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乃带窗的长廊或小屋子。"杜甫的《夏夜叹》中有"开轩纳微凉",苏轼著名的《江城子》里也有"小轩窗,正梳妆"佳句,可见凡是轩必有窗的。而何陋轩却没有窗,也无墙,四周通透,可谓"敞轩"也。
何陋轩高 7 米,长 16.8 米,宽 14.55 米,总面积 510 平方米。其建筑造形仿上海市郊农舍四坡顶弯屋脊形式,毛竹梁架,大屋顶,茅草屋,方砖地坪,四面环水,弧形围坪,竹椅藤几,古朴自然,与四周竹景互相交融,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而别有风致。
设计者借用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命此轩为"何陋轩",极富哲理。轩在竹林中,水在竹轩处,一年四季,景色迥异。春雨一夜催竹生,此时可携锄寻笋,亲临农家之趣;夏日竹荫浓浓,时闻鸟鸣,却绿浓不知何处,清风袭来,暑意皆消;秋意萧瑟,竹叶稀落,如同潇湘妃所在潇湘馆,使人诗意奋发;冬日,朔风吹,坐看白雪皑皑纷纷飘入碧绿池中,让人顿生年华流失,珍惜光阴之心。
美国特色建筑:房屋建筑结构基本由3大因素决定:房间布局和相应的外墙;楼层多少和屋顶的形状;房屋主体结构外的侧翼或附加部分的数量和布局。现以HADDONFIELD,HADDON HEIGHTS地区比较常...
泰姬陵是印度的~
中国天安门、天坛、东方明珠、故宫、布达拉宫、伦郭大桥、法国埃菲尔铁塔、埃及金字塔,美国 自由女神像等。
上海的特色建筑 上海的特色建筑沐恩堂圣母院 说起上海的建筑特色, 最为有名的就是中共一大会址、 和平饭店、 徐家汇天主堂、 沐恩堂圣母院等上海古建筑。 上海是一座国家历史文 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 江南的吴越 传统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 化。以下是为建筑人士整理相关上海建筑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上海的特色建筑沐恩堂圣母院 沐恩堂圣母院简介: 上海沐恩堂,位于上海市中心的西藏中路, 原来属于基督教监理 会教堂。 最初创建于 1887 年,那时名叫中区监理会堂,由于在创建时, 美国监理会得到了一名叫慕尔的美国信徒巨额捐款,所以 1890年改 名为慕尔堂,以表示对他的纪念。 1929 年,该教堂向西迁移,建造 了现在的这座教堂。 上海的特色建筑沐恩堂圣母院 沐恩堂圣母院建筑特色: 上海沐恩堂位于上海市西藏中路九江路口, 面对人民广场,
文化景观
山林雕塑与文化人的梦 文/朱青生、摄影/曹扬
大师访谈
张开济先生谈室内装修
我创造了家家创造了我 文/静敏
天际线
20世纪精彩人物精彩家居 文/钟丽琼
何陋轩
从山居说起 文/包泡、摄影/曹扬
一个精神化的空间 文/张骏
罗中立工作室 文/刘家琨
沟通与对话
盛载生活的个性空间 文/丁琪燕、摄影/小子
感性的家 文/姗姗、摄影/小子
艺术的家 摄影/曹扬
前卫一族
在城市中隐居 文/苏宏山、摄影/晏隆余
新潮流
现代厨房漫谈 文/周正
绿色天地
生活常绿
创意屋
奇妙的色彩 文/慕容青
窗边桌巧布置 文/牟宗
焕然一新的走道 文/蓝云
海外视窗
如诗如画的澳大利亚居住环境 文・摄影/何重义
纽约住宅 文/牟艺卓
瑞士塔玛特住宅访问记 文・摄影/周静敏
她与他
家里家外 文/司徒凡
单身贵族
多功能空间 文/西西
斯德哥尔摩公寓 文/张建
你说我说
人文环境中的自然观 文/扬小彦
聊斋
小心你的房子 文/王雪语
封阳台 文/张抗抗
门朝哪方开 文/米米
走进梦幻之家 文/佩珊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