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毛楤木栽培技术
大田露地栽培
①精细整地: 栽种前10-15天,深翻田地,耕作层深30-35cm,晒垡碎土并作垄(畦)。垄栽:垄面宽 40cm,沟宽30cm,每垄种一行,株距25cm。畦栽:畦面宽1m,沟宽30cm,畦面上种3行,行距50cm,株距25cm。
②适时栽种: 1-2月楤木萌发新芽前,挖取野生楤木作种苗,或于3-4月采挖野生楤木根部萌发的小苗作种苗。栽种时在垄(畦)面开沟或挖穴均可,将种苗根部埋入士中压实表土,并使新芽外露。种苗栽好后及时灌溉,垄(畦)面上覆盖草帘保湿,以促进根系发育。待种苗有新根长出,茎枝顶端萌发新芽或小苗有心叶长出时,拆去草帘进行正常田间管理。
③肥水管理: 楤木耐肥性差,种苗栽种时田间不能用有机肥作底肥,以免烧根死苗。种苗活稳后15-20天可在垄(畦)面上开沟施腐熟有机厩肥作底肥,每亩3000-4000kg。楤木幼芽长到2-5cm时,及时以氮、磷、钾复合肥作追肥,每亩45-50kg。施肥后均应及时灌水促进植株对养分的吸收。
④田间管理: 楤木茎杆上布满皮刺,当植株长到1-1.5m高,垄(畦)面封行时及时剪除垄(畦)间横向生长的枝条,保持植株向上生长,控制株高在2-3m以内,以利采割芽包。楤木栽种后能持续收获10-15年至老株茎杆枯死。对田间杂草的防治,可在垄(畦)面楤木植株基部每年覆盖一层稻草或麦秸进行免耕防治。楤木抗病性较强,很少有病害发生;虫害则以蚜虫危害3-5月茎秆顶端的嫩芽为主,可采用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为适应无公害蔬菜的需求,应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⑤及时采收: 楤木栽种后2-3年主茎横径达4-5m,茎杆顶端萌发粗壮肥嫩的芽包。当芽包外层包片紧抱基部,尖端微开口时,即可用刀片割下芽包供应市场。
大棚或温室栽培
大棚或温室栽种楤木应根据棚高控制植株高度。夏季棚内温度不能超过32℃,当超过32℃时则不利于楤木的生长,温度达35℃以上则会造成死苗现象。栽种时大多采用垄作,以利增强植株间通透性,提高楤木对棚内水、温、气、肥的有效利用。大棚或温室内因气温高、湿度大,春季楤木芽包萌发时间较露地早10-15天。第一次芽包采收后及时施肥灌溉能有效地促进第二次芽包的萌发,实践证明大棚或温室内楤木栽种能做到一年四季均有芽包采收,而露地栽种每年仅能采收2-3次芽包。 大棚或温室栽种楤木,可用地膜、稻草、麦秸覆盖垄面防治杂草,亦可用果尔、恶草灵等除草剂防除。虫害防治可在密闭大棚或温室条件下用乐果乳油500倍液熏蒸。
生物围篱式矮化密植
在山坡台地、果园田埂外侧行状或带状密植。株距10-15 cm,行距20-25 cm,种植行数依田埂宽度而定。为防止楤木植株生长过高影响田间或果园内作物的生长,当楤木长到l-1.5m时,及时打顶控制植株生长。田埂栽种楤木可采用粗放的管理方式,只须适时割除向田块或果园内生长的枝条。生物围篱式矮化密植楤木不仅能美化田园生态环境,而且楤木发达的根系能加固田(园)埂土壤,减少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同时楤木茎杆因布满皮刺能起到围篱作用,防止畜禽对篱内农作物的危害。
分布广,西自云南南部(思茅、西畴),向东经贵州(独山)、广西(百色、南宁)、广东及东南沿海岛屿、江西(龙南、寻乌)、安徽(黄山)而至福建和台湾。
生于阳坡或疏林中,海拔数十米至1000米。
选择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光线适量、排水通畅、管理方便的灵芝大棚,棚内要求地面清洁,墙壁光洁,耐潮湿。灵芝棚的大小视培养料的多少而定,一般建在树林、房前屋后林阴处,靠近水源的位置最合适。培养料入棚前菇棚...
阳台黄瓜种植技术及注意事项1、阳台黄瓜的播种时间一般是在早春1-3月时进行,当然在夏秋6-8月也可进行播种。春播的话就采用浸种催芽后育苗或地膜覆盖直播,而夏秋季播种则可选择浸种直播或干种直播两种方法。...
在食用菌栽培技术中,菌种生产技术难度大,要求高,且需要专门的设备和用品,适宜于专业菌种厂生产。平菇属木腐菌,凡是适合于木生食用菌的培养基,也都适合平菇菌丝的生长。本节仅对平菇的菌种分离和一些平菇专用的...
黄毛楤木形态特征
灌木,高1-5米;茎皮灰色,有纵纹和裂隙;新枝密生黄棕色绒毛,有刺;刺短而直,基部稍膨大。叶为二回羽状复叶,长达1.2米;叶柄粗壮,长20-40厘米,疏生细刺和黄棕色绒毛;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先端离生部分锥形,外面密生锈色绒毛;叶轴和羽片轴密生黄棕色绒毛;羽片有小叶7-13,基部有小叶1对;小叶片革质,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7-14厘米,宽4-10厘米,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圆形,稀近心形,上面密生黄棕色绒毛,下面毛更密,边缘有细尖锯齿,侧脉6-8对,两面明显,网脉不明显;小叶无柄或有长达5毫米的柄,顶生小叶柄长达5厘米。圆锥花序大;分枝长达60厘米,密生黄棕色绒毛,疏生细刺;伞形花序直径约2.5厘米,有花30-50朵;总花梗长2-4厘米;苞片线形,长0.8-1.5厘米,外面密生绒毛;花梗长0.8-1.5厘米,密生细毛;小苞片长3-4毫米,宿存;花淡绿白色;萼无毛,长约2毫米,边缘有5小齿;花瓣卵状三角形,长约2毫米;雄蕊5,花药白色,花丝长2.5-3毫米;子房5室;花柱5,基部合生,上部离生。果实球形,黑色,有5棱,直径约4毫米。花期10月至次年1月,果期12月至次年2月。
木棉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向阳的、土层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 2. 繁殖方法 木棉主要用种子繁殖。每年 10月,果实成串聚生,采回堆放在阴凉处。过 数天,摊开晾晒,果裂种脱,除去絮毛杂物,阴干后贮存。早春 2-3 月间播种,播前催芽, 用条播或撒播均可。每公顷用种量 45-60kg。播后按一般育苗的措施,加强管理,待幼苗长 至 5-6cm时,可进行移栽分床培育。 一年生的苗木高达 50cm以上,秋后或次年春季出圃定植。 每年 3-4月份先开花,后长叶。花冠五瓣,橙黄或橙红色。花萼黑褐色,革质。花后结椭圆 形硕果,内为卵圆形的种子和白色的棉絮。 栽培技术 用播种、 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开裂前采集, 种子发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随采随播,也可用湿沙短期贮藏,条播,覆土 2cm,平均气 温 20℃以上,一般 4-5d 可出齐苗;扦插多在 2-3 月或雨季进行, 用长 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