参考文献
第9章 晶体的微观结构和形态
9.1 导言
9.2 炸药晶体颗粒的缺陷
9.2.1 内部缺陷
9.2.2 表面缺陷
9.3 X射线衍射表征的晶体微观结构
9.3.1 原理
9.3.2 评定
9.3.3 应用
9.4 显微镜探测混合炸药
9.4.1 导言
9.4.2 方法
9.4.3 应用于HMX混合炸药
9.4.4 应用于TATB混合炸药
9.5 参考文献
第10章 热分析和化学分析
10.1 热分析表征含能材料
10.1.1 导言
10.1.2 二硝酰胺铵(ADN)的热分析
10.1.3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的热分析
10.2 核磁共振(NMR)表征含能材料
10.2.1 导言
10.2.2 NMR理论
10.2.3 仪器和方法
10.2.4 核磁共振袁征ADN及CL-20
10.2.5 用NMR鉴定4-甲酰基五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4-FPNIW)的结构
10.3 冲击波合成材料分析中的化学分解法
10.3.1 导言
10.3.2 实验
10.3.3 结果和讨论
10.4 结论
10.5 参考文献
第11章 润湿性分析
11.1 前言
11.2 表面能测试
11.2.1 表面张力理论
11.2.2 自由界面能测定模型
11.2.3 平面接触角测试
11.2.4 以毛细管渗透法测定粉体的接触角
11.2.5 实验结果
11.3 色谱法表面表征
11.3.1 反相气相色谱(IGC)
11.3.2 典型的IGC实验条件
11.3.3 IGC原理
11.3.4 RDX和HMx表面的典型IGC测试结果
11.3.5 反相液相色谱
11.3.6 结论
11.4 参考文献
第12章 流变学
12.1 稳态剪切流
12.2 流体的流动特性
12.3 非稳态剪切流
12.4 流变仪
12.4.1 旋转流变仪
12.4.2 毛细管流变仪
12.5 悬浮液的流变性
12.5.1 分散系统的相对黏度
12.5.2 基质流体
12.5.3 分散相
12.5.4 铸造性
12.5.5 固化和时间的影响
12.5.6 纳米悬浮系统
12.6 凝胶推进剂
12.6.1 材料和方法
12.6.2 硝基甲烷/二氧化硅凝胶的稳态剪切流变特性
12.6.3 硝基甲烷/二氧化硅凝胶的黏弹特性
第13章 含能材料性能
索引
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规划教材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建筑材料与检测 主编殷凡勤张瑞红 副主编赵书远孙玉龙 参编周玮陈宏宇纪殿彬王娟 主审王秀花常传立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依据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装修材料与施工一、室内装饰材料装修材料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室外材料,一部分为室内材料。室内材料再分为实材,板材、片材、型材、线材五个类型。实材也就是原材,主要是指原木及原木制成。常用的原木有杉木、红...
《大设计》无所不在。在会议室和战场上;在工厂车间中也在超市货架上;在自家的汽车和厨房中;在广告牌和食品包装上;甚至还出现在电影道具和电脑图标中。然而,设计却并非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
<正>本书主编王双亭,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专业,主要从事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信息提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最新成果。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及所面临的问题;第二章介绍了摄影像片的获取原理与技术;第三章介绍了中心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科研经验及工程实践,较系统地介绍了地下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帮助读者提高分析和解决地下工程领域测绘的能力。本修订版在传统测量技术的基础上,新增测绘新技术元素,操作适用性更强,新的地铁工程测量一章更具有针对性。全书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反映了地下工程测量最新技术及其应用。
《铝热类纳米复合含能材料》共8章:第1章简要介绍纳米材料和传统铝热剂的一些性质、用途和反应原理;第2、3章介绍纳米过渡金属/铝基双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与金属氧化物的铝热反应特性和反应机理;第4、5章介绍纳米氧化铁/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的铝热反应特性和机理;第6章介绍具有纳米晶粒度的铝镁合金粉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与三氧化二铁的铝热反应特性;第7章介绍纳米复合铝热剂在反应性材料中的应用;第8章介绍复杂铝热剂的热力学计算方法。
《铝热类纳米复合含能材料》可作为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该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含能材料“纳米化”是提高其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石墨烯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本项目将石墨烯功能化后应用到含能体系中,研究功能化石墨烯对含能体系性能的影响。石墨烯的功能化可分为两种:无机修饰和有机修饰。通过氧化石墨烯表面的活性官能团将不同性能的分子链段或无机纳米粒子修饰到石墨烯上,得到不同功能化的石墨烯。利用石墨烯优异的性能可改善含能材料体系的性能,如石墨烯优异的电学性能能够降低含能体系的静电感度,石墨烯良好的导热性对含能体系的热感度有一定影响,单层石墨烯良好的润滑性有利于降低含能体系的机械感度,功能化石墨烯的微观结构可能会影响含能体系能量释放速率。研究功能化石墨烯对含能体系感度选择性和能量释放速率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钝感机理和敏化机理),对于设计此类含能材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运用量子力学(QM)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硝酸酯类和叠氮硝基类多系列含能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分解机理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研究,以引发键键级和键离解能关联感度和稳定性,设计出高能且稳定的品优化合物供合成实验参考。研究了不同压力下α-和β-RDX晶体的结构和感度判别,发现RDX的感度随其所受的静水压力增大而增大。 运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MD)理论方法,研究了含能晶体引发分解反应。TATB晶体热引发压力效应的研究,发现该热引发是由分子内的氢转移引起,压力影响氢转移的难易程度。通过与多尺度冲击技术(MSST)结合,研究了冲击加载下HMX、TATB和PETN晶体的分子结构和电子结构随时间的变化细节,以引发分解(断键)出现的时间和开始出现金属态的时间关联了冲击感度。 运用经典MD理论方法,研究了含能晶体, HMX、RDX、CL-20、PETN和TNT以及CL-20/TNT和CL-20/HMX共晶,以其内聚能密度和引发键最大键长关联感度,并通过波动法计算预测其力学性能。研究了含能复合材料,CL-20/HMX共晶分别与聚氨基甲酸乙酯(Estane 5703)和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所构成的PBX模型,通过结合能的计算发现含少量Estane 5703的PBX稳定性和相容性更佳。研究CL-20/TNT共晶与含氟高聚物PVDF、F2311 和 F2313粘结性能,发现高聚物粘结剂分子中H与F、Cl原子比列恰当,有助于粘结剂分子的铺展,利于致钝。 运用半经验QM MD理论方法,研究了含能复合材料,用基于自洽电荷―密度泛函紧束缚(SCC-DFTB)水平的半经验QM MD方法,研究HMX/PEG复合体系的热引发分解;该方法与MSST技术相结合,研究它们的冲击引发分解。发现在热引发分解条件下,PEG有着延迟引发分解的作用,即致钝作用,而在冲击引发分解条件下,PEG反而有着加速引发分解的作用。 运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介观理论方法,模拟计算了5个不同温度下晶体CL-20、TNT和共晶CL-20/TNT炸药各自分别与含氟高聚物粘结剂F2311、F2313、PVDF、和PCTFE组成的12种PBXs体系。发现温度升高有利于含氟高分子伸长铺展,两种高分子结构单元与两种炸药分子的相互作用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