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滑模变结构控制MATLAB仿真(第3版):先进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 作 者 | 刘金琨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5年12月01日 |
定 价 | 69 元 | ISBN | 9787302413530 |
第1章欠驱动系统滑模控制
1.1一类欠驱动系统的滑模控制
1.1.1系统描述
1.1.2滑模控制律的设计及分析
1.1.3位置和速度跟踪
1.1.4仿真实例
1.2基于Hurwitz稳定的欠驱动系统滑模控制
1.2.1基于Hurwitz稳定的简单欠驱动系统滑模控制
1.2.2基于Hurwitz稳定的小车倒立摆系统滑模控制
1.3一类特殊的欠驱动系统的滑模控制
1.3.1系统描述
1.3.2控制问题描述
1.3.3滑模控制算法设计
1.3.4收敛性分析
1.3.5仿真实例
1.4TORA欠驱动系统的滑模控制
1.4.1系统描述
1.4.2模型的通用解耦算法
1.4.3模型的解耦
1.4.4滑模控制算法设计
1.4.5收敛性分析
1.4.6仿真实例
1.5移动机器人的滑模轨迹跟踪控制
1.5.1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1.5.2位置控制律设计
1.5.3姿态控制律设计
1.5.4闭环系统的设计关键
1.5.5仿真实例
1.6基于全局稳定的移动机器人双环轨迹跟踪控制
1.6.1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1.6.2动态系统全局渐近稳定定理
1.6.3控制系统设计
1.6.4整个闭环稳定性分析
1.6.5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第2章基于观测器和解耦算法的欠驱动系统滑模控制
2.1基于高增益观测器分离定理的倒立摆系统滑模控制
2.1.1高增益观测器分离定理
2.1.2基于高...
2.1.3基于高增益观测器的欠驱动倒立摆控制
2.2基于欠驱动系统解耦算法的滑模控制
2.2.1欠驱动系统解耦算法
2.2.2倒立摆动力学系统的解耦
2.2.3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2.2.4滑模参数C的设计
2.2.5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第3章控制输入受限或输出受限条件下的滑模控制
3.1控制输入受限条件下的滑模控制分析
3.1.1基本原理
3.1.2控制器设计与分析
3.1.3仿真实例
3.2基于RBF网络补偿的控制输入受限滑模控制
3.2.1系统描述
3.2.2基于RBF网络控制受限逼近的滑模控制
3.2.3仿真实例
3.3一种按设定误差性能指标函数收敛的滑模控制
3.3.1问题描述
3.3.2跟踪误差性能函数设计
3.3.3收敛性分析
3.3.4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第4章挠性系统和奇异摄动系统的滑模控制
4.1基于谐振抑制的滑模控制
4.1.1谐振抑制滤波器设计
4.1.2系统描述
4.1.3基于名义模型的滑模控制
4.1.4仿真分析
4.2基于输入成型的挠性机械系统滑模控制
4.2.1系统描述
4.2.2滑模控制器设计
4.2.3输入成型器基本原理
4.2.4仿真实例
4.3基于奇异摄动理论的滑模控制
4.3.1问题描述
4.3.2模型分解
4.3.3控制律设计
4.3.4仿真实例
4.4基于奇异摄动理论的滑模鲁棒控制
4.4.1问题描述
4.4.2模型分解
4.4.3控制律设计
4.4.4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第5章机械手滑模控制
5.1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及特性
5.2基于名义模型的机械手滑模控制——常规方法
5.2.1系统描述
5.2.2控制律设计
5.2.3仿真实例
5.3基于名义模型的机械手滑模控制——PI方法
5.3.1问题描述
5.3.2控制器设计
5.3.3稳定性分析
5.3.4仿真实例
5.4基于名义模型的机械手滑模控制——趋近律方法
5.4.1设计原理
5.4.2基于名义模型的机械手指数趋近律的设计
5.4.3仿真实例
5.5基于低通滤波器的机械手滑模控制
5.5.1机械手动态方程
5.5.2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5.5.3仿真实例(1)
5.5.4仿真实例(2)
5.6机械手自适应滑模控制
5.6.1系统描述
5.6.2自适应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5.6.3仿真实例
5.7工作空间中机械手末端轨迹滑模控制
5.7.1工作空间直角坐标与关节角位置的转换
5.7.2机械手在工作空间的建模
5.7.3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5.7.4仿真实例
5.8工作空间中机械手末端的阻抗滑模控制
5.8.1问题的提出
5.8.2阻抗模型的建立
5.8.3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5.8.4仿真实例
5.9受约束条件下双关节机械手力/角度的滑模控制
5.9.1问题的提出
5.9.2模型的降阶
5.9.3控制律的设计
5.9.4稳定性分析
5.9.5仿真实例
附录
参考文献
第6章基于函数逼近的机械手滑模控制
6.1基于模型逼近的机械手RBF网络自适应滑模控制
6.1.1问题的提出
6.1.2基于RBF神经网络逼近的滑模控制
6.1.3稳定性及收敛性分析
6.1.4仿真实例
6.2基于RBF网络最小参数学习法的机械手自适应控制
6.2.1问题的提出
6.2.2基于神经网络逼近的滑模控制
6.2.3基于单参数的自适应滑模控制
6.2.4仿真实例
6.3基于模糊补偿的机械手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
6.3.1系统描述
6.3.2函数的模糊逼近
6.3.3基于模糊补偿的滑模控制
6.3.4只对摩擦进行模糊补偿的滑模控制
6.3.5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第7章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机械手滑模控制
7.1基于指数收敛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滑模控制
7.1.1系统描述
7.1.2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设计
7.1.3双关节机械手干扰观测器的设计
7.1.4滑模控制律设计
7.1.5仿真实例
7.2基于改进的指数收敛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滑模控制
7.2.1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问题描述
7.2.2改进的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设计
7.2.3LMI不等式的求解
7.2.4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第8章柔性机械手滑模控制
8.1柔性机械手鲁棒观测器设计及分析
8.1.1问题描述
8.1.2观测器设计
8.1.3观测器分析
8.1.4仿真结果
8.2基于鲁棒观测器的柔性关节机械手滑模控制
8.2.1鲁棒观测器的设计
8.2.2滑模控制器设计与分析
8.2.3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第9章飞行器滑模控制
9.1直升机滑模控制
9.1.1直升机数学模型
9.1.2直升机模型的耦合分析
9.1.3直升机模型的线性化
9.1.4直升机的滑模控制
9.1.5仿真实例
9.2基于Huriwtz稳定的VTOL飞行器滑模控制
9.2.1VTOL系统描述
9.2.2模型转换
9.2.3控制律的设计
9.2.4参数向量M的设计
9.2.5仿真实例
9.3一种简单的双闭环滑模控制设计与分析
9.3.1系统描述
9.3.2双环滑模控制律的设计
9.3.3仿真实例
9.4航天器姿态双闭环滑模控制
9.4.1航天器姿态控制模型
9.4.2传统滑模控制律的设计
9.4.3双环滑模控制律的设计
9.4.4仿真实例
9.5基于双环设计的VTOL飞行器轨迹跟踪滑模控制
9.5.1VTOL模型描述
9.5.2针对第一个子系统的控制
9.5.3针对第二个子系统的滑模控制
9.5.4仿真实例
9.6四旋翼飞行器的滑模控制
9.6.1四旋翼飞行器动力学模型
9.6.2全驱动子系统控制律的设计
9.6.3欠驱动子系统控制律的设计
9.6.4仿真实例
9.7基于内外环的四旋翼飞行器的滑模鲁棒控制
9.7.1四旋翼飞行器动力学模型
9.7.2位置控制律设计
9.7.3虚拟姿态角度的求解
9.7.4姿态控制律设计
9.7.5闭环系统的设计关键
9.7.6仿真实例
9.8四旋翼飞行器轨迹跟踪自适应滑模控制
9.8.1四旋翼无人机动态模型
9.8.2位置跟踪控制器设计
9.8.3姿态控制器设计
9.8.4仿真实例
9.9基于解耦算法的VTOL飞行器双环轨迹跟踪滑模控制
9.9.1VTOL模型描述
9.9.2欠驱动系统解耦算法
9.9.3模型的解耦
9.9.4控制算法的设计
9.9.5轨迹跟踪分析
9.9.6仿真实例
9.10基于全局稳定的VTOL飞行器双环轨迹跟踪滑模控制
9.10.1VTOL模型描述
9.10.2动态系统全局渐近稳定定理
9.10.3控制算法的设计
9.10.4轨迹跟踪分析
9.10.5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第10章基于最优轨迹规划的滑模控制
10.1差分进化算法
10.1.1差分进化算法的提出
10.1.2标准差分进化算法
10.1.3差分进化算法的基本流程
10.1.4差分进化算法的参数设置
10.1.5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函数优化
10.2基于最优轨迹规划器的滑模控制
10.2.1问题的提出
10.2.2样条插值实例
10.2.3轨迹规划算法介绍
10.2.4最优轨迹的设计
10.2.5最优轨迹的优化
10.2.6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2100433B
本书以MATLAB作为仿真环境,系统地介绍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几种先进的控制方法。本书凝练了作者多年来从事控制系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经验,同时融入了国内外同行近年来取得的最新成果。
本书在第2版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并增加和修改了部分内容。全书共分10章,包括欠驱动系统滑模控制、基于观测器和解耦算法的欠驱动系统滑模控制、控制输入受限条件下的滑模控制、挠性系统和奇异摄动系统的滑模控制、机械手滑模控制、基于函数逼近的机械手滑模控制、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机械手滑模控制、柔性机械手滑模控制、飞行器滑模控制、基于最优轨迹规划的滑模控制。每种控制方法都通过MATLAB仿真程序进行了仿真分析。
本书各部分内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读者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学习。本书适用于从事生产过程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机械电子和电气自动化领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自动化、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仪器仪表、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一般都是在灯光设计和照明电气设计部分完成之后来进行的。其设计一般可分为: ...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一般都是在灯光设计和照明电气设计部分完成之后来进行的。其设计一般可分为: 第一步:编制照明回路负载清单 在这过程中应注意:首先每条照明回路的灯具应该为同类型的灯具,这样才便于...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电源的设计每个厂家不同,所有关于电源的设计也因厂而不同,这里不做过多的解释,不过每个厂家应该大致相同,你可以借鉴一下,亿立诺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电源设计的原则:总线上所有设备消耗电流总...
随着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与人口的日益增多,楼宇建筑的自动化设计作为当前相对先进的设计技术,已经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建筑行业,楼宇自动化系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楼宇建筑的过程中,还要针对当地人们的需求以及自身条件的限制,对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楼宇建设技巧。针对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在实际的应用需要先对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完善,之后才能考虑将楼宇自动化系统直接运用的房屋建设中,从而满足居住着的需求,体现房屋价值。
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技术,采用FLEX10KA FPGA(EPF10K30AQC208)数字控制芯片研制开发了容量为180W的有源箝位正激软开关电源;并且详细分析了该电源的控制时序及滑模变结构的数字化控制方案,最后给出了系统的实验结果。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滑模变结构控制鲁棒性强,系统的稳定性能好,动态响应速度快,而且主回路的开关管实现了零电压软开关。
第1章绪论
1.1滑模变结构控制简介
1.2变结构控制发展历史
1.3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原理
1.4滑模面的参数设计
1.5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研究方向
1.5.1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抖振问题
1.5.2离散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
1.5.3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
1.5.4不匹配不确定性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
1.5.5针对时滞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
1.5.6非线性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
1.5.7Terminal滑模变结构控制
1.5.8全鲁棒(Global)滑模变结构控制
1.5.9滑模观测器的研究
1.5.10神经滑模变结构控制
1.5.11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
1.5.12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
1.5.13高阶滑模控制
1.6滑模变结构控制应用
1.6.1在电机中的应用
1.6.2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
1.6.3在飞行器控制中的应用
1.6.4在倒立摆控制中的应用
1.6.5在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1.7滑模变结构控制相关研究著作
1.8控制系统S函数设计
1.8.1S函数介绍
1.8.2S函数基本参数
1.8.3S函数描述实例
1.9简单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实例
1.9.1系统描述
1.9.2滑模控制律设计
1.9.3仿真实例
附录
参考文献
第2章滑模控制基本方法
2.1滑模面设计及应用实例
2.1.1滑模面的参数设计
2.1.2滑模控制的工程意义
2.1.3一个简单的滑模控制实例
2.1.4仿真实例
2.2基于趋近律的滑模控制
2.2.1几种典型的趋近律
2.2.2控制器设计
2.2.3仿真实例
2.3基于趋近律的滑模鲁棒控制
2.3.1系统描述
2.3.2仿真实例
2.4基于上界的滑模控制
2.4.1系统描述
2.4.2控制器设计
2.4.3仿真实例
2.5基于准滑动模态的滑模控制
2.5.1准滑动模态
2.5.2仿真实例
2.6基于连续切换的滑模控制
2.6.1双曲正切函数性质
2.6.2基于双曲正切函数的滑模控制
2.6.3仿真实例
2.7等效滑模控制
2.7.1系统描述
2.7.2等效控制
2.7.3滑模控制
2.7.4仿真实例
2.8滑模控制的数字化仿真
2.8.1基本原理
2.8.2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第3章几种典型滑模控制
3.1基于名义模型的滑模控制
3.1.1系统描述
3.1.2控制系统结构
3.1.3针对名义模型的控制
3.1.4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3.1.5仿真实例
3.2全局滑模控制
3.2.1系统描述
3.2.2全局滑模函数的设计
3.2.3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3.2.4仿真实例
3.3基于线性化反馈的滑模控制
3.3.1线性化反馈控制
3.3.2仿真实例
3.3.3基于线性化反馈的滑模控制
3.3.4仿真实例
3.4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
3.4.1系统描述
3.4.2控制器设计
3.4.3仿真实例
3.5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的滑模控制
3.5.1系统描述
3.5.2控制器设计
3.5.3仿真实例
3.6模型参考滑模控制
3.6.1系统描述
3.6.2滑模控制器设计
3.6.3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第4章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
4.1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描述
4.1.1问题的提出
4.1.2自适应滑模控制律的设计
4.1.3仿真实例
4.2无须物理参数的倒立摆自适应滑模控制
4.2.1系统描述
4.2.2控制律设计
4.2.3仿真实例
4.3基于HJI理论的滑模鲁棒控制
4.3.1基本原理
4.3.2控制器设计与分析
4.3.3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第5章基于干扰及输出测量延迟观测器的滑模控制
5.1基于慢时变干扰观测器的连续滑模控制
5.1.1系统描述
5.1.2观测器设计
5.1.3仿真实例
5.1.4基于慢时变干扰观测器的连续滑模控制
5.1.5仿真实例
5.2基于指数收敛干扰观测器的滑模控制
5.2.1系统描述
5.2.2指数收敛干扰观测器的问题提出
5.2.3指数收敛干扰观测器的设计
5.2.4滑模控制器的设计与分析
5.2.5仿真实例
5.3基于输出延时观测器的滑模控制
5.3.1系统描述
5.3.2输出延迟观测器的设计
5.3.3滑模控制器的设计与分析
5.3.4仿真实例
5.4一种时变测量延迟观测器及滑模控制
5.4.1系统描述
5.4.2输出延迟观测器的设计
5.4.3按A-KC为Hurwitz进行K的设计
5.4.4观测器仿真实例
5.4.5基于时变测量输出延迟观测器的滑模控制
5.4.6闭环控制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第6章反演及动态面滑模控制
6.1简单反演滑模控制
6.1.1基本原理
6.1.2滑模反演控制器的设计
6.1.3仿真实例
6.2鲁棒反演滑模控制
6.2.1系统描述
6.2.2Backstepping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6.2.3仿真实例
6.3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
6.3.1控制律的设计
6.3.2仿真实例
6.4简单动态面滑模控制
6.4.1系统描述
6.4.2动态面控制器的设计
6.4.3动态面控制器的分析
6.4.4动态面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6.4.5仿真实例
6.5基于反演的动态滑模控制
6.5.1系统描述
6.5.2控制律设计
6.5.3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第7章基于滤波器及状态观测器的滑模控制
7.1基于低通滤波器的滑模控制
7.1.1系统描述
7.1.2滑模控制器设计
7.1.3仿真实例
7.2基于Kalman滤波器的滑模控制
7.2.1系统描述
7.2.2卡尔曼滤波器原理
7.2.3仿真实例
7.3基于高增益观测器的滑模控制
7.3.1高增益观测器机理分析
7.3.2高增益观测器的滑模控制器设计
7.3.3仿真实例
7.4基于扩张观测器的滑模控制
7.4.1扩张观测器的设计
7.4.2扩张观测器的分析
7.4.3仿真实例
7.4.4基于扩张观测器的滑模控制器设计
7.4.5仿真实例
7.5基于高增益微分器的滑模控制
7.5.1系统描述
7.5.2传统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7.5.3高增益微分器设计
7.5.4高增益微分器的滑模控制器设计
7.5.5仿真实例
7.6基于K观测器的高阶系统设计与分析
7.6.1K观测器设计与分析
7.6.2按A0为Hurwitz进行k的设计
7.6.3基于K观测器的高阶系统滑模控制
7.6.4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第8章模糊滑模控制
8.1基于模糊切换增益调节的滑模控制
8.1.1系统描述
8.1.2滑模控制器设计
8.1.3模糊规则设计
8.1.4仿真实例
8.2基于等效控制的模糊滑模控制
8.2.1系统描述
8.2.2模糊滑模控制律的设计
8.2.3仿真实例
8.3一种简单的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
8.3.1问题描述
8.3.2模糊逼近原理
8.3.3控制算法设计与分析
8.3.4仿真实例
8.4基于线性化反馈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
8.4.1线性化反馈方法
8.4.2滑模控制器设计
8.4.3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器设计
8.4.4仿真实例
8.5一种简单的切换模糊化自适应滑模控制
8.5.1系统描述
8.5.2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器设计
8.5.3仿真实例
8.6一种复杂的切换模糊化自适应滑模控制
8.6.1系统描述
8.6.2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器设计
8.6.3仿真实例
8.7具有积分滑模面的模糊滑模控制
8.7.1系统描述
8.7.2控制器的设计
8.7.3仿真实例
8.8控制输入模糊化的自适应滑模控制
8.8.1系统描述
8.8.2控制器的设计
8.8.3自适应控制算法设计
8.8.4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第9章神经网络滑模控制
9.1一种简单的RBF网络自适应滑模控制
9.1.1问题描述
9.1.2RBF网络原理
9.1.3控制算法设计与分析
9.1.4仿真实例
9.2RBF网络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
9.2.1问题描述
9.2.2基于RBF网络逼近f(·)的滑模控制
9.2.3仿真实例
9.3一种复杂的RBF网络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
9.3.1问题描述
9.3.2基于RBF网络逼近f(·)和g(·)的滑模控制
9.3.3仿真实例
9.4基于神经网络的直接自适应滑模控制
9.4.1系统描述
9.4.2理想的滑模控制器及神经网络逼近
9.4.3控制器设计及分析
9.4.4仿真实例
9.5基于神经网络最小参数学习法的自适应滑模控制
9.5.1问题描述
9.5.2基于RBF网络逼近的自适应控制
9.5.3仿真实例
9.6基于RBF网络摩擦补偿的滑模控制
9.6.1系统描述
9.6.2基于RBF网络逼近的滑模控制
9.6.3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第10章离散滑模控制
10.1离散滑模控制描述
10.2离散时间滑模控制的特性
10.2.1准滑动模态
10.2.2离散滑模的存在性和可达性
10.2.3离散滑模控制的不变性
10.3基于趋近律的离散滑模控制
10.3.1离散趋进律的设计
10.3.2离散控制律的设计
10.3.3仿真实例
10.3.4基于趋近律的离散滑模控制位置跟踪
10.3.5仿真实例
10.4基于等效控制的离散滑模控制
10.4.1控制器设计
10.4.2稳定性分析
10.4.3仿真实例
10.5基于变速趋近律的滑模控制
10.5.1变速趋近律设计
10.5.2基于变速趋近律的滑模控制
10.5.3基于组合趋近律的控制
10.5.4仿真实例
10.6自适应离散滑模控制
10.6.1离散指数趋近律控制的抖振分析
10.6.2自适应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10.6.3仿真实例
10.7离散滑模控制的设计与分析
10.7.1系统描述
10.7.2控制器设计与分析
10.7.3仿真实例
10.8基于干扰观测器的离散滑模控制
10.8.1系统描述
10.8.2基于干扰观测器的离散滑模控制
10.8.3干扰观测器的收敛性分析
10.8.4稳定性分析
10.8.5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第11章基于LMI的滑模控制
11.1LMI及其MATLAB求解
11.1.1传统的LMI求解方法
11.1.2新的LMI求解方法——YALMIP工具箱
11.1.3YALMIP工具箱仿真实例
11.2基于LMI的一类线性系统控制
11.2.1系统描述
11.2.2基于LMI的线性系统稳定镇定
11.2.3基于LMI的线性系统跟踪控制
11.2.4仿真实例
11.3基于LMI的一类线性系统滑模鲁棒控制
11.3.1系统描述
11.3.2控制器设计
11.3.3仿真实例
11.4基于LMI的Lipschitz非线性系统稳定镇定
11.4.1系统描述
11.4.2镇定控制器设计
11.4.3仿真实例
11.5基于LMI的Lipschitz非线性系统跟踪控制
11.5.1系统描述
11.5.2跟踪控制器设计
11.5.3仿真实例
11.6基于LMI的欠驱动倒立摆系统滑模控制
11.6.1系统描述
11.6.2基于等效的滑模控制
11.6.3基于辅助反馈的滑模控制
11.6.4仿真实例
11.7基于LMI的混沌系统动态补偿滑模控制
11.7.1系统描述
11.7.2传统的基于LMI的滑模控制
11.7.3基于动态补偿的LMI滑模控制
11.7.4仿真实例
参考文献
第12章Terminal滑模控制
12.1一种非线性系统的Terminal滑模控制
12.1.1系统描述
12.1.2Terminal滑模控制器设计
12.1.3仿真实例
12.2快速Terminal滑模控制
12.2.1传统快速Terminal滑模控制
12.2.2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
12.2.3仿真实例
12.3全局快速Terminal滑模控制
12.3.1全局快速Terminal滑动模态
12.3.2全局快速滑模控制器的设计及分析
12.3.3全局快速滑模控制的鲁棒性分析 2100433B
本书从MATLAB仿真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技术,是作者多年来从事控制系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结晶,同时融入了国内外同行近年来所取得的新成果。 本书是在第2版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并增加了部分内容。全书共分12章,包括滑模变结构控制发展综述、连续系统滑模控制、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基于干扰及输出测量延迟观测器的滑模控制、反演及动态面滑模控制、基于滤波器及状态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模糊滑模控制、神经滑模控制、离散系统滑模控制、基于LMI的滑模控制、Terminal滑模控制。每种控制方法都利用MATLAB程序进行了仿真分析。 本书各部分内容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读者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学习。
本书从MATLAB仿真的角度系统地介绍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技术,是作者多年来从事控制系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结晶,同时融入了国内外同行近年来所取得的新成果。
本书是在第3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增加了部分内容。全书共分14章,内容包括绪论、滑模控制基本方法、几种典型滑模控制、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基于干扰及输出测量延迟观测器的滑模控制、反演及动态面滑模控制、基于滤波器及状态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模糊滑模控制、神经网络滑模控制、离散滑模控制、基于LMI的滑模控制、Terminal滑模控制、控制系统执行器问题的滑模控制、基于四元数变换的滑模控制。书中对每种控制方法都利用MATLAB程序进行仿真分析。
本书各部分内容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读者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学习。本书适用于从事生产过程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机械电子和电气自动化领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工业自动化、自动控制、机械电子、自动化仪表、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