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环境污染治理材料 | 作 者 | 刘转年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3年2月 |
页 数 | 184 页 | 定 价 | 29.8 元 |
开 本 | 16K 787×1092 1/16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122-15964-9 |
第1章绪论1
11环境材料的概念1
12环境材料的特点2
13环境材料的分类2
14环境工程材料3
15环保材料与药剂部分4
16本书主要内容6
参考文献6
第2章吸附材料7
21吸附与吸附材料7
22吸附理论7
221吸附等温式7
222吸附热力学参数8
223吸附动力学9
23吸附剂的结构表征10
231比表面积10
232孔结构11
24典型吸附材料12
241活性炭12
242黏土吸附材料17
243天然煤吸附剂20
244沸石分子筛24
245吸附树脂31
246粉煤灰吸附剂33
247纳米吸附剂37
参考文献42
第3章混凝材料44
31胶体的性质和结构44
311胶体的性质44
312胶体的结构45
32混凝及其机理45
321混凝概念45
322混凝机理46
323混凝动力学46
33混凝剂的种类和性质48
34无机混凝剂48
341铝盐混凝剂及其制备48
342铁盐混凝剂及其制备51
343聚硅酸(盐)混凝剂及其制备55
35有机高分子混凝剂57
351合成有机高分子混凝剂58
352天然有机高分子混凝剂60
36微生物混凝剂63
361微生物混凝剂的概念63
362微生物混凝剂的分类63
363微生物混凝剂的提取63
364微生物混凝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63
参考文献64
第4章纳米光催化材料66
41纳米材料66
411纳米材料的概念和分类66
412纳米材料的特性66
42半导体68
43光催化反应原理69
44TiO2的晶体结构71
441晶型性质71
442光学性质72
443半导体性质72
45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72
451固相法72
452气相法73
453液相法76
454光催化剂改性78
46纳米光催化剂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80
461纳米光催化剂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80
462纳米光催化剂在空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81
47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分析表征82
参考文献85
第5章氧化材料86
51化学氧化概念和分类86
52臭氧氧化剂87
521臭氧结构和性质87
522臭氧的氧化机理88
523臭氧的制备方法89
524臭氧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90
525臭氧氧化法的研究进展92
53氯系氧化剂96
531液氯96
532次氯酸盐96
533二氧化氯(ClO2)97
54Fenton试剂101
541Fenton试剂的概念及作用机理101
542均相Fenton体系及应用研究进展102
543非均相Fenton体系及应用研究进展105
544非均相光Fenton体系及应用研究进展107
55高铁酸盐109
551高铁酸盐的性质及作用机理109
552高铁酸盐的制备方法110
553高铁酸盐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112
参考文献113
第6章过滤材料115
61深层过滤材料115
611深层过滤的概念115
612颗粒过滤材料118
62表面过滤材料122
621表面过滤材料概述122
622化纤表面过滤材料122
623玻璃纤维过滤材料124
63膜过滤材料125
631概述125
632膜的分类127
633无机膜的制备及性质128
634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质130
635有机膜的制备及性质131
636膜过滤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134
参考文献140
第7章重金属螯合材料141
71重金属及其污染141
72重金属螯合剂141
721重金属螯合剂概念141
722重金属螯合剂的分类142
723螯合机理142
73重金属螯合剂的合成与应用143
731多胺类螯合剂143
732天然高分子螯合剂145
733复合螯合材料146
参考文献147
第8章微生物固定化材料150
81微生物的固定化方法150
82微生物固定化载体151
821无机载体151
822吸附型有机载体152
823包埋型有机载体154
83微生物固定化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157
831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157
832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158
参考文献159
第9章脱固硫材料160
91燃烧过程硫氧化物的形成机理160
911燃料中硫的氧化160
912SO2和SO3之间的转化162
92燃煤脱硫162
93固硫剂163
931型煤固硫剂163
932型煤固硫机理164
94脱硫剂164
941烟气脱硫剂及脱硫原理164
942烟气脱硫技术及应用165
参考文献168
第10章土壤环境修复材料169
101环境修复的概念169
102土壤污染的类型169
103土壤修复技术及材料170
1031生物修复技术170
1032物理修复技术172
1033化学修复技术173
1034联合修复技术174
参考文献175 2100433B
全书共分10章,包括绪论、吸附材料、混凝材料、纳米光催化材料、氧化材料、过滤材料、重金属螯合材料、微生物固定化材料、脱固硫材料、土壤环境修复材料。本书可作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类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参考。
英国:利用技术科学治污 200多年前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钢铁、煤炭、化工和其他行业的繁荣,推动了英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与此同时,对于废料处理和运营管理的疏失,也导致了化学废料流入土壤或...
这些的话,关键的时候还是要靠政府部门进行解决的,不是简单的说说就是可以解决的
方法:活性炭吸附,买几十包竹炭各个角落放置一些,另外通风3个月。芦荟、吊兰和虎尾兰,可清除甲醛。15平方米的居室,栽两盆虎尾兰或吊兰,就可保持空气清新,不受甲醛之害。虎尾兰,白天还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氧气...
环境监管及对策探索 欧阳绍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环境污染纠纷 日益增多,并成为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治安的重要因素。所以充分认 识其特点,有效地防范和治理,是当前基层经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 治理中的重要课题。以下就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 环境污染纠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环境污染纠纷,就是排污损害环境者与被损害者之间权利义务关 系地争执。每个公民和法人都享有合法的环境权益,并负有保护环境 的义务。当这种权益受到污染损害的时候,就必然发生权利人和义务 人之间的矛盾和争执。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这种矛盾和争执是不 可避免的。 正如人们的生存需要不断地吸收养分和排泄废物一样,社会经济 的发展,也必然需要众多的生产经营者进行吐故纳新,来推进社会经 济的发展。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社会劳动消化 一定的社会资源,一部分转化为社会需要的各种产品,一部分则成
环境污染治理一体化 环境污染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 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的正常生活条件 的现象。简言之,环境因受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了原有性质或状态的现象称为环 境污染。例如大气变污浊、水质变差、废弃物堆积、噪声、振动、恶臭等对环境 的破坏都属环境污染。 由于环境污染,从而导致日照减弱, 气候异常,山野荒芜, 土壤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生物物种绝灭等。环 境污染的实质是人类活动中将大量的污染物排入环境, 影响其自净能力, 降低了 生态系统的功能。 环境污染物大体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来自人类的生产活动, 使大量自然界原 来不存在的人工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近 200万种 ),以及每天约有成亿吨的固 体废弃物排入环境,严重影响了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正常交换过程;
《环境污染治理设备》较为系统地讲述了典型环境污染治理设备的结构、原理、设计、制造及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全书共分为五篇十三章,第一篇主要介绍了环保设备的常用材料和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第二、三、四篇主要介绍了有关大气、水及固体废物等污染控制设备的主要类型、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和应用的基本知识;第五篇主要介绍了风机、水泵及管道系统等附属设备的选型、设计方面的基本知识。
《环境污染治理设备》适合于从事环境工程教学、科研、设计和管理的工作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导致环境污染现象加剧,水、气、声、固四方面的环境污染物不断翻新,新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出现,对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人才提出更高、更新要求,因此,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较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能针对环境污染问题,综合运用污染治理技术,确定环境污染治理工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目前大多数验证性实验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如《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都必须开设实验。目前还没有一本将以上课程实验融合在一起的实验教程。现有的与环境工程专业有关的实验教材或书籍,又大多以常规、验证性实验为主,而编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及更深入的研究性、探索性实验内容的简明实验教程并不多见。
目前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已经比较完善,每年需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人数不断增加,环保行业大部分要求从业人员拥有职业资格证书。在上述情况下,编者总结了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在长年从事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工作基础上,组织一线人员编写了这本《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实训》简明教程。
本书以循序渐进为主,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环境污染治理专业基础实验,包括环境分析监测基础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金属分析测试实验和环境污染治理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为验证性实验,侧重于基础实验技能的训练。第二部分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建立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对各类专业基础实验项目进行综合,设计了环境监测和三废治理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第三部分为探究性实验,是将编者部分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项目,使读者接触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前沿,提高读者科研能力,为未来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第四部分是技能培训,包括污水处理工和三废处理工两个工种的技能鉴定培训内容。
本书的特点是符合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内容实用,由浅入深,从专业基础到应用,既有经典实验项目,也有创新性实验,可操作性强。通过本书学习,可使读者掌握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使用方法,并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本书可供广大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环境治理保护工作、环保设备生产企业的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工科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参考书、教材或技术培训用书。
全书由程洁红和孔峰任主编、副主编,参加本书编写的教师还有蒋莉、高永、陈娴、路娟娟,由程洁红负责统稿和定稿,程洁红、孔峰、陈娴负责校对。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朱南文教授和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周全法教授的热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时间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不吝指教,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12年2月2100433B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实训》符合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内容实用,由浅入深,从专业基础到应用,既有经典实验项目,也有创新性实验,可操作性强。通过《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实训》学习,可使读者掌握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使用方法,并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