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号 ISBN 978-7-5170-6001-7 计算机号 25-1889
作 译 者 张书函 孟莹莹 陈建刚 等 著
开 本 大32开 平装 字 数 178 千字
印 张 6.625 页 数 212 页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第1版 2017年10月第1次印刷
定 价 30.00 元 网上售价 27.00 元
分 类 号 X52
主 题 词 城市道路-降雨径流-生物净化-研究
本书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道路雨水生物滞留净化排放原理与技术研究”的成果基础上编写的,内容包括:绪论,道路径流水量水质特性,生物滞留设施适宜植物筛选,生物滞留系统填料选配,道路生物滞留系统的降雨径流规律,道路生物滞留系统的数值模拟,生物滞留系统设计方法。本书可供水利技术、市政排水、园林绿化等专业的研究、规划、设计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2100433B
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然而,快速城镇化的同时,城市发展也面临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海绵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城市不仅...
结合住建部颁布执行的《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综合运用在线监测数据、填报数据、系统集成数据,逐项细化分解考核指标,建立考核评估指标体系,支持海绵城市建设效果6个方面、18项指标的全方位、可视...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的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城市建设是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护,海绵城市建设的材料如何选,下面为您简单分析下。...
目前各城市建设部门,设计、施工单位在积极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但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还存在模糊的认识和误区。城市道路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及详细规划出台前,城市道路建设缺乏低影响开发具体的控制指标。就城市道路雨水系统设计中有关海绵城市概念提出探索性观点,供同行参考。
海绵城市建设6大要素“渗蓄滞净用排”
当降雨量大过城市排水量时,启动区域雨水战略储备系统,雨水快速流入模块池内,大量存储雨水,待暴雨过去后再排放到指定出口或提前进行预排洪,降低城市排水压力,从而根本解决城市洪涝灾害。
7.2 工程子项验收
Ⅴ 生物滞留设施
7.2.21 生物滞留土层厚度、土壤性能以及整体构造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得导致周边次生灾害发生。设计未明确时,生物滞留池土壤层厚度不宜小于600mm,渗透能力不宜小于62.5px/h,含沙比例不宜小于40%。
7.2.22 生物滞留溢流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文件未作出具体规定时,溢流口应高于设计液位100mm。
7.2.23 蓄水层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文件对蓄水深度未作出具体规定时,一般为200~300mm,最高不超过400mm,并应设100mm的超高。
7.2.24 生物滞留设施汇水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文件未作出具体规定时,生物滞留设施面积与汇水面积之比宜为1:10~1:20。
7.2.25 砾石排水层的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文件未作出具体规定时,应为25~40mm。
7.2.26 透水土工布隔离层规格应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文件未作出具体规定时,单位面积质量为200~300g/m2,土工布搭接宽度不应少于150mm。
7.2.27 隔离层采用砂层的厚度允许偏差为10mm.
7.2.28 穿孔无铅PVC排水管钻孔率应不小于设计要求的95%。
Ⅵ 渗透塘
7.2.29 渗透塘施工所用的原材料、预制构件的质量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7.2.30 渗透塘构造形式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得导致周边次生灾害发生。
7.2.31 渗透塘底部及周边的土壤渗透系数不小于设计要求。
7.2.32 渗透塘边坡坡度不应大于设计要求,表面宽度和深度的比例不小于设计要求。
7.2.33 渗透塘蓄水量、放空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塘底至溢流水位高差一般不小于0.6m,放空时间不应大于24h。
7.2.34 渗透塘进水口、前置塘、主塘、溢流口高程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误差±20mm。
城市道路雨水口是指排水管道收集地面上雨水的进水构筑物。一个带有进水篦(铁篦或钢筋混凝土篦)的井。雨水口将街沟汇集的路面水排人连管(连接管)。雨水口设于街沟部位,其间距按路面及降水情况确定。雨水口有平式、侧式两种。平式顺街沟的平石设置,进水速度快,但要承受车轮荷载,易破坏;侧式顺街沟的侧石设置,侧向进水,进水速度比平式慢,但可不直接承受车轮辗压。
为了排除污水,除管渠本身外,还需在管渠系统上设置某些附属构筑物,城市道路雨水口就是这些构筑物的一种。雨水口是在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上收集雨水的构筑物。街道路面上的雨水首先经过雨水口通过连接管流入排水管渠。雨水口的设置位置应能保证迅速有效地收集地面雨水。一般应在交叉路口、路侧边沟的一定距离处以及设有道路边石的低洼地方设置,以防止雨水漫过道路或造成道路及低洼地区积水而妨碍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