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环境与生态安全 | 作 者 | 董险峰 |
---|---|---|---|
ISBN | 9787511103024 | 定 价 | 32.00元 |
出版社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0年9月1日 |
开 本 | 16开 |
第一章 环境与生态安全概述
第一节 环境与生态
第二节 安全一环境安全一生态安全
第三节 生态安全的研究内容
第四节 生态安全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复合生态系统及其安全
第一节 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第二节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第三节 复合生态系统实践
第四节 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
第五节 复合生态系统安全
第三章 自然生态安全
第一节 水生态安全
第二节 土壤生态安全
第三节 大气生态安全
第四节 能源生态安全
第五节 生物生态安全
第六节 矿产生态安全
第四章 环境与生态安全的法律保障
第一节 生态安全法律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环境要素的法律保障
第三节 生态要素的法律保障
第四节 我国环境与生态安全法律体系面临的问题
第五章 生态安全的经济策略
第一节 经济快速发展背后的生态安全问题
第二节 协调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对策
第三节 可持续生态安全的经济政策工具
第六章 环境与生态安全的国际因素和环境外交
第一节 影响环境与生态安全的国际因素
第二节 生态安全的国际机制和国际环境外交
第三节 中国在环境与生态安全领域的成就及将来
要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 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及中长期规划要点
第一节 生态安全评价尺度
第二节 生态安全评价标准
第三节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
第四节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第五节 生态安全预警
第六节 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案例
第七节 生态安全中长期规划要点
参考文献2100433B
《环境与生态安全》在对环境安全、生态安全概念起源、内容及涉及范围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基于生态安全是环境安全的发展及扩充的事实,主要对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生态安全定位为基于人类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基础上的生态安全,即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安全。
安全与环境工程 在最新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是中文核心。
看定额书措施费有讲的。。。
看一下3.18%包括的范围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环境与安全协议书 甲方:扬州恩伟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乙方: 为了落实甲方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维护甲方厂区安全及乙方作业安全, 确保乙方在给甲 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资源浪费及安全作业, 甲方对所有为提供产 品或服务的乙方提出倡议,所有乙方应: 1. 乙方在生产产品或服务时,应满足如下要求: 1.1 乙方在提供给甲方的产品以及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必须满足国际、国家、地方、行业的 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1.2 乙方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遵守国家、行业及公 司有关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规定,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 1.3 乙方在保证甲方要求的产品或服务质量条件下,要求优先考虑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环 保型工艺或设备。 1.4乙方在产品的包装上,应优先采用可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避免资源浪费。 1.5乙方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物品以及危险废
绪论1
0.1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1
0.1.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
0.1.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2
0.2 生态环境安全的由来和发展2
0.3 生态环境安全重要性4
0.3.1 生态环境安全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4
0.3.2 生态环境安全关系到公民的人身安全、身心健康及下一代健康
成长5
0.3.3 生态环境安全关系到经济安全与可持续发展6
0.3.4 生态环境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6
0.4 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及应对方略7
0.4.1 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7
0.4.2 我国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应对方略8
参考文献9
1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0
1.1 生物多样性概述10
1.1.1 定义10
1.1.2 组成10
1.1.3 功能12
1.2 生物多样性现状14
1.2.1 全球生物多样性现状14
1.2.2 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18
1.3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因素21
1.3.1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根本原因21
1.3.2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直接原因23
1.4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行动29
1.4.1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29
1.4.2 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32
1.4.3 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34
1.4.4 国际组织和机构37
参考文献38
2 外来物种入侵41
2.1 外来物种入侵概述41
2.1.1 外来入侵物种的概念41
2.1.2 外来物种入侵途径41
2.2 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43
2.2.1 外来入侵物种的生态代价43
2.2.2 外来入侵物种的经济代价46
2.2.3 外来物种入侵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48
2.2.4 外来物种入侵对国家安全的影响48
2.3 外来物种入侵中国的现状49
2.4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措施49
2.4.1 建立外来入侵种防御体系49
2.4.2 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评估51
2.4.3 建立外来入侵种早期预警体系51
2.4.4 建立物种引入后的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52
2.4.5 建立经济制约体系52
2.4.6 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52
2.4.7 加强宣传教育,建立新的生物防护道德规范53
2.5 控制或清除外来入侵种的技术手段53
2.5.1 人工防治53
2.5.2 化学防除54
2.5.3 生物防治54
2.5.4 生境管理控制54
2.5.5 综合治理55
参考文献55
3 转基因生物安全57
3.1 现代生物技术与转基因生物技术57
3.1.1 现代生物技术57
3.1.2 转基因生物技术58
3.2 转基因生物的现状59
3.2.1 全球转基因生物的现状59
3.2.2 我国转基因生物的现状61
3.3 转基因生物技术的作用64
3.3.1 转基因生物技术对人类的贡献65
3.3.2 转基因生物技术面临的问题68
3.4 转基因生物安全68
3.4.1 转基因生物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69
3.4.2 转基因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72
3.5 控制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措施75
3.5.1 《生物安全议定书》75
3.5.2 国际控制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措施76
3.5.3 我国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79
参考文献82
4 食品安全84
4.1 概述84
4.1.1 食品安全的概念84
4.1.2 食品安全的现状84
4.1.3 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85
4.2 食品安全问题88
4.2.1 食品污染88
4.2.2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89
4.2.3 功能性食品93
4.3 食品安全监控与管理96
4.3.1 国外食品安全监控的现状96
4.3.2 国内食品安全监控的现状96
4.3.3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97
4.3.4 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对策97
4.4 保障食品安全的行动97
4.4.1 有机食品97
4.4.2 绿色食品100
4.4.3 无公害食品103
4.4.4 区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103
4.5 食品认证105
4.5.1 食品质量认证105
4.5.2 HACCP认证106
参考文献110
5 大气环境安全112
5.1 大气环境概述112
5.1.1 大气环境的作用112
5.1.2 大气环境的组成112
5.2 大气污染概述113
5.2.1 大气污染的特点113
5.2.2 大气污染物产生的来源114
5.2.3 大气污染的成因114
5.2.4 大气污染的类型116
5.2.5 大气污染的危害116
5.3 全球大气污染问题118
5.3.1 温室效应及其危害118
5.3.2 臭氧层破坏121
5.3.3 酸沉降及其危害123
5.4 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126
5.4.1 我国的大气污染现状126
5.4.2 控制大气污染的措施127
参考文献129
6 水资源环境安全131
6.1 水资源危机131
6.1.1 全球水资源现状131
6.1.2 我国水资源现状132
6.2 水体污染环境安全问题134
6.2.1 水体污染的概述134
6.2.2 全球水污染现状137
6.3 淡水资源合理利用与防止污染对策143
6.3.1 规划管理方面143
6.3.2 工程技术方面145
6.3.3 宣传教育方面145
6.3.4 开发利用水资源要注意其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145
参考文献146
7 土地资源环境安全148
7.1 土地资源概述148
7.2 土壤污染的环境安全问题148
7.2.1 土壤污染149
7.2.2 土壤污染的危害150
7.3 土壤侵蚀的环境安全问题152
7.3.1 土壤侵蚀的概念152
7.3.2 土壤侵蚀的原因153
7.3.3 土壤侵蚀的危害154
7.3.4 防止土壤侵蚀的措施156
7.4 荒漠化环境安全问题157
7.4.1 荒漠化157
7.4.2 土地荒漠化的状况158
7.4.3 造成荒漠化的原因159
7.4.4 荒漠化的危害159
7.4.5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具体策略160
7.5 湿地与环境安全162
7.5.1 湿地的生态功能163
7.5.2 湿地的现状164
7.5.3 破坏湿地的危害164
7.5.4 防治湿地退化的措施165
参考文献166
8 海洋资源环境安全168
8.1 海洋资源与环境安全168
8.1.1 海洋的战略地位168
8.1.2 海洋资源168
8.2 海洋污染与环境安全171
8.2.1 海洋污染171
8.2.2 海洋污染的特点171
8.2.3 海洋污染物的种类172
8.2.4 海洋污染的危害173
8.3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79
8.3.1 国外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179
8.3.2 我国海洋资源与开发现状181
8.4 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83
8.4.1 我国的海洋资源管理183
8.4.2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186
8.4.3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措施187
8.4.4 我国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188
参考文献189
9 矿产资源环境安全192
9.1 概述192
9.1.1 概念及分类192
9.1.2 特点192
9.1.3 状况193
9.2 矿产资源开采中的环境问题194
9.2.1 环境污染194
9.2.2 生态环境破坏197
9.2.3 导致地质灾害200
9.3 能源资源的环境问题202
9.3.1 煤资源的环境问题202
9.3.2 石油、天然气资源的环境问题205
9.3.3 核能资源的环境问题207
参考文献208
10 有毒化学品的环境安全问题212
10.1 有毒化学品212
10.1.1 概念212
10.1.2 种类212
10.1.3 主要污染途径214
10.2 有毒化学品的危害215
10.2.1 有毒化学品对环境的危害215
10.2.2 有毒化学品对人的危害216
10.2.3 化学农药的危害217
10.2.4 有害化学品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219
10.3 控制有毒化学品污染的对策220
10.3.1 国内外对有毒化学品污染控制情况220
10.3.2 减少有毒化学品污染对策220
10.4 有毒化学品环境安全评价223
10.4.1 有毒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影响的途径223
10.4.2 有毒化学品健康危险评价的基本程序223
参考文献224
11 固体废物的环境安全问题227
11.1 固体废物的概念、分类与来源227
11.1.1 固体废物的概念227
11.1.2 固体废物分类227
11.1.3 固体废物的来源229
11.2 固体废物的特点230
11.2.1 种类繁多、成分复杂230
11.2.2 具有呆滞性和不可稀释性230
11.2.3 具有长期潜在的危害性230
11.2.4 处理及管理方法的整体性230
11.2.5 固体废物具有两重性231
11.3 固体废物污染现状231
11.3.1 全球污染状况231
11.3.2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状况231
11.4 固体废物引起的环境安全问题233
11.4.1 侵占土地233
11.4.2 污染土壤233
11.4.3 污染水体234
11.4.4 污染大气234
11.4.5 影响环境卫生234
11.4.6 重大事故235
11.4.7 淤塞航道、河道235
11.4.8 直接或间接地污染海洋235
11.5 固体废物引发环境安全问题的对策235
11.5.1 固体废物处理236
11.5.2 固体废物管理240
参考文献243
12 突发性污染事故的环境安全问题246
12.1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246
12.1.1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概念246
12.1.2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特征246
12.1.3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产生的原因247
12.1.4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类型248
12.1.5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历史回顾与现状249
12.1.6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255
12.2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对策256
12.2.1 提高认识,广泛宣传,加强教育256
12.2.2 建立和完善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体系256
12.2.3 采取各种预防措施257
12.2.4 加强应急监测258
12.2.5 规范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259
12.3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措施259
12.3.1 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源的调查与识别260
12.3.2 突发性污染事故的风险评价260
12.3.3 削减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的措施261
12.4 处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262
12.4.1 建立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系统262
12.4.2 应急响应263
12.4.3 应急监测264
12.4.4 事故处理269
参考文献270
13 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273
13.1 危害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因素与表现273
13.1.1 国际方面273
13.1.2 国内方面275
13.2 我国生态环境安全问题275
13.2.1 水环境安全形势严峻275
13.2.2 大气环境恶化277
13.2.3 水土流失严重277
13.2.4 土地荒漠化加剧278
13.2.5 固体废物不断增加279
13.2.6 有毒化学品危害形势不容乐观279
13.2.7 生物多样性锐减280
13.2.8 能源严重短缺281
13.3 保障国家环境安全的对策建议281
13.3.1 持续开展环境安全宣传和环境教育281
13.3.2 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282
……
·收起全部<<2100433B
《生态环境安全与管理》着重从生物、大气、水、土、海洋、矿产资源和固体废物、有毒化学品及突发性污染事故等方面论述了威胁国家安全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并相应提出一定的管理措施与建议。
《生态环境安全与管理》共13章,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外来物种入侵、转基因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大气环境安全、水资源环境安全、土地资源环境安全、海洋资源环境安全、矿产资源环境安全、有毒化学品的环境安全问题、固体废物的环境安全问题、突发性污染事故的环境安全问题以及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
《生态环境安全与管理 》可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生物科学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刘树坤、白音包力皋、陈文学编著的《水与生态 环境/中华水文化专题丛书/中华水文化书系》是“中 华水文化专题丛书”分册之一。全书以人水关系为基 础,深入浅出地介绍水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基本概念和 基本问题,阐述了河湖健康的特征及评估方法,明确 了水伦理体系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介绍了有 助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水利等理论、水生态环境保 护与修复技术等。
本书适合于水利行业职工、水文化研究学者、大 专院校水利专业师生及社会大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