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性质 |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 成立时间 | 2003年07月30日 |
---|---|---|---|
登记机关 | 哈尔滨市南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应当具有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一项或多项资质。它的资质是与设计资质一样分:甲、乙、丙。每个等级可以按照现行有关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开...
华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是注册执业资格自然人出资的、专业从事建设工程咨询服务的高智力、高技术咨询机构,是目前陕西省内同时具有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标代理、价格评估、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和政府采...
项目管理企业经业主方同意,可以与其他项目管理企业合作,并与合作方签定合作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和责任。合作各方对委托项目管理合同的履行承担连带责任。
陕西华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是取得了国家甲级工程造价咨询、国家甲级工程招标代理、陕西省室内装饰工程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和陕西省高级法院司法鉴定资格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公司工程造价咨询和工程招标代理业务双双通过IS0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先后荣获“陕西省同行业先进单位”,“第二届中国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十大影响力品牌”、“2003—2005年度全国工程招标代理机构服务质量无投诉、用户满意单位”、“全国百家诚信、文明、优秀示范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单位”、“AAA+级质量信誉资质单位”和“全国重质量守信誉公众满意单位”称号。
陕西华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992年12月成立,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具有国家甲级工程造价咨询资质,国家甲级工程招标代理资格,陕西省室内装饰工程招标代理资格和陕西省高等法院司法鉴定入册资格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机构。
1.1 通过公平合理的分配土地开发权,建立引导要素集聚的机制
依据“正义论”的正义第一原则——“每个人都享有彼此相容的最大自由限度的平等权利”,各地方的发展机会都是均等的,落实在空间上即“土地开发权人人平等享有”。然而,在现实情况下,土地开发并不是均等的,例如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安全屏障、地质灾害区等地区不能用于开发建设,各地的资源丰度、地理区位及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不同也决定了只有部分土地适合开发,所以应当利用集聚规模效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得区域整体经济效益最大。而正义的第二原则——“社会经济不平等的情况下,应当让权利机会均等基础上对每一个人开放,并且尽可能地有利于从中得益最少的人”则体现在对“土地开发权”的赎买上,即当某一土地的开发权的收益受到限制不能实现时候,应给予补偿或者转移给其他土地,最终通过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来实现。
1.2 倡导精明增长的土地利用模式,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为满足经济增长的刚性需求,传统的土地利用模式会不断增加土地供应,这是不可持续的。集聚更深一层的涵义在于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控制城市扩张,倡导精明增长,由外延式扩展向内聚完善型转变。新城市主义倡导TOD便是体现精明增长的土地利用模式,即以主要公交车站(包括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车站,以及主要公交换乘枢纽)为中心,(400-800米)在周边合理的步行范围内进行中高密度用地开发,混合居住、就业、商业和公共用地等多种土地用途,然后在各个组团之间都保留了大量的开敞空间,来提升区域整体环境。这样能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有效防止城市地区无序蔓延。
1.3 构建支撑要素无障碍流动的空间平台,促使生产要素集聚
区域经济发展是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和集聚产生的结果,表现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因此,必须构建有利于要素高效、无障碍流动的流动空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首先,依托轨道、快速公交(BRT)和常规公交,建构起多层次、广覆盖、无缝衔接的区域公交网,支撑人力要素无障碍流动,结合区域公交枢纽,形成不同等级的区域中心城镇体系,优化城乡区域发展格局。其次,以疏港口铁路及高、快速路为陆上货运性区域干道,航道为水上区域物流通道,构筑区域物流通道系统,结合海陆空物流枢纽,形成外拓内联、高效运转的“区域物流网”,提高区域高效交换生产要素的能力以及物流在区域内部的快速集散能力。最后,依托各类电子信息网络和信息交换中心,建设区域信息高速公路网和信息创新中心,促进内外信息交流和生产,提高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的竞争力。
延伸公共服务设施网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住房、教育、医疗、公共安全”等方面,缩短城乡距离。
2.1 健全住房保障
建立一套可以针对不同人群的住房保障体系,统筹考虑各类城乡居民的住房需求。一方面,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多种途径改善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另一方面,统筹城乡,促进城乡住房政策的衔接。
2.2 推进城乡公共教育均等化
推进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切实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形成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体系。
2.3 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按照“区域覆盖、贴近和方便群众”的原则构建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体系。城市地区,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乡村地区建立多层次的卫生服务网络,加大农村合作医疗和劳务工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保障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
2.4 强化城乡公共安全服务
着力提升和增强县及县以下防范和处置自然灾害、农村社会安全等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市各类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城乡联动的生态建设机制,着力提升农村发展的环境质量。
区域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会带来更多人口的集聚,城乡宜居水平将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判断标准。而环境价值的提升,会吸引更多人口,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集聚(因为他们对优质环境的要求更为敏感),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1 以人为本,构建区域优质生活圈
根据联合国人居署提出国际水准的生活标准的四个方面:互动生活标准、GEN生态标准、多元文化标准和健康生活标准8,首先,应保持经济活力、优化创业和居住环境,形成高品质的宜居、宜业、宜乐的功能复合型空间,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其次,应结合地域的自然景观要素,营造更多绿色空间,鼓励人与自然生态的亲密接触;其三,要充分利用地域的独特历史人文资源,营造多元化的文化氛围,提升区域文化品位;最后,要提供支撑健康生活方式的配套设施,营造的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实现人们“诗意的栖居”的梦想。以上四个方面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完善的环境,进而促进区域生活水平的提高。
3.2 串联多样化的地域特色景观,实现城乡区域环境的均好性
追求空间正义的新型城乡规划关注的是整个区域的环境发展,即环境的均好性。它区别于传统规划“重视城市轻视农村,重视建设区域轻视非建设区域”的地域偏见,跳出城乡区域差别与行政界限的桎梏,尊重与珍视对区域来说具有唯一性、不可复制且不受全球化影响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通过规划手段,利用游憩线路将城乡区域中最好的景观资源与特色节点串联并利用起来,形成各式各样、各得其所、分布合理的区域生态和游憩休闲网,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空间质量,对一个地区提升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空间正义与城市规划》借助当代西方文化理论,从空间正义视角介入城市规划研究,一方面将空间正义这一理论术语应用于分析和解读中西方历史上经典的城市规划案例,在规划实践中探索正义问题;另一方面将空间正义内化为一种批判视野和思考理路,强调其对中西方城市规划实践结果的检验和反思。
《空间正义与城市规划》不仅引证了客观的科学数据,也引证了大量中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不仅为城市规划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也对文学研究的智库功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导论 空间正义、乌托邦与城市的权利
第一章 空间非正义与巴黎神话
——以奥斯曼的巴黎城市改造为例
第一节 从卢特提亚到巴黎神话
第二节 本雅明:空间剥夺与城市异化
第三节 哈维:空间不平等与资本的逻辑
第四节 索亚:空间非正义与社会控制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空间政治正义与城市规划
第一节 教化与服务:东西方前现代空间政治正义与城市规划
第二节 现代规划城市与空间政治正义
第三节 现代城市的政治形式:同心圆型、功能一区块型、块茎型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空间经济正义与城市规划
第一节 经济与城市规划:从古典时期到后现代
第二节 正义、城市与经济
第三节 消费正义与城市化运动:从古典时期到中世纪
第四节 经济正义与城市规划:从现代到后现代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空间文化正义与城市规划
第一节 文化正义、文化非正义与城市规划
第二节 现代城市的文化规划
第三节 公园与现代城市规划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