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核武器的泰勒-乌拉姆设计方案据猜测使用了环空器来储存初级核弹爆炸时释放的能量,并用此能量将次级核弹内爆。 2100433B
惯性约束聚变中使用的间接驱动方法如下:包含有聚变燃料的小球放置在柱形环空器中,辐射源例如激光照入环空器内部,环空吸收了巨大能量后开始辐射出X射线,使聚变燃料开始燃烧。由于辐射源不直接照射在小球上,这种方式称为间接驱动。这种方法的优势是环空器内的辐射要比直接照射燃料小球的方式更为均匀和对称,能够产生更均匀的内爆过程。
为了避免压缩过程中出现的流体力学的不稳定性,环绕燃料小球的X-射线必须非常对称。早期的设计中,环空器的每一段都有辐射器,但是实践证明,这种结构很难维持足够的X-射线对称性。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物理学家找到了一种新的设计,让环空器腔壁吸收离子束的能量,这样X射线可以从环绕小球的很大一部分的立体角辐射出。通过合理的选择吸收能量用的金属,这种被称为“分布式辐射靶”的结构可以提供更好的X射线对称性,在仿真中性能比早期设计更好。
1980年,美国阿肯色州大马士革地区发生一起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爆炸事故。史称1980大马土革事件。这个地区有一个导弹发射场,当时存放着泰坦Ⅱ型洲际弹道导弹,这是一枚重型核弹。当时维修人员不小心打破了一枚导弹的燃料箱,使导弹意外爆炸,但所幸导弹的核弹头没有爆炸。
环缝式空气引射器的基本原理是“孔达效应”。它以压缩空气作为能源,压缩空气进入一个径向的环形空间,而这个特殊设计的环形空间能使压缩空气得到膨胀,同时使流速提高。在此作用下可产生低压和负压而进入设备的空腔。这样,可使压缩空气和诱导吸进的气体混合后在增压管内扩散,然后以高速喷射出去。诱导进入的气体可以达到18-20倍的压缩空气体积。由负压而产生的高速气流轨迹是以紊流状态流动。它的功能参数取决于环形空间的尺寸和起诱导作用的压缩空气的压力。
压缩空气的进口与径向环形空间沟通、压缩空气进入这个特殊的环形空间,并在表面的出口上得到膨胀,从而获得高速。
设有促使空气循环流动的风扇或鼓风机的空气冷却器。
Annulus
悬于井内的管柱四周的空间,环空外壁可以是裸眼或外径更大的管柱。
有时候被称为环形空间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