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河南城建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学院简介 |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下设有办公室 |
---|---|---|---|
领导班子 | 院长:樊晓虹 | 机构设置 | 办公室 |
院长:樊晓虹,教授,主持系行政全面工作,分管本科评估、师资队伍建设。
院党总支书记:李宝宏,副教授,主持系党务全面工作、系分工会工作,分管师资队伍建设。
院党总支副书记:董燕飞,副教授,分管党务、学生管理、综合治理、网站建设。
副院长:孙炳海,教授,分管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科研工作、实验教学工作。
院长助理:韩耀飞,副教授,分管重点学科、科研、教材建设等工作。
本学科主要研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电能的变换与控制、电气传动及其自动化等理论技术和应用。如电力电子器件的原理及其应用技术,电力电子电路、电力电子装置系统及其仿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力牵引等。它是综合了电能变换、电磁学、自动控制及电子信息、计算机等技术的新技术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对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包括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特种电源技术、电力电子设备故障诊断、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四个研究方向。
学科带头人:张绍忠教授、韩耀飞博士
学术带头人:张绍忠教授、韩耀飞博士、樊晓虹教授、王辉副教授
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在读博士2人。目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8项,承担的科研项目的经费合计约50万元,近三年共发表论文30篇,SCI、EI、ISTP收录5篇,出版学术教材、专著共10余部。
(1)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该方向主要研究电力电子技术的原理、电力电子装置的设计以及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工业和电气传动中的应用。如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控性等交流输电技术;以节约能源和更好地满足生产要求的现代交,直流调速技术。
(2)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
研究采用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大规模集成芯片和微型计算机等组成的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研究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的各种先进有效的控制手段及数字化控制等工程实际应用问题。
(3)电力电子设备故障诊断
该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电力电子设备的故障机理、故障特征提取方法、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的研究。侧重于小波分析、神经网络等先进的信号分析与处理理论在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4)特种电源技术
主要利用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控制理论来研究,设计各种特殊用途的电源。如:高频开关电源,不间断电源,逆变电源,感应加热电源等,解决各种设备对不同电源的要求,以达到节约电能,提高用电设备的效率及运行可靠性的目的。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下设有办公室、控制教研室、电气教研室、电工电子教研室、电子信息教研室、实验中心、团总支、学工办。办公室设有主任 1 人,教学秘书 1 人,档案员 1 人。控制教研室、电气教研室、电工电子教研室和电子信息教研室各设教研室主任 1 人,实验中心设主任 1 人,兼职实验员 6 人,实验中心设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控制、楼宇自动化、过程控制、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控制原理、PLC技术、电力系统与供配电技术、计算站、高频电子、EDA等11个实验室,且正在筹建信号与信息系统、通信原理、电子工艺实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DSP等与专业配套的5个实验室。 建筑面积达 1300 余平方米,拥有各类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50多万元, 担负着全院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任务及本系的专业课教学和实验任务。团总支设书记 1 人。学工办设主任1人,专兼职辅导员 10 人。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重视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各专业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通过多年的教学与科研实践,电气与电子工程系逐步形成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队伍。现有专业专任教师达 44人,其中教授3 人, 副教授 12人,讲师 18人,具有研究生学位 32 人, 5人在读博士学位, 3人在读硕士学位,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科研梯队。
全系教师在各级各类杂志上 发表论文 92 篇,其中国内核心期刊45篇、EI收录1篇、IEEE检索1篇。共完成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 20 余项,其中获省、市级奖励项目 19 项。主参编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电工与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AutoCAD 上机指导与实训》、《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与 PLC 原理及应用》、《过程控制》等 19 部。近两年参加国内会议 19 次,邀请重点院校专家教授来院讲学2次,到其它著名院校进行专业考察2次,系内自行组织教授进行学术报1次。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在稳定教学质量的同时,面向新世纪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已初见成效。 在 2007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院学生吕榜杰、张中原、焦尽科、温丹、马四龙、闫玉忠获河南省赛区二等奖,陈卫军、冯春阳、刘应获河南省赛区三等奖。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系学生丁帅、赵永涛、张俊恒、张思林获河南省赛区二等奖,孔丁丁、王璐、马法浩获河南省赛区三等奖。
工程测绘 很热门啊 在校的话就是学房建 测量 制图CAD等一些知识 就业方向一般就是什么城乡规划 建筑测量 设计院等 我本人的专业 和你 比较类似 我是学路桥的 待遇还是不错 5000~6000
现在是二本。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是民。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Fuyang Teachers' College)始创于2003年...
1、办公室:主任1人,教学秘书1人,档案员 1 人。
2、学工办:主任1人,专兼职辅导员共10人。
3、团总支:书记1人,副书记1人(学生任)。
4、实验中心:主任1人,实验员6人,共有11个实验室。
5、教研室:电工电子教研室、控制教研室、电气教研室、电子信息教研室,共4个教研室,各设主任1人,专业教师共计44人。
毕业 设计 [论 文] 题目: 系 别: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河南城建学院 年 月 日 河南城建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任 务 书 题 目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发放日期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三、计划进度: 四、主要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审核意见: (建议就任务书的规范性;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的明确具体性;任务书计划进 度的合理性;提供的参考文献数量;是否同意下达任务书等方面进行审核。 ) 教研室主任 签名: 年 月 日 注:任务书必须由指导教师和学生互相交流后,由指 导老师下达并交教研室主任 审核后发给 学生,最后同学生 毕业论 文等其它材料一起存档。 ·成绩评定 ·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
6月5日,河南李诫建筑研究院揭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隆重举行,来自业内的领导、专家和学生代表200多人参加活动。李诫,河南郑州人,北宋著名的建筑学家,曾主持修建了开封府廨、太庙及钦慈太后佛寺等大规模建筑,所著《营造法式》是世界建筑史上迄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建筑学专著,模数思想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始于2003年的平顶山工学院电气系;
2008年学校更名为河南城建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
2013年4月撤系设院,更名为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6年4月更名为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开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四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输配电方向)于2018年本科一批招生。
2002年开始招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72人和“电气技术”专科专业43人,2007年开始招收“自动化”本科专业本科生,2008年开始招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2012年开始招收“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本科生,2013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英国高地与群岛大学合作,开办“中英教育合作项目”,并招收第一届本科学生87名,至2021年,已有4届毕业生363名。2018年秋开始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输配电方向)本科一批招生。
2019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认定为河南省一流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含专职实验员3人,专职辅导员4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9人,中级职称教师27人,初级及其他职称教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4人在外读博士,具有硕士学位教师52人。专业任课教师中硕士以上人员比例达98%,“双师双能”型教师19人;客座教授4人,外聘教师33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2人,平顶山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校青年骨干教师5人。
学院重视本科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自电气学院成立以来,共有554人考取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并且考研质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各类毕业生主要在国家电网、供电公司、发电公司、电力系统、设计院等单位电气、电子工程领域范围内就业。
学院在稳定教学质量的同时,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
●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智能输配电与功率变换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电磁迭加智能净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与电子工程实验中心
● 市级重点实验室:平顶山市专用集成电路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平顶山市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平顶山市绿色建筑直流微网重点实验室平顶山市豫信工业和信息技术研究院、
● 校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校级精品课程: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数字逻辑电路
● 校级教学团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干课程
● 校级在线开放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发电厂电气部分、建筑电气控制技术、电气传动自动化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工程电磁场、电力系统分析、计算机控制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电路基础、工程电磁场、电气传动自动化技术。
近三年来学院教师教改科研成果显著,参编教材22部;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27项,校级教改教研项目17项;在建省级成人教育在线开放课程1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14门,网络课程24门;发表教研论文22篇,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名、校级师德标兵6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教师技能大赛获国家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地市级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校级授课大赛二等奖1项。教学成果奖有省级二等奖3项,校级特等奖1项。
电气与电子工程实验中心为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中心设主任1人,专兼职实验员11人,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控制、单片机技术与控制原理、过程控制、PLC技术、EDA、高频电子、通信原理、电子实训、楼宇自动化、电气CAD、电力系统与供配电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智能家居、电气工程训练与创新、电子工程训练与创新、GE智能平台(与美国通用电气中国总部战略合作)等18个专业实验室,建筑面积达3250平方米,设备总资产达到2300多万元。担负着科研、全校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任务及本学院的专业课教学和实验教学等任务。
河南省智能输配电与功率变换工程研究中心
河南省电磁迭加智能净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平顶山市豫信工业和信息技术研究院
平顶山市智能语音研究重点实验室
平顶山市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平顶山市绿色建筑直流微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平顶山市高效率变换智能控制重点实验
平顶山市专用集成电路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如下表 :
第一发明(设计)人职工号 |
第一发明(设计)人姓名 |
专利名称 |
专利类型 |
---|---|---|---|
30090709 |
何国锋 |
一种用于保持锂离子电池稳定的蓄电池箱 |
发明专利 |
30090609 |
韩耀飞 |
一种阻燃复合型太阳能电池背板膜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 |
30090002 |
樊晓虹 |
一种能够降低电能损耗的配电系统及方法 |
发明专利 |
20172024 |
陈少峰 |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膜加工用一体化装置 |
发明专利 |
30090609 |
韩耀飞 |
基于CPLD的平整度检测小车 |
发明专利 |
30090002 |
樊晓虹 |
基于CPLD的智能型水平检测器 |
发明专利 |
30090709 |
何国锋 |
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的软开关逆变器并网控制装置 |
实用新型 |
30090709 |
何国锋 |
一种多能源互补移动电源车装置 |
实用新型 |
30090003 |
孙炳海 |
一种滤池用的浮筒式升降阀 |
发明专利 |
30090805 |
刘晓芳 |
基于FPGA的智能角度校正器 |
发明专利 |
30090809 |
贺伟 |
一种转向灵活的前驱智能小车 |
发明专利 |
30090601 |
朱更辉 |
一种电气火灾监测系统 |
发明专利 |
30090811 |
侯宁 |
一种可用于低端芯片的声纹密码方法 |
发明专利 |
学院为了满足专业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的需求,学院先后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高电气、中控大唐移动通信、信盈达等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学院迈向国际化的步伐日益加快,与英国高地与群岛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互认学分。
同时,学院根据教学资源的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硕士点建设及硕士研究生教育。截至2021年8月,学院4名教师被聘为中国矿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峡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为其培养研究生,在校生5名,3名已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